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小型多功能砂帶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砂帶磨削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小型多功能砂帶機。
背景技術:
(I)目前,金屬圓管或棒料端部的弧形面主要用于兩個圓管或棒料之間的組合焊接;上述弧形面一般采用銑床進行銑削加工,因而加工精度低,工作效率太低,成本高。
(2)目前,平板型金屬工件的平面采用平面磨床進行磨削加工,因而工作效率太低,磨削成本高。
(3)目前,金屬圓管等工件的倒角去刺處理由人工到砂輪機上操作加工,因而勞動強度大,操作不方便、不安全。
總之,到目前為止還 沒有一種能夠同時完成上述三種加工任務,即在金屬圓管或棒料的端部成型磨削出各種弧度和角度的弧形面、用于磨削平板型金屬工件的平面以及金屬工件倒角去刺處理的小型多功能砂帶機。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克服上述不足的小型多功能砂帶機, 其能夠在金屬圓管或棒料的端部成型磨削出各種弧度和角度的弧形面、以及磨削平板型金屬工件平面和金屬工件倒角去刺處理,輥軸更換與砂帶張緊調整更加方便快捷安全,工件夾緊與定位調整精度高,工作效率高,勞動強度低,磨削精度高,使用壽命長,環保衛生。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取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小型多功能砂帶機,包括機體部分、動力部分、輥軸調整機構、工件夾緊機構、砂帶張緊機構、除塵裝置和電氣控制系統;其中所述工件夾緊機構設置在箱體靠近輥軸的一端,所述砂帶張緊機構設置在箱體靠近電機的一側,所述輥軸調整機構和動力部分中除了電機之外的部件均設置在箱體內腔中;該輥軸調整機構包括輥軸架、輥軸、軸承、調整螺釘組件、兩個鎖緊手把、調整螺栓、以及螺桿、襯套和矩形彈簧;其中在輥軸的兩端安裝有一對軸承,該輥軸通過一對軸承和一對調整螺釘組件設置在輥軸架的一端,該輥軸架的另一端設有與箱體連接且作為其旋轉支點的螺桿,該螺桿的內端穿過輥軸架后,套裝有襯套和矩形彈簧,并由螺母鎖緊;在靠近輥軸的輥軸架內側外端設置有調整螺栓,該調整螺栓的下端螺紋連接在輥軸架上;所述兩個鎖緊手把為上下間隔設置,其內端與固定在輥軸架中部內側的半圓軸形成螺紋連接;所述輥軸架的一側面上刻有零線,與箱體上設有的垂直標尺刻度配合調整使用。
所述輥軸架一端呈]形,另一端呈Γ形;在輥軸架呈]形的一端,對稱設有開口朝向工件夾緊機構的一對敞口槽,該敞口槽呈喇叭狀且其槽底為與軸承外型相吻合的圓弧面,在上述敞口槽的下表面上設有垂直螺紋孔。
所述調整螺釘組件由支撐螺釘、彈簧、鋼球、螺母組成;其中在輥軸架上的螺紋孔中設置有支撐螺釘,在支撐螺釘的內孔中裝有彈簧和被鎖固于彈簧最上面的鋼球,該鋼球的頂部凸出于敞口槽的下表面,并緊靠著上述軸承的外圓周面設置;當調整螺釘組件調好位置后,由螺母鎖定支撐螺釘的高度位置。
所述工件夾緊機構包括縱向移動部分、橫向移動部分、夾緊部分和定位部分,其 中在縱向移動部分的上面依次設置有橫向移動部分、夾緊部分,定位部分設置在夾緊部分 的一側;所述縱向移動部分包括下滑塊、縱導向軸、轉軸、限位塊、螺釘、扳動手把;其中下 滑塊內水平并列設置有兩個縱向通孔,在上述兩個縱向通孔內貫穿有兩個縱導向軸;限位 塊固裝在下滑塊的底部,并通過連接在限位塊上的螺釘與扳動手把中間的長槽孔形成轉動 配合連接,該扳動手把的另一端通過轉軸與箱體形成轉動連接;調整時,旋轉扳動手把,以 轉軸為轉動支點,由螺釘帶動限位塊、下滑塊以及縱導向軸進行縱向移動,實現整個工件夾 緊機構的縱向移動;所述橫向移動部分包括支板、橫導向軸、上滑塊、鎖緊塊、鎖緊盤、鎖緊 手把、螺栓;其中支板固定在下滑塊的頂部,在支板上水平并列安裝有兩個橫導向軸;在 橫導向軸的上、下圓周面上滑動配合有上滑塊和鎖緊塊;在鎖緊塊的下面通過鎖緊絲桿連 接有鎖緊盤,螺栓將上滑塊、鎖緊塊和鎖緊盤三者連接在一起,鎖緊手把沿徑向連接在鎖緊 盤上;調整時,上滑塊能沿上述兩個橫導向軸橫向移動,并帶動鎖緊塊一起橫向移動;到達 要求的位置時,轉動鎖緊手把,能使鎖緊盤和鎖緊塊向上移動,并靠近上滑塊,從而鎖緊上 述鎖緊塊以及鎖定整個橫向移動部分的位置。
