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差速繞帶式金屬拉鏈鏡面拋光工藝及拋光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拉鏈技術領域,特指一種利用差速繞帶原理對金屬拉鏈表面進行鏡面 光整、磨削、拋光的工藝,同時提供完成這個工藝的專用設備。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對拉鏈進行拋光處理是采用鋼絲輪拋光技術,鋼絲輪高速旋轉,帶動鋼 絲輪拋光刷與拉鏈點接觸,實現磨削,其存在的問題多。1.鋼絲輪拋光技術,其拋光原理是為拉鏈表面刷光和去毛刺,因為其不是用去除 材料的方式工作,因此根本無法做到拉鏈表面的完全光面,拋光后的拉鏈表面雖然毛刺量 減少,但是其表面光潔度還是非常粗糙,無法去除金屬拉鏈沖裁后留下的拉痕,導致拉鏈原 本存留的余量無法去除。為了解決這個弊端,設備廠家在每臺設備上增加了一道軋光,利用 2-4個軋輥,將拉鏈壓到尺寸,和拉頭配合,才能正常使用。用鋼絲輪進行拋光的制成品表面粗糙度Ra值無法提高的重要原因是鋼絲輪的鋼 絲無法做到極細,目前最細的鋼絲是0. 10mm,這么細的鋼絲輪價格非常高,不僅容易斷絲致 使拉鏈不能過檢針機,且磨損程度非常快,即使是這樣,其所能拋光出來的拉鏈表面劃痕也 僅僅是在0. 10mm左右,且其掃過的拉鏈表面為漫反射,直觀光反射渙散,不聚光,根本無法 達到光面、鏡面的效果。2.鋼絲輪拋光技術中的關鍵設備是鋼絲輪拋光刷,其在拋光過程中極易斷絲,導 致折斷的金屬絲夾雜在拉鏈的織帶中,使拉鏈或服裝在做成品檢驗時無法過檢針,斷絲直 徑一般在0. 12-0. 20mm之間,長度在5mm-12mm不等,對消費者造成極大的安全隱患,特別是童裝。為了追求拋光效果和亮度,通常將鋼絲輪轉速設置為2800RPM-4000RPM,幾乎超過 鋼絲輪安全使用的極限線速度,由于鋼絲輪制造廠商無法做到鋼絲輪圓周方向鋼絲數量的 等分均勻度,因此幾乎沒有一個鋼絲輪不存在離心力和圓跳動,在高速轉動下,鋼絲輪的跳 動量直接埋下了安全隱患,也增大了設備的噪音,降低了軸承的壽命,更嚴重的是在高速運 轉下會導致抽絲、脫絲的現象。另外,在材質上,從早些年的普通鋼絲一直演變升級為高碳鋼鋼絲、不銹鋼鋼絲、 鍍銅鋼絲,甚至發展到了運用進口鋼琴絲,但仍滿足不了連續拋光生產的需要,鋼絲輪的外 徑在高速旋轉和拉鏈的摩擦下,不斷縮小,導致操作工要經常去目測鋼絲輪是否有接觸到 拉鏈,如果沒有接觸到,則要立即調整,而有時候沒有發現,則不良品拉鏈則源源不斷制造 出來,可控性低,直接導致了產品質量的不穩定和返工成本的增加。3.為了延長鋼絲輪的使用壽命,提高拋光亮度和直觀效果,近年來不斷增加著一 臺機器的鋼絲輪數量,從最早的4個鋼絲輪,一直增加到今天的10個,12個鋼絲輪,不僅設 備價格奇高,維護困難,更嚴重的是導致一條拉鏈在設備中纏繞轉折的周長太長,導致出口 傳動輪的主動拉力超負荷;為了改善這個情況,設備增加了馬達的功率,結果又導致了拉鏈 在設備中容易斷裂,因為其拉力已經超過了拉鏈本身的抗拉強度,特別是接頭處更容易斷
