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錫渣還錫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錫渣還錫機,用于將廢錫渣還 原再生為錫。
背景技術:
在電子產業發展的高速時代,波峰焊機和人工焊錫產生了大量的氧化錫 渣,在金屬錫資源逐漸匱乏的今天,也帶來了企業制造成本不斷上升。電子 生產廠家一般把這些大量的廢料氧化錫渣出售給焊錫生產廠家提煉成純錫再 加工又賣給電子生產廠家,從而獲得大量利潤。
目前市面上采用錫渣還錫機將廢料氧化錫提煉成純錫,現有的錫渣還錫 機包括手動錫渣還錫機、半自動錫渣還錫機及全自動錫渣還錫機,它們各有 其優點,然而,現有的錫渣還錫機存在以下缺點1)攪拌系統內熔化的錫渣 若含有的金屬異物則不能阻止進入分離系統;2)攪拌系統內的熔融錫渣到還 原桶里不順暢,攪拌過程中有卡死電機和不下料的情況;3)呈兩個上下設置 的分離裝置相貫通,僅形成一次多級分離,分離出的廢棄物里含有可見固態 錫粒;4)分離系統有時會出現卡死的情況;5)現有產品結構復雜、外觀呆 滯。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錫渣還錫機,能夠清理雜質,避免損耗 分離系統,將一次多級分離提升為三次多級分離,有效提高分離效率;其結 構簡單、使用性能可靠,能夠高效地將廢料氧化錫渣還原為純錫。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錫渣還錫機,包括攪拌系統及 與攪拌系統對應設置的分離系統,攪拌系統包括攪拌漏斗容器、固定連接于 攪拌漏斗容器底部的篩選器,收容于攪拌漏斗容器內的攪拌螺旋桿、攪拌上旋葉片、攪拌下旋葉片、以及刮板,攪拌螺旋桿旋轉帶動攪拌上旋葉片及攪
拌下旋葉片上下攪拌、并帶動刮板研磨攪拌;所述分離系統包括前后相互平 行排列的前分離裝置及后分離裝置,前分離裝置包括二分離腔,后分離裝置 包括相互分隔并與二分離腔相連通的一分離腔和三分離腔, 一分離腔與攪拌 系統相連通,經過攪拌系統攪拌后的廢錫渣料通過篩選器的過濾后進入分離 系統的一分離腔,并順序經過一分離腔、二分離腔及三分離腔的多級分離。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首先,攪拌系統內熔融的錫渣若含有的金屬異 物則不會進入分離系統,自動沉積到攪拌系統的旁邊,方便及時清理;
其次,解決攪拌系統內的熔融錫渣進入到還原桶里不順暢情況,避免攪 拌過程中有卡死電機和不下料的情況;
再次,設計為前后排列的兩個分離裝置,兩分離裝置形成三次多級分 離,解決了不完全、不徹底分離的情況,因而,分離出的廢棄物里不含有可 見固態錫粒;
另外,有效解決了分離系統出現的卡死情況;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錫渣還錫機相較于現有設備提高了三倍的還錫 率,并能夠有效清理雜質,避免損耗和卡死電機系統,其結構簡單、使用性 能可靠,能夠高效地將廢料氧化錫渣還原為純錫,是一種全自動型高效錫渣 還錫機,專為有產生廢錫渣的企業自己將廢錫渣自動提純加工,從而為企業 降低大量生產成本、節約大量開支,同時,也非常適合于專業或業余提煉錫 的廠家或個人使用。
以下結合附圖,通過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詳細描述,將使本實 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顯而易見。 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錫渣還錫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
圖1中的攪拌系統的立體示意圖; 圖3為圖2的剖視圖4為
圖1中的分離系統的立體示意圖5為圖4的局部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
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錫渣還錫機包括機架10及相應設于機架10 上的進料系統9、加熱熔化系統1、攪拌系統2、分離系統3、出錫成型系統 4、冷卻系統5、錫條收集裝置6、環保處理系統7、廢料回收裝置8等。本 實用新型的改進之處主要在于對現有的錫渣還原機核心系統的攪拌系統2及 分離系統3的改進,詳述見下文。當然,其它部件也在結構、成本上進行了 更優化、合理的配置,其原理上可通過現有技術實現,在此不做贅述。