所述夾緊部分包括鎖緊鉗體盤、固定鉗體、活動鉗體、絲母、絲杠、轉動手柄;其中 轉動手柄安裝在絲杠的外端,該絲杠的兩端固定在活動鉗體上,其中間部位螺紋配合有絲 母,該絲母固定在鎖緊鉗體盤上;固定鉗體也固定在鎖緊鉗體盤上;夾緊時,旋轉轉動手 柄,由絲杠帶動活動鉗體向固定鉗體上的V型塊移動,完成工件夾緊;所述定位部分包括定 位桿、定位座、鎖緊手柄;其中定位座固裝在固定鉗體的外側面,定位桿垂直安裝在定位 座上的中心孔內,鎖緊手柄螺紋連接在定位座上,便于鎖緊定位桿。
所述上滑塊的下部且與兩個橫導向軸相對應的部位,對稱地設有兩條橫向排列的 V型槽;在鎖緊塊的上部且與兩個橫導向軸相對應的部位,對稱地設有兩條橫向排列的L型 臺階,上述橫導向軸貫穿于V型槽與L型臺階之間形成的空間內;所述鎖緊塊的下面設有鎖 緊盤,在二者的中心對應設有垂直螺紋孔,鎖緊絲桿通過與上述垂直螺紋孔相配合而將二 者連接在一起;螺栓從上向下依次穿過上滑塊上的垂直沉孔、鎖緊絲桿上的中心螺孔,從而 將上滑塊與位于其下面的鎖緊塊和鎖緊盤連接在一起;鎖緊手把與鎖緊盤上的徑向螺紋孔 形成螺紋連接。
所述上滑塊與位于其上面的鎖緊鉗底盤通過中心軸連接在一起;鎖緊鉗底盤上設 有弧形槽,螺釘的下端固定在上滑塊上,其上端套有墊片并壓緊在鎖緊鉗底盤的弧形槽的 上表面上;在上滑塊上設有刻度盤,該刻度盤的度數范圍為30° 90° ;旋轉調整時,鎖緊 鉗底盤能繞上述中心軸轉動而上滑塊不轉動,實現夾緊部分的旋轉調整。
所述砂帶張緊機構包括轉軸、電機座、螺桿座、螺桿、彈簧、調整手輪、螺母、絲母固 定軸、絲母;其中所述螺桿的外端安裝有調整手輪,其內端套裝有螺桿座、彈簧,在螺桿的 兩端分別套裝有墊圈;該彈簧和螺桿座的兩端分別由一螺母鎖定位置;在螺桿座上沿徑向 相對設置有一對光孔,一對螺釘內端伸入上述一對光孔中,該對螺釘的外端與電機座上的 耳座形成螺紋連接;在螺桿的中間部位套裝有絲母,絲母通過絲母固定軸固定在箱體上; 張緊調整時,轉動調整手輪,通過螺桿與絲母的螺紋配合連接,能使電機座以及安裝在電機 座上的電機和安裝在電機軸上的砂帶輪圍繞設置在機體上的轉軸正反轉動,實現砂帶輪與輥軸之間距離的調整以及砂帶的張緊或者松馳。
所述動力部分包括電機、設在電機輸出軸上的砂帶輪、遠離電機的輥軸、砂帶以及一端固定在箱體上的光軸;其中砂帶傳動連接砂帶輪與輥軸,該砂帶的兩端分別纏繞在砂帶輪和輥軸上,其砂帶的中間部分繞過上述光軸的上圓弧面;所述電機為能實現高速、低速的正轉、反轉功能的雙速電機。
在靠近輥軸一端的工作臺上方設置有透明的護鏡;在靠近電機一端工作臺的上方設置有能夠向上翻轉打開、向下翻轉關閉的防護罩;在處于水平狀態的中間砂帶部分的上方設有可以打開和關閉的上蓋板。
所述機體部分包括底座、支柱、箱體,三者固接為一體結構,其中支柱上設有用于放置多種輥軸的掛架,在掛架的最下端設有擋板;在支柱內腔中設置有電氣控制系統;在箱體的前側設有能夠翻轉打開、關閉鎖緊的側蓋板。
所述除塵裝置包括設置于箱體兩端工作臺下面的除塵盒,該除塵盒通過吸塵口與吸塵裝置連通。
本發明與已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I)本發明具有三個磨削工作位置,能夠完成以下多種磨削功能主要用于金屬圓管或棒料的端部成型磨削出各種弧度和角度的弧形面,還可用于磨削平板型金屬工件的平面以及金屬工件的倒角去刺處理等。
(2)動力部分采用雙速電機,可實現高速、低速的正轉、反轉功能,變換程序靈活安全可靠,操作方便。
(3)砂帶張緊機構能使張緊調整更加方便準確,安裝拆卸方便快捷,調整后砂帶松緊度適宜,提高了砂帶傳動效率,延長了砂帶使用壽命,相應地也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磨削質量和磨削精度。
(4)輥軸調整機構能夠實現上下高度調整和左右偏移水平調整,并具有粗調、精調兩種功能,能使砂帶對中 、運轉平穩,軸承松緊適度、減少軸承過熱情況,延長軸承的使用壽命。另外,輥軸、砂帶的拆卸、安裝更加方便快捷、安全可靠;掛架上放置有多個不同直徑如Φ20_ Φ76_的輥軸,更換不同直徑的輥軸,可用于成型磨削出不同弧度和不同角度的弧形面;并且調整、定位精度高,磨削精度高、質量好,工作效率高。
