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gis管體補漏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gis管體補漏焊接施壓裝置及使用該裝置的焊接方法。
背景技術:
gis是重要的電力一次設備,由金屬外殼內部填充sf6氣體起到絕緣和滅弧作用。gis外殼通常為鋁或鋼,采用澆鑄和焊接工藝制成。實際運行中,經常發生因砂眼和焊接不良導致的漏氣,且漏氣程度經常持續擴大,危及設備安全運行。
目前的處理方法有臨時補氣處理、停電檢修處理和表面粘膠處理。臨時補氣只能暫時解決問題,漏氣點依然存在;停電處理能徹底解決,但工程較大,投資較多,人身及電網風險較大;表面粘膠處理能實現不停電處理,但存在老化、脫落等風險,且需相關公司處理,費用較高,工期較長。
目前,停電處理gis外殼輕微滲漏的相關工程費用約為5-15萬元(視電壓等級、氣室大小等情況),其中涉及施工費用、更換相關設備部件費用、廠家技術支持費用等,尚不包括停電造成的負荷損失及相關經濟影響。使用表面粘膠方案同樣需支付高昂的工程費用,且存在耐久性差、工期長等缺點,經濟效益較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所述的至少一種缺陷,提供一種gis管體補漏焊接施壓裝置及使用該裝置的焊接方法。本發明方法簡單、易操作,無需停電施工,大大提高經濟效益;同時可保證較長的使用壽命。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gis管體補漏焊接施壓裝置,其中,包括支撐臺和穿設在所述支撐臺中的加壓桿,所述支撐臺四周設有至少兩個支撐桿,所述支撐桿與所述支撐臺轉動連接;還包括與所述各支撐桿中部連接的第一支撐桿固定繩,以及用于將所述各支撐桿固定在gis管體表面上的第二支撐桿固定繩。所述加壓桿包括螺紋桿、分別設在所述螺紋桿頂端和底端的旋轉把手和加壓頭,所述支撐臺上設有供所述螺紋桿穿過的通孔,所述螺紋桿表面設有外螺紋,所述通孔內壁上設有與所述外螺紋配合的內螺紋。該施壓裝置能對gis管體表面用于補漏的焊接材料施加壓力,用于抵消gis管體內部的高氣壓壓力,以便于焊接。
進一步的,所述各支撐桿中部均設有第一固定環,所述第一支撐桿固定繩穿設在所述各支撐桿上的第一固定環中,所述第一固定環的內徑大于所述第一支撐桿固定繩的直徑。由于各支撐桿均與支撐臺轉動連接,且第一固定環的內徑大于第一支撐桿固定繩的直徑,這樣,在將該施壓裝置固定在gis管體表面上時,根據gis管體大小的不同,可以適當調整各支撐桿,使得各支撐桿都能與gis管體表面最大程度接觸;并且,由于第一支撐桿固定繩穿設在所述各支撐桿上的第一固定環中,這樣,由于第一支撐桿固定繩的限位作用,各支撐桿就可以將支撐臺支撐起一定高度,給加壓桿留出足夠的操作空間。
進一步的,所述各支撐桿的底端均設有支撐腳。所述支撐腳的頂面上設有用于供所述第二支撐桿固定繩穿過的第二固定環,所述第二固定環的內徑大于所述第二支撐桿固定繩的直徑,使用時可根據不同的gis管體大小來調節第二支撐桿固定繩使用,使得施壓裝置穩固的固定在gis管體表面上。所述支撐腳的底面上設有彈性緩沖墊,彈性緩沖墊在第二支撐桿固定繩將各支撐腳固定在gis管體表面上時會被壓縮,這樣,各支撐腳與gis管體表面的接觸面就變大了,可以使得施壓裝置更穩固的固定在gis管體表面上。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gis管體補漏焊接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驟:
s1.在gis管體漏氣處的外表面覆上密封墊,密封墊上再覆上隔熱材料,然后在隔熱材料上覆上焊接塊;
s2.使用上述的施壓裝置將焊接塊、隔熱材料以及密封墊向gis管體的外表面壓緊,使得焊接塊的邊緣與gis管體外表面接觸,臨時壓閉漏氣點;
s3.將焊接塊的邊緣與gis管體的外表面焊接,實現永久堵漏,焊接時,使用壓縮氮氣給焊接點周圍降溫,控制傳遞至gis管體內壁的熱量,避免高溫損壞;
