本發明屬于用于汽車生產的大型沖壓模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具有模內自動旋轉角度定位機構的沖壓模具。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汽車市場競爭的不斷加班劇,各汽車生產廠商都在努力追求生產成本的最小化,產品最大利潤化,尤其在汽車沖壓零件這一塊,在沒有實現本新型定位裝置前,因為在汽車座椅骨架零件中,所有上橫梁、座盆產品型面極為復雜,在傳統的做法中一般都只能采用人工手動單工序作業,由于產品本身型面比較異形還有一定角度,員工進行轉動作業時會存在產品定位錯位、不到位等最終導致產品報廢,造成了嚴重的成本浪費,業內人士也使用了各種各樣的方法來應對上述問題,但最終均沒有很理想的結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具有模內自動旋轉角度定位機構的沖壓模具,其生產效率高且生產成本低。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具有模內自動旋轉角度定位機構的沖壓模具,包括上模組件和下模組件,所述上模組件包括上模座和設置于所述上模座下方的上夾板、設置于所述上夾板下方的脫料板,所述脫料板的上側固定設置有固定板,所述脫料板的下側固定設置有脫料板鑲件,所述脫料板鑲件連接有脫料板頂桿,所述脫料板頂桿的上端與所述固定板之間設置有脫料彈性件,所述下模組件包括下模座、固定設置于所述下模座的下模板,所述下模板通過轉軸轉動連接有旋轉板,所述旋轉板上固定設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固定設置有用于定位產品的定位針,所述下模座連接有用于驅動所述旋轉板轉動的下模頂桿,所述下模頂桿的下端設置有下模彈性件,所述下模頂桿的上端與所述旋轉板的下端相接觸,所述上模組件和下模組件合模時,所述旋轉板的上端與所述脫料板頂桿接觸。
可選地,所述脫料板固定連接有內導柱,所述上夾板設置有內導套,所述內導柱伸入所述內導套。
可選地,所述上夾板螺紋連接有等高螺絲,所述等高螺絲穿過于所述脫料板。
可選地,所述下模座固定連接有內限位塊,所述上模組件和下模組件合模后,所述內限位塊的上端與所述脫料板接觸。
可選地,所述上模座固定連接有上模外限位塊,所述下模座固定連接有下模外限位塊,所述上模組件和下模組件合模后,所述上模外限位塊與所述下模外限位塊接觸。
可選地,所述脫料彈性件為氮氣彈簧。
可選地,所述下模彈性件為氮氣彈簧。
可選地,所述旋轉板與所述下模頂桿接觸面設置為斜面。
可選地,所述下模頂桿的上端設置為球面狀。
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具有模內自動旋轉角度定位機構的沖壓模具,工作時,當脫料板頂桿與旋轉板接觸,在上模組件繼續下行工作中,脫料板頂桿開始隨脫料板下行,旋轉板以轉軸為圓心旋轉,上模組件已到達下死點時,旋轉完成,產品可以隨旋轉板精準地旋轉至設定的角度,以完成沖壓工序,隨后上模組件上升,脫料彈性件和下模彈性件作用于脫料板與旋轉板反向運動進行復位,當回到原始狀態準備下一次作業,完成一次生產完整動作,生產效率高且生產成本低。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具有模內自動旋轉角度定位機構的沖壓模具開模時的剖面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具有模內自動旋轉角度定位機構的沖壓模具合模時的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于”或″設置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當一個元件被稱為是“連接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
還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語,僅是互為相對概念或是以產品的正常使用狀態為參考的,而不應該認為是具有限制性的。
如圖1和圖2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具有模內自動旋轉角度定位機構的沖壓模具,包括上模組件和下模組件,所述上模組件包括上模座3和設置于所述上模座3下方的上夾板4、設置于所述上夾板4下方的脫料板9,所述脫料板9的上側固定設置有固定板5,所述脫料板9的下側固定設置有脫料板鑲件10,所述脫料板鑲件10連接有脫料板頂桿11,所述脫料板頂桿11的上端與所述固定板5之間設置有脫料彈性件8,所述下模組件包括下模座21、固定設置于所述下模座21的下模板19,所述下模板19通過轉軸30轉動連接有旋轉板20,所述旋轉板20上固定設置有定位板17,所述定位板17固定設置有用于定位產品的定位針18,所述下模座21連接有用于驅動所述旋轉板20轉動的下模頂桿26,所述下模頂桿26的下端設置有下模彈性件27,所述下模頂桿26的上端與所述旋轉板20的下端相接觸,所述上模組件和下模組件合模時,所述旋轉板20的上端與所述脫料板頂桿11接觸。工作時,當脫料板頂桿11與旋轉板20接觸,在上模組件繼續下行工作中,脫料板頂桿11開始隨脫料板9下行,旋轉板20以轉軸30為圓心旋轉,上模組件已到達下死點時,旋轉完成,如圖2所示,產品可以隨旋轉板20精準地旋轉至設定的角度,以完成沖壓工序,隨后上模組件上升,脫料彈性件8和下模彈性件27作用于脫料板9與旋轉板20反向運動進行復位,當回到原始狀態準備下一次作業,完成一次生產完整動作,生產效率高且生產成本低。
具體地,所述脫料板9固定連接有內導柱12,所述上夾板4設置有內導套13,所述內導柱12伸入所述內導套13。內導柱12可由導柱壓塊15壓緊定位。內導套13可以由導套壓塊14壓緊定位。
具體地,所述上夾板4螺紋連接有等高螺絲16,所述等高螺絲16穿過于所述脫料板9,以限制脫料板9的行程。
具體地,所述下模座21固定連接有內限位塊23,所述上模組件和下模組件合模后,所述內限位塊的上端與所述脫料板9接觸。
具體地,所述上模座3固定連接有上模外限位塊7,所述下模座21固定連接有下模外限位塊22,所述上模組件和下模組件合模后,所述上模外限位塊7與所述下模外限位塊22接觸。
具體地,所述脫料彈性件8可以為氮氣彈簧。
具體地,所述下模彈性件27可以為氮氣彈簧。
具體地,所述旋轉板20與所述下模頂桿26接觸面設置為斜面。
具體地,所述下模頂桿26的上端可以設置為球面狀。
具體地,下模座21設置有導套25,導套25由壓塊24定位,下模頂桿26穿過于導套25。
具體地,上模座3的上方可以設置有上墊腳,上墊腳的上方設置有上托板。
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具有模內自動旋轉角度定位機構的沖壓模具,工作時,當脫料板頂桿11與旋轉板20接觸,在上模組件繼續下行工作中,脫料板頂桿11開始隨脫料板9下行,旋轉板20以轉軸30為圓心旋轉,上模組件已到達下死點時,旋轉完成,如圖2所示,產品可以隨旋轉板20精準地旋轉至設定的角度,以完成沖壓工序,隨后上模組件上升,脫料彈性件8和下模彈性件27作用于脫料板9與旋轉板20反向運動進行復位,當回到原始狀態準備下一次作業,完成一次生產完整動作,生產效率高且生產成本低。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或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