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磨刀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磨刀器。
背景技術:
為了防止磨刀器在工作過程中產(chǎn)生的功能單一,磨刀效果不好,效率低,現(xiàn)有技術中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多種磨刀器,例如,中國實用新型專利90205724.3公開的家用磨刀剪器,包括連有手柄的磨刃主體部份的上殼體,其上設有垂直于手柄對稱軸線的條狀開口,開口為兩個,其與殼體側(cè)壁呈V形槽,殼體內(nèi)設置具有兩個V形開口的雙向擋架,該擋架兩側(cè)又各與一個下端固定在下殼上,上部也呈斜面的與單向擋架相對,位于兩組擋架間的移動架與兩側(cè)殼體相平行的側(cè)面設有伸出殼體外的驅(qū)動桿,上端設有與單、雙擋架所夾部分間距相對應的兩個凹槽的豎直面與單、雙擋架夾空間內(nèi)置有兩根各套有一組磨輪的短軸,該兩組交錯排列的磨輪其內(nèi)徑大于短軸直徑而外環(huán)面與兩平面夾角均為90度。這種結(jié)構(gòu)的缺點是1、磨刀器結(jié)構(gòu)復雜,安裝和拆卸都很不方便;2、使用也不方便;3、功能單一,磨刀效率低。4.磨刀器在工作時,被加工刀具易接觸外罩,容易把外罩磨損掉,影響使用壽命。
實用新型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之不足,提供一種改進的磨刀器,其不但結(jié)構(gòu)簡單、安裝維修方便、制造成本低,而且使用壽命也大大加長了,同時使用也很方便。
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磨刀器,包括手柄,與手柄連接的底座,設于底座上端的外罩,所述底座上沿長度方向并排設置有多個相互平行的支承塊,每兩個支承塊之間均設有一組可轉(zhuǎn)動的磨輪,所述外罩在對應于每一組磨輪的部位都設有條形通孔,且所述條形通孔與所述磨輪呈交錯狀態(tài)。
所述的磨輪均沿同一傾斜方向傾斜設置,所述的條形通孔則分別垂直于所述底座長度方向設置。
所述的磨輪均垂直于所述底座長度方向設置,所述條形通孔分別傾斜設置在所述外罩的上端面。
所述支承塊為3個,其中,中間的支承塊與其兩側(cè)的支承塊之間分別安裝有一轉(zhuǎn)動軸,所述的磨輪具有兩組,并分別安裝在對應的轉(zhuǎn)動軸上。
所述轉(zhuǎn)動軸與所述磨輪通過膠水粘接在一起。
所述的支承塊為一立板,其頂部開有一用于安裝轉(zhuǎn)動軸并可供其轉(zhuǎn)動的U形槽。
所述轉(zhuǎn)動軸的兩端直徑小于中部直徑,同時也小于支承塊上的U形槽大小。
所述的兩組磨輪中,其中一組由兩個粗砂輪組成,另外一組由兩個細砂輪組成;而且,每組磨輪中的兩個砂輪之間形成一V形槽。
所述外罩的外端底部設有第一卡頭,所述底座的相應部位設有與該卡頭配合的第一卡槽;所述手柄與所述底座一體成型,兩者連接部位的上端還設有第二卡槽,所述外罩的內(nèi)端上部則設有與其配合的第二卡頭。
所述底座的上端面為一凹腔結(jié)構(gòu),所述外罩的底部設有與其配合的凸壁;所述外罩為一透明外罩。
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磨刀器,相對現(xiàn)有技術具有如下優(yōu)點首先,本實用新型通過外罩內(nèi)的兩組磨輪和外罩上的兩個條形通孔即實現(xiàn)了對刀具的磨刃工作,因而結(jié)構(gòu)十分簡單,同時,條形通孔與磨輪呈交錯狀態(tài),使用時,只需刀具往復運動即可,所以使用起來特別方便,而且刀具不易碰撞外罩,可以避免使用過程中對外罩的人為損壞,從而使用壽命長。
其次,本實用新型中的磨輪活動設置在支承塊便于觀察的地方,可以隨時觀察磨輪的運動情況和磨損情況,以便于及時換下磨損的磨輪。同時,即使磨輪產(chǎn)生磨損,也只需單獨換下磨輪即可,從而可以降低維修成本。
再次,本實用新型的外罩與底座卡接在一起,不但安裝方便,可以拆卸維修也很方便。
以下結(jié)合附圖給出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磨刀器第一種實施例的示意俯視圖;圖2為圖1中沿A-A方向的示意剖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磨刀器第二種實施例的示意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至圖3,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磨刀器,包括手柄1,與手柄1連接的底座2,設于底座2上端的外罩3;底座2上沿長度方向并排設置有多個相互平行的支承塊21,每兩個支承塊之間均設有一組可轉(zhuǎn)動的磨輪22,外罩在對應于每一組磨輪22的部位都設有條形通孔31,且條形通孔31與所述磨輪22呈交錯狀態(tài),以使得被加工刀具可以從條形通孔放到磨輪22上進行磨刃。
如上所述,為了實現(xiàn)條形通孔31與磨輪22呈交錯狀態(tài),順利對刀具進行磨刃,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兩種實施結(jié)構(gòu)。第一種結(jié)構(gòu)為參見圖1和2,將所有的磨輪22均沿同一傾斜方向傾斜設置,條形通孔31則分別垂直于底座2長度方向設置;第二種結(jié)構(gòu)為參見圖3,所有的磨輪22均垂直于底座2長度方向設置,即磨輪22的徑線與底座2長度方向的中心線相垂直,而條形通孔31則分別傾斜設置在外罩3的上端面。
如上所述,所述的支承塊21為一立板,一共具有3個,其中中間支承塊由兩支承塊連為一體,其與兩側(cè)的支承塊之間分別安裝有一轉(zhuǎn)動軸23,所述的磨輪22具有兩組,并分別安裝在對應的轉(zhuǎn)動軸上;轉(zhuǎn)動軸23與磨輪22通過膠水粘接在一起;所述支承塊21的頂部開有一用于安裝轉(zhuǎn)動軸23并可供其轉(zhuǎn)動的U形槽211。所述轉(zhuǎn)動軸23的兩端直徑小于中部的直徑,并小于U形槽211的寬度,從而一方面可以保證該轉(zhuǎn)動軸不會軸向滑出工作位置,另一方面又能保證其在U形槽211內(nèi)發(fā)生轉(zhuǎn)動。