(5)工件夾緊機構主要用于對金屬圓管或者棒料等端部成型磨削弧形面時的定位夾緊,可以根據所加工金屬圓管或棒料的長度和直徑進行橫向、縱向的位置調整;還可以通過夾緊部分在30° 90°范圍內進行正反轉動,來改變金屬圓管或棒料端部弧形面的磨削角度,以實現在其端部成型磨削出不同角度弧形面的目的,并且裝夾方便安全快捷,夾持準確可靠,定位、調整精度高。
(6)具有吸塵除塵功能,減少了粉塵外溢,改善了工作環境,達到了環保衛生的目的。
(7)總之,本發明具有一機多用,經濟實惠,體積小,重量輕,包裝搬運方便,操作方便快捷、安全可靠,衛生環保,工作效率提高10倍以上,磨削成本降低60 %以上,勞動強度降低,磨削精度提高,磨削質量好,使用壽命長,制造成本低等優點。
圖1a為本發明小型多功能砂帶機的主視圖;圖1b為本發明小型多功能砂帶機的 左視圖;圖1c為本發明小型多功能砂帶機的俯視圖2a為輥軸調整機構的俯視圖;圖2b為輥軸調整機構的后視圖;圖2c為調整螺 釘組件的劑視圖3a為工件夾緊機構的主視圖;圖3b為工件夾緊機構的俯視圖;圖3c為工件夾 緊機構的左視圖4a為砂帶張緊機構的主視圖;圖4b為砂帶張緊機構的俯視圖。
圖1a-圖1c 中
100、機體部分;101、底座;102、支柱;1021、掛架;1022、擋板;103、箱體;1031、工 作臺;1032、防護罩;1033、護鏡;1034、側蓋板;1035、上蓋板;200、動力部分;201、電機; 202、砂帶輪;203、砂帶;204、光軸;300、輥軸調整機構;400、工件夾緊機構;500、砂帶張緊 機構;600、除塵裝置;601、除塵盒;602、除塵盒;700、電氣控制系統。
圖2a_ 圖 2c 中
301、輥軸架;3011、敞口槽;302、調整螺栓;303、軸承;304、輥軸;305、鋼球;306、 支撐螺釘;307、彈簧;308、矩形彈簧;309、螺桿;310、襯套;311、兩個鎖緊手把;312、螺母; 313、半圓軸。
圖3a_ 圖 3c 中
401、扳動手把;4011、長槽孔;402、螺釘;403、限位塊;404、轉軸;405、下滑塊; 406、縱導向軸;407、支板;408、橫導向軸;409、鎖緊鉗底盤;410、鎖緊手柄;411、定位桿; 412、定位座;413、固定鉗體;414、活動鉗體;415、絲母;416、絲杠;417、上滑塊;4171、刻度 盤;4172、V型槽;418、轉動手柄;419、鎖緊絲桿;420、鎖緊塊;4201、L型臺階;421、鎖緊手 把;422、鎖緊盤;423、螺釘;424、螺栓;425、中心軸。
圖4a_ 圖 4b 中
501、轉軸;502、電機座;5021、耳座;503、螺桿座;504、螺桿;505、彈簧;506、調整 手輪;507、螺母;508、墊圈;509、絲母固定軸;510、絲母;511、512、一對螺釘。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砂帶成型磨削的原理是根據工件的形狀,用相應的接觸方式和適當的磨削參數及 高速運動的成型砂輥及砂帶對工件表面進行磨削和拋光的一種成型磨削工藝。
由圖1a-圖1c可知,本發明小型多功能砂帶機主要由以下七大部分組成機體部 分100、動力部分200、輥軸調整機構300、工件夾緊機構400、砂帶張緊機構500、除塵裝置 600、電器控制系統700。下面對以下各組成部分的結構分別進行詳細描述
(一 )機體部分參照圖1a-圖lc。
由圖la、圖lb、圖1c可知,所述機體部分100包括從下往上依次設置的底座101、 支柱102、箱體103,三者固接為一體結構。其中在支柱102上設有用于放置多種不同規格 輥軸304的掛架1021,在掛架的最下端設有用于防止輥軸滾落到地上的擋板1022,此結構 便于輥軸的取放與更換。在支柱102的內腔中安裝有電器控制系統700。
在箱體103的前側設有可以翻轉打開和關閉鎖緊的側蓋板1034,該側蓋板的下端與箱體通過合頁轉動連接,在活動合頁的外端設有用于防止活動合頁從固定合頁中脫出的鎖緊螺釘。在側蓋板的上端設有將其鎖緊在箱體上的半圓形轉動鎖具。打開側蓋板1034, 可以看到位于箱體103內的動力部分、輥軸調整機構,便于砂帶張緊與更換的操作等。
