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全自動壓筋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0672737閱讀:338來源:國知局
一種全自動壓筋機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的一種全自動壓筋機,包括沖床、上料機構、下料機構、第一定梁組件、第二定梁組件及動梁組件;上料機構的上料箱設置有第一盛料組件,下料機構的接料箱設置有第二盛料組件;第一定梁組件及第二定梁組件均固定設于沖床上,第一定梁組件上等間距地設置有若干用于放置工件的第一定位槽,第二定梁組件上等間距地設置有若干用于放置工件的第二定位槽;動梁組件活動安裝于沖床上,動梁組件等間距地設置有若干用于移送工件的移料槽;沖床上還設置有用于驅動動梁組件周期性往復移動的驅動機構。本發明結構簡單合理,使用方便,自動化程度較高,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和產品一致性,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和生產的危險系數。
【專利說明】
一種全自動壓筋機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壓筋機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全自動壓筋機。
【背景技術】
[0002]壓筋機主要用于壓制加強筋,以使工件的強度增加。對于蝸桿類產品加工,對其表面的筋位加工是一道常見的工序。目前蝸桿工件的壓筋加工主要采用人工送料抽取的方式,加工的動作雖然簡單,但是仍然需協耗費大量人工,且由于壓筋裝置的壓力系數很大,使得壓筋加工的過程存在一定的危險系數,人工操作過程中易壓傷工人手指,如此既影響工件的加工效率,又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全自動壓筋機,其結構簡單合理,使用方便,自動化程度較高,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和產品一致性,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和生產的危險系數。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5]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全自動壓筋機,包括沖床、上料機構、下料機構、第一定梁組件、第二定梁組件及動梁組件;
[0006]所述上料機構及所述下料機構分別位于所述沖床的兩側;所述上料機構包括上料箱和推料氣缸,所述推料氣缸設置于所述上料箱的底部,所述上料箱內設有頂料塊,所述推料氣缸的輸出端與所述頂料塊傳動連接,所述上料箱的出料口外緣設置有第一盛料組件;當所述推料氣缸每次動作時,所述頂料塊相應地將一根工件頂送至所述上料箱的出料口,以使所述工件落入所述第一盛料組件;所述下料機構包括接料箱,所述接料箱的進料口外緣設置有用于供工件落入的第二盛料組件;
[0007]所述第一定梁組件及所述第二定梁組件均固定安裝于所述沖床上,所述沖床設置有壓筋模具總裝,所述第一定梁組件位于所述上料箱與所述壓筋模具總裝之間,所述第二定梁組件位于所述壓筋模具總裝與所述接料箱之間;
[0008]所述第一定梁組件上等間距地設置有若干用于放置工件的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二定梁組件上等間距地設置有若干用于放置工件的第二定位槽;相鄰兩個所述第一定位槽之間的距離等于相鄰兩個所述第二定位槽之間的距離;靠近所述第一盛料組件的第一定位槽與所述第一盛料組件之間的距離、靠近所述壓筋模具總裝的第一定位槽與所述壓筋模具總裝的壓筋工位之間的距離均等于相鄰兩個所述第一定位槽之間的距離;靠近所述第二盛料組件的第二定位槽與所述第二盛料組件之間的距離、靠近所述壓筋模具總裝的第二定位槽與所述壓筋模具總裝的壓筋工位之間的距離均等于相鄰兩個所述第二定位槽之間的距離;
[0009]所述動梁組件活動安裝于所述沖床上,所述動梁組件沿其送料方向等間距地設置有若干用于移送工件的移料槽,相鄰兩個所述移料槽之間的距離等于相鄰兩個所述第一定位槽之間的距離;
[0010]所述沖床上還設置有用于驅動所述動梁組件在所述上料箱與所述接料箱之間周期性往復移動的驅動機構;在所述動梁組件的每個運動周期,所述動梁組件將所述第一盛料組件、所述第一定梁組件、所述壓筋模具總裝及所述第二定梁組件上的工件整體式地移動一個移料距離,且所述移料距離等于相鄰兩個所述第一定位槽之間的距離。
