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超塑成形用SP700鈦合金薄板的加工方法與流程

文檔序號:11699431閱讀:475來源:國知局
一種超塑成形用SP700鈦合金薄板的加工方法與流程

本發(fā)明屬于鈦合金材料加工技術(shù)領(lǐng)域,涉及一種超塑成形用sp700鈦合金薄板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shù):

隨著航空航天、船舶、汽車等工業(yè)技術(shù)的快速發(fā)展,對高品質(zhì)超塑成形用鈦合金薄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sp700鈦合金(ti-4.5al-3v-2mo-2fe)是一種富含β相的α+β兩相鈦合金,該合金具有良好的冷、熱加工性能,優(yōu)良的綜合機械性能以及優(yōu)異的超塑性,已成為國外航空航天設(shè)計中被普遍采用的機體結(jié)構(gòu)材料,并以超塑成形用sp700鈦合金薄板的應(yīng)用最為廣泛,可用于超塑成形/擴散連接工藝制造艙門、隔板、尾翼、殼體和導(dǎo)風管等薄壁、復(fù)雜形狀零件,大大減少了連接件數(shù)量,滿足了整體化結(jié)構(gòu)設(shè)計要求,提高了結(jié)構(gòu)的疲勞性能和可靠性,并起到顯著的減重效果。

由于鈦合金比強度高,加工變形抗力大,易產(chǎn)生加工硬化和時效效應(yīng),對設(shè)備和操作的要求高,特別是板材的晶粒度、表面質(zhì)量生產(chǎn)控制難度大,工藝可控性和批量生產(chǎn)穩(wěn)定性較差。傳統(tǒng)工藝常在板材軋制的中間工序進行一次β淬火處理以細化晶粒,但由于中間工序板材的厚度較薄,在急冷時易發(fā)生嚴重扭曲變形,使得后續(xù)的整形、打磨、切割等工作量大大增加,可操作性和穩(wěn)定性控制難度增大,嚴重制約了工藝的靈活性和實用性,且經(jīng)常造成表面氧化層去除不完全,影響最終板材的形狀尺寸和表面質(zhì)量。此外,傳統(tǒng)的鈦合金板材多采用熱軋的方法進行最終產(chǎn)品的成形,由于鈦合金的比熱容小,導(dǎo)熱性差,熱軋時溫度損失快,工藝塑性變差,對現(xiàn)場工藝操作和軋制設(shè)備的要求較高,且不均勻冷卻產(chǎn)生的殘余應(yīng)力,會導(dǎo)致板材發(fā)生變形和開裂,對最終板材的組織細化、超塑性能和表面質(zhì)量產(chǎn)生不利影響,雖然采用包覆疊軋工藝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坯料的溫度損失,但包覆疊軋需要進行軋前鋼板的焊接和軋后的脫除,板材表面易出現(xiàn)橘皮現(xiàn)象,勢必導(dǎo)致工序繁雜,控制難度增加,不利于進行大規(guī)模工業(yè)化生產(chǎn)。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現(xiàn)有技術(shù)的不足,提供了一種超塑成形用sp700鈦合金薄板的加工方法。

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是:

步驟一、將sp700鈦合金坯料在始鍛溫度β相變點以上10℃~25℃,終鍛溫度不低于β相變點以下15℃的條件下進行一火次鍛造,水冷后進行表面修磨處理,得到厚度為20mm~45mm的中間坯;

步驟二、將中間坯在β相變點以下60℃~90℃的加熱爐中保溫15min~45min,然后送入熱軋機進行第一次熱軋,空冷后進行表面修磨處理,得到厚度為4mm~6mm的熱軋板坯;所述第一次熱軋的軋制方向為單向軋制,道次數(shù)為5~8道次;

步驟三、將經(jīng)第一次熱軋板坯在β相變點以下80℃~100℃的加熱爐中保溫10min~30min,然后進行第二次熱軋,空冷后進行表面修磨處理,得到厚度為1.5mm~3mm的熱軋板坯;所述第二熱軋的軋制方向與第一熱軋的軋制方向垂直,道次數(shù)為4~6道次;

