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開坯軋機壓下系統的集油罩結構,尤其是型鋼開坯軋機壓下系統的集油罩連接結構,屬于型鋼軋機壓下系統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型鋼線開坯軋機壓下系統是機械結構,采用電機渦輪蝸桿傳動、絲桿上下運動來實現上軋輥的壓下和提升動作。渦輪蝸桿和絲桿采用稀油集中潤滑方式,絲桿下部是集油罩和防軋卡油缸,集油罩與牌坊間用波紋罩連接,波紋罩將絲桿包圍在密封的潤滑空間內。
現場使用過程中,由于壓下絲桿升降速度非常快,波紋罩內稀油難以及時回流,導致波紋罩下部形成鼓肚和交變變形,造成波紋罩磨漏損壞,潤滑油泄漏,污染環境,增加消耗。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開坯軋機壓下系統的集油罩連接結構,增加潤滑油的存儲空間,加速筒體內潤滑油的外排,防止潤滑油回流不及時造成波紋罩下部形成鼓肚變形,解決背景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開坯軋機壓下系統的集油罩連接結構,包含防軋卡油缸、波紋罩、回油管、下法蘭、筒體和上法蘭,筒體的一側通過上法蘭與波紋罩固定連接,筒體的另一側通過下法蘭與防軋卡油缸固定連接,筒體上設有兩個回油管,所述回油管與回油主管道連通。
所述回油管出口方向的軸線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為3°。
所述下法蘭和上法蘭分別焊接在筒體的兩側。
采用本實用新型,筒體主要存儲回流不及時的潤滑油,通過增加筒體的高度,加大潤滑油的存儲空間和回流速度,增加潤滑油的回流靜壓。另外,筒體上的兩條回油管,加速了筒體內潤滑油的外排,避免了波紋罩形成鼓肚變形磨漏損壞。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增加了潤滑油的回流靜壓,加速了筒體內潤滑油的外排,杜絕了因潤滑油回流不及時造成的波紋罩下部形成鼓肚變形磨漏損壞,徹底解決了開坯軋機壓下系統的漏油問題,減少了污染環境,降低了潤滑油的消耗。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A-A剖視圖;
圖中:防軋卡油缸2、波紋罩3、回油管4、下法蘭5、筒體6、上法蘭7。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通過實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參照附圖1、2,一種開坯軋機壓下系統的集油罩連接結構,包含防軋卡油缸2、波紋罩3、回油管4、下法蘭5、筒體6和上法蘭7,筒體6的一側通過上法蘭7與波紋罩3固定連接,筒體6的另一側通過下法蘭5與防軋卡油缸2固定連接,筒體6上設有兩個回油管4,所述回油管4與回油主管道連通。
在本實施例中,法蘭5和上法蘭7分別焊接在筒體6的兩側,上法蘭7與波紋罩3通過螺栓相連,下法蘭5與下部的防軋卡油缸2通過螺栓相連。筒體6和波紋罩3共同構成壓下絲桿的密閉潤滑空間。
筒體6上的兩個回油管4的方向相同,回油管4由∮60.3mm的鋼管和帶管螺紋的接頭焊接而成,其出口方向的軸線與水平面成3°夾角,以利于潤滑油從筒體6中流出。
在開坯軋機壓下系統絲桿升降極限行程空間足夠的情況下,盡量增加筒體6的高度,既保證絲桿升降極限行程空間需要,又增加了回流不及的潤滑油的存儲空間和高度,增加了潤滑油的回流靜壓,以保護波紋罩3和利于潤滑油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