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自動化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自動化聯機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科技進步和過程控制技術的迅猛發展,國內外大部分企業紛紛將先進的自動化設備引進廠房,在大型項目建設投產的過程中,無不體現著自動化設備在生產處理中的現代化、集成化,用先進的控制技術替代了原有的傳統控制技術。
然而,企業中的自動化設備由于來源廣泛,而無法實現聯機操作,因此有必要設計一種自動化聯機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動化聯機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及其他相關目的,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自動化聯機裝置,所述自動化聯機裝置包括用于識別顯示屏信息的識別裝置和用于對顯示屏或和按鍵操作的操作裝置;所述識別裝置與一處理器信號連接,所述處理器與所述操作裝置信號連接。
優選的技術方案為:所述操作裝置包括屏幕操作裝置和按鍵操作裝置。
優選的技術方案為:所述屏幕操作裝置為電容筆。
優選的技術方案為:所述自動化聯機裝置包括一底座,該底座上滑動設置一支架;所述支架上設有第一導軌系統,該第一導軌系統上滑動設置有第二導軌系統和第三導軌系統;所述操作裝置滑動設置于所述第三導軌系統上。
優選的技術方案為:所述識別裝置滑動設置于所述第二導軌系統上。
優選的技術方案為:所述第二導軌系統與一第二導軌系統往復移動驅動裝置驅動連接;所述第三導軌系統與一第三導軌系統往復移動驅動裝置驅動連接。
優選的技術方案為:所述第二導軌系統和第三導軌系統之間固定連接構成一固定連接結構,該固定連接結構與一往復移動驅動裝置驅動連接。
優選的技術方案為:所述支架上罩設一保護罩。
優選的技術方案為:所述支架的后側設有用于防碰撞的傳感器。
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優點是:
本發明可以實現自動識別屏幕信息,輸送信息,操作屏幕的功能,具有聯機方便,操作效率高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聯機裝置內部立體示意圖。
圖2為聯機裝置部分立體示意圖。
圖3為a部放大立體示意圖。
圖4為聯機裝置整體立體示意圖。
圖5為聯機裝置后部立體示意圖。
圖6為聯機裝置整體正視圖。
圖7為聯機裝置整體側視圖。
圖8為聯機裝置整體俯視圖。
以上附圖中,識別裝置1,操作裝置2,屏幕操作裝置201,按鍵操作裝置202,底座3,支架4,第一導軌系統5,第二導軌系統6,第三導軌系統7,保護罩8,傳感器9。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術的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發明的其他優點及功效。
請參閱圖1~圖8。須知,本說明書所附圖式所繪示的結構、比例、大小等,均僅用以配合說明書所揭示的內容,以供熟悉此技術的人士了解與閱讀,并非用以限定本發明可實施的限定條件,故不具技術上的實質意義,任何結構的修飾、比例關系的改變或大小的調整,在不影響本發明所能產生的功效及所能達成的目的下,均應仍落在本發明所揭示的技術內容得能涵蓋的范圍內。同時,本說明書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間”及“一”等的用語,亦僅為便于敘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發明可實施的范圍,其相對關系的改變或調整,在無實質變更技術內容下,當亦視為本發明可實施的范疇。
如圖1所示,一種自動化聯機裝置,包括用于識別顯示屏信息的識別裝置1和用于對顯示屏或和按鍵操作的操作裝置2;識別裝置1與一處理器信號連接,可將屏幕信息傳遞到控制中心處理;處理器與操作裝置2信號連接,控制中心收到信息后發布指令,讓操作裝置2操作顯示屏或者按鈕。
優選的實施方式為:如圖3所示,操作裝置2包括屏幕操作裝置201和按鍵操作裝置202,屏幕操作裝置201和按鍵操作裝置202均可沿垂直屏幕方向往復運動,可實現在接收不同指令后完成對應操作。
優選的實施方式為:屏幕操作裝置201采用電容筆,利用電容筆的導電特性來觸控電容式屏幕,完成人機對話操作。
優選的實施方式為:如圖1、2所示,自動化聯機裝置包括一底座3,該底座上滑動設置一支架4;所述支架4上設有第一導軌系統5,該第一導軌系統5上滑動設置有第二導軌系統6和第三導軌系統7,第二導軌系統6和第三導軌系統7可在第一導軌系統5上左右運動;操作裝置2滑動設置于所述第三導軌系統7上,操作裝置2在第三導軌系統7上上下運動;從而實現了操作裝置2在整塊顯示屏上的操作。
優選的實施方式為:如圖1所示,識別裝置1滑動設置于所述第二導軌系統6上,識別裝置1可上下運動,可調節識別范圍。
優選的實施方式為:如圖1所示,第二導軌系統6與一第二導軌系統往復移動驅動裝置驅動連接,第三導軌系統7與一第三導軌系統往復移動驅動裝置驅動連接,可實現第二導軌系統6和第三導軌系統7自動化運行。
優選的實施方式為:如圖1所示,第二導軌系統6和第三導軌系統7之間固定連接構成一固定連接結構,該固定連接結構與一往復移動驅動裝置驅動連接,可實現第二導軌系統6和第三導軌系統7同步運動。
優選的實施方式為:如圖4所示,支架4上罩設一保護罩8,可起到遮光防塵的效果。
優選的實施方式為:如圖5所示,支架4的后側設有用于防碰撞的傳感器9,可用于捕捉顯示屏,調節聯機結構位置,實現完美聯機。
上述實施例僅例示性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發明。任何熟悉此技術的人士皆可在不違背本發明的精神及范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飾或改變。因此,舉凡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未脫離本發明所揭示的精神與技術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飾或改變,仍應由本發明的權利要求所涵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