步驟四、將經(jīng)第二次熱軋板坯進行中間退火處理,中間退火處理的溫度為600℃~650℃,中間退火處理的保溫時間為10min~20min;

步驟五、將經(jīng)中間退火處理的熱軋板坯送入冷軋機中進行冷軋,得到厚度為0.5mm~1.2mm的冷軋板坯;所述冷軋的軋制方向與第二熱軋的軋制方向平行,冷軋由2~4個軋程完成;

步驟六、將冷軋板坯進行成品退火處理,成品退火處理的溫度為650℃~750℃,成品退火處理的保溫時間為30min~90min,經(jīng)酸洗和表面修磨處理后得到厚度為0.5mm~1.2mm。

步驟一中所述sp700鈦合金坯料為檢驗合格的棒材或板坯。

步驟二中所述第一次熱軋的道次數(shù)為5~8道次,所述第一熱軋的每道次變形量不大于35%。

步驟三中所述第二熱軋的道次數(shù)為4~6道次,所述第二熱軋的每道次變形量不大于25%。

步驟五中所述冷軋由2~4個軋程完成,各軋程的變形量不大于20%。

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

(1)本發(fā)明首先將原材料棒材或板坯在β相變點附近加熱保溫并進行一火次鍛造變形,目的是破碎粗大的β晶粒,均勻化組織,消除原材料帶來的組織性能差異,有利于提高板材組織的一致性和穩(wěn)定性;鍛造變形后迅速水冷淬火,抑制冷卻過程中晶粒內(nèi)析出的長條狀α相粗化,獲得細小均勻的片層組織;隨后在β相變點以下進行多道次大變形熱軋,作用是充分破碎晶界α相和長條狀α相,獲得等軸化的細晶組織,最終得到平均晶粒尺寸不大于5μm的細晶粒sp700鈦合金薄板。

(2)本發(fā)明在β相變點附近鍛造變形后選擇的中間坯厚度為20mm~45mm,該厚度范圍既可以滿足水冷淬火時較好的淬透性,又能確保在迅速水冷時不會發(fā)生翹曲變形,無需額外增加校形、修磨、剪切等繁雜工序,大大簡化了生產(chǎn)工序,降低了工作量,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此外,采用較薄的中間坯進行熱軋時,對現(xiàn)場工藝操作和軋制設(shè)備的要求大大降低,易于實現(xiàn)變形量和板形的控制。

(3)本發(fā)明最終產(chǎn)品采用冷軋工藝制備,并在冷軋之前對熱軋坯料進行一次中間退火處理,以消除熱軋后由于冷卻不均勻而產(chǎn)生的殘余應(yīng)力,提高工藝塑性,防止板材在冷軋時發(fā)生變形和開裂,與傳統(tǒng)熱軋方法相比,顯著提高了最終產(chǎn)品的表面質(zhì)量和尺寸精度。

(4)本發(fā)明采用“β相變點附近鍛造后淬火以均勻化組織、多道次大變形熱軋以細化組織、中間退火后冷軋成形”相結(jié)合的工藝路線,通過對始鍛溫度、保溫時間、終鍛溫度,以及軋制加熱溫度、保溫時間、軋制道次、每道次變形量、退火處理等工藝參數(shù)的綜合控制,解決了sp700鈦合金薄板表面質(zhì)量差、各向異性水平低等技術(shù)難題,最終制備的sp700鈦合金薄板的組織均勻,平均晶粒尺寸不大于5μm,室溫抗拉強度不小于930mpa,屈服強度不小于870mpa,延伸率不小于15%,性能一致性良好,滿足超塑成形的相關(guān)技術(shù)要求,具有良好的工藝可控性和批量生產(chǎn)穩(wěn)定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1制備的sp700鈦合金薄板的金相組織照片。

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2制備的sp700鈦合金薄板的金相組織照片。

圖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3制備的sp700鈦合金薄板的金相組織照片。

圖4為本發(fā)明實施例4制備的sp700鈦合金薄板的金相組織照片。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jié)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步驟一、將sp700鈦合金坯料在始鍛溫度為β相變點以上10℃~25℃,終鍛溫度不低于β相變點以下15℃的條件下進行一火次鍛造,水冷后進行表面修磨處理,得到厚度為20mm~45mm的中間坯。