本發明砂帶機共擁有兩個工作臺和三個磨削工作位置,其中兩個工作臺分別位于箱體103的左右兩端,而三個磨削工作位置分別位于箱體103的中間部位和兩端位置。其作用分別是
靠近電機201—端的工作臺,由于其靠近砂帶輪上的砂帶,因而可用于金屬工件倒角的磨削,完成倒角的去刺處理。在上述工作臺的上方設有可以向上翻轉打開和向下翻轉關閉的防護罩1032 ;工作時,向上翻轉打開防護罩;搬運時可將上述工作臺下面的底座轉動下移,然后可將防護罩1032向下翻轉關閉并固定在箱體103上。
其另一端的工作臺1031靠近輥軸上的砂帶和工件夾緊機構400,可用于在金屬圓管或棒料端部成型磨削出各種弧度和不同角度的弧形面;該工作臺1031的上方設置有透明的護鏡1033。
其中間的工作位置為處于水平狀態的中間砂帶部分,主要用于平板型金屬工件的平面磨削加工。在此工作位置的上方設有可以打開和關閉的上蓋板1035。
( 二)動力部分參照圖la。
由圖1a可知,所述動力部分200中除了電機201之外的部件,均設置在箱體內腔中。該動力部分包括電機201、設在電機輸出軸上的砂帶輪202、遠離電機的輥軸304、砂帶 203以及一端固定在箱體103上的光軸204 ;其中該砂帶203用于傳動連接砂帶輪202與輥軸304,該砂帶的兩端分別纏繞在砂帶輪和輥軸上,其砂帶的中間部分繞過上述光軸204 的上圓弧面。
所述電機201采用雙速電機,可實現高速、低速的正轉、反轉功能,變換程序靈活安全可靠,操作方便。
(三)輥軸調整機構參照圖2a-圖2c。
由圖2a、圖2b、圖2c可知,所述輥軸調整機構300設置在箱體103內腔中,該輥軸調整機構300包括輥軸架301、軸承303、輥軸304、調整螺栓302、兩個鎖緊手把311、調整螺釘組件以及浮動連接結構;其中
如圖2a所示,所述輥軸架301為平板式結構,其一端呈]形,另一端呈Γ形。在輥軸架301呈]形的端部對稱設有一對敞口槽3011,該敞口槽的橫截面呈喇叭狀且開口朝向工件夾緊機構400,其槽底為與安裝在輥軸304兩端的軸承外型相吻合的圓弧面。
該輥軸架301可以是整體式結構,也可以由輥軸板與兩個并排焊接在輥軸板外端的輥軸支架組成。
在輥軸304兩端安裝有軸承303,該輥軸304通過一對軸承303和一對調整螺釘組件沿縱向水平設置在輥軸架301呈]形的一端;該輥軸架301也為水平設置。
如圖2c所示,所述調整螺釘組件由支撐螺釘306、彈簧307、鋼球305、螺母312組成;其中在輥軸架301上的一對敞口槽3011中,對稱設置有一對垂直螺紋孔,在上述螺紋孔中安裝有支撐螺釘306,在支撐螺釘306的內孔中設有彈簧307和被鎖固于彈簧307頂部的鋼球305,該鋼球的頂部凸出于敞口槽3011的下表面,并緊靠著上述軸承303的外圓周面設置。當調整螺釘組件調好位置后,由螺母312鎖定住支撐螺釘306的高度位置。該彈簧307為壓力彈簧。
由輥軸兩端的軸承與調整螺釘組件共同構成的組合結構,具有以下兩大優點一是,用手即可輕松容易地拆卸和安裝上所需直徑的輥軸,并且多種不同直徑的輥軸就放置于機體的掛架上,從而使輥軸的取放、更換更加方便、快捷。二是,能使砂帶對中、運轉平穩, 軸承松緊適度、減少軸承過熱情況,延長軸承的使用壽命,降低制造成本。
如圖2a所示,所述輥軸架301呈Γ形的一端通過浮動連接結構與箱體之間形成浮動連接。所述浮動連接結構為在輥軸架301呈Γ形的另一端設有與箱體連接且作為轉動支點的螺桿309,該螺桿309的內端在穿過輥軸架301之后,其上套裝有襯套310和矩形彈簧308,并由螺母鎖緊。其作用是實現輥軸架與箱體的浮動連接,便于調整輥軸架301的松緊度。
如圖2a、圖2b所示,在靠近輥軸304的輥軸架內側外端設有調整螺栓302,該調整螺栓垂直設置,其下端螺紋連接在輥軸架301上,并套設有墊圈。其作用是用于固定調好位置的輥軸架301,便于調整和鎖緊輥軸架的上下高度位置,從而實現輥軸304的高度調難iF. O
如圖2a、圖2b所示,所述兩個鎖緊手把311的內端與以焊接方式固定在輥軸架 301中部內側的半圓軸313形成螺紋連接。兩個鎖緊手把311為上下間隔設置,用于調整輥軸架301和輥軸304的水平偏移角度。在輥軸架301的一側面上刻有零線,與箱體上的垂直標尺刻度配合調整使用,實現對輥軸中心高度的粗調和微調,以適應不同直徑規格的工件加工要求。
