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焊接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安全的焊接裝置。
背景技術:
焊接是一種以加熱、高溫或者高壓的方式接合金屬或其他熱塑性材料的制造工藝及技術,現如今應用非常廣泛,在使用焊接機之前需要先將焊接機通電,從而使焊接機可以正常運行,在許多焊接機使用的地方通常設置有供電架體給焊接機供電,但是現有的供電架體中的電聯槽一直處于通電狀態,而且電聯槽沒有設置可遮蓋的防護件,在插接電聯頭時容易產生觸電危險,另外,由于電聯槽沒有設置電聯頭的鎖具,如果有人不小心誤踢誤撞到電源線,這樣就會導致焊接機的突然斷電。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安全的焊接裝置,其能夠解決上述現在技術中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本發明的一種安全的焊接裝置,包括架體以及插進到所述架體中配合連接的電聯頭,所述架體左右兩側的下端部固定安裝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中設置有上下貫通的固定孔,所述架體中設置有口部向前的卡固槽,所述卡固槽的后端部中設置有與所述卡固槽串通的插進槽,所述插進槽的后端部中設置有與所述插進槽串通的電聯槽,所述電聯槽左右兩側的所述架體中相稱設置有與所述插進槽串通的操控槽,所述電聯槽左右兩側的所述架體中還相稱設置有用以密封所述電聯槽的密封裝置,所述架體中還設置有滑行槽,所述滑行槽后端部的中部設置有向后延展的管筒腔,所述管筒腔后端部中設置有電動機,所述管筒腔中設置有與所述電動機連接的螺形桿,所述滑行槽前端部的左右兩側相稱設置有向前延展的推槽,所述插進槽左右兩側相稱設置有與所述推槽串通的齒槽,在兩個所述齒槽中均通過轉軸可旋轉地設置有齒形輪,所述滑行槽中設置有可前后滑行地滑行塊,所述滑行塊后端面的中部設置有插進到所述管筒腔中且與所述螺形桿螺形配合連接的螺形管筒,所述滑行塊前端面的左右兩側相稱設置有插進到所述推槽中的且與所述齒形輪配合連接的第一齒形條,所述電聯頭包括與所述卡固槽配合連接的卡固塊,所述卡固塊后端面固定設置有插進塊,所述插進塊后端面左右兩側相稱設置有與所述操控槽滑行配合連接的推行桿,所述插進塊后端面中部設置有與所述電聯槽配合連接的電聯柱,所述卡固塊前端面設置有連接焊接機的電源線,所述插進塊左右兩側相稱設置有用以與所述齒形輪配合連接的第二齒形條,所述架體中還設置有操控裝置。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密封裝置包括串通所述操控槽和電聯槽且向外延展到所述操控槽外端部中的連槽,在所述連槽中可左右滑行地設置有擋板,在所述操控槽和電聯槽之間的所述連槽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中相稱設置有導向槽,所述擋板的前后兩端面上相稱設置有與所述導向槽滑行配合連接的凸頭,在所述導向槽中設置有與所述凸頭固定連接且用以將所述凸頭向內側頂推而使得所述擋板的內側端插進在所述電聯槽中的彈性件,兩塊所述擋板的內側端相互抵碰以將所述電聯槽密封,所述擋板中設置有供所述推行桿穿過的過槽,所述過槽外端部的前端設有與所述過槽串通的斜形槽,所述斜形槽具有第一斜形面。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電聯槽的后端部上設置有與電源連接的電聯片,所述電源線與所述電聯柱電聯接,所述電聯柱的長度小于所述推行桿的長度。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電聯柱后端面上設置有導向部,所述推行桿后端面外側設置有用以與所述第一斜形面滑行配合連接的第二斜形面,所述第一斜形面與所述第二斜形面斜度相同。