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青銅錠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青銅錠。
背景技術:
青銅錠廣泛用于鑄造行業,用于翻沙、鑄造閥門配件、渦輪渦桿、軸瓦滑塊等。目前多采用半連續鑄造方式,生產各種規格鑄錠,產品成材率較低,且錠材表面較粗糙,易發生反偏析。因此亟待對有現有的青銅錠進行改進,以解決目前青銅錠所存在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解決現有技術中青銅錠所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青銅錠。 本發明設計一種青銅錠,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組成物組成錫6——7%,磷 0. 1一一0.25%,銅余量。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組成物組成錫7%,磷0. ,銅 92. 8%。一種青銅錠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將銅投料到爐子里,點火加熱到108(Γ1100 度,加入木炭進行冶煉,然后再將錫、磷放入冶煉爐中繼續冶煉溫度升到108(Γ1150度,煉后溫度升到118(Γ1240度后出爐,出爐后采用水平連續澆鑄法進行青銅錠的澆鑄。其特征在于木炭一般以覆蓋銅水表面8 1 O公分。本發明的優點是采用德國產斯派克直讀光譜儀,對熔煉引錠前的銅水進行全分析,而且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對標樣進行復檢,確保了銅水成份完全合格,成份準。下面結合實例對本發明作詳細使用說明。
具體實施例方式一種青銅錠,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組成物組成錫6——7%,磷 0. 1——0. 25%,銅余量。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組成物組成錫7%,磷0. 2%,銅 92.8%。一種青銅錠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將銅投料到爐子里,點火加熱到108(Γ1100 度,加入木炭進行冶煉,然后再將錫、磷放入冶煉爐中繼續冶煉溫度升到108(Γ1150度,煉后溫度升到118(Γ1240度后出爐,出爐后采用水平連續澆鑄法進行青銅錠的澆鑄。其特征在于木炭一般以覆蓋銅水表面8 1 O公分。實施例1
取92. 8公斤銅,將銅放入冶煉爐中加熱冶煉,熔化后,并加入木炭,木炭一般以覆蓋銅水表面8 1 O公分為宜,溫度為1080度,隨后再加入錫7公斤,磷0.2公斤,繼續進行冶煉,溫度升到1150度,邊冶煉邊加熱,冶煉后達到1240度時出爐,出爐的青銅水采用水平連續澆鑄法進行青銅錠的澆鑄。實施例2
取93. 9公斤銅,將銅放入冶煉爐中加熱冶,煉熔化后,并加入木炭,木炭一般以覆蓋銅水表面8 1 O公分為宜,溫度為1100度,隨后再加入錫6公斤,磷0.1公斤,繼續進行冶煉,溫度升到1140度,邊冶煉邊加熱,冶煉后達到1200度時出爐,出爐的青銅水采用水平連續澆鑄法進行青銅錠的澆鑄。
實施例3
取93. 25公斤銅,將銅放入冶煉爐中加熱冶煉,熔化后,并加入木炭,木炭一般以覆蓋銅水表面8 1 O公分為宜,溫度為1080度,隨后再加入錫6. 5公斤,磷0.25公斤,繼續進行冶煉,溫度保持1080度,邊冶煉邊保持溫度,冶煉后出爐,出爐的青銅水采用水平連續澆鑄法進行青銅錠的澆鑄。
權利要求
1.一種青銅錠,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組成物組成錫6——7%,磷0. 1—— 0. 25%,銅余量。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青銅錠,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組成物組成錫7%,磷 0. 2%,銅 92. 8%ο
3.一種青銅錠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將銅投料到爐子里,點火加熱到108(Γ1100 度,加入木炭進行冶煉,然后再將錫、磷放入冶煉爐中繼續冶煉溫度升到108(Γ1150度,煉后溫度升到118(Γ1240度后出爐,出爐后采用水平連續澆鑄法進行青銅錠的澆鑄。
4.按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青銅錠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木炭一般以覆蓋銅水表面 8 1 O公分。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青銅錠。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組成物組成錫6——7%,磷0.1——0.25%,銅余量。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組成物組成錫7%,磷0.2%,銅92.8%。一種青銅錠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將銅投料到爐子里,點火加熱到1080~1100度,加入木炭進行冶煉,然后再將錫、磷放入冶煉爐中繼續冶煉溫度升到1080~1150度,煉后溫度升到1180~1240度后出爐,出爐后采用水平連續澆鑄法進行青銅錠的澆鑄。其特征在于木炭一般以覆蓋銅水表面8~10公分。本發明的優點是采用德國產斯派克直讀光譜儀,對熔煉引錠前的銅水進行全分析,而且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對標樣進行復檢,確保了銅水成份完全合格,成份準。
文檔編號C22C1/02GK102433460SQ20101029540
公開日2012年5月2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29日 優先權日2010年9月29日
發明者孫飛 申請人:太倉市金倉銅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