[0011]進一步地,所述沖床的一側安裝有第一支架,所述沖床的另一側安裝有第二支架,所述上料箱裝設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接料箱裝設于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驅動機構包括平移驅動單元和舉升驅動單元;
[0012]所述平移驅動單元包括第一橫向滑軌、第二橫向滑軌及橫向驅動氣缸,所述第一橫向滑軌及所述橫向驅動氣缸對應裝設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橫向滑軌上滑移設置有第一滑塊,所述橫向驅動氣缸的輸出端與所述第一滑塊傳動連接;
[0013]所述舉升驅動單元包括第一升降氣缸和第二升降氣缸,所述第一升降氣缸固定安裝于所述第一滑塊上,所述第一升降氣缸的輸出端通過第一動梁安裝塊與所述動梁組件配合連接;所述第二升降氣缸固定安裝于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二升降氣缸與所述第一升降氣缸對應設置,所述第二升降氣缸的輸出端裝設有所述第二橫向滑軌,所述第二橫向滑軌與所述第一橫向滑軌對應設置,所述第二橫向滑軌上滑移設置有第二滑塊,所述第二滑塊通過第二動梁安裝塊與所述動梁組件配合連接。
[0014]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動梁安裝塊及所述第二動梁安裝塊上均對應設置有動梁縱向滑軌,所述動梁組件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動梁縱向滑軌滑移配合。
[0015]進一步地,所述沖床上分別設有與所述第一定梁組件對應設置的第一定梁安裝塊、與所述第二定梁組件對應設置的第二定梁安裝塊,所述第一定梁安裝塊上設置有第一定梁縱向滑軌,所述第一定梁組件與所述第一定梁縱向滑軌滑移配合,所述第二定梁安裝塊上設置有第二定梁縱向滑軌,所述第二定梁組件與所述第二定梁縱向滑軌滑移配合。
[0016]進一步地,所述頂料塊由若干并列設置的頂料階梯塊配合構成,所述上料箱內設置有若干并列設置的理料階梯塊,所述頂料階梯塊與所述理料階梯塊呈交錯設置。
[0017]進一步地,所述沖床上設置有第一工件調整機構,所述第一工件調整機構與相應所述第一定位槽對應設置,所述第一工件調整機構包括呈相對設置的第一立架和第二立架,所述第一立架和所述第二立架分別位于所述第一定梁組件的兩側,所述第一立架上設置有第一微動氣缸,所述第一微動氣缸的輸出端朝向相應所述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二立架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一微動氣缸對應配合的第一限位檔桿。
[0018]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立架上設有與所述第一微動氣缸呈并列設置的千分表,所述第一微動氣缸的輸出端連接設置有連接塊,所述千分表的測頭與所述連接塊相抵配合。
[0019]進一步地,所述壓筋模具總裝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設置有與其壓筋工位對應配合的第二工件調整機構,所述第二工件調整機構包括呈相對設置的第三立架和第四立架,所述第三立架上設置有第二微動氣缸,所述第二微動氣缸的輸出端朝向所述壓筋工位,所述第四立架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二微動氣缸對應配合的第二限位檔桿。
[0020]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本發明提供的全自動壓筋機,工作時先將待加工的蝸桿工件放置在上料箱中,由于上料機構的上料箱內可以一次存放大量待加工工件,減少了人工上料次數,并通過推料氣缸間歇性的逐個將待加工工件推送至第一盛料組件上,由第一定梁組件、第二定梁組件、動梁組件和驅動機構配合對工件進行步進式傳送,同時實現了工件的單個輸入和輸出,避免多個工件同時進入壓筋工位,防止了工件及壓筋模具總裝的損壞;本發明工作時自動上料、取料,操作方便,自動化程度較高,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一致性,減小了工人勞動強度,還有效降低了生產的危險系數。
【附圖說明】
[0021 ]圖1是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22]圖2是本發明上料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3是本發明上料機構的推料氣缸與頂料塊的配合安裝結構示意圖;