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操控裝置包括固定安裝在所述架體前端面位于所述卡固槽左端處的燈珠,和固定安裝在所述架體前端面位于所述卡固槽右端處的開合器,所述燈珠和所述開合器分別與所述電聯片電聯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過彈性件的頂推作用使得兩塊擋板的內側端相互抵碰從而將電聯槽密封,因此,即使有兒童將金屬桿件插進電聯槽中也不可能將兩塊擋板分別向外側頂推,桿件插進電聯槽中后只能與兩塊擋板的前端面接觸,電聯槽會一直處于密封狀態,從而增加了電聯槽中電聯片供電的安全穩定性,大大減少了觸電事故的發生。
2.通過手持卡固塊使得插進塊插進到插進槽中,插進塊插進到插進槽中以后,插進塊左右兩側的第二齒形條先與齒形輪相抵碰,而后通過電動機提供動力驅動滑行塊向前滑行,滑行塊向前滑行推動第一齒形條向前滑行,第一齒形條向前滑行的同時驅動齒形輪旋轉,齒形輪旋轉帶動第二齒形條向后運動,第二齒形條向后運動帶動插進塊向后運動,從而使得推行桿逐漸插進到操控槽中,推行桿插進到操控槽中以后先插進斜形槽內使得第二斜形面與第一斜形面相互滑行配合,插進塊繼續向后運動使得擋板克服彈性件的頂推力而向外滑行,擋板的內側端逐漸向外縮回到連槽中,兩塊擋板的抵碰配合被分開,而后推行桿插進到過槽中并穿過過槽繼續向后滑行,從而將擋板鎖定在連槽中,電聯柱也繼續向后運動插進到電聯槽中,直到滑行塊向前滑行到滑行槽的最前端位置,此時,推行桿插進到操控槽中配合連接,卡固塊插進到卡固槽中配合連接,電聯柱也插進到電聯槽中與電聯片抵碰,從而使得焊接機通電,通過電動機提供動力實現了電聯柱與電聯片的自動抵碰和斷開,保證了通電和斷電時電聯頭運行的穩定性,也使得電聯柱能夠平穩地與電聯片通電或者斷電。
3.通過齒形輪與第一齒形條和第二齒形條的配合連接,在電聯柱插進到電聯槽中與電聯片抵碰時,即使對電聯頭施力也無法被拔出,增加了電聯頭插進到架體中配合連接的穩定性,通過斜形槽將推行桿穿過過槽以使得兩塊擋板由于彈性件的頂推力而對推行桿施加一定的夾緊力,從而增加了電聯柱與電聯片抵碰通電后的穩定性,增加了電聯片供電的安全穩定性。
4.本發明整體結構簡單,供電安全穩定,整體運行安全可靠,有效降低了現有生活中的觸電事故,適合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安全的焊接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將插進塊插進到插進槽中以后使得第二齒形條與齒形輪相抵碰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中滑行塊向前滑行到滑行槽的最前端位置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中電聯頭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中相稱設置的密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中圖1的仰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參閱圖1-6所示的一種安全的焊接裝置,包括架體1以及插進到所述架體1中配合連接的電聯頭2,所述架體1左右兩側的下端部固定安裝有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中設置有上下貫通的固定孔12,所述固定孔12用以將螺釘穿進從而將所述架體1固定牢固,所述架體1中設置有口部向前的卡固槽31,所述卡固槽31的后端部中設置有