輥軸調整機構的工作過程如下
(I)根據加工工件的直徑規格,選用相應規格的輥軸。
(2)根據夾持在工件夾緊機構中的工件中心,先通過鎖緊手把調整輥軸的左右水平位置,再通過調整螺栓組件來調整輥軸的上下高度位置,調好后鎖緊。
(3)調整轉動支點處螺桿上的矩形彈簧的松緊度,調整好后鎖緊。到此完成了整個輥軸調整機構的調整過程。
(四)砂帶張緊機構參照圖4a-圖4b。
由圖4a、圖4b可知,所述砂帶張緊機構500設置在箱體靠近電機的一側,本實施例中電機位于箱體的后側,所以砂帶張緊機構也位于箱體的后側。該砂帶張緊機構500包括轉軸501、電機座502、螺桿座503、一對螺釘511、512、螺桿504、彈簧505、墊圈508、螺母 507、絲母固定軸509、絲母510、調整手輪506 ;其中
如圖4b所示,在螺桿504的外端安裝有調整手輪506,該螺桿504的內端與電機座 502上的耳座5021之間為轉動連接。具體的轉動連接結構是在螺桿504的內端套裝有螺桿座503、彈簧505和位于螺桿座兩端的兩個墊圈508,該彈簧與螺桿座和墊圈的兩端分別由一螺母507鎖定位置。在螺桿座503上沿徑向相對設置有一對光孔,一對螺釘511、512 內端伸入上述一對光孔中,該對螺釘的外端與電機座502上的耳座5021形成螺紋連接。該彈簧505為壓力彈簧。
在螺桿504的中間部位套裝有絲母510,該絲母510通過絲母固定軸509固定在箱體上。
在電機座502的右下端安裝有轉軸501,該轉軸501的內端固定在箱體后側。
張緊調整的原理是砂帶張緊機構能使電機座502繞轉軸501正反轉動,從而改變 安裝在電機座上的電機及電機軸上的砂帶輪202與輥軸304之間的相對距離位置,適應砂 帶203的工作松緊度要求和拆卸砂帶的距離要求。
砂帶張緊機構的工作過程如下
砂帶張緊時,沿順時針方向旋轉調整手輪,通過調整手輪以及螺桿與絲母的螺紋 配合連接,能使電機沿長度方向延長與輥軸之間距離,從而達到砂帶張緊的目的,便于砂帶 的正常工作。
反之,沿逆時針方向旋轉調整手輪,通過調整手輪以及螺桿與絲母的螺紋配合連 接,能使縮短電機與輥軸之間距離,從而達到砂帶松馳或換帶的目的。
(五)工件夾緊機構參照圖3a-圖3c。
由圖3a、圖3b、圖3c可知,所述工件夾緊機構400設置在箱體靠近輥軸的一端。該 工件夾緊機構400包括縱向移動部分、橫向移動部分、夾緊部分和定位部分;其中在縱向 移動部分的上面依次設置有橫向移動部分、夾緊部分,定位部分設置在夾緊部分的一側。下 面對以上各組成部分的結構進行詳細說明
(I)縱向移動部分參照圖3a。
如圖3a所示,所述縱向移動部分包括扳動手把401、螺釘402、限位塊403、轉軸 404、下滑塊405、縱導向軸406 ;其中
下滑塊405為平板式結構,其內水平并列設置有兩個縱向通孔,在縱向通孔的前 后兩端分別設置有四個襯套,在上述縱向通孔內貫穿有兩個縱導向軸406,該縱導向軸可與 上述縱向通孔形成滑動配合。調整時,該縱導向軸起縱向導向作用。限位塊403固裝在下滑 塊405的底部,并通過螺紋連接在限位塊上的螺釘402與扳動手把401中間的長槽孔4011 形成轉動配合連接,該扳動手把401的另一端通過轉軸404與箱體形成轉動連接。
調整時,旋轉扳動手把401,以轉軸404為轉動支點,可由螺釘402帶動限位塊 403、下滑塊405以及縱導向軸406進行縱向移動,最終實現整個工件夾緊機構的縱向移動。
(2)橫向移動部分參照圖3a、圖3b、圖3c。
如圖3a、圖3c所示,所述橫向移動部分包括鎖緊鉗底盤409、支板407、橫導向軸 408、上滑塊417、鎖緊塊420、鎖緊盤422、鎖緊絲桿419、螺栓424、鎖緊手把421 ;其中
在上滑塊417的上面固定有鎖緊鉗底盤409,在上滑塊417的下面依次設置有鎖緊 塊420、鎖緊盤422。支板407固定在下滑塊405的頂部,在呈U形的支板407上水平并列 安裝有兩個橫導向軸408,該橫導向軸408的左右兩端分別與支板407的相對兩側形成固定 連接。在橫導向軸408的上、下圓周面上滑動配合有上滑塊417和鎖緊塊420,上滑塊417 和鎖緊塊420可沿橫導向軸408橫向移動。