步驟二、將步驟一中所述中間坯在β相變點以下60℃~90℃的加熱爐中保溫15min~45min,然后送入熱軋機進行第一熱軋,空冷后進行表面修磨處理,得到厚度為4mm~6mm的第一熱軋板坯;所述第一熱軋的軋制方向為單向軋制。

步驟三、將步驟二中所述第一熱軋板坯在β相變點以下80℃~100℃的加熱爐中保溫10min~30min,然后送入熱軋機中進行第二熱軋,空冷后進行表面修磨處理,得到厚度為1.5mm~3mm的第二熱軋板坯;所述第二熱軋的軋制方向與第一熱軋的軋制方向垂直。

步驟四、將步驟三中所述第二熱軋板坯進行中間退火處理。

步驟五、將步驟四中所述經(jīng)中間退火處理的第二熱軋板坯送入冷軋機中進行冷軋,得到厚度為0.5mm~1.2mm的冷軋板坯;所述冷軋的軋制方向與第二熱軋的軋制方向平行。

步驟六、將步驟五中所述冷軋板坯進行成品退火處理,經(jīng)酸洗和表面修磨處理后得到厚度為0.5mm~1.2mm,平均晶粒尺寸不大于5μm,室溫抗拉強度不小于930mpa,屈服強度不小于870mpa,延伸率不小于15%的sp700鈦合金薄板。

上述的一種超塑成形用sp700鈦合金薄板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一中所述坯料為檢驗合格的sp700鈦合金棒材或板坯。

上述的一種超塑成形用sp700鈦合金薄板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二中所述第一熱軋的道次數(shù)為5~8道次,所述第一熱軋的道次變形量變形量不大于35%。

上述的一種超塑成形用sp700鈦合金薄板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三中所述第二熱軋的道次數(shù)為4~6道次,所述第二熱軋的道次變形量不大于25%。

上述的一種超塑成形用sp700鈦合金薄板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四中所述中間退火處理的溫度為600℃~650℃,所述中間退火處理的保溫時間為10min~20min。

上述的一種超塑成形用sp700鈦合金薄板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五中所述冷軋分2~4個軋程完成,各軋程的變形量不大于20%。

上述的一種超塑成形用sp700鈦合金薄板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六中所述成品退火處理的溫度為650℃~750℃,所述成品退火處理的保溫時間為30min~90min。

實施例1

本實施例為厚度0.5mm的超塑成形用sp700鈦合金薄板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檢驗合格的sp700鈦合金板坯在始鍛溫度為β相變點以上10℃,終鍛溫度不低于β相變點以下15℃的條件下進行一火次相變點附近的鍛造,然后浸水快速冷卻至室溫,經(jīng)表面修磨處理得到厚度為20mm的中間板坯。

步驟二、將步驟一中所述中間板坯在β相變點以下65℃保溫15min后進行5道次的第一熱軋,保持第一熱軋的軋制方向為單向軋制,各道次變形量分別為:20%,30%,35%,25%,20.5%,空冷至室溫后進行表面修磨處理得到厚度為4.3mm的第一熱軋板坯。

步驟三、將步驟二中所述第一熱軋板坯在β相變點以下80℃的加熱爐中保溫10min后進行6道次的第二熱軋,保持第二熱軋的軋制方向與第一熱軋的軋制方向垂直,各道次變形量分別為:16%,23%,25%,19%,12.5%,10.5%,空冷后進行表面修磨處理得到厚度為1.3mm的第二熱軋板坯。

步驟四、將步驟三中所述第二熱軋板坯進行中間退火處理,具體過程:將步驟三中所述第二熱軋板坯置于退火爐中,在溫度為630℃條件下保溫18min后隨爐自然冷卻。

步驟五、將步驟四中所述經(jīng)過中間退火處理的第三熱軋板坯進行4個軋程的冷軋,保持冷軋的軋制方向與第二熱軋的軋制方向平行,各個軋程的變形量均為20%,得到厚度為0.5mm的冷軋板坯。

