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自動拋光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拋光機,特別涉及一種塑膠制品自動拋光機。
背景技術:
一般的塑膠制品在制作成型時,表面會有毛邊、披峰或結合線等凹凸不平之處,為 了使產品表面光潔度達到要求,需要對產品進行二次加工。現有技術中普遍是采取人工砂 紙打砂的方法來對產品表面拋光,操作員工的工作相當辛苦,生產效率極低而且質量沒有 保障,此外使用到的大量砂紙又大大提高了生產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替代人工手動對塑膠制品進行二 次加工的自動拋光機。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自動拋光機,包括電控箱 以及設于電控箱上的機箱,所述的機箱內依次設置有軸座、驅動電機和循環風扇,軸座上設 有主軸,主軸上平行排列有多個布輪,主軸通過皮帶與驅動電機連接,布輪前面設有治具 架,機箱前后側分別設有與驅動電機和循環風扇電氣連接的操作面板和PLC觸摸屏。其中,所述的布輪有四個,所述的電控箱底端還設有萬向輪和防震腳。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操作工人將產品放在布輪前端進行拋光,可通過調整 產品與布輪的距離和角度來把握拋光的效果,能夠一次性自動完成多個產品的加工,生產 效率大大提高,同時質量得到保證。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機箱內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參照圖1、圖2所示,一種自動拋光機,包括電控箱1以及設于電控箱1上的機箱 2,所述的機箱2內依次設置有軸座3、驅動電機6和循環風扇7,軸座3上設有主軸4,主軸 4上平行排列有多個布輪5,主軸4通過皮帶與驅動電機6連接,布輪5前面設有治具架12, 機箱2前后側分別設有與驅動電機6和循環風扇7電氣連接的操作面板8和PLC觸摸屏 9,其中,所述的布輪5有四個,所述的電控箱1底端還設有萬向輪10和防震腳11,本拋光 機工作時,操作工人將產品放在治具架12上通過布輪5進行拋光,可通過調整產品與布輪 5的距離和角度來把握拋光的效果,能夠一次性自動完成四個產品的加工,相較現有的手工 砂紙拋光,一臺機器兩班能夠節省六人,作業員在裝料區一次性將四個產品放在治具架12 上,啟動操作面板8上的按鈕,產品在工作臺上沿滑軌滑到加工區,總耗時約二十二秒,完成拋光后工作臺退回到裝料區,作業員取出打磨好的產品,裝上另外四個待打磨得部品進 入下一個打磨流程,本實用新型在塑膠制品二次加工領域屬于領先設備,它可為后續的涂 裝及NCVM(真空電鍍)工序提供質量有保證的良品。, 上述實施例僅例示性說明本發明創造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部分運用的實施例, 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 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一種自動拋光機,包括電控箱(1)以及設于電控箱(1)上的機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機箱(2)內依次設置有軸座(3)、驅動電機(6)和循環風扇(7),軸座(3)的主軸(4)上平行排列有多個布輪(5),主軸(4)通過皮帶與驅動電機(6)連接,布輪(5)前面設有治具架(12),機箱(2)前后側分別設有與驅動電機(6)和循環風扇(7)電氣連接的操作面板(8)和PLC觸摸屏(9)。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布輪(5)有四個,所述 的電控箱⑴底端還設有萬向輪(10)和防震腳(11)。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動拋光機,包括電控箱以及設于電控箱上的機箱,所述的機箱內依次設置有軸座、驅動電機和循環風扇,軸座上設有主軸,主軸上平行排列有多個布輪,主軸通過皮帶與驅動電機連接,布輪前面設有治具架,機箱前后側分別設有與驅動電機和循環風扇電氣連接的操作面板和PLC觸摸屏;本實用新型工作時,操作工人將產品放在治具架上通過布輪進行拋光,可通過調整產品與布輪的距離和角度來把握拋光的效果,能夠一次性自動完成多個產品的加工,生產效率大大提高,同時質量得到保證。
文檔編號B24B9/20GK201702640SQ20102023246
公開日2011年1月12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21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21日
發明者劉江文, 周立鳴, 彭石梅 申請人:東莞勁勝精密組件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