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自動化沖壓外圈翻邊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666699閱讀:605來源:國知局
一種自動化沖壓外圈翻邊機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本發明涉及翻邊工藝,特別涉及一種自動化沖壓外圈翻邊機。



背景技術:

目前沖壓外圈翻邊的制作工藝:將預先安裝好的滾針保持架、外圈組件,放置于通用壓力機床邊,通常為16t壓力機。人工將待翻邊組件手工放入45°下模,人工按按鈕后,45°上模在壓力機作用力下,與45°下模快速合模,完成待翻邊件外圈組件的45°翻邊,統一完成45°翻邊后,再進行90°外圈組件的翻邊。同45°翻邊,人工將已完成45°翻邊的外圈組件置于90°下模,后人工按按鈕后,90°上模在壓力機作用力下,與90°下模快速合模,即完成該工件的整體翻邊工序。這種翻邊工序,即45°翻邊、90°翻邊是斷開的,并非整體的形式出現,工序之間斷開,同時人工干預強度大,工件采用手工的方式進行安放和取出,十分不利于批量化生產,規模化生產,同時因設備自身問題,安全不容忽視。另壓力機合模速度過快,對薄皮圈的翻邊成型有不利的影響,造成外形達不到技術指標,底部存在翻邊后凹陷的現象,合格率較低。且壓力機設備與前道裝針設備,不能夠進行連線生產,人工分散,成本較高,不利于生產需要。基于以上缺點,進行了大膽創新發明,設計了適合大批量,低勞動強度,高度自動化翻邊的生產設備。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目的是:基于現有技術的缺點,設計一種適合大批量,低勞動強度,高度自動化的外圈翻邊沖壓機。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自動化沖壓外圈翻邊機,包括:

入料輸送帶部分,將一端的待翻邊外圈工件送入另一端的工裝料盒;

移料抓料部分,設置于工裝料盒的上方,抓取工裝料盒上的待翻邊外圈工件,置入翻邊下模;

下模搬運部分,與翻邊下模固定在一起,將翻邊下模移動到翻邊工位;

上模下壓部分,與翻邊上模固定在一起,下壓位于翻邊工位上方的翻邊上模,將其與翻邊下模合模,對待翻邊外圈工件進行翻邊沖壓,并對翻邊上模進行復位。

優選的,所述翻邊下模和翻邊上模的數量為多個,翻邊下模依次固定于下模搬運部分上方,翻邊上模依次固定于上模下壓部分下方。

優選的,所述翻邊下模和翻邊上模一一對應。

優選的,所述移料抓料部分,還將工件從一個翻邊下模抓取置入到另一個翻邊下模。

優選的,所述入料輸送帶部分包括傳送帶及驅動傳送帶傳動的電機,所述工裝料盒位于傳送帶的尾端,工裝料盒下方設置有頂料桿,所述頂料桿下端安裝有頂料氣缸,頂料氣缸驅動頂料桿,將待翻邊外圈工件頂出工裝料盒送入預定料抓取區域。

優選的,所述移料抓料部分包括依次固定的上下汽缸、抓料汽缸和移動汽缸,所述上下汽缸帶動抓料汽缸向下移動,抓料汽缸抓取待翻邊外圈工件,上下汽缸復位,移動汽缸向水平移動,上下汽缸帶動抓料汽缸向下,將待翻邊外圈工件置入一個翻邊下模。

優選的,所述下模搬運部分包括下模支撐件、搬運汽缸和滑軌,所述下模依次固定于下模支撐件上表面,下模支撐件安裝于滑軌上,搬運汽缸連接驅動下模支撐件,將翻邊放置有待翻邊外圈工件的翻邊下模移動到對應翻邊上模的下方工位。

優選的,所述上模下壓部分包括分別與每個翻邊上模對應的油缸,所述油缸驅動對應的翻邊上模勻速向下移動,與對應翻邊下模合模,完成該工位的翻邊,并驅動該翻邊上模復位,同時下模搬運部分帶動對應的翻邊下模復位。

優選的,所述上模下壓部分包括原始位置感應開關和重點位置感應開關,位置感應開關和重點位置感應開關,分別安裝于油缸的側方的上端和下端。

優選的,還包括接通周轉箱的落料管,所述移料抓料部分將完成翻邊工序的翻邊外圈工件抓取到落料管的上端口。

本發明的優點是:

