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穩定鋼板的設備和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穩定長形鋼板的設備。本發明還涉及一種用于 穩定長形鋼板的方法。
背景技術:
在例如鋼板之類的金屬板的連續電鍍的過程中,鋼板連續穿過含 有熔融金屬的電鍍液,該熔融金屬通常是鋅。在電鍍液中,板通常在 被浸沒的輥下方經過,然后向上移動穿過穩定及矯正輥。板離開電鍍 液并被傳送穿過一系列氣刀,所述氣刀將板上過剩的鋅吹回到電鍍液 中以控制鍍層厚度。所述氣刀吹出的氣體通常是空氣或氮氣,但也可 以采用水蒸氣或惰性氣體。然后板在無支撐的情況下被傳送,直到鍍 層冷卻并固化。然后借助上輥引導或導向鍍層鋼板,以便對其進行連 續處理或將板盤繞到輥上,所述連續處理例如是將板切割成單獨的板 元件。正常情況下,板沿豎直方向移動離開浸入電鍍液的輥、穿過矯 正及穩定輥以及氣刀、最終移動到上輥。電鍍鋼板時,目標是要獲得厚度均勻且薄的鍍層。 一種常用方法 是在板穿過上輥之后測量鍍層質量。該讀數用于控制氣刀從而控制鍍 層厚度。氣刀通常設置成懸掛在橫梁上,橫梁以可移動方式沿豎向并 朝板的方向設置。氣刀也可傾斜為氣體沖擊板上的鍍層的角度可以改 變。然而,由于鋼板的幾何形狀、板在無支撐的情況下必須行進的長 度、鋼板的速度以及氣刀的吹氣作用,鋼板會在大體上垂直于其傳輸 方向的方向上運動或振動??刹捎媚承┐胧p少這些橫向運動,諸如 釆用矯正及穩定輥、精確控制來自氣刀的氣流、以及調整鋼板的速度 和/或調整板在無支撐的情況下必須行進的距離。如果不減少這些橫 向運動,它們將大大干擾氣刀的精確擦拭,導致鍍層的厚度不均勻。
在7〉開號為JP 09-202955的日本專利公才艮中">開了在穿過氣刀 之后如何借助于穩定并張拉板的輥來減少金屬板的振動。板相對于平 面中的傳輸方向的位置通過傳感器測量,來自傳感器的信息傳遞到電 腦,電腦基于所獲得的數值進行振動分析,并且結合關于板速度的信 息計算板的最優張力從而控制板的振動。特別是從US 6,471,153和JP 8010847 A中還可以得知在用于電鍍 鋼板的設備中沿板的寬度設置多個電磁鐵,所述電磁鐵生成垂直作用 在板上的磁力以便抑制板的振動。傳感器測量鋼板與電磁鐵之間的距 離,控制設a據傳感器測得的距離控制流過電磁鐵的電流。在板寬 度較窄的情況下,當傳感器測得的數值不正確時,終止于板邊緣之外 的電磁鐵被切掉,因為當電磁鐵終止于板邊緣之外時,電磁鐵之間沒 有板。這又意味著這種方案的控制系統將格外昂貴而且復雜。如上述 文件中所描述的,采用許多磁鐵將增加成本、系統復雜性以及引入新 的非期望振蕩的風險。需要一種節省成本的用于穩定鋼板的設備和方法,其中,該設備 可用于各種不同寬度的鋼板,板寬度改變時無需控制特定電磁鐵。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預期在沿預定傳輸路徑、在傳輸方向上 連續傳輸長形鋼板的過程中穩定所述長形鋼板的設備,其中該設備可 用于不同寬度的板,當板的厚度變化時無需調整機器。該目的通過引言中所述的設備實現,所述設備的特征在于第一 和第二電磁鐵在大體上垂直于傳輸方向的方向上形成為長形并沿大 體上垂直于傳輸方向的方向設置,第一和笫二電磁鐵大致設置在鋼板 的縱向中心線的相應側,其中,中心線大體上平行于傳輸方向,第三 電磁鐵設置成與中心線相鄰。通過將第一和第二電磁鐵設置在中心線的每一側,需要時可給板 施加扭矩以補償振動、振蕩現象,和/或板的變形??邕^中心線設置 的第三電磁鐵與第一和第二電磁鐵協同工作從而可以使靜態變形的 板變平,由此獲得板的水平穩定和豎向穩定,這意味著振動沿豎直方 向擴散的風險大大減小。
