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管狀/罐類工件焊接輔助工裝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背面通保護氣體的內撐式楔塊裝置。
背景技術:
實際焊接生產中,為使管狀/罐類工件對接處內部焊縫的成型美觀,防止焊接處氧化的雜物殘留。在涉及管狀/罐類工件弧焊對接過程中,往往提供一個惰性氣體氣流將管狀/罐類工件內部環繞在焊接區域中的雜質氣體都排出,防止在焊接過程中有副作用的出現。這種在工件內部輸入保護氣體的方式往往存在浪費保護氣體嚴重的現象。并且以往固定方式往往在工件外部,增加工件外部設施,不便于自動化焊接。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背面通保護氣體的內撐式楔塊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背面通保護氣體的內撐式楔塊裝置,包括中部支撐部件,中部支撐部件的頂部固定安裝有沿垂直方向向上設置的壓緊氣缸,壓緊氣缸的活塞桿的頂端固定連接有壓板,中部支撐部件底部固定連接有底座,底座上固定安裝有沿垂直方向向上設置的頂升氣缸,頂升氣缸的活塞桿伸入中部支撐部件的內部,頂升氣缸的活塞桿的頂端安裝有中心楔形塊,中心楔形塊由水平面截得的截面為等六邊形,中心楔形塊的側面為沿從下向上方向向中心楔形塊的軸心傾斜的斜面,中部支撐部件上以中心楔形塊的軸心為中心沿周向均布有六個沿徑向設置的導向桿,導向桿滑動安裝于中部支撐部件上,導向桿靠近中心楔形塊的一端抵壓于中心楔形塊的側壁上,導向桿的另一端伸出中部支撐部件并固定安裝有固定銅塊,固定銅塊與中部支撐部件之間連接有處于拉伸狀態的彈簧,所述的固定銅塊上設置有保護氣體導流槽。
保護氣通過氣管一端與外部儲氣罐相連,另一端通過接頭與固定銅塊連接形成氣路閉路,固定銅塊設有導氣孔,所述的導氣孔末端與工件焊接路徑上設有導流槽。通過此結構可使保護氣直接作用與工件焊接背部位置。
所述的六個導向桿與中心楔形塊的六個斜側面一一對應配合,當中心楔形塊在舉升氣缸的驅動下向上運動時,中心楔形塊通過六個斜側面推動導向桿沿徑向向外運動,從而驅動固定銅塊沿徑向向外運動,形成對外部筒形或管形部件的內側面的支撐;反之,當中心楔形塊向下運動時,固定銅塊在彈簧的作用下沿徑向向中心運動,從而松開對部件內側面的支撐。這種內部固定工件的方式避免了對焊接工具的干涉,方便自動化焊接。固定銅塊上的保護氣體導流槽能夠引導保護氣體吹向焊縫,使保護氣體定向輸送到焊縫,實現節約保護氣體。
優選的,所述的中部支撐部件包括中心座和固定安裝于中心座上部的U型固定件,U型固定件由過中心楔形塊的軸心的垂面截得的截面為U型,導向桿滑動安裝于U型固定件上。
優選的,所述的中部支撐部件的頂部固定安裝有上壓板,壓緊氣缸固定安裝于上壓板上。進一步的,上壓板固定安裝于U型固定件的頂端。
優選的,所述的導向桿接觸中心楔形塊的一端的端部安裝有滾輪,從而降低中心楔形塊與導向桿間的摩擦力,運行更加平穩、順暢。
優選的,所述的中心楔形塊的斜側面與鉛垂面之間的夾角為11°,11°的夾角機構使得裝置具有傳力比小,傳動效率高優點。
優選的,所述的保護氣體導流槽為設置于固定銅塊外表面的半圓形凹槽。
優選的,所述的壓緊氣缸與頂升氣缸同軸設置。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將保護氣體定向輸送到需要焊接的焊縫區域,能夠節約保護氣體;采用內部固定的固定方式,能夠避免支撐裝置對焊接工具的干涉,方便自動化焊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工件廢品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導向桿與U型固定件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中心座,2-中心楔形塊,3-固定銅塊,4-導向桿,5-上壓板,6-壓緊氣缸,7-壓板,8-底座,9-頂升氣缸,10-滾輪,11-彈簧,12-U型固定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描述:
如圖1、圖2、圖3所示,一種背面通保護氣體的內撐式楔塊裝置,包括中部支撐部件,中部支撐部件的頂部固定安裝有沿垂直方向向上設置的壓緊氣缸6,壓緊氣缸6的活塞桿的頂端固定連接有壓板7,中部支撐部件底部固定連接有底座8,底座8上固定安裝有沿垂直方向向上設置的頂升氣缸9,優選的,所述的壓緊氣缸6與頂升氣缸9同軸設置,頂升氣缸9 的活塞桿伸入中部支撐部件的內部,頂升氣缸9的活塞桿的頂端安裝有中心楔形塊2,中心楔形塊2由水平面截得的截面為等六邊形,中心楔形塊2的側面為沿從下向上方向向中心楔形塊2的軸心傾斜的斜面,中部支撐部件上以中心楔形塊2的軸心為中心沿周向均布有六個沿徑向設置的導向桿4,導向桿4滑動安裝于中部支撐部件上,導向桿4靠近中心楔形塊2 的一端抵壓于中心楔形塊2的側壁上,導向桿4的另一端伸出中部支撐部件并固定安裝有固定銅塊3,固定銅塊3與中部支撐部件之間連接有處于拉伸狀態的彈簧11,所述的固定銅塊 3上設置有保護氣體導流槽。
所述的六個導向桿4與中心楔形塊2的六個斜側面一一對應配合,當中心楔形塊2在舉升氣缸的驅動下向上運動時,中心楔形塊2通過六個斜側面推動導向桿4沿徑向向外運動,從而驅動固定銅塊3沿徑向向外運動,形成對外部筒形或管形部件的內側面的支撐;反之,當中心楔形塊2向下運動時,固定銅塊3在彈簧11的作用下沿徑向向中心運動,從而松開對部件內側面的支撐。這種內部固定工件的方式避免了對焊接工具的干涉,方便自動化焊接。固定銅塊3上的保護氣體導流槽能夠引導保護氣體吹向焊縫,使保護氣體定向輸送到焊縫,實現節約保護氣體。
如圖3所示,所述的中部支撐部件包括中心座1和固定安裝于中心座1上部的U型固定件12,U型固定件12由過中心楔形塊2的軸心的垂面截得的截面為U型,導向桿4滑動安裝于U型固定件12上。
所述的中部支撐部件的頂部固定安裝有上壓板5,壓緊氣缸6固定安裝于上壓板5上。進一步的,上壓板5固定安裝于U型固定件12的頂端。
所述的導向桿4接觸中心楔形塊2的一端的端部安裝有滾輪10,從而降低中心楔形塊2 與導向桿4間的摩擦力,運行更加平穩、順暢。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中心楔形塊2的斜側面與鉛垂面之間的夾角為11°。所述的保護氣體導流槽為設置于固定銅塊3外表面的直徑為3mm的半圓形凹槽。頂升氣缸9未動作前固定銅塊3與管狀/罐類工件的內壁間的間距為3mm,頂升氣缸9動作后固定銅塊3徑向向外移動,固定銅塊3與管狀/罐類工件的內壁間的間距為0mm;保護氣體導流槽為直徑為3mm的半圓槽,保護氣體導流槽在固定銅塊3上,保護氣體導流槽位置正好在管狀/罐類工件對接焊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