[0024]圖4是本發明第一定梁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5是本發明第二定梁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6是本發明動梁組件與驅動機構的裝配結構示意圖;
[0027]圖7是本發明第一工件調整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28]圖8是本發明壓筋模具總裝的下模結構示意圖。
[0029]圖1至圖8中:
[0030]1、沖床;11、第一支架;12、第二支架;13、第一定梁安裝塊;131、第一定梁縱向滑軌;14、第二定梁安裝塊;141、第二定梁縱向滑軌;21、上料箱;22、推料氣缸;23、頂料塊;231、頂料階梯塊;24、第一盛料組件;25、理料階梯塊;31、接料箱;32、第二盛料組件;4、第一定梁組件;41、第一定位槽;42、第一定梁;5、第二定梁組件;51、第二定位槽;52、第二定梁;
6、動梁組件;61、移料槽;62、動梁;71、第一橫向滑軌;72、第二橫向滑軌;73、橫向驅動氣缸;74、第一滑塊;75、第一升降氣缸;76、第二升降氣缸;77、第一動梁安裝塊;78、第二滑塊;79、第二動梁安裝塊;80、動梁縱向滑軌;81、第一立架;82、第二立架;83、第一微動氣缸;84、第一限位檔桿;85、千分表;86、連接塊;91、上模;92、下模;93、第三立架;94、第四立架;95、第二微動氣缸;96、第二限位檔桿;97、壓筋工位;10、工件。
【具體實施方式】
[0031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0032]如圖1至圖8所示的一種全自動壓筋機,包括沖床1、上料機構、下料機構、第一定梁組件4、第二定梁組件5及動梁組件6,上料機構及下料機構分別位于沖床I的兩側。上料機構包括上料箱21和推料氣缸22,推料氣缸22設置于上料箱21的底部,上料箱21內設有頂料塊23,推料氣缸22的輸出端與頂料塊23傳動連接,上料箱21的出料口外緣設置有第一盛料組件24;當推料氣缸22每次動作時,頂料塊23相應地將一根工件10頂送至上料箱21的出料口,以使工件落入第一盛料組件24;下料機構包括接料箱31,接料箱31的進料口外緣設置有用于供工件10落入的第二盛料組件32。
[0033]第一定梁組件4及第二定梁組件5均固定安裝于沖床I上,沖床I設置有壓筋模具總裝,第一定梁組件4位于上料箱21與壓筋模具總裝之間,第二定梁組件5位于壓筋模具總裝與接料箱31之間。
[0034]第一定梁組件4上等間距地設置有若干用于放置工件的第一定位槽41,第二定梁組件5上等間距地設置有若干用于放置工件的第二定位槽51;相鄰兩個第一定位槽41之間的距離等于相鄰兩個第二定位槽51之間的距離;靠近第一盛料組件24的第一定位槽41與第一盛料組件24之間的距離、靠近壓筋模具總裝的第一定位槽41與壓筋模具總裝的壓筋工位97之間的距離均等于相鄰兩個第一定位槽41之間的距離;靠近第二盛料組件32的第二定位槽51與第二盛料組件32之間的距離、靠近壓筋模具總裝的第二定位槽51與壓筋模具總裝的壓筋工位97之間的距離均等于相鄰兩個第二定位槽51之間的距離。
[0035]動梁組件6活動安裝于沖床I上,動梁組件6沿其送料方向等間距地設置有若干用于移送工件的移料槽61,相鄰兩個移料槽61之間的距離等于相鄰兩個第一定位槽41之間的距離;
[0036]沖床I上還設置有用于驅動動梁組件6在上料箱21與接料箱31之間周期性往復移動的驅動機構;在動梁組件6的每個運動周期,動梁組件6將第一盛料組件24、第一定梁組件
4、壓筋模具總裝及第二定梁組件5上的工件整體式地移動一個移料距離,且移料距離等于相鄰兩個第一定位槽41之間的距離。
[0037]沖床I的一側安裝有第一支架11,沖床I的另一側安裝有第二支架12,上料箱21裝設于第一支架11上,接料箱31裝設于第二支架12上;驅動機構包括平移驅動單元和舉升驅動單元。
[0038]平移驅動單元包括第一橫向滑軌71、第二橫向滑軌72及橫向驅動氣缸73,第一橫向滑軌71及橫向驅動氣缸73對應裝設于第一支架11上,第一橫向滑軌71上滑移設置有第一滑塊74,橫向驅動氣缸73的輸出端與第一滑塊74傳動連接。
[0039]舉升驅動單元包括第一升降氣缸75和第二升降氣缸76,第一升降氣缸75固定安裝于第一滑塊74上,第一升降氣缸75的輸出端通過第一動梁安裝塊77與動梁組件6配合連接;第二升降氣缸76固定安裝于第二支架12上,第二升降氣缸76與第一升降氣缸75對應設置,第二升降氣缸76的輸出端裝設有第二橫向滑軌72,第二橫向滑軌72與第一橫向滑軌71對應設置,第二橫向滑軌72上滑移設置有第二滑塊78,第二滑塊78通過第二動梁安裝塊79與動梁組件6配合連接。