參閱圖2-3,攪拌系統2包括攪拌漏斗容器69、固定連接于攪拌漏斗容 器69底部的篩選器19,收容于攪拌漏斗容器69內的攪拌螺旋桿65、刮板 63、攪拌上旋葉片61及攪拌下旋葉片68,攪拌螺旋桿65豎直設置并延伸至 攪拌漏斗容器69的底部,攪拌上旋葉片61、攪拌下旋葉片68及刮板63套 設于攪拌螺旋桿65上,攪拌螺旋桿65旋轉帶動攪拌上旋葉片61及攪拌下旋 葉片68上下攪拌,并帶動刮板63研磨攪拌;刮板63靠近篩選器19設于攪 拌下旋葉片68下方,刮板呈口字型,具有研磨攪拌的作用。攪拌系統2通過 篩選器19篩選出不能融化的非錫渣物質到攪拌系統底部邊緣周圍,避免非錫 物質研磨,影響錫的分離純度。攪拌漏斗容器69的一側與進料系統9的進料 口66相連通,另一側設有排廢氣口53,通過該排廢氣口 53與環保處理系統 7相連通。值得一提的是,攪拌漏斗容器69的壁面上設有加熱熔化系統1, 可對經過進料口 66進入攪拌漏斗容器69內的廢錫渣料進行加熱融化。
參閱圖4-5,分離系統3與攪拌系統2對應設置,包括前后排列的前分 離裝置221及后分離裝置229,后分離裝置229和前分離裝置221相互平 行,大致呈水平分布,與機架10裝配時與機架10底部平面呈7。 -9°角度, 優選呈8°角度,后分離裝置229和前分離裝置221的中間相隔離,在前分 離裝置221的一端設有前分離中封板224,與其相對在后分離裝置229的另 一端設有后分離中封板163,靠近前分離中封板224、后分離中封板163的位 置處設有口字型的開口 226和另一口字型的開口(未圖示),并通過連接件連 接而使得后分離裝置229和前分離裝置221相互貫通。
前分離裝置221包括二分離腔230,穿設于二分離腔230中部的前分離 螺旋桿222、設于前分離螺旋桿222上的前分離右旋葉片223、以及設于二分 離腔230壁面上的前分離發熱管裝置225,前分離螺旋桿222帶動前分離右旋葉片223旋轉;二分離腔230的一端設有流通腔,流通腔上設有出錫口 228,前分離中封板224呈H型的開孔與出錫口 228相連通,用于流出錫 液。
后分離裝置229設有分離腔隔板(未圖示)及后分離后端蓋154,后分 離裝置229通過分離腔隔板(未圖示)分隔成一分離腔159和三分離腔 160, 一分離腔159與二分離腔230通過靠近前分離中封板224設置的開口和 一分離腔左側頂端相對應的后分離后端蓋154用連接件相連接而貫通;二分 離腔230與三分離腔160通過靠近后分離中封板163設置的開口和二分離腔 右側頂端相對應的開口用連接件相連接而貫通。后分離裝置229還設有后分 離裝置進料口 156,該后分離裝置進料口 156與攪拌系統2的篩選器19對應 設置,第一分離腔159通過該后分離裝置進料口 156與攪拌系統2相連通, 以使經加熱熔化系統1、攪拌系統2熔融的錫渣混合液經篩選器19從后分離 裝置進料口 156進入后分離裝置229。所述后分離裝置229還包括穿設于一 分離腔159及三分離腔160中部的后分離螺旋桿150,設于一分離腔159及 三分離腔160壁面上的后分離發熱裝置155,且, 一分離腔159內設有后分 離左旋葉片151,三分離腔160內設有后分離右旋葉片152,后分離螺旋桿 150與前分離螺旋桿222對應設置,并通過齒輪相嚙合,后分離螺旋桿150 帶動后分離左旋葉片151及后分離右旋葉片152旋轉;另外,三分離腔160 的一端設有排廢部,排廢部內設有刮灰板(未圖示),其上設有廢灰渣出口 227,用于排出廢灰渣。
值得一提的是,通過一電機帶動的后分離螺旋桿150、前分離螺旋桿 222任意一端旋轉,前分離右旋葉片223與前分離螺旋桿222,后分離左旋葉 片151、后分離右旋葉片152與后分離螺旋桿150呈7° -9°角度,優選呈8 °角度,可避免廢灰渣沉積在分離系統卡死分離葉片導致分離系統損壞的現 象。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攪拌系統的攪拌漏斗容器69、分離系統的后分 離裝置229、前分離裝置221上鎖緊有發熱固定板,發熱固定板上安裝有發 熱體,以形成加熱熔化系統1、前分離發熱管裝置225及后分離腔發熱裝置 155,前分離發熱管裝置225和后分離腔發熱裝置155的發熱固定板上悍接有 卡扣,用于安裝數個發熱體。工作時,首先通過進料口 66將廢錫渣料送入攪拌漏斗容器69里由加熱 熔化系統1進行加熱,由一電機(未圖示)帶動攪拌螺旋桿65上的攪拌上旋 葉片61、攪拌下旋葉片68、刮板63,使攪拌漏斗容器69里面的錫渣上、 下、左、右攪拌和研磨。再通過刮板63與篩選器19的作用,將其他不能融 化的非錫渣物質移動到攪拌系統底部邊緣周圍,能夠避免非錫渣物質研磨導 致影響錫的分離純度;同時,在加熱熔化系統1、攪拌系統2里,釋放出的 氣體通過排廢氣口 53進入環保處理系統7進行回收處理。