采用三個大的長形電磁鐵是最優的選擇,因為這是消除三種最嚴重的振蕩模式所需的最小數目的電磁鐵,這三種振蕩模式是平移、 旋轉及彎曲。通過采用長形電磁鐵可以獲得在板上較大區域內作用的 力,這樣可以有效地衰減板的振蕩。通過采用長形電磁鐵,板寬度變 化的問題也得以消除,因為電磁鐵總是給包括板外邊緣的區域提供合 適的場強,如果板寬度改變,這意味著電磁鐵或多或少會位于板邊緣 之外,但是板邊緣以外仍會一直受到均勻力的作用。本發明的另一優點是,不管在機器中行進的板寬度是多少,外部 磁鐵的力心將總是在所述磁鐵的內邊緣和板的外邊緣之間的中間位 置,這意味著力在板上產生更均勻的作用,從而板在磁鐵邊緣附近不 會彎曲得更多。本發明進一步的優點是,不管鋼板的寬度如何,電磁鐵可設置在 相同的位置,再者,用于穩定鋼板的設備中的電磁鐵可采用相同的電 磁鐵尺寸和設計。通過該方案獲得的附加優點是,當板寬度改變時,無需控制任何 磁鐵,這又意味著可采用少數幾個與傳感器(3)相關的磁鐵(3), 這暗示著機器控制將比現有技術的方案更簡單。本發明的又一優點是,不管鋼板的寬度如何,都能夠獲得對鋼板 振動和彎曲的最優衰減,這使得能夠改善表面均勻度,并從而改善鍍層質量,并且本發明的又一優點是,鋼板偏移最佳可能位置的偏移量 最小化。下文以及權利要求中預定傳輸路徑指的是在鋼板傳輸過程中例 如當板的寬度或形狀改變時能夠被確定并被改變的任意平面。板的形 狀例如可以隨板寬度的變化而變化,因為在通過輥軋制造板時,板可能發生通常為弓形形式的變形。電磁鐵包括鐵芯和至少一個繞鐵芯的線圏繞組。在下文以及權利 要求中,電磁鐵的長度意指電磁鐵中的鐵芯長度。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第一和第二電磁鐵定位成彼此成一 條直線并垂直于傳輸方向。通過將第一和第二電磁鐵設置在中心線的 相應側,需要時可以給中心線兩側施加扭矩,以便補償板的振動、振 蕩現象和/或變形。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第三電磁鐵在其縱向上是長形的, 并沿其縱向延伸且跨過鋼板的中心線,其縱向大體上橫向于傳輸方 向。跨過中心線設置的第三電磁鐵與第一和第二電磁鐵協同工作從而 可以使靜態變形的板變平,因為獲得了板的水平穩定和豎向穩定,這 意味著振動沿豎直方向擴散的風險大大減小。根據前一個實施方式的可替代實施方式,第三電磁鐵在其縱向上 是長形并沿其縱向延伸,其縱向大體上沿傳輸方向并與鋼板的中心線 相鄰,優選地位于中心線上。這種設計使力沿豎直方向更優地分布, 這意味著板沿豎直方向的穩定得以改善。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第三電磁鐵沿傳輸方向設置在第一 和第二電磁鐵的上游或下游。這種實施方式意味著,第三電磁鐵的位 置基于最適當圍繞的原因來選擇。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第三電磁鐵具有的長度與第一和第 二電磁鐵的長度在橫向于傳輸方向的方向上至少部分重疊。通過這種 方式,目前使用的所有板寬度都被覆蓋,而無需調整該設備。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第三電磁鐵在其縱向上是長形并沿 其縱向延伸,其縱向大體上沿傳輸方向并與鋼板的中心線相鄰,優選 地位于中心線上,并且第三電磁鐵設置在第一和第二電磁鐵之間。這 種設計使力沿豎直方向更優地分布,因此改善板的豎向穩定。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所述電磁鐵中至少一個的長度在300- 1000mm范圍內。優選地,所述電磁鐵中至少一個的長度在400 -700mm范圍內。通過使所述電磁鐵形成為長形,相同尺寸的電磁 鐵可以使用于該設備中所有電磁鐵以及大多數寬度的鋼板。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該設備例如設置在用于給鋼板鍍金 屬層的生產線中,從而所述鍍層通過使鋼板連續傳輸穿過熔融金屬液 而鍍到鋼板上,在所述金屬液上方,氣刀用于從鋼板上吹掉過剩的熔 融金屬。在與電磁鐵相鄰的位置設置多個傳感器以便檢測鋼板相對于 預定傳輸路徑的位置。此外,所述傳感器都設置在鋼板的最小寬度內, 最小寬度意指在機器中行進的最小板寬度。