3裂。每次斷裂,操作工重新穿帶引帶往往要花費大量時間,如遇到斷裂的拉鏈被卷進設備旋 轉件,不僅存在安全隱患,也導致停機維修時間太長,直接影響了拉鏈產品的不可預期的交 貨期延誤,以及制造成本的成倍提高。4.拋光刷在制造過程中,其鋼絲上面都有一層潤滑油脂,密集在鋼絲輪中,每次換 上新的鋼絲輪,設備一運轉起來,油脂揮灑出來,導致拉鏈織帶特別是淺顏色的布帶被油污 污染。5.近年來,隨著消費者及客戶的審美觀、品質要求逐步提升,拉鏈制造廠家苦于沒 有新技術設備面世,在遇到要求較高的產品時,通常將拉鏈重復拋光5-6遍,希望達到進口 品牌拉鏈的效果,雖然拉鏈表面效果有所提高,但是由于重復摩擦,拉鏈布帶有著普遍起毛 和臟帶的現象,最終還是沒能達到客戶的要求,特別是出口產品。國外的拉鏈拋光技術,為了追求拉鏈咪牙的光潔度,采用的是咪牙顆粒振動拋光, 拋光后再用專門的設備逐一組裝到織帶上,制程周期漫長,生產環節繁復,品質控制點分布 較廣,成品率較低,效率極低,導致制造成本非常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正是為了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差速繞帶式金屬拉鏈鏡面拋光工藝,對 銅、鋁、不銹鐵等金屬拉鏈的合鏈碼裝,一次成型地進行鏡面拋光,使金屬拉鏈獲得高精度、 高光潔度的表面質量,解決了金屬拉鏈傳統拋光工藝拋光效果不明顯、效率低、制損率高等 行業性難題。主要創新在于以差速繞帶裝置為核心,輔以柔性磨料拋光帶,通過差速繞帶順 拋原理處理金屬拉鏈表面,即是用磨削去除材料的加工方式對金屬拉鏈的毛糙面、凹凸不 平面、沖裁加工痕跡表面進行加工,不僅提高了表面精度也消除了拉鏈的厚度余量殘留。具體是這樣來實施的差速繞帶式金屬拉鏈鏡面拋光工藝,其特征在于將金屬拉 鏈的鏈牙表面和柔性研磨帶形成面接觸,拉鏈和柔性研磨帶以勻速或變速行進,拉鏈與柔 性研磨帶間形成順進的速度差,拉鏈的毛糙表層被柔性研磨帶切削去除。柔性研磨帶的表面附著有用于切削的磨料砂粒。根據被加工拉鏈的材質分別選用 合適的磨料定做研磨帶,根據被加工拉鏈的毛坯粗糙度選用適當粒度的研磨帶進行粗精加 工。常用的特別適用于以上拋光參數的研磨帶粒度有100#、120#、180#、320#、400#、600#, 根據不同毛糙程度的拉鏈粗坯進行合理選用。對柔性研磨帶的品質選用,是對其磨料(剛 玉.碳硅)、粒度(粗細46—1200#)、結合度(軟硬H-I-J-K-L)、組織(氣孔5. 6. 7. 8)、結 合劑(陶瓷.樹脂.橡膠等)這些特性進行規定。從實用性考慮,柔性研磨帶呈環形安裝,高速圓周運動形成的線速度更有利于提 高切硝效率。本工藝中拉鏈和柔性研磨帶的行進動作各自由傳動總成完成,拉鏈行進速度 為900-2200米/小時,最佳速度1000-1500米/小時,拉鏈與柔性研磨帶的速度比為1 150-800,最佳速度比為1 :300-600。通過調節速度差的比值,可以完成粗磨和精磨。用以完成上述差速繞帶式金屬拉鏈鏡面拋光工藝的拋光設備,由一組或一組以上 的研磨帶拋光單元組成,研磨帶拋光單元的結構是研磨帶上設有一個或若干個拋光點,每 個拋光點由兩個限位輪限位,限位輪固定在T形頂桿的橫梁兩端,用于保持拋光點區域內 研磨帶的位置穩定性,T形頂桿安裝在固定調整座上,由過渡導輪組承托的拉鏈在拋光點
4處緊貼在研磨帶的上表面或下表面,拉鏈和研磨帶分別連接拉鏈傳動總成和研磨帶傳動總 成。