以螺栓424為中心,在上滑塊417的下部且與兩個橫導向軸408相對應的部位對 稱地設有兩條橫向排列的V型槽4172,在鎖緊塊420的上部且與兩個橫導向軸408相對應 的部位對稱地設有兩條L型臺階4201 ;兩個橫導向軸分別貫穿于上述兩條V型槽與兩條L 型臺階之間形成的兩個空間內。
實現鎖緊的結構是在鎖緊塊420的下面設有鎖緊盤422,在二者的中心對應設有 垂直螺紋孔,鎖緊絲桿419通過與上述垂直螺紋孔相配合而將二者連接在一起。螺栓424從 上向下依次穿過上滑塊417上的垂直沉孔、鎖緊絲桿419上的中心螺孔,從而將上滑塊417與位于其下面的鎖緊塊420和鎖緊盤422連接在一起。鎖緊手把421沿徑向連接在鎖緊盤 422上,即鎖緊手把421與鎖緊盤422上的徑向螺紋孔形成螺紋連接。
調整時,上滑塊417可沿上述兩個橫導向軸408橫向移動,并帶動鎖緊塊420 —起 橫向移動;到達要求的位置時,轉動鎖緊手把421,能使鎖緊盤422和鎖緊塊420向上移動, 并靠近上滑塊417,從而鎖緊鎖緊塊420以及鎖定整個橫向移動部分的位置。
如圖3b所示,工件夾緊機構的旋轉調整,實際上是其夾緊部分的旋轉調整,主要 是為了滿足工件不同角度弧形面的磨削需要。其實現旋轉調整的結構是鎖緊鉗底盤409 與位于其下面的上滑塊417通過中心軸425連接在一起。鎖緊鉗底盤409上設有弧形槽, 螺釘423的下端固定在上滑塊417上,其上端套有墊片并壓緊在鎖緊鉗底盤409的弧形槽 的上表面上。在上滑塊417上設有刻度盤4171,該刻度盤的度數范圍為30° 90°。旋轉 調整時,鎖緊鉗底盤409可繞上述中心軸425轉動而上滑塊417不轉動,完成夾緊部分的旋 轉調整。
(3)夾緊部分參照圖3a、圖3b。
如圖3a、圖3b所示,所述夾緊部分包括鎖緊鉗底盤409、固定鉗體413、活動鉗體 414、絲母415、絲杠416、轉動手柄418 ;其中轉動手柄418安裝在絲杠416的外端,該絲杠 的兩端固定在活動鉗體414上,其中間部位螺紋配合有絲母415,該絲母固定在鎖緊鉗底盤 409上;固定鉗體413也固定在鎖緊鉗底盤409上。
夾緊時,旋轉轉動手柄418,由絲杠416帶動活動鉗體414向固定鉗體413上的V 型塊移動靠近,完成工件的夾緊。
(4)定位部分:參照圖3a、圖3c。
如圖3a、圖3c所示,所述定位部分包括定位桿411、定位座412、鎖緊手柄410。其 中定位座412固裝在固定鉗體413的外側面。定位桿411垂直安裝在定位座412的中心 孔內。鎖緊手柄410螺紋連接在定位座412,以便于鎖緊定位桿411。其作用是起定位作 用;當工件夾緊時,用于固定工件的外端。
工件夾緊機構的工作過程如下
當成型磨削直圓弧形面時
a、將金屬圓管或者棒料夾緊于活動鉗體與固定鉗體之間;
b、橫向移動夾緊部分,對準輥軸中心,然后鎖緊橫向移動部分;
c、縱向移動整體夾緊機構,進給、磨削。
當成型磨削斜弧形面時
a、將金屬圓管或者棒料夾緊于活動鉗體與固定鉗體之間;
b、調整工件夾緊機構的傾斜角度;
C、橫向移動夾緊部分,對準輥軸中心,然后鎖緊橫向移動部分;
d、縱向移動整體夾緊機構,進給、磨削。
(六)除塵裝置
所述除塵裝置包括設置在左右兩端工作臺的下方的除塵盒601、602,該除塵盒上 設有與吸塵裝置連通的吸塵口。除塵盒與箱體形成密封連接結構,能夠減少粉塵外溢,改善 工作環境。
(七)本發明小型多功能砂帶機的工作過程如下
電機啟動、正轉,可以在砂帶輪處的砂帶上磨削工件倒角去刺處理,還可以在砂帶 的中間水平部分磨削平板型金屬工件平面。
電機反轉,可以在輥軸處的砂帶上成型磨削出金屬圓管或棒料端部的圓弧面。具 體步驟是先將金屬圓管或棒料夾緊在工件夾緊機構上,再根據金屬圓管或棒料的直徑和 長度、以及所要加工的弧形面的角度,來更換相應直徑的輥軸,沿縱向和橫向調整工件夾緊 機構的工作位置,調好后鎖緊即可。當磨削具有不同角度的圓弧面時,可轉動調整工件夾緊 機構的工作位置,達到磨削不同角度圓弧面的目的。
電機采用高速、低速兩種運轉方式,以適應工件表面不同磨削精度的要求。具體地 是,磨削精度要求高的工件時,電機選擇高速運轉;反之,磨削精度要求低的工件或者是較 大工件時,電機選擇低速運轉。
權利要求