步驟六、將步驟冷軋板坯在700℃條件下加熱保溫55min后自然冷卻,經(jīng)酸洗和表面修磨處理后,得到厚度為0.5mm的超塑成形用sp700鈦合金薄板。

采用本實施例制備的超塑成形用sp700鈦合金薄板的在室溫條件下的抗拉強度為996mpa,屈服強度為933mpa,延伸率為17%,縱橫向顯微組織均為細小均勻的等軸組織,平均晶粒尺寸為4.6μm,滿足超塑成形的相關(guān)技術(shù)要求。

實施例2

本實施例為厚度0.8mm的超塑成形用sp700鈦合金薄板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檢驗合格的sp700鈦合金板坯在始鍛溫度為β相變點以上20℃,終鍛溫度不低于β相變點以下15℃的條件下進行一火次相變點附近的鍛造,然后浸水快速冷卻至室溫,經(jīng)表面修磨處理得到厚度為30mm的中間板坯。

步驟二、將步驟一中所述中間板坯在β相變點以下90℃保溫35min后進行7道次的第一熱軋,保持第一熱軋的軋制方向為單向軋制,各道次變形量分別為:22%,35%,28.5%,24%,21%,20.5%,16%,空冷至室溫后進行表面修磨處理得到厚度為4.3mm的第一熱軋板坯。

步驟三、將步驟二中所述第一熱軋板坯在β相變點以下100℃的加熱爐中保溫25min后進行4道次的第二熱軋,保持第二熱軋的軋制方向與第一熱軋的軋制方向垂直,各道次變形量分別為:22%,25%,16%,10.5%,空冷后進行表面修磨處理得到厚度為1.9mm的第二熱軋板坯。

步驟四、將步驟三中所述第二熱軋板坯進行中間退火處理,具體過程:將步驟三中所述第二熱軋板坯置于退火爐中,在溫度為600℃條件下保溫20min后隨爐自然冷卻。

步驟五、將步驟四中所述經(jīng)過中間退火處理的第三熱軋板坯進行4個軋程的冷軋,保持冷軋的軋制方向與第二熱軋的軋制方向平行,各個軋程的變形量分別為20%,20%,20%,15%,得到厚度為1.2mm的冷軋板坯。

步驟六、將步驟冷軋板坯在720℃條件下加熱保溫65min后自然冷卻,經(jīng)酸洗和表面修磨處理后,得到厚度為0.8mm的超塑成形用sp700鈦合金薄板。

采用本實施例制備的超塑成形用sp700鈦合金薄板的在室溫條件下的抗拉強度為987mpa,屈服強度為930mpa,延伸率為20%,縱橫向顯微組織均為細小均勻的等軸組織,平均晶粒尺寸為4.5μm,滿足超塑成形的相關(guān)技術(shù)要求。

實施例3

本實施例為厚度1.0mm的超塑成形用sp700鈦合金薄板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檢驗合格的sp700鈦合金板坯在始鍛溫度為β相變點以上15℃,終鍛溫度不低于β相變點以下15℃的條件下進行一火次相變點附近的鍛造,然后浸水快速冷卻至室溫,經(jīng)表面修磨處理得到厚度為40mm的中間板坯。

步驟二、將步驟一中所述中間板坯在β相變點以下80℃保溫45min后進行6道次的第一熱軋,保持第一熱軋的軋制方向為單向軋制,各道次變形量分別為:27%,35%,32%,26.5%,21.5%,16%,空冷至室溫后進行表面修磨處理得到厚度為6.2mm的第一熱軋板坯。

步驟三、將步驟二中所述第一熱軋板坯在β相變點以下95℃的加熱爐中保溫30min后進行4道次的第二熱軋,保持第二熱軋的軋制方向與第一熱軋的軋制方向垂直,各道次變形量分別為:25%,23%,19.5%,18%,空冷后進行表面修磨處理得到厚度為2.3mm的第二熱軋板坯。