本拋光設備通過設計1條或多條研磨帶,每條研磨帶上設計若干個拋光點,拉鏈 在導輪的引導下,可以在研磨帶的拋光點間形成不同方式的繞帶方式,實現拉鏈的單面、雙 面一次拋光至成品。例如兩面拋光,由四組研磨帶拋光單元組合,2條研磨帶拋正面,2條 研磨帶拋反面,并且分別是一條粗拋一條精拋。如有客戶要求做到超精研的話,那么拋光工 藝就制定成第一遍粗拋和半精拋,第二遍精拋和超精研。第二遍只需更換更細的研磨帶就 可以了,且拋第二遍時也可以把頭尾相接,第二遍拋好后再接上引帶,等引帶的頭出來后, 剪斷,就完成工作了。本拋光設備的研磨帶環形安裝,一端套在研磨帶傳動總成的主動輪上,另一端套 在研磨帶張緊總成的張緊輪上。在工作過程中,研磨帶的張緊程度由張緊總成實現自動調整,確保在磨削過程中 的過載自動修復。研磨帶張緊總成的結構是張緊輪由軸承套在中心軸上,中心軸的一端安 裝有止動擋圈,用來限制張緊輪的位置,中心軸的另外一端螺栓緊固在一穿插過張緊蓋板 的T形張緊托板的底端面上,T形張緊托板兩側分別置有復位彈簧,所述的復位彈簧一端固 定在張緊蓋板上,一端固定在T形張緊托板頂端內側面上,T形張緊托板頂端外側面旁單獨 設有旋轉凸輪,張緊蓋板和旋轉凸輪的凸輪軸安裝在設備支架面板上。張緊托板的導軌部 分隱藏在張緊蓋板下面,形成過渡配合,張緊托板在兩條復位彈簧的作用下可以承載張緊 輪按設定的活動空間做往復運動,凸輪可通過凸輪軸的外力轉動作圓周運動。該張緊總成 起三個作用其一是在設備工作過程中,研磨帶對拉鏈磨光時,在張緊總成設定的復位彈簧 力下,研磨帶在主動輪和張緊輪(被動輪)中受到設定的張緊力,形成了研磨帶對應于主被 動輪槽底工作所需的傳動摩擦力;其二是拉鏈在拋光過程,由于拉鏈毛坯成批量中可能存 在有厚度尺寸不均勻的現象,以及在過接頭時,研磨帶張緊裝置能夠確保研磨帶在高速運 轉過程中自動跳躍性補償,防止斷帶和過拋;其三是在有需要更換研磨帶時,通過手動旋轉 凸輪軸,凸輪可以頂開張緊托板,研磨帶隨之由繃緊狀態轉化為放松狀態,可以很方便的更 換研磨帶。本張緊總成的旋轉凸輪可以設置成雙向凸輪,安裝在兩組研磨帶的T形張緊托板 之間,當手動旋轉凸輪軸時,凸輪由原來的縱向轉變為橫向,兩邊的T張緊托板同時被凸輪 向兩端張開,縮短了主動輪和被動輪之間的直線距離,使得研帶能很方便的取出,并更換。 更換上新的帶子后,旋轉凸輪復位,則兩邊的張緊托板受到壓縮彈簧的推力,而將研磨帶按 照一定的設計張緊力繃緊在主動被動輪上,使得研磨帶得以拉直并平穩工作。研磨帶的拋光點處置有進給微調裝置,其結構是在T形頂桿底部安裝調整螺絲, 壓縮彈簧座的彈簧壓在T形頂桿的橫梁上。通過調節壓縮彈簧的伸縮量控制研磨帶與拉鏈 間的相對距離。工作時,當需要調整研磨帶相對拉鏈的進給量時,微量調節T形頂桿,通過 調整T形頂桿底部的調整螺絲控制壓縮彈簧的伸縮量,可以實現微調研磨帶相對于拉鏈的 磨削進給深度。拋光點處研磨帶的上表面上方或下表面下方設有平拋導板,平拋導板上設有用于 定位拉鏈的導鏈槽,平拋導板固定在固定調整座上,平拋導板和研磨帶保持平行狀態,平拋 導板可以隨著固定調整座做上下移動,用于拋光量的粗調。
5
為了防止研磨帶擦傷織帶,防止起毛等問題,平拋導板的導鏈槽兩側設有布帶護 板。如果坯鏈的布帶不是很皺,則也可以不安裝護板,因為鏈牙總是會比布帶高的,只要布 帶起皺不嚴重,都不需安裝此護板。坯鏈經過高低定位的導輪,鏈牙進入平拋導板,布帶進入了左右布帶護板,鏈牙的 上平面或下平面和研磨帶形成切削動作接觸面,研磨帶按設定的方向做高速圓周運動,坯 鏈在傳動裝置的牽引下與緊靠的研磨帶作同向運動,坯鏈表面的粗拋余量就在這個拋光點 被研磨帶切削去除。