如上所述,磨輪22有兩組,一組用于粗磨,即由兩個粗砂輪組成,另一組用于精磨,即由兩個細砂輪組成;當磨削較鈍的刀器時可以選則粗磨,磨刃較銳的刀器時則選項擇細磨,從而達到更好的磨刀效果。另外每組磨輪中的兩個砂輪之間形成一V形槽28。
如上所述,外罩3的外端底部設有第一卡頭34,底座2的相應部位設有與該卡頭配合的合的第一卡槽24,手柄與底座一體成型,加工起來十分方便,兩者連接部位的上端還設有第二卡槽25,外罩的內(nèi)端上部則設有與其配合的第二卡頭32,底座2的上端面設有一凹腔結(jié)構(gòu),外罩3的底部設有與其配合的凸壁33,當外罩上的凸壁33與底坐2上的凹腔配合時,兩組卡槽同時卡住對應的卡頭,從而將外罩3卡接在底座2上,這樣一來,磨刀器在工作時,外罩不易松落,同時,拆卸時也很方便。另外外罩3由透明材料制成,以方便使用者可以隨時觀察磨輪的工作情況。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將被加工刀具從條形通孔31放到磨輪上的V形槽28內(nèi),然后前后往復移動,這時磨輪22便會隨之轉(zhuǎn)動,并與被加工刀具形成來回的磨擦,從而可以進行磨刃工作。
上述實施例僅供說明本實用新型之用,而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有關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還可以做出各種變化和變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術方案也屬于本實用新型的范疇,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應由各權利要求限定。
權利要求1.一種磨刀器,包括手柄(1),與手柄(1)連接的底座(2),設于底座(2)上端的外罩(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上沿長度方向并排設置有多個相互平行的支承塊(21),每兩個支承塊之間均設有一組可轉(zhuǎn)動的磨輪(22),所述外罩(3)在對應于每一組磨輪(22)的部位都設有條形通孔(31),且所述條形通孔(31)與所述磨輪(22)呈交錯狀態(tài)。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磨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磨輪(22)均沿同一傾斜方向傾斜設置,所述的條形通孔(31)則分別垂直于所述底座(2)長度方向設置。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磨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磨輪(22)均垂直于所述底座(2)長度方向設置,所述條形通孔(31)分別傾斜設置在所述外罩(3)的上端面。
4.按照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磨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塊(21)為3個,其中,中間的支承塊與其兩側(cè)的支承塊之間分別安裝有一轉(zhuǎn)動軸(23),所述的磨輪(22)具有兩組,并分別安裝在對應的轉(zhuǎn)動軸上。
5.按照權利要求4所述的磨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轉(zhuǎn)動軸(23)與所述磨輪(22)通過膠水粘接在一起。
6.按照權利要求4所述的磨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承塊(21)為一立板,其頂部開有一用于安裝轉(zhuǎn)動軸(23)并可供其轉(zhuǎn)動的U形槽(211)。
7.按照權利要求6所述的磨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轉(zhuǎn)動軸(23)的兩端直徑小于中部直徑,同時也小于所述支承塊上U形槽(211)的寬度。
8.按照權利要求4所述的磨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兩組磨輪(22)中,其中一組由兩個粗砂輪組成,另外一組由兩個細砂輪組成;而且每組磨輪中的兩個砂輪之間形成一V形槽(28)。
9.按照權利要求4所述的磨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3)的外端底部設有第一卡頭(34),所述底座(2)的相應部位設有與該卡頭配合的第一卡槽(24);所述手柄(1)與所述底座(2)一體成型,兩者連接部位的上端還設有第二卡槽(25),所述外罩(3)的內(nèi)端上部則設有與其配合的第二卡頭(32)。
10.按照權利要求4所述的磨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上端面為一凹腔結(jié)構(gòu),所述外罩(3)的底部設有與其配合的凸壁(33);所述外罩(3)為一透明外罩。
專利摘要一種磨刀器,包括手柄,與手柄連接的底座,設于底座上端的外罩;底座上沿長度方向并排設置有多個相互平行的支承塊,每兩個支承塊之間均設有一組可轉(zhuǎn)動的磨輪,外罩在對應于每一組磨輪的部位都設有條形通孔,且條形通孔與所述磨輪呈交錯狀態(tài),以使得被加工刀具可以從條形通孔放到磨輪上進行磨削。
文檔編號B24B3/36GK2928376SQ200620124729
公開日2007年8月1日 申請日期2006年7月4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7月4日
發(fā)明者譚軍強 申請人:譚軍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