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除膜機打磨頭的工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玻璃加工機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除膜機打磨頭的工作方法。
背景技術:
鍍膜玻璃一般是在玻璃表面涂鍍一層或多層金屬、合金或金屬化合物薄膜, 以改變玻璃的光學性能來滿足某種特定需求。鍍膜玻璃按產品的不同特性,可
分為以下幾類熱反射玻璃、低輻射玻璃(Low-E)、導電膜玻璃等;其中Low-E 低輻射玻璃是在玻璃表面鍍上由多層銀、銅或錫等金屬或其化合物組成的薄膜 系,并且產品對紅外線有很高的反射率,具有良好的隔熱性能,主要用于建筑 和汽車、船舶等交通工具,由于膜層強度較差, 一般都制成中空玻璃使用;在 進行去膜的過程中,目前對于玻璃邊緣的加工機械有很多種,但成本較高、結 構復雜,尤其是在玻璃移動的過程中只可水平傳送,打磨機構的位置較為固定, 工作效率低下,不適合大批量生產加工的大型工廠使用;現有除膜機一般采用 圓環式的磨輪,磨輪中心與玻璃平面是平行的,長時間磨損會導致磨輪的邊緣 相應尺寸范圍有凹陷的情況。此外,若再次去除不同尺寸的鍍膜邊時就需要修 輪或更換新輪,這樣極大地影響了影響工作效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除膜機打磨頭的工作方法,通過在加工過程中使 磨輪的圓環面與玻璃鍍膜面相接觸,以克服現有技術導致磨輪的邊緣相應尺寸 范圍有凹陷、需要經常修輪或更換新輪、易造成能源的浪費及工作效率低下的 不足。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除膜機打磨頭的工作方法,包括將除膜機的打磨輪安裝在打磨頭的 前端,將打磨頭固定在軌道支架上,打磨頭的后端連接除膜驅動電機,所述打 磨頭的端部打磨輪由磨輪圓周面及磨輪圓切面構成,打磨輪與玻璃之間設計有
一定的夾角使玻璃與打磨輪具有合適的摩擦強度;當除膜驅動電機帶動打磨頭 開始工作時,打磨頭沿著X、 Y軸方向在軌道支架上分別進行橫向、縱向的移 動,所述打磨輪的磨輪中心與玻璃平面垂直,使磨輪圓切面與玻璃鍍膜面相接 觸。
本發明所述的除膜機打磨頭的工作方法的有益效果為通過使磨輪的圓環 面與玻璃鍍膜面相接觸,既節約了能源,又提高了工作效率;磨輪自轉的同時 配合玻璃的橫縱方向的移動,可加工各種異形的玻璃;磨輪與玻璃之間設計有 一定的夾角使玻璃與磨輪有一個合適的摩擦強度,使玻璃的去膜邊達到理想的 形狀及尺寸。
下面根據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除膜機打磨輪的結構示意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除膜機打磨輪的分解示意圖。 圖中
1、打磨頭;2、除膜驅動電機;3、軌道支架;4、打磨輪;5、磨輪圓周面; 6、磨輪圓切面。
具體實施例方式
如圖1-2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除膜機打磨頭的工作方法,包括將 除膜機的打磨輪4安裝在打磨頭1的前端,打磨頭1固定在軌道支架3上,打 磨頭1的后端連接除膜驅動電機2,打磨頭的端部打磨輪4由磨輪圓周面5及 磨輪圓切面6構成,打磨輪4與玻璃之間設計有一定夾角使玻璃與打磨輪4具 有合適摩擦強度以防止玻璃本身移位或變形,使去膜邊達到理想的形狀及尺寸; 當除膜驅動電機2帶動打磨頭1開始工作時,打磨頭1沿著X、 Y軸方向在軌 道支架3上分別進行橫向、縱向的移動,打磨輪4的磨輪中心與玻璃平面垂直, 使磨輪圓切面6與玻璃鍍膜面相接觸以達到加工各種異形玻璃的目的。
權利要求
1.一種除膜機打磨頭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將除膜機的打磨輪安裝在打磨頭的前端,將打磨頭固定在軌道支架上,打磨頭的后端連接除膜驅動電機;當除膜驅動電機帶動打磨頭開始工作時,打磨頭沿著X、Y軸方向在軌道支架上分別進行橫向、縱向的移動,所述打磨頭的端部打磨輪由磨輪圓周面及磨輪圓切面構成,所述打磨輪的磨輪中心與玻璃平面垂直,使磨輪圓切面與玻璃鍍膜面相接觸。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除膜機打磨頭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打 磨輪與玻璃之間設計有一定的夾角使玻璃與打磨輪具有合適的摩擦強度。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除膜機打磨頭的工作方法,包括將除膜機的打磨輪安裝在打磨頭的前端,將打磨頭固定在軌道支架上,打磨頭的后端連接除膜驅動電機,所述打磨頭的端部打磨輪由磨輪圓周面及磨輪圓切面構成,打磨輪與玻璃之間設計有一定的夾角使玻璃與打磨輪具有合適的摩擦強度;所述打磨輪的磨輪中心與玻璃平面垂直,使磨輪圓切面與玻璃鍍膜面相接觸。本發明有益效果為既節約了能源,又提高了工作效率;磨輪自轉的同時配合玻璃的橫縱方向的移動,可加工各種異形的玻璃;磨輪與玻璃之間設計有一定的夾角使玻璃與磨輪有一個合適的摩擦強度,使玻璃的去膜邊達到理想的形狀及尺寸。
文檔編號B24B13/00GK101372086SQ200810094328
公開日2009年2月25日 申請日期2008年4月28日 優先權日2008年4月28日
發明者旭 黃 申請人:北京韓江自動化玻璃機械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