電磁鐵適于根據檢測到的 鋼板在大致垂直于傳輸路徑的方向上的位置給板施加磁力,以便減少 所述板產生的振動。因為振動減少,所以可增加生產效率,同時能夠 減少過剩鍍層材料的量,從而導致鍍層材料的消耗量減少,過剩鍍層 材料的量基于最小鍍層厚度來確定并且旨在補償振動。通過減少振動 獲得的另一優點是,可以減小氣刀和鋼板之間的距離從而獲得提高的 擦除功率,因此在保證生產效率的情況下給板鍍上較薄的鍍層。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至少三個傳感器位在平行于板傳輸 方向的平面內,并且定位在鋼板兩側的傳感器的感應方向垂直于板的 傳輸方向。另外,所述傳感器設置在鋼板的最小寬度內。所述至少三 個傳感器以適當方式設置在電磁鐵內側,優選地每個電磁鐵內側設置 一個傳感器。通過這種實施方式,這些傳感器可以定位在距所述電磁 鐵的鐵芯的最小距離處,從控制通過線圏的電流方面來說這又是有利 的。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至少三個傳感器定位在平行于板傳 輸方向的平面內,并且定位在鋼板兩側的傳感器的感應方向垂直于板 的傳輸方向。另外,這些傳感器設置在鋼板的最小寬度內。所述至少 三個傳感器以適當方式設置在緊鄰所述電磁鐵的位置,優選地每個電 磁鐵與一個傳感器相鄰。該實施方式使傳感器與電磁鐵之間的距離影 響控制流過線圏的電流的風險最小化。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所述傳感器中至少一個設置為能夠 沿大體上垂直于傳輸方向的方向移動,并且設置為平行于板平面,從 而使得所述傳感器的位置適應鋼板的寬度。在本發明的這種實施方式 中,很容易針對不同的板寬度以最優方式調整機器。至少一個傳感器 也能夠沿大體上垂直于預定傳輸路徑的方向移動,以便將所述傳感器 調整成與板保持適當距離。所述傳感器是例如用于距離測量的感應傳 感器或激光傳感器。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用于在沿鋼板寬度的若干點處測量 金屬層厚度的測量設備設置在氣刀下游,來自金屬層厚度測量的信息 用于通過電磁鐵控制板的位置和形狀,從而在鋼板的寬度方向上獲得 預期鍍層厚度。該實施方式可以在板的寬度方向上調整鋅層厚度分布 從而獲得均勻的分布。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該設備包括處理來自傳感器的信號 的信號處理裝置。關于測得的偏移量的信息從信號處理裝置傳遞到包 括轉換器的控制裝置,控制裝置基于傳感器測得的鋼板與預定傳輸路 徑之間的偏移量來控制流向電磁鐵中的線圏的電流。該實施方式提供 調整在所有時刻影響板的適當磁力所必須的控制回路。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控制裝置還基于下列工藝參數中的至少一個來控制流向電磁鐵中的線圏的電流板厚度、鍍層厚度、板 寬度、板速度、接合點以及鋼板中的拉伸應力。諸如來自氣刀的氣體 壓力或氣刀與鋼板之間的距離之類的來自氣刀的數據也可用于控制 流向電磁鐵中的線圏的電流。當板厚度已知時,該實施方式有利于控 制流向所述線圏的電流。本發明的目的還通過用于根據獨立權利要求17的特征部分所述 的特征穩定長形鋼板的方法實現。該方法的優選實施方式限定在從屬方法權利要求18 - 26中。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流到電磁鐵中的線圏的電流根據檢 測到的鋼板的位置控制。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鋼板的振動頻率分析基于檢測到的 鋼板的位置進行。通過該實施方式,操作者接收到表明生產線中是否 存在支承不足或其他缺陷的、有關需要進一步維護的信息。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鋼板在電磁鐵之間的位置通過供給 電磁鐵中的線圏的固定基本電流來控制,從而在操作過程中使板相對 于板未受影響的位置而處于偏移位置。通過該實施方式,在不影響板 自然位置的情況下減少板的振動。
