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夾具,尤其是一種精密微調線材層繞夾具。
背景技術:
在焊絲加工過程中,通常采用拉絲模具,配合拉絲機進行生產,由于拉絲速度較快,拉絲模具的磨損較大,或者一個點的磨損較大,容易產生焊絲線徑的不均勻,以及橢圓度,不利于接下的焊絲排序工作,從而發生在使用過程中,出現卡絲現象。
目前的解決方法是采用人工在排列的過程中用一個小竹片,在纏繞的過程中擠壓,然后達到緊密排列,這樣的過程效率低,操作工容易出現傷害。或者是采用傳統的塑料焊絲盤,而這種焊絲盤,在國外早已因為種種原因漸漸淘汰,取代的均是更好的鐵質花籃,然而這種的花籃層繞要求更加嚴格。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以提高生產效率,簡化操作手法,改善產品質量的精密微調線材層繞夾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精密微調線材層繞夾具,由支撐管(4)、與分別裝配在其兩端的微調部構成,所述微調部包括大支撐法蘭盤(1)、微調環(2)、小支撐法蘭(3)、防轉軸(5)與安全銷(6),所述小支撐法蘭(3)固定在所述支撐管(4)的端面上,所述微調環(2)套設在的所述小支撐法蘭(3)的外壁面上,所述大支撐法蘭盤(1)套設在所述微調環(2)與所述小支撐法蘭(3)的外壁面上,所述安全銷(6)與所述防轉軸(5)均是貫穿于所述大支撐法蘭盤(1)的內部。
上述的精密微調線材層繞夾具,其中,所述微調環(2)的前端面延伸至所述小支撐法蘭(3)的前端面外側。
上述的精密微調線材層繞夾具,其中,所述安全銷(6)與所述防轉軸(5)均是貫穿于所述大支撐法蘭盤(1)的內部、并頂抵在所述小支撐法蘭(3)的前端面上。
上述的精密微調線材層繞夾具,其中,所述大支撐法蘭盤(1)的后端端面與所述小支撐法蘭(3)的后端端面處于同一水平。
上述的精密微調線材層繞夾具,其中,所述支撐管(4)為支撐瓦片管,在其內部固定有鋼珠螺絲(7)。
上述的精密微調線材層繞夾具,其中,所述鋼珠螺絲(7)分別與所述小支撐法蘭(3)的后端面和所述支撐管(4)的內壁面相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可以提高層繞設備的利用率,增大效率,并且還可以簡化操作手式,改善產品質量,以解決焊絲在加工后的批量線徑不統一,在纏繞過程中,出現壓絲,排列不整齊等缺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
主要附圖標記說明如下:
1-大支撐法蘭盤;2-微調環;3-小支撐法蘭;4-支撐管;5-防轉軸;6-安全銷;7-鋼珠螺絲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與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精密微調線材層繞夾具,由支撐管4、與分別裝配在其兩端的微調部構成。
微調部包括大支撐法蘭盤1、微調環2、小支撐法蘭3、防轉軸5與安全銷6。
其中,小支撐法蘭3固定在支撐管4的端面上,微調環2套設在的小支撐法蘭3的外壁面上,大支撐法蘭盤1套設在微調環2與小支撐法蘭3的外壁面上,安全銷6與防轉軸5均是貫穿于大支撐法蘭盤1的內部。
微調環2的前端面延伸至小支撐法蘭3的前端面外側。
安全銷6與防轉軸5均是貫穿于大支撐法蘭盤1的內部、并頂抵在小支撐法蘭3的前端面上。
大支撐法蘭盤1的后端端面與小支撐法蘭3的后端端面處于同一水平。
支撐管4為支撐瓦片管,在其內部固定有鋼珠螺絲7。
鋼珠螺絲7分別與小支撐法蘭3的后端面和支撐管4的內壁面相連接。
在本實用新型中,大支撐法蘭盤用于支撐鐵花籃,微調環用于調整夾具的范圍,小支撐法蘭用于配合微調環在范圍內調整,支撐管用于根據線徑范圍制造出不同的支撐管,防轉軸用于防止在調整過程中大支撐法蘭盤轉動,安全銷用于方便快捷的更換不同線徑的瓦片,鋼珠螺絲用于消除調整間隙。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對發明而言僅僅是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專業技術人員理解,在發明權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圍內可對其進行許多改變,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