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汽車配件加工夾具的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汽車前軸鎖銷孔加工夾具。
背景技術:
1、轉向橋是汽車或其他車輛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負責車輛的轉向功能。轉向橋通常由四個主要部分組成,即前軸、主銷、轉向節和輪轂。這四部分相互協作,使車輛能夠順利、穩定地完成轉向操作。
2、汽車前軸的兩端具有鎖銷孔,前軸兩端的鎖銷孔具有內傾角。在前軸工件上加工鎖銷孔時,利用夾具固定前軸工件,并根據鎖銷孔的內傾角設置前軸工件在夾持狀態下的傾斜角度,以便于垂直向下鉆削鎖銷孔,有利于控制鎖銷孔的內傾角精度。由于不同規格的汽車前軸的內傾角存在差異,因此通常需要設置配置不同的夾具,夾具的適應性較差,還有待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1、為了提高汽車前軸的鎖銷孔加工夾具的適用范圍,本技術提供一種汽車前軸鎖銷孔加工夾具。
2、本技術提供的一種汽車前軸鎖銷孔加工夾具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3、一種汽車前軸鎖銷孔加工夾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設有支撐件、下壓機構和側定位件,所述支撐件用于支撐前軸工件,所述下壓機構用于對前軸工件施加向下的壓力;所述側定位件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底座沿長度方向的兩端,兩個所述側定位件用于分別對應抵接前軸工件的兩端;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座板,所述座板的一端與所述底板的一端鉸接,所述座板與所述底板之間設有楔形墊板,所述楔形墊板分別與所述底板和所述座板之間形成靜摩擦,所述底板與所述座板之間可拆卸連接有第一緊固件。
4、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進行前軸工件加工時,將夾具裝夾在機床的加工平臺上,以用于固定前軸工件。前軸工件通過支撐件、下壓機構和側定位件安裝在座板上方,支撐件與下壓機構共同夾住前軸工件,兩個側定位件共同限制前軸工件沿底座長度方向的位置。底板的下表面作為夾具的安裝面,座板與底板之間互相鉸接并通過楔形墊板分隔,使座板與底板之間保持與鎖銷孔內傾角相適應的傾斜角度,使鉆銷刀具能夠垂直向下鉆削鎖銷孔。當前軸工件一端的鎖銷孔加工完成后,將下壓機構和側定位件松開,然后將前軸工件調轉方向重新裝夾,以進行另一端的鎖銷孔的鉆削加工。通過改變不同的楔形墊板,能夠改變座板與底板之間的相對角度,以適應不同規格的前軸工件,較為方便。
5、可選的,所述側定位件通過一組第二緊固件與所述座板可拆卸連接,所述座板的兩端分別對稱設置有螺紋連接孔,所述座板每一端的螺紋連接孔設置有多組,每組所述螺紋連接孔分別供一組所述第二緊固件連接。
6、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兩個側定位件的第二緊固件與不同位置的螺紋連接孔連接時,兩個側定位件之間的間距發生改變,使夾具能夠適應不同長度規格的前軸工件。
7、可選的,所述側定位件底面設有滑移塊,所述座板的上表面設有滑移槽,所述滑移塊與滑移槽滑移連接;所述座板轉動連接有雙頭螺桿,所述雙頭螺桿兩端的外螺紋的螺紋旋向相反,所述雙頭螺桿的兩端分別與兩個所述側定位件螺紋連接;所述側定位件設有用于穿設所述第二緊固件的通孔,所述第二緊固件與通孔間隙配合。
8、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利用兩個側定位件定位前軸工件時,先使兩個側定位件的第二緊固件處于松開狀態,然后旋轉雙頭螺桿,使雙頭螺桿帶動兩個側定位件同步互相靠近,以夾緊前軸工件,接著利用第二緊固件鎖緊兩個側定位件。利用雙頭螺桿驅動兩個側定位件夾緊前軸工件,有利于保障前軸工件與座板之間的相對位置精度。
9、可選的,所述側定位件包括側支撐座和定位塊,所述定位塊設有用于抵接前軸工件的端部位置的內凹角,所述定位塊與所述側支撐座之間沿所述底座的長度方向滑動連接,所述側支撐座設有調節螺栓,所述調節螺栓用于帶動所述定位塊沿所述座板的長度方向移動。
10、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調節螺栓能夠帶動定位塊靠近前軸工件,使定位塊的內凹角抵緊前軸工件的端部,使前軸工件受到兩個側定位件的定位作用。