與所述卡固槽31串通的插進槽3,所述插進槽3的后端部中設置有與所述插進槽3串通的電聯槽6,所述電聯槽6左右兩側的所述架體1中相稱設置有與所述插進槽3串通的操控槽7,所述電聯槽6左右兩側的所述架體1中還相稱設置有用以密封所述電聯槽6的密封裝置,所述架體1中還設置有滑行槽4,所述滑行槽4后端部的中部設置有向后延展的管筒腔41,所述管筒腔41后端部中設置有電動機5,所述管筒腔41中設置有與所述電動機5連接的螺形桿51,所述滑行槽4前端部的左右兩側相稱設置有向前延展的推槽42,所述插進槽3左右兩側相稱設置有與所述推槽42串通的齒槽8,在兩個所述齒槽8中均通過轉軸可旋轉地設置有齒形輪81,所述滑行槽4中設置有可前后滑行地滑行塊9,所述滑行塊9后端面的中部設置有插進到所述管筒腔41中且與所述螺形桿51螺形配合連接的螺形管筒91,所述滑行塊9前端面的左右兩側相稱設置有插進到所述推槽42中的且與所述齒形輪81配合連接的第一齒形條92,所述電聯頭2包括與所述卡固槽31配合連接的卡固塊21,所述卡固塊21后端面固定設置有插進塊22,所述插進塊22后端面左右兩側相稱設置有與所述操控槽7滑行配合連接的推行桿24,所述插進塊22后端面中部設置有與所述電聯槽6配合連接的電聯柱25,所述卡固塊21前端面設置有連接焊接機的電源線26,所述插進塊22左右兩側相稱設置有用以與所述齒形輪81配合連接的第二齒形條23,所述架體1中還設置有操控裝置。
其中,所述密封裝置包括串通所述操控槽7和電聯槽6且向外延展到所述操控槽7外端部中的連槽62,在所述連槽62中可左右滑行地設置有擋板71,在所述操控槽7和電聯槽6之間的所述連槽62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中相稱設置有導向槽74,所述擋板71的前后兩端面上相稱設置有與所述導向槽74滑行配合連接的凸頭72,在所述導向槽74中設置有與所述凸頭72固定連接且用以將所述凸頭72向內側頂推而使得所述擋板71的內側端插進在所述電聯槽6中的彈性件73,兩塊所述擋板71的內側端相互抵碰以將所述電聯槽6密封,所述擋板71中設置有供所述推行桿24穿過的過槽75,所述過槽75外端部的前端設有與所述過槽75串通的斜形槽76,所述斜形槽76具有第一斜形面。
其中,所述電聯槽6的后端部上設置有與電源連接的電聯片61,所述電源線26與所述電聯柱25電聯接,所述電聯柱25的長度小于所述推行桿24的長度,從而在所述推行桿24插進到所述斜形槽76內使得所述第二斜形面241與所述第一斜形面相互滑行配合時,所述電聯柱25不會與所述擋板71抵碰。
其中,所述電聯柱25后端面上設置有導向部251,從而方便所述電聯柱25插進到所述電聯槽6中,所述推行桿24后端面外側設置有用以與所述第一斜形面滑行配合連接的第二斜形面241,所述第一斜形面與所述第二斜形面241斜度相同,從而使得所述第一斜形面與所述第二斜形面241能夠相互滑行配合連接,還便于所述推行桿24快速插進到所述操控槽7中。
其中,所述操控裝置包括固定安裝在所述架體1前端面位于所述卡固槽31左端處的燈珠101,和固定安裝在所述架體1前端面位于所述卡固槽31右端處的開合器102,所述燈珠101和所述開合器102分別與所述電聯片61電聯接,當所述電聯片61通電時所述燈珠101亮起、斷電時燈珠101熄滅,從而方便人們知道電聯片61已帶電,所述開合器102用以控制電聯片61通電和斷電。
初始位置狀態,如圖1所示的架體1,由于彈性件73的作用,兩塊所述擋板71的內側端相互抵碰以使得所述電聯槽6處于密封狀態,此時,所述斜形槽76與所述操控槽7相通,所述電動機5處于停止工作狀態,所述滑行塊9處于所述滑行槽4的最后端位置,所述第一齒形條92的前端部與所述齒形輪81嚙合;