s4.焊接完畢后,拆除施壓裝置。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s1、s2和s3中,所述的焊接塊與gis管體材質相同。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s2中,第二支撐桿固定繩將各支撐桿固定在gis管體表面上,加壓頭頂住焊接塊,然后轉動旋轉把手將焊接塊、隔熱材料以及密封墊壓緊在gis管體的外表面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施壓裝置和焊接方法可廣泛應用于充氣設備外殼輕微滲漏點的帶電修補,帶電修補方法具有優異的經濟效益,同時避免了施工中的人身風險、設備風險、電網風險。本發明的施壓裝置和焊接方法原理簡單、易操作,經過培訓的變電檢修作業員都可勝任;無需停電施工,大大提高經濟效益;同時可保證較長的使用壽命,可全行業推廣。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施壓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焊接方法的原理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僅用于示例性說明,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的限制;為了更好說明本實施例,附圖某些部件會有省略、放大或縮小,并不代表實際產品的尺寸;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附圖中某些公知結構及其說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圖中描述位置關系僅用于示例性說明,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的限制。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一種gis管體補漏焊接施壓裝置,其中,包括支撐臺1和穿設在所述支撐臺1中的加壓桿2,所述支撐臺1四周設有至少兩個支撐桿3,所述支撐桿3與所述支撐臺1轉動連接;還包括與所述各支撐桿3中部連接的第一支撐桿固定繩4,以及用于將所述各支撐桿3固定在gis管體表面上的第二支撐桿固定繩5。所述加壓桿2包括螺紋桿21、分別設在所述螺紋桿21頂端和底端的旋轉把手22和加壓頭23,所述支撐臺1上設有供所述螺紋桿21穿過的通孔,所述螺紋桿21表面設有外螺紋,所述通孔內壁上設有與所述外螺紋配合的內螺紋。該施壓裝置能對gis管體表面用于補漏的焊接材料施加壓力,用于抵消gis管體內部的高氣壓壓力,以便于焊接。
如圖1所示,所述各支撐桿3中部均設有第一固定環31,所述第一支撐桿固定繩4穿設在所述各支撐桿3上的第一固定環31中,所述第一固定環31的內徑大于所述第一支撐桿固定繩4的直徑。由于各支撐桿3均與支撐臺1轉動連接,且第一固定環31的內徑大于第一支撐桿固定繩4的直徑,這樣,在將該施壓裝置固定在gis管體表面上時,根據gis管體大小的不同,可以適當調整各支撐桿3,使得各支撐桿3都能與gis管體表面最大程度接觸;并且,由于第一支撐桿固定繩4穿設在所述各支撐桿3上的第一固定環31中,這樣,由于第一支撐桿固定繩4的限位作用,各支撐桿3就可以將支撐臺1支撐起一定高度,給加壓桿2留出足夠的操作空間。
如圖1所示,所述各支撐桿3的底端均設有支撐腳32。所述支撐腳32的頂面上設有用于供所述第二支撐桿固定繩5穿過的第二固定環33,所述第二固定環33的內徑大于所述第二支撐桿固定繩5的直徑,使用時可根據不同的gis管體大小來調節第二支撐桿固定繩5使用,使得施壓裝置穩固的固定在gis管體表面上。所述支撐腳32的底面上設有彈性緩沖墊34,彈性緩沖墊34在第二支撐桿固定繩5將各支撐腳32固定在gis管體表面上時會被壓縮,這樣,各支撐腳32與gis管體表面的接觸面就變大了,可以使得施壓裝置更穩固的固定在gis管體表面上。
實施例2
如圖2所示,一種gis管體補漏焊接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驟:
s1.在gis管體漏氣處的外表面覆上密封墊6,密封墊6上再覆上隔熱材料7,然后在隔熱材料7上覆上焊接塊8;
s2.使用實施例1所述的施壓裝置將焊接塊8、隔熱材料7以及密封墊6向gis管體的外表面壓緊,使得焊接塊8的邊緣與gis管體外表面接觸,臨時壓閉漏氣點;
s3.將焊接塊8的邊緣與gis管體的外表面焊接,實現永久堵漏,焊接時,使用壓縮氮氣給焊接點周圍降溫,控制傳遞至gis管體內壁的熱量,避免高溫損壞;
s4.焊接完畢后,拆除施壓裝置。
本實施例中,所述步驟s1、s2和s3中,所述的焊接塊8與gis管體材質相同。
本實施例中,所述步驟s2中,第二支撐桿固定繩5將各支撐桿3固定在gis管體表面上,加壓頭23頂住焊接塊8,然后轉動旋轉把手22將焊接塊8、隔熱材料7以及密封墊6壓緊在gis管體的外表面上。
顯然,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了清楚地說明本發明所作的舉例,而并非是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