1.一種小型多功能砂帶機,其特征是,a、包括機體部分(100)、動力部分(200)、輥軸調整機構(300)、工件夾緊機構(400)、砂帶張緊機構(500)、除塵裝置(600)和電氣控制系統(700);其中b、所述輥軸調整機構(300)和動力部分(200)除了電機之外的部件均設置在箱體 (103)內腔中;所述工件夾緊機構(400)設置在箱體靠近輥軸的一端;所述砂帶張緊機構 (500)設置在箱體靠近電機的一側;C、所述輥軸調整機構(300)包括輥軸架(301)、輥軸(304)、軸承(303)、調整螺釘組件、 兩個鎖緊手把(311)、調整螺栓(302)、以及螺桿(309)、襯套(310)和矩形彈簧(308);其中在輥軸(304)的兩端安裝有一對軸承(303),該輥軸通過一對軸承(303)和一對調整螺釘組件設置在輥軸架(301)的一端,該輥軸架(301)的另一端設有與箱體連接且作為其旋轉支點的螺桿(309),該螺桿(309)的內端穿過輥軸架(301)后,套裝有襯套(310)和矩形彈簧(308),并由螺母鎖緊;在靠近輥軸(304)的輥軸架內側外端設置有調整螺栓(302),該調整螺栓的下端螺紋連接在輥軸架(301)上;所述兩個鎖緊手把(311)為上下間隔設置,其內端與固定在輥軸架 (301)中部內側的半圓軸(313)形成螺紋連接;所述輥軸架(301)的一側面上刻有零線,與箱體上設有的垂直標尺刻度配合調整使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多功能砂帶機,其特征是,所述輥軸架(301)—端呈]形, 另一端呈Γ形;在輥軸架(301)呈]形的一端,對稱設有開口朝向工件夾緊機構的一對敞口槽(3011),該敞口槽呈喇叭狀且其槽底為與軸承(303)外型相吻合的圓弧面,在上述敞口槽的下表面上設有垂直螺紋孔。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多功能砂帶機,其特征是,所述調整螺釘組件由支撐螺釘 (306)、彈簧(307)、鋼球(305)、螺母(312)組成;其中在輥軸架(301)上的螺紋孔中設置有支撐螺釘(306),在支撐螺釘的內孔中裝有彈簧(307)和被鎖固于彈簧最上面的鋼球 (305),該鋼球的頂部凸出于敞口槽(3011)的下表面,并緊靠著上述軸承(303)的外圓周面設置;當調整螺釘組件調好位置后,由螺母(312)鎖定支撐螺釘(306)的高度位置。
4.如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小型多功能砂帶機,其特征是,所述工件夾緊機構 (400)包括縱向移動部分、橫向移動部分、夾緊部分和定位部分,其中在縱向移動部分的上面依次設置有橫向移動部分、夾緊部分,定位部分設置在夾緊部分的一側;所述縱向移動部分包括下滑塊(405)、縱導向軸(406)、轉軸(404)、限位塊(403)、螺釘 (402)、扳動手把(401);其中下滑塊(405)內水平并列設置有兩個縱向通孔,在上述兩個縱向通孔內貫穿有兩個縱導向軸(406);限位塊(403)固裝在下滑塊(405)的底部,并通過連接在限位塊上的螺釘(402)與扳動手把(401)中間的長槽孔(4011)形成轉動配合連接, 該扳動手把(401)的另一端通過轉軸(404)與箱體(103)形成轉動連接;調整時,旋轉扳動手把(401),以轉軸(404)為轉動支點,由螺釘(402)帶動限位塊(403)、下滑塊(405)以及縱導向軸(406)進行縱向移動,實現整個工件夾緊機構的縱向移動;所述橫向移動部分包括支板(407)、橫導向軸(408)、上滑塊(417)、鎖緊塊(420)、鎖緊盤(422)、鎖緊手把(421)、螺栓(424);其中支板(407)固定在下滑塊(405)的頂部,在支板(407)上水平并列安裝有兩個橫導向軸(408);在橫導向軸(408)的上、下圓周面上滑動配合有上滑塊(417)和鎖緊塊(420);在鎖緊塊(420)的下面通過鎖緊絲桿(419)連接有鎖緊盤(422),螺栓(424)將上滑塊(417)、鎖緊塊(420)和鎖緊盤(422)三者連接在一起, 鎖緊手把(421)沿徑向連接在鎖緊盤(422)上;調整時,上滑塊(417)能沿上述兩個橫導向軸(408)橫向移動,并帶動鎖緊塊(420) —起橫向移動;到達要求的位置時,轉動鎖緊手把 (421),能使鎖緊盤(422)和鎖緊塊(420)向上移動,并靠近上滑塊(417),從而鎖緊上述鎖緊塊(420)以及鎖定整個橫向移動部分的位置。