下面將參照附圖、通過描述實施方式來更詳細地解釋本發明,其中圖1示意性地示出用于穩定鋼板的設備中的電磁鐵; 圖2示出圖l所示設備的A-A截面;圖3示意性地示出在穩定較窄的鋼板時根據圖1所示的設備;圖4示意性地示出在穩定比圖3所示鋼板更窄的鋼板時根據圖3 所示的設備,并且第三電磁鐵設置在第一和第二電磁鐵的上游;圖5示意性地示出第三長形電磁鐵如何大體沿板的傳輸方向設置;圖6示意性地示出第三電磁鐵如何設置在第一和第二電磁鐵之間;圖7示意性地示出如何在用于給板鍍金屬層的生產線中穩定鋼 板;以及圖8示出根據圖l所示位置的、受和不受來自電磁鐵的穩定力的 鋼板的截面。
具體實施方式
圖l和2示意性地示出在沿預定傳輸路徑(x)、在傳輸方向2上 連續傳輸鋼板時用于穩定長形鋼板1的設備,其中圖2是圖1的截面。 該設備包括第一、第二、以及第三對電磁鐵3a、 3b、 4a、 4b、 5a、 5b,所述電磁鐵適于相對于預定傳輸路徑(x)穩定鋼板1。電磁鐵 3a、 3b、 4a、 4b、 5a、 5b中每對都包括設置在鋼板1的每側的一個 電磁鐵。圖2示出第一對和第三對電磁鐵3a、 3b、 5a、 5b沿圖l所 示A-A截面的截面圖。第一和第二電磁鐵3a、 3b、 4a、 4b在大體 上垂直于傳輸方向2的方向上是長形的并設置在鋼板1的縱向中心線 (y)的相應側,其中,該中心線大體上平行于傳輸方向2。第三電 磁鐵5a、 5b是長形的,并沿其大體上橫向于傳輸方向的縱向設置且 設置為跨過鋼板的中心線(y)。在圖1中,第三電磁鐵5a、 5b沿傳 輸方向設置在第一和第二電磁鐵3a、 3b、 4a、 4b下游。第一和第二 電磁鐵3a、 3b、 4a、 4b定位成沿大體上垂直于傳輸方向的方向彼此 成一條直線。這樣所述電磁鐵最適應板的寬度,所述電磁鐵的長度在 300 - 1000 mm范圍內,優選地在400 - 700 mm范圍內。
圖3示出用于寬度較窄的鋼板、并且在鋼板一側的、與圖1和2 所示電磁鐵的構造相同的電磁鐵3a、 4a、 5a的構造。圖4示出用于 比圖3中的板寬度更窄的板的電磁鐵3a、 4a、 5a,差別在于第三電 磁鐵5a設置在第一和第二電磁鐵3a、 4a的上游。圖5示出第三電磁鐵5a如何在其縱向上呈長形并沿其縱向延伸, 其縱向大體上沿傳輸方向2并鄰近中心線,優選地位于中心線(y) 上。第三電磁鐵5c沿傳輸方向設置在第一和第二電磁鐵3a、 4a的下 游。圖6示意性地示出第三電磁鐵5a如何設置在第一和第二電磁鐵 3、 4之間,并且其長度方向的側面大致平行于板的中心線。第三電 磁鐵5a在其縱向上呈長形并沿其縱向延伸,其縱向大體上沿傳輸方 向2并與中心線相鄰,優選地位于中心線(y)上。圖7示出在用于給鋼板1鍍例如鋅層之類的金屬層的生產線中的 電磁鐵3a、 3b、 4a、 4b、 5a、 5b。該金屬層通過使鋼板1連續傳輸 穿過鋅液6而鍍到鋼板1上。在電鍍液6中,鋼板通常在被浸沒的輥 10下方穿過,然后沿豎直方向向上移動穿過穩定及矯正輥(未圖示)。 鋼板離開電鍍液6并被傳送穿過一系列氣刀7,氣刀7將鋼板上過剩 的鋅吹回到電鍍液中以便控制鍍層厚度。然后鋼板在無支撐的情況下 被傳輸,直到鍍層冷卻并固化。電磁鐵3a、 3b、 4a、 4b、 5a、 5b設 置在氣刀7之后,所述電磁鐵處設置有用于感應偏離平面(x)的偏 移量的傳感器8。來自傳感器8的信號在信號處理裝置14中被處理, 包括轉換器的控制裝置15控制流過用于穩定板的電磁鐵3a、 3b、 4a、 4b、 5a、 5b的電流。冷卻元件9設置在所述電磁鐵的下游。然后借 助上輥12引導或導向鍍層鋼板以便對其進行連續處理或將其盤繞到 輥13上,該連續處理例如可以是將鋼板切割成單獨的板元件。在正 常情況下,鋼板從浸入電鍍液中的輥10沿豎直方向移動穿過矯正及 穩定輥以及氣刀,最終移動到上輥13。根據一種實施方式,控制裝置15基于檢測到的鋼板的位置進行 鋼板1的振動頻率分析。下列項目中至少一個的狀態和條件呈現在控 制面板16上鋼板的振動頻率分析、鋼板所發生的振動的不同模式、 工序所得的統計數據、工序歷程以及改變工藝參數的建議。
