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轉子加工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可升降的轉子加工定位裝置。
背景技術:
1、轉子是電動機、發電機和交流發電機組成的電磁系統中的運動部件。轉子通常指的是旋轉機械設備中的部件,比如發動機、電動機或風力發電機中的旋轉部件。在發動機中,轉子指的是旋轉的部件,用來轉化燃料的能量為機械能;在電動機中,轉子則是指旋轉的部件,用來產生磁場以產生電流;在風力發電機中,轉子則是指受到風力驅動旋轉的部件,用來產生電能。轉子是各種機械設備中旋轉的部件,起著轉換能量、傳遞動力或產生電能等重要作用。
2、然而,而現有的轉子加工定位時會遇到以下問題:
3、(1)由于轉子在加工過程中存在對精度與切削質量的要求,因此針對轉子的定位而設置的機構必不可少。但目前市面上的轉子定位均為上下或左右進行夾持固定的裝置,但這種裝置對于不同口徑的轉子固定效果不同,泛用性不強,且固定效果不一。
4、(2)現有的轉子固定裝置無法進行高度的調整設置,無法范用不同高度的工作臺,為加工帶來不便。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升降的轉子加工定位裝置,以有效解決背景技術中提到的現有的夾持固定的裝置的泛用性不強且無法調整高度的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3、一種可升降的轉子加工定位裝置,包括:
4、底座;
5、支撐架,所述支撐架設置有兩個,兩個所述支撐架安裝于所述底座上方;
6、底板,所述底板放置于所述支撐架上;
7、升降機構,所述升降機構安裝于所述底板上;
8、安裝盤,所述安裝盤縱向安裝于所述升降機構上方;
9、轉動軸,所述轉動軸穿設于所述安裝盤的盤面;
10、轉盤,所述轉盤位于所述轉動軸一側的延伸方向上;
11、連接件,所述連接件的一端與所述轉盤連接,所述連接件的另一端與所述轉動軸的一側連接;
12、套接件,所述套接件的一端與所述轉盤活動連接,所述套接件的另一端與所述轉動軸的一側活動連接;
13、夾持件,所述夾持件的一端活動安裝于所述安裝盤上,所述夾持件的另一端穿設于所述套接件;
14、連接凸起,所述連接凸起設置于所述轉動軸上;
15、氣缸,所述氣缸安裝于所述安裝盤上,且所述氣缸的輸出端與所述連接凸起連接。
16、所述升降機構,還包括:
17、支撐平臺,所述安裝盤縱向安裝于所述支撐平臺上;
18、升降件,所述升降件的頂部固定安裝于所述支撐平臺下方;
19、螺桿,所述螺桿的一端穿設于所述底板,所述螺桿的另一端被所述升降件的底部套接;
20、主齒輪,所述主齒輪安裝于所述螺桿底部;
21、動力桿,所述動力桿穿設于任意一個所述支撐架;
22、動力齒輪,所述動力齒輪安裝于所述動力桿的一端,且所述動力齒輪與所述主齒輪嚙合;
23、轉動把手,所述轉動把手安裝于所述動力桿的另一端;
24、伸縮桿,所述伸縮桿設置有兩個,兩個所述伸縮桿位于所述螺桿的兩側;
25、限位套件,所述限位套件套接于所述升降件上;
26、支撐件,所述支撐件的一端與所述限位套件連接,所述支撐件的另一端與所述底板固定連接。
27、還包括:
28、外殼體,所述外殼體設置于所述底板下方,所述主齒輪與所述動力齒輪均設置于所述外殼體內部。
29、所述套接件至少設置有三個。
30、所述夾持件的設置數量與所述套接件對應。
31、所述螺桿與所述底板的接觸面設置有軸承。
32、兩個所述伸縮桿的一端與所述支撐平臺的底部固定連接,兩個所述伸縮桿的另一端與所述底板連接。
3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34、(1)本實用新型設計的定位方式為旋轉夾緊固定,這可以確保轉子在加工過程中對任何口徑的轉子固定都能保持定位穩定,泛用性較高,從而提高了加工精度。
35、(2)本實用新型設計了升降機構,使得定位裝置可以根據需要調節高度,適應不同的加工需求。比如,當需要對轉子進行深孔鉆削或深槽切割時,可以將定位裝置調高,以便于操作員進行加工。
1.一種可升降的轉子加工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升降的轉子加工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機構(4),還包括: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可升降的轉子加工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升降的轉子加工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件(9)至少設置有三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升降的轉子加工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持件(10)的設置數量與所述套接件(9)對應。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可升降的轉子加工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桿(43)與所述底板(3)的接觸面設置有軸承。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可升降的轉子加工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伸縮桿(48)的一端與所述支撐平臺(41)的底部固定連接,兩個所述伸縮桿(48)的另一端與所述底板(3)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