1.本發明所提供的自動化沖壓外圈翻邊機,具有自動入料,送料,自動移模入位,自動翻邊,自動取料出料等功能,一機多工位,無需人工多次周轉,縮短生產周期,同時降低用工成本,同時整機設計靈巧,與前道裝針機并線生產,僅需一人便可操作整機或整個連線的全部操作,大大方便了企業該類產品的大規模,批量化,高質量的生產需要。

2.本發明是全自動工作,正常工作時綠色指示燈亮,故障時黃色指示燈亮,便于及時檢修。

3.本發明工位與工位之間均采用模塊化設計,便于拆裝、維修,大大提高了檢修速度。

4.本發明所有動作通過plc編程控制,操作界面采用觸摸屏,機身臺面工作部分采用透明有機玻璃與鋁合金制作罩子與外界隔離,觀察方便、易于操作,安全可靠。

5.傳統的16t壓力機,上下模為固定安裝,且一般為單工位。故設備自身拓展延伸性較差,很難進行設備自動化改造。而本發明開發的新型翻邊機結構簡潔,設備延伸性好,下模可自由移動,突破了原有的設備局限,為自動化設計提供了新的思路。

6.本發明的投入引用,大大簡化了甚至改變了原有的生產的工藝模式,即外圈淬火,口部高頻退火,后裝針滾邊完成的生產方式。改至外圈保持架裝針后,即進行翻邊,后進行整體淬火。節省了外圈口部高頻退火的工序,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縮短了產品整體制作周期,為企業降本增效提供了很好的設備基礎以及降能的社會效益。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圖1為本發明所述的自動化沖壓外圈翻邊機的整機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所述的入料輸送帶部分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所述的移料抓料部分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所述的下模搬運部分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所述的上模下壓部分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所述的自動化沖壓外圈翻邊機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沖壓外圈翻邊流程:設備整體設計兩道翻邊,即45°翻邊、90°翻邊。待翻邊外圈組件,進入45°翻邊工位,在完成后,自動搬運至90°翻邊工位,即利用上模腔和下模腔在動力作用下進行合模快速翻邊。在完成整體翻邊后,自動取出落入周轉箱進行后續工藝處理。

如圖1和6所示,本發明所揭示的自動化沖壓外圈翻邊機,包括入料輸送帶部分1、移料抓料部分2、下模搬運部分3、上模下壓部分4,以及接通周轉箱的落料管5。所述入料輸送帶部分將一端的待翻邊外圈工件送入另一端的工裝料盒;所述移料抓料部分設置于工裝料盒的上方,抓取工裝料盒上的待翻邊外圈工件,置入翻邊下模。本實施例的翻邊下模包括45°下模34和90°下模35,翻邊上模包括分別與45°下模和90°下模對應的45°上模和90°上模。所述移料抓料部分先將待翻邊外圈工件置入45°下模,所述下模搬運部分與翻邊下模固定在一起,將45°下模移動到45°翻邊工位;所述上模下壓部分,與翻邊上模固定在一起,下壓位于45°翻邊工位上方的45°上模,將其與45°下模合模,對待翻邊外圈工件進行45°翻邊沖壓,并對45°上模和45°下模進行復位。45°翻邊外圈工件在移料抓料部分的作用下,進入90°下模,同45°翻邊同理,進入上模下壓部部分的下方,上模下壓部部分帶動90°上模向下勻速下壓,合模,完成90°翻邊。后90°上模和90°下模復位。在完成整體翻邊后,移料抓料部分2自動取出置入落料管5的上端口,通過落料管5落入周轉箱進行后續工藝處理。

如圖2所示,本發明所述的入料輸送帶部分1包括傳送帶11及驅動傳送帶傳動的電機12,所述工裝料盒13位于傳送帶11的尾端,工裝料盒13下方設置有頂料桿14,所述頂料桿14下端安裝有頂料氣缸15,頂料氣缸15驅動頂料桿14,將待翻邊外圈工件頂出工裝料盒13送入預定料抓取區域。

如圖3所示,所述移料抓料部分2包括依次固定的上下汽缸21、抓料汽缸22和移動汽缸23,所述上下汽缸帶動抓料汽缸向下移動,抓料汽缸采用三抓工裝,抓取待翻邊外圈工件,上下汽缸復位,移動汽缸向水平移動,上下汽缸帶動抓料汽缸向下,將待翻邊外圈工件置入一個45°下模。