11、可選的,所述底板設有若干連接柱,所述連接柱的軸線平行于所述底板的底面;所述連接柱的外周面包括弧面和平面,弧面的圓弧角大于平角,所述底板的底面設有用于安裝所述連接柱的安裝槽,所述安裝槽為圓弧槽,所述圓弧槽的圓弧角大于所述弧面的圓弧角,所述第一緊固件與所述連接柱螺紋連接,所述第一緊固件與所述連接柱垂直,所述座板設有用于避讓第一緊固件的第一避讓孔,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設有用于避讓所述第一緊固件的第二避讓孔。
12、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更換不同的楔形墊板,能夠改變座板與底板之間的相對角度;座板與底板之間通過第一緊固件連接,第一緊固件與底板上的連接柱螺紋連接,連接柱能夠在安裝槽內旋轉,使第一緊固件能夠始終保持與座板垂直,從而使第一緊固件對座板形成良好的固定作用。
13、可選的,所述下壓機構包括剪叉架和第三緊固件,所述剪叉架包括兩個互相交叉鉸接的剪叉臂,所述剪叉臂的一端設有鉸接桿,兩個鉸接桿共同連接有鉸接座,所述第三緊固件與所述鉸接座穿設連接,所述第三緊固件與所述座板螺紋連接,所述剪叉臂遠離所述鉸接桿的一端設有彎鉤部,兩個所述剪叉臂的彎鉤部用于共同于夾持前軸工件的寬翼沿。
14、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利用下壓機構在壓緊前軸工件時,在剪叉架的兩個彎鉤部同時勾住前軸工件的寬翼沿的情況下,使第三緊固件向下旋進,使第三緊固件帶動鉸接座靠近座板,從而使剪叉架的兩個彎鉤部夾緊前軸工件,并對前軸工件施加向下的壓力。拆卸前軸工件時,松開第三緊固件,并使剪叉架的兩個剪叉臂張開,使前軸工件的寬翼沿能夠從兩個彎鉤部之間脫出。
15、可選的,兩個剪叉臂共同連接有螺旋彈簧,所述螺旋彈簧用于阻礙兩個所述剪叉臂之間互相張開。
16、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螺旋彈簧能夠使兩個剪叉臂之間的相對角度保持穩定,從而在利用下壓機構壓緊前軸工件的過程中,剪叉臂的兩個彎鉤部能夠保持勾住前軸工件的寬翼沿的狀態。
17、可選的,所述座板可拆卸嵌設有內螺紋套,所述內螺紋套用于與所述第三緊固件螺紋連接。
18、夾具用于定位前軸工件,以進行前軸工件的機械加工,夾具上的前軸工件需要不斷更換。相應的,下壓機構的第三緊固件需要重復經歷鎖緊和松開的過程,從而使第三緊固件與座板之間的螺紋嚙合部位難免出現磨損、滑牙的問題;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利用內螺紋套與第三緊固件配合,當內螺紋套出現滑牙時,可以通過更換內螺紋套的方式進行修復。
19、可選的,所述內螺紋套的外周面設有限位凸緣,所述限位凸緣為多邊形,所述座板設有與所述內螺紋套適配的安裝孔,所述安裝孔設有與所述限位凸緣適配的沉孔,所述沉孔的深度大于所述限位凸緣的厚度;所述內螺紋套的外周面為錐面,所述內螺紋套的小端朝上,所述限位凸緣位于所述內螺紋套的大端。
20、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內螺紋套與安裝孔之間通過錐面配合,能夠使內螺紋套與座板之間盡可能形成緊密的配合關系。內螺紋套的限位凸緣與沉孔配合,限位凸緣設置為多變形,限位凸緣與沉孔適配,使限位凸緣與沉孔之間能夠承載第三緊固件鎖緊時的扭矩。
21、可選的,所述第三緊固件為內六角螺栓,所述內六角螺栓的栓頭套設有橡膠阻尼圈,所述橡膠阻尼圈處于張緊變形狀態;所述內螺紋套的內孔包括螺紋段和導向段,所述導向段位于所述螺紋段的上方,所述導向段與所述內六角螺栓間隙配合。
22、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下壓機構的第三緊固件需要重復拆裝,在將第三緊固件鎖緊到內螺紋套時,內螺紋套的導向段能夠對第三緊固件形成導向作用,使第三緊固件能夠較快地與內螺紋套的螺紋段嚙合。第三緊固件設置為內六角螺栓,使第三緊固件可以利用內六角扳手鎖緊,內六角扳手所需的操作空間較小,操作較為方便。在鎖緊內六角螺栓的過程中,可以先利用手扭的方式加速旋緊內六角螺栓,以提高鎖緊內六角螺栓的效率,通過設置橡膠阻尼圈,有利于對內六角螺栓施加較大的扭力,并能夠減輕內六角螺栓對手指的磨損。
23、綜上所述,本技術包括以下至少一種有益技術效果:
24、1.夾具的底板的下表面作為夾具的安裝面,座板與底板之間互相鉸接并通過楔形墊板分隔,使座板與底板之間保持與鎖銷孔內傾角相適應的傾斜角度,使鉆銷刀具能夠垂直向下鉆削鎖銷孔。通過改變不同的楔形墊板,能夠改變座板與底板之間的相對角度,以適應不同規格的前軸工件,較為方便。
25、2.座板與底板之間通過第一緊固件連接,第一緊固件與底板上的連接柱螺紋連接,連接柱能夠在安裝槽內旋轉,使第一緊固件能夠始終保持與座板垂直,從而使第一緊固件對座板形成良好的固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