然后,將熔融狀態的錫渣混合液經篩選器19通過分離系統3的后分離 裝置229的后分離裝置進料口 156進入一分離腔159,通過一電機帶動前分 離裝置221的前分離螺旋桿222,通過齒輪再帶動后分離裝置229的后分離 螺旋桿150。后分離螺旋桿150帶動后分離左旋葉片151,在一分離腔159進 行一次多級分離。 一分離腔159分離結束后,在后分離后端蓋154處與前分 離裝置221相貫通,進入二分離腔230里,由前分離螺旋桿222帶動前分離 右旋葉片223,進行二次多級分離。二分離腔230分離結束后,再進入后分 離裝置229的三分離腔160里,通過后分離螺旋桿150帶動后分離右旋葉片 152,在三分離腔160里進行三次多級分離。經過三次多級分離后,有效成分 的液態錫通過特殊設計的前分離中封板224,順出錫口 228流入錫槽成型并 強風冷卻自動翻入一可滑動的容器里。無效成分的渣,經過后分離中封板 163,與刮灰板(未圖示)作用順廢灰渣出口 227收集在一可滑動的容器里待 環保處理。
本實用新型錫渣還錫機的有益效果首先,攪拌系統內熔融的錫渣若含 有的金屬異物則不會進入分離系統,自動沉積到攪拌系統的旁邊,方便及時 清理;
其次,解決攪拌系統內的熔融錫渣進入到還原桶里不順暢情況,避免攪 拌過程中有卡死電機和不下料的情況;
再次,設計為前后排列的兩個分離裝置,兩分離裝置形成三次多級分 離,將一次多級分離提升為三次多級分離,有效提高分離效率。解決了不完 全、不徹底分離的情況,因而,分離出的廢棄物里不含有可見固態錫粒;
另外,有效解決了分離系統出現的卡死情況;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錫渣還錫機相較于現有設備提高了三倍的還錫 率,并能夠有效清理雜質,避免損耗和卡死電機系統,其結構簡單、使用性 能可靠,能夠高效地將廢料氧化錫渣還原為純錫,是一種全自動型高效錫渣 還錫機,專為有產生廢錫渣的企業自己將廢錫渣自動提純加工,從而為企業 降低大量生產成本、節約大量開支,同時,也非常適合于專業或業余提煉錫 的廠家或個人使用。
以上所述,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 案和技術構思作出其他各種相應的改變和變形,而所有這些改變和變形都應 屬于本發明后附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錫渣還錫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攪拌系統及與攪拌系統對應設置的分離系統,攪拌系統包括攪拌漏斗容器、固定連接于攪拌漏斗容器底部的篩選器,收容于攪拌漏斗容器內的攪拌螺旋桿、攪拌上旋葉片、攪拌下旋葉片、以及刮板,攪拌螺旋桿旋轉帶動攪拌上旋葉片及攪拌下旋葉片上下攪拌、并帶動刮板研磨攪拌;所述分離系統包括前后相互平行排列的前分離裝置及后分離裝置,前分離裝置包括二分離腔,后分離裝置包括相互分隔并與二分離腔相連通的一分離腔和三分離腔,一分離腔與攪拌系統相連通,經過攪拌系統攪拌后的廢錫渣料通過篩選器的過濾后進入分離系統的一分離腔,并順序經過一分離腔、二分離腔及三分離腔的多級分離。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錫渣還錫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機架,攪 拌系統及分離系統設于機架上,機架上還相應的設置進料系統、加熱熔化系 統、出錫成型系統、冷卻系統、錫條收集裝置、環保處理系統及廢料回收裝 置。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錫渣還錫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螺旋桿 豎直設置并延伸至攪拌漏斗容器的底部,攪拌上旋葉片、攪拌下旋葉片及刮 板設于攪拌螺旋桿上,刮板靠近篩選器設于攪拌下旋葉片下方。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錫渣還錫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漏斗容 器的一側與進料系統的進料口相連通,另一側設有排廢氣口,通過該排廢氣 口與環保處理系統相連通;所述加熱熔化系統設于攪拌漏斗容器的壁面上, 可對經過進料口進入攪拌漏斗容器內的廢錫渣料進行加熱融化。