步驟四、將步驟三中所述第二熱軋板坯進行中間退火處理,具體過程:將步驟三中所述第二熱軋板坯置于退火爐中,在溫度為640℃條件下保溫15min后隨爐自然冷卻。

步驟五、將步驟四中所述經(jīng)過中間退火處理的第三熱軋板坯進行4個軋程的冷軋,保持冷軋的軋制方向與第二熱軋的軋制方向平行,各個軋程的變形量分別為17%,20%,17%,15%,得到厚度為1.0mm的冷軋板坯。

步驟六、將步驟冷軋板坯在750℃條件下加熱保溫30min后自然冷卻,經(jīng)酸洗和表面修磨處理后,得到厚度為1.0mm的超塑成形用sp700鈦合金薄板。

采用本實施例制備的超塑成形用sp700鈦合金薄板的在室溫條件下的抗拉強度為997mpa,屈服強度為951mpa,延伸率為18%,縱橫向顯微組織均為細小均勻的等軸組織,平均晶粒尺寸為4.3μm,滿足超塑成形的相關(guān)技術(shù)要求。

實施例4

本實施例為厚度1.2mm的超塑成形用sp700鈦合金薄板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檢驗合格的sp700鈦合金板坯在始鍛溫度為β相變點以上25℃,終鍛溫度不低于β相變點以下15℃的條件下進行一火次相變點附近的鍛造,然后浸水快速冷卻至室溫,經(jīng)表面修磨處理得到厚度為45mm的中間板坯。

步驟二、將步驟一中所述中間板坯在β相變點以下75℃保溫40min后進行8道次的第一熱軋,保持第一熱軋的軋制方向為單向軋制,各道次變形量分別為:29%,33%,33%,23.5%,22%,20.5%,18%,15%,空冷至室溫后進行表面修磨處理得到厚度為4.7mm的第一熱軋板坯。

步驟三、將步驟二中所述第一熱軋板坯在β相變點以下95℃的加熱爐中保溫15min后進行5道次的第二熱軋,保持第二熱軋的軋制方向與第一熱軋的軋制方向垂直,各道次變形量分別為:22.5%,15%,13%,9%,5%,空冷后進行表面修磨處理得到厚度為2.3mm的第二熱軋板坯。

步驟四、將步驟三中所述第二熱軋板坯進行中間退火處理,具體過程:將步驟三中所述第二熱軋板坯置于退火爐中,在溫度為650℃條件下保溫10min后隨爐自然冷卻。

步驟五、將步驟四中所述經(jīng)過中間退火處理的第三熱軋板坯進行3個軋程的冷軋,保持冷軋的軋制方向與第二熱軋的軋制方向平行,各個軋程的變形量分別為20%,20%,18%,得到厚度為1.2mm的冷軋板坯。

步驟六、將步驟冷軋板坯在650℃條件下加熱保溫75min后自然冷卻,經(jīng)酸洗和表面修磨處理后,得到厚度為1.2mm的超塑成形用sp700鈦合金薄板。

采用本實施例制備的超塑成形用sp700鈦合金薄板的在室溫條件下的抗拉強度為1018mpa,屈服強度為955mpa,延伸率為16%,縱橫向顯微組織均為細小均勻的等軸組織,平均晶粒尺寸為4.6μm,滿足超塑成形的相關(guān)技術(shù)要求。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發(fā)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據(jù)本發(fā)明技術(shù)實質(zhì)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變更以及等效變化,均屬于本發(fā)明技術(shù)方案的保護范圍。

當前第1頁1 2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墨江| 天等县| 永登县| 太康县| 鄂尔多斯市| 年辖:市辖区| 长岭县| 南开区| 吉木乃县| 临洮县| 泸溪县| 东乌| 昭苏县| 晋城| 同江市| 邓州市| 崇义县| 滁州市| 喜德县| 湘潭市| 石家庄市| 东明县| 中阳县| 阳泉市| 南陵县| 普陀区| 沾益县| 尉犁县| 丰原市| 若尔盖县| 广河县| 安塞县| 科技| 宁武县| 达拉特旗| 武穴市| 福泉市| 盐亭县| 改则县| 南川市| 大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