根據另一實施方式,鋼板在電磁鐵3a、 3b、 4a、 4b、 5a、 5b之 間的位置可以調整,以平均數字計算實現相同量的電流供給所述至少 一對電磁鐵中的電磁鐵線團。該調整可以這樣實施兩個線團同時沿 相同方向移動相同距離,并且鋼板l位于所述電磁鐵中央。傳感器相對于預定傳輸路徑(x)的位置根據鋼板1靜止的實施 方式校準。根據又一實施方式,傳感器8測量離傳輸路徑1的距離,并在需 要時調整電磁鐵3a、 3b、 4a、 4b、 5a、 5b在大體上垂直于預定傳輸 路徑(x)的方向上相對于鋼板(l)的位置,以便獲得所述電磁鐵和 鋼板之間的預期距離。圖8示出根據圖l所示位置的、受和不受來自電磁鐵的穩定力的 鋼板截面形狀的實例。該截面穿過垂直于預定傳輸路徑的平面。板相 對于電磁鐵之間的參考線中間段的變形在沿板寬度的三個位置17處 測量。該圖示出沒有受到穩定力作用的板的彎曲靜態變形一弧線a 如何由來自電磁鐵3a、 4a、 5b的穩定電磁力作用而發生改變,從而 使得板在位置17處的偏移量為零一弧線b。該圖還示出,在該構造 中所述電磁鐵沿板的寬度設置。每對電磁鐵中只有一個電磁鐵3a、 4a、 5b—即當前發生作用的電磁鐵在圖中繪出。本發明不限于所示實施方式,在權利要求所限定的本發明的保護范 圍內,本領域的技術人員當然可以多種方法對其進行修改。例如,本發 明不限于鍍有熔融金屬的鋼板,而是可以用于非鍍層鋼板。根據本發明 的設備可以例如設置在板生產線上發生振動或需要對板成形的所有位 置。鋼板沿水平方向傳輸時,也可以根據本發明來穩定鋼板。
權利要求
1. 一種設備,其用于在沿預定傳輸路徑(x)、在傳輸方向(2) 上連續傳輸長形鋼板(1)時穩定所述鋼板(1 ),其中,所述設備包 括至少第一對、第二對以及第三對電磁鐵(3a、 3b、 4a、 4b、 5a、 5b ), 在所述鋼板(1)的每側設置有至少一個電磁鐵,所述電磁鐵適于相 對于所述預定傳輸路徑(x)穩定所述鋼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一和第二電磁鐵(3a、 3b、 4a、 4b )在大體上垂直于所述傳輸方向(2)的方向上形成為長形并沿大體上垂直于所述傳輸方向(2)的方 向設置,所述第一和第二電磁鐵(3a、 3b、 4a、 4b )大致設置在所述 鋼板(1)的縱向中心線(y)的每一側,其中,所述中心線(y)大 體上平行于所述傳輸方向(2),所述第三電磁鐵(5a、 5b)設置成與 所述中心線(y)相鄰。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電磁鐵 (3a、 3b、 4a、 4b)大體上垂直于所述傳輸方向(2)定位成彼此成一條直線。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第三電磁鐵(5a、 5b)在其縱向上是長形的,并沿大體上橫向于所述傳輸方向(2)的 縱向延伸且跨過所述鋼板(1)的中心線(y)。
4.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第三電磁鐵(5a、 5b)在其縱向上是長形的,并大體上沿所述傳輸方向(2)在其縱向 延伸,并與所述鋼板(1)的中心線(y)相鄰。
5. 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第三電 磁鐵(5a、 5b)沿所述傳輸方向(2)設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電磁鐵(3a、 3b、 4a、 4b)的上游或下游。
6. 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第三電 磁鐵(5a、 5b)的長度與所述第一和第二電磁鐵(3a、 3b、 4a、 4b ) 的長度在橫向于所述傳輸方向(2)的方向上至少部分重疊。
