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滑軌生產加工領域,尤其涉及了一種軌條的自動成型設備。
背景技術:
滑軌是常用的五金連接部件,不僅在日常生活領域廣泛使用,而且在工業生產領域也大量運用,軌條成型是滑軌加工過程中的關鍵技術,由于軌條的截面形狀復雜,軌條的成型難度較高,目前國內普遍采用專用滑軌成型機,將一個大圈料加工成一段一段的軌條,該設備體積龐大,造價較高,并且品種適應性極差(單一成型機對應單一品種)。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軌條的自動成型設備,將一塊截好長度的條料加工成軌條,很好的解決了現有存在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軌條的自動成型設備,采用液壓系統,結構精巧,體積小,價格便宜,并且品種適應性強,生產效率高。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軌條的自動成型設備,包括機架、PLC控制器、液壓泵、上模和電動線性滑軌,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的底部左側裝有PLC控制器,所述機架的底部右側裝有液壓泵,所述機架的中部左側裝有左液壓馬達,所述機架的中部中間裝有下模,所述機架的中部右側裝有右液壓馬達,所述左液壓馬達的頭部裝有左推塊,所述右液壓馬達的頭部裝有右推塊,所述下模的下面裝有電動線性滑軌,所述機架的上部裝有上液壓馬達,所述上液壓馬達的頭部裝有上模。
作為優選:所述液壓泵通過液壓管與所述左液壓馬達、所述右液壓馬達和所述上液壓馬達相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PLC控制器通過電源線與所述電動線性滑軌、所述液壓泵相連接,所述PLC控制器通過電源線與市電相連接。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軌條的自動成型設備,所用原材料為截好長度的條料,其特征在于利用液壓傳動,液壓泵控制上液壓馬達、左液壓馬達和右液壓馬達,工人將原材料放在左推塊和右推塊中間,首先上液壓馬達推動上模向下運動,完成軌條的第一步U形壓彎,接著左液壓馬達和右液壓馬達同時工作,分別推動左推塊向右運動和右推塊向左運動,完成軌條的最終成型,然后左液壓馬達和右液壓馬達歸位,接著電動線性滑軌開始工作進行前后運動,將軌條從上模的側面取下,工人拿走加工好的軌條,然后上液壓馬達歸位,最后電動線性滑軌歸位;如果要加工其他型號的軌條,只需更換上模、下模、左推塊和右推塊即可;該設備采用液壓系統,結構精巧,體積小,價格便宜,并且品種適應性強,生產效率高。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記:1-機架:2- PLC控制器:3-液壓泵:4-上模:5-電動線性滑軌:6-下模:7-左液壓馬達:8-右液壓馬達:9-左推塊:10-右推塊:11-上液壓馬達:12-液壓管:13-電源線。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理解和實施本實用新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具體說明。
實施例:本例的一種軌條的自動成型設備,包括機架(1)、PLC控制器(2)、液壓泵(3)、上模(4)和電動線性滑軌(5),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1)的底部左側裝有PLC控制器(2),所述機架(1)的底部右側裝有液壓泵(3),所述機架(1)的中部左側裝有左液壓馬達(7),所述機架(1)的中部中間裝有下模(6),所述機架(1)的中部右側裝有右液壓馬達(8),所述左液壓馬達(7)的頭部裝有左推塊(9),所述右液壓馬達(8)的頭部裝有右推塊(10),所述下模(6)的下面裝有電動線性滑軌(5),所述機架(1)的上部裝有上液壓馬達(11),所述上液壓馬達(11)的頭部裝有上模(4),所述液壓泵(3)通過液壓管(12)與所述左液壓馬達(7)、所述右液壓馬達(8)和所述上液壓馬達(11)相連接,所述PLC控制器(2)通過電源線(13)與所述電動線性滑軌(5)、所述液壓泵(3)相連接,所述PLC控制器(2)通過電源線(13)與市電相連接。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軌條的自動成型設備,所用原材料為截好長度的條料,其特征在于利用液壓傳動,液壓泵控制上液壓馬達、左液壓馬達和右液壓馬達,工人將原材料放在左推塊和右推塊中間,首先上液壓馬達推動上模向下運動,完成軌條的第一步U形壓彎,接著左液壓馬達和右液壓馬達同時工作,分別推動左推塊向右運動和右推塊向左運動,完成軌條的最終成型,然后左液壓馬達和右液壓馬達歸位,接著電動線性滑軌開始工作進行前后運動,將軌條從上模的側面取下,工人拿走加工好的軌條,然后上液壓馬達歸位,最后電動線性滑軌歸位;如果要加工其他型號的軌條,只需更換上模、下模、左推塊和右推塊即可;該設備采用液壓系統,結構精巧,體積小,價格便宜,并且品種適應性強,生產效率高。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但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領域內,所作的變化或修飾皆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