如圖4所示,所述下模搬運部分3包括下模支撐件31、搬運汽缸32和滑軌33,所述45°下模34和90°下模35依次固定于下模支撐件上表面,下模支撐件安裝于滑軌上,搬運汽缸連接驅動下模支撐件,將翻邊放置有待翻邊外圈工件的翻邊下模移動到對應翻邊上模的下方工位。

如圖5所示,所述上模下壓部分4包括分別與45°上模44、90°上模45對應的45°油缸46、90°油缸47,所述45°油缸、90°油缸驅動對應的翻邊上模勻速向下移動,與對應翻邊下模合模,完成該工位的翻邊,并驅動該翻邊上模復位,同時下模搬運部分帶動對應的翻邊下模復位。所述上模下壓部分包括原始位置感應開關42和重點位置感應開關43,位置感應開關42和重點位置感應開關43,分別安裝于油缸的側方的上端和下端,用于感應油缸下壓和復位的目標位置。

本發明的沖壓外圈翻邊流程如下:

1、待翻邊外圈工件進入入料輸送帶部分1包括傳送帶11,在電機12的作用力下,將待翻邊外圈工件送入工裝料盒13;

2、頂料汽缸15驅動頂料桿14將待翻邊外圈工件頂出,并進入預定區域;移料抓料部分2的上下汽缸21帶動抓料汽缸22向下移動,抓料汽缸22抓取待翻邊外圈工件,上下汽缸21復位,移動汽缸23向右移動,上下汽缸21帶動抓料汽缸22向下,將待翻邊外圈工件置入45°下模;

3、下模搬運部分3的搬運汽缸32將45°下模移入上模下壓部件的下方,45°油缸開始動作,帶動45°上模勻速向下移動,與45°下模合模,完成45°翻邊,后45°上模在45°油缸帶動下復位,45°下模在搬運汽缸32的帶動下復位。

4、45°翻邊外圈工件在移料抓料部分2的作用下,進入90°下模,同45°翻邊同理,搬運汽缸32作用下,進入上模下壓部件,90°油缸帶動90°上模向下勻速下壓,合模,完成90°翻邊。后90°上模復位,90°下模在搬運汽缸32的作用下復位;

5、在移料抓料部分2的作用下,抓料汽缸22抓取完成翻邊的外圈工件進入落料管至周轉箱,完成翻邊工序。

本發明翻邊機主電路部分由液壓站、氣缸電磁閥、油缸電磁閥與各電機組成;液壓站可靈活調整油壓,控制整體油缸速度;油缸控制部分由plc模擬量輸出控制比例閥,可靈活調整油缸下壓與提升速度,由于此設備產品質量較小,90°翻邊油缸提升時需先慢退,待產品完全離開模腔后開始快退,從而保證設備正常運行。控制部分全由觸摸屏操作控制,包含手/自動控制、參數設置、數據記錄、報警記錄、操作日志;可根據產品靈活調整設備運行周期,保證產品翻遍質量;數據記錄隨時記錄設備運行產量利于統計設備運行效率;報警記錄可用于查看統計設備常見故障問題,便于對設備運行進一步完善,且為以后設備設計、調整積累經驗;操作日志可記錄設備操作員的日常操作,便于車間管理。此設備操作方式更加簡單化、智能化且安全系數較高,提高生產效率。

本發明的具體人工操作流程為:

打開電源開關及氣源開關,電源指示燈亮,檢測氣壓,油壓是否在要求范圍之內,在觸摸屏界面上點擊“登陸”進入,將畫面切換至操作畫面,按“自動起動”按鈕,設備開始自動運行。如需手動調整,按“自動停止”按鈕,設備停止,按“功能選擇”,選擇手動模式,進入手動調整模式,各工位氣缸動作操作界面上則一一顯示。如需再次自動運行,確認手動模式所有動作在復位狀態,回至上操作界面,按“自動運行”,則恢復自動運行狀態。

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能夠了解本發明的內容并據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發明主要技術方案的精神實質所做的修飾,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城县| 九台市| 绥德县| 浪卡子县| 盱眙县| 文登市| 徐闻县| 田阳县| 南宁市| 开远市| 磐安县| 湟源县| 安义县| 砀山县| 庆城县| 亚东县| 荆门市| 木兰县| 秦安县| 来安县| 奉新县| 垫江县| 尤溪县| 甘孜县| 陆丰市| 金寨县| 永济市| 炎陵县| 苏尼特右旗| 崇明县| 繁峙县| 长葛市| 灵山县| 巩留县| 信丰县| 大丰市| 舞阳县| 通榆县| 古丈县| 镇原县| 望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