為了提高研磨帶的使用壽命,在研磨帶限位輪外的研磨帶的拋光空位處,設計一 礪帶裝置,由礪帶小鋼絲輪、軸心、軸承座、軸承板組成,其工作原理是礪帶鋼絲輪輕微接觸 于研磨帶的拋光空位,利用研磨帶高速轉動帶動礪帶鋼絲輪的旋轉,并由鋼絲輪負責隨機 清掃鑲嵌在研磨磨料顆粒縫隙中的金屬粉末,達到自動清潔的作用。當礪帶鋼絲輪磨損時, 通過調整軸承板的長孔位置,來實現鋼絲輪和研磨帶的良好接觸。研磨帶能對拉鏈的鏈牙進行鏡面拋光,但無法對鏈牙倒角完成拋光操作,本發明 在研磨帶拋光單元間設置有線輪組,完成鏈牙的兩面倒角。線輪軸的旋轉和研磨帶的旋轉 是同步的,其動力來源都是2個高速電機。線輪高速轉動下,其線速度極高,通過調整線輪 邊緣的搖桿裝置螺絲,可以微調待倒角拉鏈和線輪的接觸情況,如果說研磨帶拋光是硬性 切削拋光的話,那么線輪拋光就是柔性掃描式拋光了,由于設計的只負責倒角作用,因此設 計的搖桿上的拉鏈導輪直徑比較小,使得拉鏈過渡時,咪牙的側邊得以張開,形成正面迎接 線輪的對沖狀態,倒角是為了消除研磨帶粗拋時,平面橫掃遺留下來的飛邊和毛刺,降低拉 鏈側邊的銳角尖銳度,達到手感細膩,安全滑爽的效果。通過采用一臺機內前后工步不同型號、不同材質磨料的柔性拋光研磨帶再通過拉 鏈傳動的無級調速,形成磨削順進進給量、縱進進給量作業并連續進行,在各個特定位置進 行不同粗細程度和拋光余量的平面拋光點后,拉鏈的表面光潔度、平整度、尺寸公差都得以 實現,達到最終要求的表面的Ra值。當Ra小于0. 8時,拉鏈表面開始呈現近似鏡面的集中 光反射,和傳統拋光工藝的漫反射形成鮮明的對比,使金屬拉鏈獲得尺寸高精度、外形高光 潔度的顯著品質提升。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拋光點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拋光點側示圖。圖4為本發明張緊總成的示意圖。圖5為本發明張緊總成的側示圖。圖6為拉鏈在研磨帶拋光單元組間的繞帶方式一。圖7為拉鏈在研磨帶拋光單元組間的繞帶方式二。圖8為拉鏈在研磨帶拋光單元組間的繞帶方式三。
具體實施例方式差速繞帶式金屬拉鏈鏡面拋光工藝,將金屬拉鏈的鏈牙表面和柔性研磨帶形成面接觸,柔性研磨帶的表面附著有用于切削的磨料砂粒,拉鏈和柔性研磨帶以勻速或變速行進,其行進動作各自由傳動總成完成,拉鏈與柔性研磨帶間形成順進的速度差,拉鏈行進速 度控制為900-2200米/小時,最佳為1000-1500米/小時,拉鏈與柔性研磨帶的速度比為 1 :150-800,最佳為1 :300-600,拉鏈的毛糙表層被柔性研磨帶切削去除。實現該工藝的拋光設備是由一組或一組以上的研磨帶拋光單元1組成,研磨帶 拋光單元1的結構是研磨帶2上設有一個或若干個拋光點11,每個拋光點由兩個限位輪 12限位,限位輪12固定在T形頂桿13的橫梁兩端,T形頂桿13安裝在固定調整座14上, 由過渡導輪組15承托的拉鏈16在拋光點處緊貼在研磨帶2的上表面或下表面,拉鏈16和 研磨帶2分別連接拉鏈傳動總成和研磨帶傳動總成。研磨帶2的拋光點處置有進給微調裝置,其結構是在T形頂桿13底部安裝調整 螺絲17,壓縮彈簧座18的彈簧壓在T形頂桿13的橫梁上。拋光點處研磨帶的上表面上方或下表面下方設有平拋導板19,平拋導板19上設 有用于定位拉鏈的導鏈槽191,平拋導板19固定在固定調整座192上,平拋導板19和研磨 帶2保持平行狀態,平拋導板19的導鏈槽191兩側設有布帶護板193。