5、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錫渣還錫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分離裝置 和前分離裝置與機架底部平面呈7° -9° ,后分離裝置和前分離裝置中間相互 隔離,在其相對的頂端分別設有前、后分離中封板,靠近中封板的位置處設 有開口,并通過連接件連接而相互貫通。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錫渣還錫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分離裝置還包括穿設于二分離腔中部的前分離螺旋桿、設于前分離螺旋桿上的前分離 右旋葉片,以及設于二分離腔壁面上的前分離發熱管裝置,前分離螺旋桿帶動前分離右旋葉片旋轉;二分離腔的一端設置流通部,流通部上設有前分離 中封板,前分離中封板呈H型的開孔與出錫口相連通,用以流出錫液。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錫渣還錫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分離裝置 設有分離腔隔板及后分離后端蓋,后分離裝置通過分離腔隔板分隔成所述一 分離腔和三分離腔, 一分離腔及三分離腔與二分離腔分別通過兩分離裝置靠 近前、后分離中封板設置開口及連接件的連接相貫通;所述后分離裝置還設 有后分離裝置進料口,其與攪拌系統的篩選器對應設置,第一分離腔通過后 分離裝置進料口與攪拌系統相連通。
8、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錫渣還錫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分離裝置 還包括穿設于一分離腔及三分離腔中部的后分離螺旋桿,設于一分離腔及三 分離腔壁面上的后分離發熱裝置,且, 一分離腔內設有后分離左旋葉片,三 分離腔內設有后分離右旋葉片,后分離螺旋桿與前分離裝置的前分離螺旋桿 對應設置,并通過齒輪相嚙合,后分離螺旋桿帶動后分離左旋葉片及后分離 右旋葉片旋轉;另外,三分離腔的一端設有排廢部,排廢部內設有刮灰板, 其上設有廢灰渣出口,用以排出廢灰渣。
9、 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錫渣還錫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分離右旋 葉片與前分離螺旋桿,后分離左旋葉片、后分離右旋葉片與后分離螺旋桿呈 7° -9° 。
10、 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錫渣還錫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系統的 攪拌漏斗容器、分離系統的后分離裝置、前分離裝置上鎖緊有發熱固定板, 發熱固定板上安裝有發熱體,以形成加熱熔化系統、前分離發熱管裝置及后 分離腔發熱裝置,前分離發熱管裝置和后分離腔發熱裝置的發熱固定板上焊 接有卡扣,用于卡持數個發熱體。
專利摘要一種錫渣還錫機,包括攪拌系統及與攪拌系統對應設置的分離系統,攪拌系統包括攪拌漏斗容器、固定連接于攪拌漏斗容器底部的篩選器,收容于攪拌漏斗容器內的攪拌螺旋桿、攪拌上旋葉片、攪拌下旋葉片、以及刮板;所述分離系統包括前后相互平行排列的前分離裝置及后分離裝置,前分離裝置包括二分離腔,后分離裝置包括相互分隔并與二分離腔相連通的一分離腔和三分離腔,一分離腔與攪拌系統相連通,經過攪拌系統攪拌后的廢錫渣料通過篩選器的過濾后進入分離系統的一分離腔,并順序經過一分離腔、二分離腔及三分離腔的多級分離。本實用新型能夠有效清理雜質,避免損耗和卡死電機系統,其結構簡單、使用性能可靠,能夠高效地將廢料氧化錫渣還原為純錫。
文檔編號C22B25/06GK201254599SQ200820147359
公開日2009年6月10日 申請日期2008年9月8日 優先權日2008年9月8日
發明者王舸宇 申請人:王舸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