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攻絲機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旋轉式多頭攻絲機。
背景技術:
攻絲機分為3類款式的,數控電動攻絲機、氣動攻絲機、臺式攻絲機。攻絲機就是用絲錐加工內螺紋的一種機床,它是應用最廣泛的一種內螺紋加工機床。按國家機械行業標準,攻絲機系列構成分為:臺式攻絲機、半自動臺式攻絲機、立式攻絲機、臥式攻絲機,但是現有的攻絲機,設置一個攻絲機構,攻絲效率低,因此,發明一種旋轉式多頭攻絲機來解決上述問題很有必要。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旋轉式多頭攻絲機,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旋轉式多頭攻絲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一側固定連接有支撐柱,所述支撐柱上滑動連接有支撐架,所述支撐架的一側上方固定安裝有電機,所述電機的下端連接有多軸器,所述多軸器的下端連接有絲錐,所述絲錐的外側固定連接有保護罩,所述保護罩的一側固定連接有主進液管,所述主進液管的一側連通有切削液管,所述切削液管的另一端連通有噴嘴,所述噴嘴固定在絲錐的一側,所述絲錐的正下方設有夾具,所述夾具固定在操作臺上,所述操作臺位于底座的上表面。
優選的,所述支撐架的一側連接有限位桿。
優選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一側固定連接有液壓缸,所述液壓缸的上端通過頂桿與支撐架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多軸器的下端連接有萬向節,所述絲錐與多軸器之間通過萬向節連接。
優選的,所述底座的下端安裝有支撐腳。
優選的,所述保護罩上設有觀察窗。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該旋轉式多頭攻絲機,通過在底座的上方設置的兩組攻絲機結構,能夠明顯的提高攻絲的效率,通過設置的保護罩,并且在保護罩上設有觀察窗,方便觀看攻絲的過程,以便及時發現問題,該發明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大大降低工人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值得大力推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a處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主進液管結構示意圖。
圖中:1底座、2支撐腳、3支撐柱、4操作臺、5夾具、6主進液管、7切削液管、8噴嘴、9電機、10多軸器、11絲錐、12限位桿、13液壓缸、14頂桿、15支撐架、16保護罩、17萬向節。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3,一種旋轉式多頭攻絲機,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端一側固定連接有支撐柱3,所述支撐柱3上滑動連接有支撐架15,所述支撐架15的一側上方固定安裝有電機9,所述電機9的下端連接有多軸器10,所述多軸器10的下端連接有絲錐11,所述絲錐11的外側固定連接有保護罩16,所述保護罩16的一側固定連接有主進液管6,所述主進液管6的一側連通有切削液管7,所述切削液管7的另一端連通有噴嘴8,所述噴嘴8固定在絲錐11的一側,所述絲錐11的正下方設有夾具5,所述夾具5固定在操作臺4上,所述操作臺4位于底座1的上表面。
進一步地,所述支撐架15的一側連接有限位桿12。
進一步地,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一側固定連接有液壓缸13,所述液壓缸13的上端通過頂桿14與支撐架15固定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多軸器10的下端連接有萬向節17,所述絲錐11與多軸器10之間通過萬向節17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底座1的下端安裝有支撐腳2。
進一步地,所述保護罩16上設有觀察窗。
工作原理:該旋轉式多頭攻絲機,使用時,通過在底座1的上方設置的兩組攻絲裝置,在攻絲裝置的下方分別對應設置的夾具5,可以將產品放置在夾具5上,進行攻絲作業,能夠明顯的提高攻絲的效率,通過設置的保護罩16,并且在保護罩16上設有觀察窗,方便觀看攻絲的過程,以便及時發現問題,該發明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大大降低工人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值得大力推廣。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