[0040]本發明工作時,先將待加工的蝸桿工件10放置在上料箱21內,在每個工作周期:第一步,由推料氣缸22將相應工件10推送至第一盛料組件24;第二步,通過橫向驅動氣缸73驅動動梁組件6朝上料箱21方向移動一個移料距離,使動梁組件6輸入端的第一個移料槽61運動至與第一盛料組件24的正下方,此時動梁組件6的其他移料槽61也與相應第一定位槽41、第二定位槽51及壓筋工位97的位置一一對應;第三步,使第一升降氣缸75和第二升降氣缸76同步工作,驅動動梁組件6上移,此時動梁組件6輸入端的第一個移料槽61將第一盛料組件24上的工件10頂起,動梁組件6的其他移料槽61也準確地將第一定梁組件4、第二定梁組件5及壓筋工位97上的所有工件10整體頂起;第四步,橫向驅動氣缸73再次動作,驅動動梁組件6朝接料箱31方向移動一個移料距離,使動梁組件6輸入端的第一個移料槽61內的工件位于第一定梁組件4輸入端的第一個第一定位槽41的正上方,此時動梁組件6輸出端的第一個移料槽61內的工件位于第二盛料組件32的正上方,第一定梁組件4輸出端的第一個第一定位槽41中被頂起的工件位于壓筋工位97的正上方,而動梁組件6上其他被頂起的工件也整體隨動梁組件6相應地移動了一個移料距離;第五步,再次同步啟動第一升降氣缸75和第二升降氣缸76,驅動動梁組件6下移至初始位置,使動梁組件6上的工件放置在相應第一定位槽41、壓筋工位97、第二定位槽51及第二盛料組件32上,從而完成一個移料周期。
[0041]綜上所述,本發明提供的全自動壓筋機,先將待加工的蝸桿工件放置在上料箱21中,由于上料機構的上料箱21內可以一次存放大量待加工工件,減少了人工上料次數,并通過推料氣缸22間歇性的逐個將待加工工件推送至第一盛料組件24上,由第一定梁組件4、第二定梁組件5、動梁組件6和驅動機構配合對工件步進式傳送,同時實現了工件的單個輸入和輸出,避免多個工件同時進入壓筋工位97,防止了工件及壓筋模具總裝的損壞;本發明工作時自動上料、取料,操作方便,自動化程度較高,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的一致性,減小了工人勞動強度,還有效降低了生產的危險系數。
[0042]第一動梁安裝塊77及第二動梁安裝塊79上均對應設置有動梁縱向滑軌80,動梁組件6的兩端分別與動梁縱向滑軌80滑移配合。通過設置動梁縱向滑軌80,在裝配時用戶可以根據待加工工件的長度對動梁組件6的位置進行相應調整,使用方便。具體地說,動梁組件6由兩個平行設置的動梁62配合構成,兩個動梁62上配合設置有移料槽61,兩個動梁62均與動梁縱向滑軌80滑移配合。
[0043]沖床I上分別設有與第一定梁組件4對應設置的第一定梁安裝塊13、與第二定梁組件5對應設置的第二定梁安裝塊14,第一定梁安裝塊上設置有第一定梁縱向滑軌131,第一定梁組件4與第一定梁縱向滑軌131滑移配合,第二定梁安裝塊14上設置有第二定梁縱向滑軌141,第二定梁組件5與第二定梁縱向滑軌141滑移配合。通過設置第一定梁縱向滑軌和第二定梁縱向滑軌,在裝配時用戶可以根據待加工工件的長度對第一定梁組件4和第二定梁組件5的位置進行相應調整,使用方便。
[0044]具體地說,第一定梁組件4由兩個平行設置的第一定梁42配合構成,兩個第一定梁42上配合設置有第一定位槽41,兩個第一定梁42均與第一定梁縱向滑軌滑移配合;第二定梁組件5由兩個平行設置的第二定梁52配合構成,兩個第二定梁52上配合設置有第二定位槽51,兩個第二定梁52均與第二定梁縱向滑軌滑移配合。
[0045]頂料塊23由若干并列設置的頂料階梯塊231配合構成,上料箱21內設置有若干并列設置的理料階梯塊25,頂料階梯塊231與理料階梯塊25呈交錯設置。通過設置呈交錯排布的頂料階梯塊231和理料階梯塊25,有效保證了上料箱21內的工件能夠逐個地移送至第一盛料組件24,從而保證了本發明工作性能的可靠性。
[0046]沖床I上設置有第一工件調整機構,第一工件調整機構與相應第一定位槽41對應設置,第一工件調整機構包括呈相對設置的第一立架81和第二立架82,第一立架81和第二立架82分別位于第一定梁組件4的兩側,第一立架81上設置有第一微動氣缸83,第一微動氣缸83的輸出端朝向相應第一定位槽41,第二立架82上設置有與第一微動氣缸83對應配合的第一限位檔桿84。在每個移料周期,當蝸桿工件被移送至與第一微動氣缸83相對應的第一定位槽41時,此時第一微動氣缸83工作,第一微動氣缸83的輸出軸沿軸向推頂工件,直至工件的另一端與第一限位檔桿84相抵觸,此時便能夠有效對工件的軸向位置進行調整,從而保證了工件的位置度,提高了加工的精度。
[0047]第一立架81上設有與第一微動氣缸83呈并列設置的千分表85,第一微動氣缸83的輸出端連接設置有連接塊86,千分表85的測頭與連接塊86相抵配合。通過設置千分表85,當第一微動氣缸83推頂工件時,千分表85也會相對應地對工件進行測量,以獲取工件的長度。若千分表85檢測到工件的長度不符合要求,則需要將該工件取出,并對工件進行更換。