7.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第三電磁鐵(5a、 5b)設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電磁鐵(3a、 3b、 4a、 4b)之間。
8. 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電磁鐵 (3a、 3b、 4a、 4b、 5a、 5b )中至少一個的長度在300 - 1000mm范圍內。
9. 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電磁鐵 (3a、 3b、 4a、 4b、 5a、 5b )中至少一個的長度在400 - 700mm范圍內。
10. 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設備設 置在用于給所述鋼板(1)鍍金屬層的生產線中,從而通過使所述鋼 板(1)連續傳輸經過熔融金屬液(6)而鍍上所述層,在金屬液(6) 上方設置有氣刀(7)用來從所述鋼板(1)上吹掉過剩的熔融金屬。
11. 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設備,其中,多個傳感器 (8 )設置成鄰近所述電磁鐵,用于檢測所述鋼板(1)相對于所述預定傳輸路徑(x )的位置,所述電磁鐵適于根據檢測到的所述鋼板(1) 在大致垂直于所述預定傳輸路徑(x)的方向上的位置給所述板施加 磁力。
12. 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設備,其中,多個傳感器 (8)設置在所述電磁鐵內側或所述電磁鐵附近,用于檢測所述鋼板 (1)相對于所述預定傳輸路徑(x)的位置,其中,所述電磁鐵適于根據檢測到的所述鋼板(1)在大致垂直于所述預定傳輸路徑(x )的 方向上的位置給所述板施加磁力。
13. 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傳感器(8)中至 少一個設置成能夠移動。
14. 根據權利要求10-13中任一項所述的設備,其中,用于沿 所述鋼板(1)的寬度在若干點上測量所述金屬層厚度的測量設備(9 ) 設置在所述氣刀(7)的下游,從對所述層厚度的測量而得的信息用于通過所述電磁鐵(3a、 3b、 4a、 4b、 5a、 5b)控制所述鋼板(1) 的形狀或位置,從而在所述鋼板的寬度方向上獲得所述層的預期厚 度。
15. 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設備包 括控制裝置(15),所述控制裝置(15)用來根據所測得的所述鋼板(1)與所述預定傳輸路徑(x)之間的偏移量控制流向所述電磁鐵的 電流。
16. 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控制裝置(15) 還基于下列工藝參數中至少一個來控制流向所述電磁鐵的電流板厚 度、層厚度、板寬度、板速度、接合點以及所述鋼板(1)中的拉伸 應力。
17. —種用于穩定長形鋼板(1)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沿預定傳輸路徑(x )、在傳輸方向(2 )上傳輸所述鋼板(1 ),-穩定所述鋼板(1)相對于所述預定傳輸路徑(x )的位置,其 中,在所述鋼板(l)的每側設置有第一、第二、以及第三對電磁鐵 中至少一對電磁鐵,需要時所述第一、第二、以及第三對電磁鐵給所 述鋼板(l)施加磁力,所述第一和第二電磁鐵(3a、 3b、 4a、 4b) 是長形的,并沿大體上垂直于所述傳輸方向(2)的方向延伸,并且 大致設置在所述鋼板(1)的縱向中心線(y)的相應側,所述中心線 大體上平行于所述傳輸方向(2),所述第三電磁鐵(5a、 5b)設置成 與所述中心線(y)相鄰。