研磨帶2環形安裝,一端套在研磨帶傳動總成的主動輪3上,另一端套在研磨帶 2張緊總成4的張緊輪41上。研磨帶2張緊總成4的結構是張緊輪41由軸承42套在中心軸43上,中心軸43 的一端安裝有止動擋圈44,中心軸43的另外一端螺栓緊固在一穿插過張緊蓋板45的T形 張緊托板46的底端面上,T形張緊托板46兩側分別置有復位彈簧47,所述的復位彈簧47 一端固定在張緊蓋板45上,一端固定在T形張緊托板46頂端內側面上,T形張緊托板46頂 端外側面旁單獨設有旋轉凸輪48,張緊蓋板45和旋轉凸輪48的凸輪軸安裝在設備支架面 板5。當設備由若干組研磨帶拋光單元1組合時,張緊總成4的旋轉凸輪48設置為雙向 凸輪,安裝在兩組研磨帶2的T形張緊托板46之間。研磨帶2限位輪12外的研磨帶的拋光空位處,設計一礪帶裝置6。各組研磨帶拋光單元1對稱分布之間另設置有倒角線輪組7。通過采用一臺機內前后工步不同型號、不同材質磨料的柔性拋光研磨帶再通過 拉鏈傳動的無級調速,形成磨削順進進給量作業并連續進行,同時可以在研磨帶的拋光 點間形成不同方式的繞帶方式(參考附圖6、7、8),在各個特定位置進行不同粗細程度和 拋光余量的平面拋光,實現拉鏈的單面、雙面一次拋光至成品,拉鏈的表面光潔度達到 RaO. 1-3. 2 u m、平面度0. 01-0. 03/①10mm、尺寸公差士0. 01mm,使得拉鏈表面呈現近似鏡 面的集中光反射,而不是拋光前或傳統拋光工藝制成品的漫反射。注各種由研磨帶拋光單元組、倒角線輪組以及拉鏈在其間的不同繞帶方式,均屬 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差速繞帶式金屬拉鏈鏡面拋光工藝,其特征在于將金屬拉鏈的鏈牙表面和柔性研磨帶形成面接觸,拉鏈和柔性研磨帶以勻速或變速行進,拉鏈與柔性研磨帶間形成順進的速度差,拉鏈的毛糙表層被柔性研磨帶切削去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繞帶式金屬拉鏈鏡面拋光工藝,其特征在于柔性研磨帶 的表面附著有用于切削的磨料砂粒。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繞帶式金屬拉鏈鏡面拋光工藝,其特征在于柔性研磨帶 呈環形安裝。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繞帶式金屬拉鏈鏡面拋光工藝,其特征在于拉鏈和柔性 研磨帶的行進動作各自由傳動總成完成,拉鏈行進速度為900-2200米/小時,拉鏈與柔性 研磨帶的速度比為1 :150-800。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差速繞帶式金屬拉鏈鏡面拋光工藝,其特征在于拉鏈行進速 度為1000-1500米/小時。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差速繞帶式金屬拉鏈鏡面拋光工藝,其特征在于拉鏈與柔性 研磨帶的速度比為1 :300-600。