[0048]壓筋模具總裝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91和下模92,當上模91和下模92壓緊在一起時,便實現了對工件的壓筋操作。下模92上設置有與其壓筋工位97對應配合的第二工件調整機構,第二工件調整機構包括呈相對設置的第三立架93和第四立架94,第三立架93上設置有第二微動氣缸95,第二微動氣缸95的輸出端朝向壓筋工位,第四立架94上設置有與第二微動氣缸95對應配合的第二限位檔桿96。
[0049]當蝸桿工件被移送至壓筋工位97時,此時第二微動氣缸95工作,第二微動氣缸95的輸出軸沿軸向推頂工件,直至工件的另一端與第二限位檔桿96相抵觸,此時便能夠有效對工件的軸向位置再次進行調整,從而保證了工件進入壓筋工位97時的位置度,進一步提高了加工的精度。
[0050]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方式,故凡依本發明專利申請范圍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括于本發明專利申請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全自動壓筋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沖床、上料機構、下料機構、第一定梁組件、第二定梁組件及動梁組件; 所述上料機構及所述下料機構分別位于所述沖床的兩側;所述上料機構包括上料箱和推料氣缸,所述推料氣缸設置于所述上料箱的底部,所述上料箱內設有頂料塊,所述推料氣缸的輸出端與所述頂料塊傳動連接,所述上料箱的出料口外緣設置有第一盛料組件;當所述推料氣缸每次動作時,所述頂料塊相應地將一根工件頂送至所述上料箱的出料口,以使所述工件落入所述第一盛料組件;所述下料機構包括接料箱,所述接料箱的進料口外緣設置有用于供工件落入的第二盛料組件; 所述第一定梁組件及所述第二定梁組件均固定安裝于所述沖床上,所述沖床設置有壓筋模具總裝,所述第一定梁組件位于所述上料箱與所述壓筋模具總裝之間,所述第二定梁組件位于所述壓筋模具總裝與所述接料箱之間; 所述第一定梁組件上等間距地設置有若干用于放置工件的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二定梁組件上等間距地設置有若干用于放置工件的第二定位槽;相鄰兩個所述第一定位槽之間的距離等于相鄰兩個所述第二定位槽之間的距離;靠近所述第一盛料組件的第一定位槽與所述第一盛料組件之間的距離、靠近所述壓筋模具總裝的第一定位槽與所述壓筋模具總裝的壓筋工位之間的距離均等于相鄰兩個所述第一定位槽之間的距離;靠近所述第二盛料組件的第二定位槽與所述第二盛料組件之間的距離、靠近所述壓筋模具總裝的第二定位槽與所述壓筋模具總裝的壓筋工位之間的距離均等于相鄰兩個所述第二定位槽之間的距離; 所述動梁組件活動安裝于所述沖床上,所述動梁組件沿其送料方向等間距地設置有若干用于移送工件的移料槽,相鄰兩個所述移料槽之間的距離等于相鄰兩個所述第一定位槽之間的距離; 所述沖床上還設置有用于驅動所述動梁組件在所述上料箱與所述接料箱之間周期性往復移動的驅動機構;在所述動梁組件的每個運動周期,所述動梁組件將所述第一盛料組件、所述第一定梁組件、所述壓筋模具總裝及所述第二定梁組件上的工件整體式地移動一個移料距離,且所述移料距離等于相鄰兩個所述第一定位槽之間的距離。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動壓筋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沖床的一側安裝有第一支架,所述沖床的另一側安裝有第二支架,所述上料箱裝設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接料箱裝設于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驅動機構包括平移驅動單元和舉升驅動單元; 所述平移驅動單元包括第一橫向滑軌、第二橫向滑軌及橫向驅動氣缸,所述第一橫向滑軌及所述橫向驅動氣缸對應裝設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橫向滑軌上滑移設置有第一滑塊,所述橫向驅動氣缸的輸出端與所述第一滑塊傳動連接; 