18. 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電磁鐵(5a、 5b)是長形的,并沿其縱向延伸且跨過在所述鋼板的中心線(y),其 縱向大體上橫向于所述傳輸方向(2)。
19. 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電磁鐵(5a、 5b)是長形的,并在其縱向上延伸且跨過所述鋼板的中心線(y),其 縱向大體上沿所述傳輸方向(2)。
20. 根據權利要求17-19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由于所 述鋼板(1)被連續傳輸經過熔融金屬液(6 ),所以所述鋼板(1)被 鍍上金屬層,在所述金屬液(6)的上方,氣刀(7)從所述鋼板(1) 上吹掉過剩的熔融金屬。
21. 根據權利要求17-20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設置成 鄰近所述電磁鐵(3a、 3b、 4a、 4b、 5a、 5b)的多個傳感器(8)檢 測所述鋼板(1)相對于所述預定傳輸路徑(x)的位置,所述電磁鐵(3a、 3b、 4a、 4b、 5a、 5b )根據檢測到的所述鋼板(1)在大致垂 直于所述預定傳輸路徑(x)的方向上的位置給所述鋼板施加磁力。
22. 根據權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流向所述電磁鐵(3a、 3b、 4a、 4b、 5a、 5b)的電流根據檢測到的所述鋼板(1)的位置來 控制。
23. 根據權利要求17-20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流向所 述電磁鐵(3a、 3b、 4a、 4b、 5a、 5b)的電流根據下列工藝參數中 的一個或多個來控制板厚度、層厚度、板寬度、板速度、接合點以 及所述鋼板(1)中的拉伸應力。
24. 根據權利要求21-23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鋼 板(1)的振動頻率分析基于檢測到的所述鋼板(1)的位置來進行。
25. 根據權利要求21-24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調整所 述電磁鐵(3a、 3b、 4a、 4b、 5a、 5b)到所述鋼板(1)的多巨離從而 確保,平均起來,相同量的電流供給所述至少一對電磁鐵中的所述電 磁鐵(3a、 3b、 4a、 4b、 5a、 5b ),從而使所述鋼板(1)位于所述 電磁鐵之間的中央位置。
26. 根據權利要求1-16中任一項所述的設備的用途,用于在電 鍍長形鋼板時穩定所述鋼板。
全文摘要
一種設備,其用于在沿預定傳輸路徑(x)、在傳輸方向(2)上連續傳輸長形鋼板(1)時穩定所述鋼板(1)。所述設備包括至少第一對、第二對以及第三對電磁鐵(3a、3b、4a、4b、5a、5b),在所述鋼板(1)的每側設置有至少一個電磁鐵,所述電磁鐵適于相對于所述預定傳輸路徑(x)來穩定所述鋼板(1)。所述第一和第二電磁鐵(3a、3b、4a、4b)在大體上垂直于所述傳輸方向(2)的方向上是長形的,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電磁鐵(3a、3b、4a、4b)大致設置在所述鋼板(1)的縱向中心線(y)的每一側,其中,所述中心線(y)大體上平行于所述傳輸方向(2),所述第三電磁鐵(5a、5b)設置成與所述中心線(y)相鄰。
文檔編號C23C2/24GK101146925SQ200680008998
公開日2008年3月19日 申請日期2006年3月23日 優先權日2005年3月24日
發明者卡爾-弗雷德里克·林德貝里, 康尼·斯萬, 彼得·勒夫格倫, 揚-埃里克·埃里克松, 馬茨·莫蘭德 申請人:Abb研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