7.根據權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差速繞帶式金屬拉鏈鏡面拋光工藝用拋光設備,其特 征在于由一組或一組以上的研磨帶拋光單元組成,研磨帶拋光單元的結構是研磨帶上設 有一個或若干個拋光點,每個拋光點由兩個限位輪限位,限位輪固定在T形頂桿的橫梁兩 端,T形頂桿安裝在固定調整座上,由過渡導輪組承托的拉鏈在拋光點處緊貼在研磨帶的上 表面或下表面,拉鏈和研磨帶分別連接拉鏈傳動總成和研磨帶傳動總成。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拋光設備,其特征在于研磨帶環形安裝,一端套在研磨帶傳 動總成的主動輪上,另一端套在研磨帶張緊總成的張緊輪上。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拋光設備,其特征在于研磨帶張緊總成的結構是張緊輪由 軸承套在中心軸上,中心軸的一端安裝有止動擋圈,中心軸的另外一端螺栓緊固在一穿插 過張緊蓋板的T形張緊托板的底端面上,T形張緊托板兩側分別置有復位彈簧,所述的復位 彈簧一端固定在張緊蓋板上,一端固定在T形張緊托板頂端內側面上,T形張緊托板頂端外 側面旁單獨設有旋轉凸輪,張緊蓋板和旋轉凸輪的凸輪軸安裝在設備支架面板上。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拋光設備,其特征在于張緊總成的旋轉凸輪設置為雙向凸 輪,安裝在兩組研磨帶的T形張緊托板之間。
11.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拋光設備,其特征在于研磨帶的拋光點處置有進給微調裝 置,其結構是在T形頂桿底部安裝調整螺絲,壓縮彈簧座的彈簧壓在T形頂桿的橫梁上。
12.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拋光設備,其特征在于拋光點處研磨帶的上表面上方或下 表面下方設有平拋導板,平拋導板上設有用于定位拉鏈的導鏈槽,平拋導板固定在固定調 整座上,平拋導板和研磨帶保持平行狀態。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拋光設備,其特征在于平拋導板的導鏈槽兩側設有布帶護板。
14.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拋光設備,其特征在于在研磨帶限位輪外的研磨帶的拋光 空位處,設計一礪帶裝置。
15.根據權利要求 所述的拋光設備,其特征在于在研磨帶拋光單元間設置有倒角線輪組。
全文摘要
差速繞帶式金屬拉鏈鏡面拋光工藝,涉及拉鏈技術領域,將金屬拉鏈的鏈牙表面和柔性研磨帶形成面接觸,拉鏈和柔性研磨帶以勻速或變速行進,拉鏈與柔性研磨帶間形成順進的速度差,拉鏈的毛糙表層被柔性研磨帶切削去除,在各個特定位置進行不同粗細程度和拋光余量的平面拋光點后,拉鏈的表面光潔度、平整度、尺寸公差都得以實現,當Ra小于0.8時,拉鏈表面開始呈現近似鏡面的集中光反射,和傳統拋光工藝的漫反射形成鮮明的對比,使金屬拉鏈獲得尺寸高精度、外形高光潔度的顯著品質提升。
文檔編號B24B19/00GK101837561SQ20101019204
公開日2010年9月22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5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5日
發明者何福峰 申請人:馳馬拉鏈(無錫)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