當焊接機需要通電使用時,先手持卡固塊21使得所述插進塊22與所述插進槽3對準,而后向后推動電聯頭2使得所述推行桿24插進到所述插進槽3中,繼續推動電聯頭2使得所述插進塊22插進到所述插進槽3中,所述插進塊22插進到所述插進槽3中以后,所述插進塊22左右兩側的第二齒形條23先與所述齒形輪81相抵碰,如圖2所示,而后控制所述電動機5工作,電動機5工作提供動力驅動所述滑行塊9向前滑行,所述滑行塊9向前滑行推動所述第一齒形條92向前滑行,所述第一齒形條92向前滑行的同時驅動所述齒形輪81旋轉,所述齒形輪81旋轉帶動所述第二齒形條23向后運動,第二齒形條23向后運動帶動所述插進塊22向后運動,并使得所述推行桿24逐漸插進到所述操控槽7中,所述電聯柱25也逐漸向后運動插進到所述電聯槽6中,所述推行桿24插進到所述操控槽7中以后先插進斜形槽76內使得所述第二斜形面241與所述第一斜形面相互滑行配合,從而使得所述擋板71克服所述彈性件73的頂推力而向外滑行,所述擋板71的內側端逐漸向外縮回到所述連槽62中,而后所述推行桿24插進到所述過槽75中并穿過所述過槽75繼續向后滑行,從而將所述擋板7鎖定在所述連槽62中,直到所述滑行塊9向前滑行到所述滑行槽4的最前端位置,控制所述電動機5停止工作,此時,如圖3所示,所述推行桿24插進到所述操控槽7中配合連接,所述卡固塊21插進到所述卡固槽31中配合連接,所述電聯柱25插進到所述電聯槽6中與所述電聯片61抵碰以使得焊接機處于通電狀態,所述電聯頭2插進在所述架體1中配合連接,兩塊所述擋板7由于彈性件73的頂推力從而對所述推行桿24施加一定的夾緊力,以增加所述電聯柱25與所述電聯片61抵碰通電的穩定性。
當焊接機不需要通電時,控制所述電動機5反轉以恢復到初始狀態,所述電聯頭2由所述電動機5提供動力被向前推出,而后手持卡固塊21拔出所述電聯頭2即可,從而使得所述架體1恢復到如圖1所示的狀態,以便于下一次所述電聯頭2插進使用。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過彈性件的頂推作用使得兩塊擋板的內側端相互抵碰從而將電聯槽密封,因此,即使有兒童將金屬桿件插進電聯槽中也不可能將兩塊擋板分別向外側頂推,桿件插進電聯槽中后只能與兩塊擋板的前端面接觸,電聯槽會一直處于密封狀態,從而增加了電聯槽中電聯片供電的安全穩定性,大大減少了觸電事故的發生。
2.通過手持卡固塊使得插進塊插進到插進槽中,插進塊插進到插進槽中以后,插進塊左右兩側的第二齒形條先與齒形輪相抵碰,而后通過電動機提供動力驅動滑行塊向前滑行,滑行塊向前滑行推動第一齒形條向前滑行,第一齒形條向前滑行的同時驅動齒形輪旋轉,齒形輪旋轉帶動第二齒形條向后運動,第二齒形條向后運動帶動插進塊向后運動,從而使得推行桿逐漸插進到操控槽中,推行桿插進到操控槽中以后先插進斜形槽內使得第二斜形面與第一斜形面相互滑行配合,插進塊繼續向后運動使得擋板克服彈性件的頂推力而向外滑行,擋板的內側端逐漸向外縮回到連槽中,兩塊擋板的抵碰配合被分開,而后推行桿插進到過槽中并穿過過槽繼續向后滑行,從而將擋板鎖定在連槽中,電聯柱也繼續向后運動插進到電聯槽中,直到滑行塊向前滑行到滑行槽的最前端位置,此時,推行桿插進到操控槽中配合連接,卡固塊插進到卡固槽中配合連接,電聯柱也插進到電聯槽中與電聯片抵碰,從而使得焊接機通電,通過電動機提供動力實現了電聯柱與電聯片的自動抵碰和斷開,保證了通電和斷電時電聯頭運行的穩定性,也使得電聯柱能夠平穩地與電聯片通電或者斷電。
3.通過齒形輪與第一齒形條和第二齒形條的配合連接,在電聯柱插進到電聯槽中與電聯片抵碰時,即使對電聯頭施力也無法被拔出,增加了電聯頭插進到架體中配合連接的穩定性,通過斜形槽將推行桿穿過過槽以使得兩塊擋板由于彈性件的頂推力而對推行桿施加一定的夾緊力,從而增加了電聯柱與電聯片抵碰通電后的穩定性,增加了電聯片供電的安全穩定性。
4.本發明整體結構簡單,供電安全穩定,整體運行安全可靠,有效降低了現有生活中的觸電事故,適合推廣使用。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