所述舉升驅動單元包括第一升降氣缸和第二升降氣缸,所述第一升降氣缸固定安裝于所述第一滑塊上,所述第一升降氣缸的輸出端通過第一動梁安裝塊與所述動梁組件配合連接;所述第二升降氣缸固定安裝于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二升降氣缸與所述第一升降氣缸對應設置,所述第二升降氣缸的輸出端裝設有所述第二橫向滑軌,所述第二橫向滑軌與所述第一橫向滑軌對應設置,所述第二橫向滑軌上滑移設置有第二滑塊,所述第二滑塊通過第二動梁安裝塊與所述動梁組件配合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動壓筋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動梁安裝塊及所述第二動梁安裝塊上均對應設置有動梁縱向滑軌,所述動梁組件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動梁縱向滑軌滑移配合。4.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全自動壓筋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沖床上分別設有與所述第一定梁組件對應設置的第一定梁安裝塊、與所述第二定梁組件對應設置的第二定梁安裝塊,所述第一定梁安裝塊上設置有第一定梁縱向滑軌,所述第一定梁組件與所述第一定梁縱向滑軌滑移配合,所述第二定梁安裝塊上設置有第二定梁縱向滑軌,所述第二定梁組件與所述第二定梁縱向滑軌滑移配合。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動壓筋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頂料塊由若干并列設置的頂料階梯塊配合構成,所述上料箱內設置有若干并列設置的理料階梯塊,所述頂料階梯塊與所述理料階梯塊呈交錯設置。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動壓筋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沖床上設置有第一工件調整機構,所述第一工件調整機構與相應所述第一定位槽對應設置,所述第一工件調整機構包括呈相對設置的第一立架和第二立架,所述第一立架和所述第二立架分別位于所述第一定梁組件的兩側,所述第一立架上設置有第一微動氣缸,所述第一微動氣缸的輸出端朝向相應所述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二立架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一微動氣缸對應配合的第一限位檔桿。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全自動壓筋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架上設有與所述第一微動氣缸呈并列設置的千分表,所述第一微動氣缸的輸出端連接設置有連接塊,所述千分表的測頭與所述連接塊相抵配合。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動壓筋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壓筋模具總裝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設置有與其壓筋工位對應配合的第二工件調整機構,所述第二工件調整機構包括呈相對設置的第三立架和第四立架,所述第三立架上設置有第二微動氣缸,所述第二微動氣缸的輸出端朝向所述壓筋工位,所述第四立架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二微動氣缸對應配合的第二限位檔桿。
【文檔編號】B21K27/02GK106040810SQ201610544137
【公開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請日】2016年7月7日
【發明人】厲建華
【申請人】寧波新世達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固始县| 南部县| 来宾市| 巧家县| 灌云县| 青州市| 泰安市| 萝北县| 乌拉特后旗| 筠连县| 沂源县| 乌海市| 平谷区| 察雅县| 临朐县| 榆林市| 永城市| 北安市| 治多县| 西林县| 锡林郭勒盟| 孙吴县| 蒙阴县| 邛崃市| 屯留县| 西吉县| 富阳市| 广安市| 宁陕县| 恭城| 古田县| 佛坪县| 紫云| 绩溪县| 习水县| 井陉县| 安庆市| 十堰市| 太保市| 乌兰浩特市| 博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