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小型多功能砂帶機,其特征是,所述夾緊部分包括鎖緊鉗體盤 (409)、固定鉗體(413)、活動鉗體(414)、絲母(415)、絲杠(416)、轉動手柄(418);其中 轉動手柄(418)安裝在絲杠(416)的外端,該絲杠的兩端固定在活動鉗體(414)上,其中間部位螺紋配合有絲母(415),該絲母固定在鎖緊鉗體盤(409)上;固定鉗體(413)也固定在鎖緊鉗體盤(409)上;夾緊時,旋轉轉動手柄(418),由絲杠(416)帶動活動鉗體(414)向固定鉗體(413)上的V型塊移動,完成工件夾緊;所述定位部分包括定位桿(411)、定位座(412)、鎖緊手柄(410);其中定位座(412) 固裝在固定鉗體(413)的外側面,定位桿(411)垂直安裝在定位座(412)上的中心孔內,鎖緊手柄(410)螺紋連接在定位座(412)上,便于鎖緊定位桿(411)。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小型多功能砂帶機,其特征是,所述上滑塊(407)的下部且與兩個橫導向軸(408)相對應的部位,對稱地設有兩條橫向排列的V型槽(4172);在鎖緊塊(420)的上部且與兩個橫導向軸相對應的部位,對稱地設有兩條橫向排列的L型臺階 (4201),上述橫導向軸(408)貫穿于V型槽(4172)與L型臺階(4201)之間形成的空間內;所述鎖緊塊(420)的下面設有鎖緊盤(422),在二者的中心對應設有垂直螺紋孔,鎖緊絲桿(419)通過與上述垂直螺紋孔相配合而將二者連接在一起;螺栓(424)從上向下依次穿過上滑塊(417)上的垂直沉孔、鎖緊絲桿(419)上的中心螺孔,從而將上滑塊(417)與位于其下面的鎖緊塊(420)和鎖緊盤(422)連接在一起;鎖緊手把(421)與鎖緊盤(422)上的徑向螺紋孔形成螺紋連接。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小型多功能砂帶機,其特征是,所述上滑塊(417)與位于其上面的鎖緊鉗底盤(409)通過中心軸(425)連接在一起;鎖緊鉗底盤(409)上設有弧形槽,螺釘 (423)的下端固定在上滑塊(417)上,其上端套有墊片并壓緊在鎖緊鉗底盤(409)的弧形槽的上表面上;在上滑塊(417)上設有刻度盤(4171),該刻度盤(4171)的度數范圍為30° 90° ;旋轉調整時,鎖緊鉗底盤(409)能繞上述中心軸(425)轉動而上滑塊(417)不轉動, 實現夾緊部分的旋轉調整。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小型多功能砂帶機,其特征是,所述砂帶張緊機構(500)包括轉軸(501)、電機座(502)、螺桿座(503)、螺桿(504)、彈簧(505)、調整手輪(506)、螺母(507)、絲母固定軸(509)、絲母(510);其中所述螺桿(504)的外端安裝有調整手輪(506),其內端套裝有螺桿座(503)、彈簧(505),在螺桿(504)的兩端分別套裝有墊圈 (508);該彈簧和螺桿座的兩端分別由一螺母(507)鎖定位置;在螺桿座(503)上沿徑向相對設置有一對光孔,一對螺釘(511、512)內端伸入上述一對光孔中,該對螺釘的外端與電機座(502)上的耳座(5021)形成螺紋連接;在螺桿(504)的中間部位套裝有絲母(510),絲母通過絲母固定軸(509)固定在箱體上;張緊調整時,轉動調整手輪(506),通過螺桿(504) 與絲母(510)的螺紋配合連接,能使電機座(502)以及安裝在電機座上的電機和安裝在電機軸上的砂帶輪圍繞設置在機體上的轉軸(501)正反轉動,實現砂帶輪與輥軸之間距離的調整以及砂帶的張緊或者松馳。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小型多功能砂帶機,其特征是,所述動力部分(200)包括電機 (201)、設在電機輸出軸上的砂帶輪(202)、遠離電機的輥軸(304)、砂帶(203)以及一端固定在箱體上的光軸(204);其中砂帶(203)傳動連接砂帶輪(202)與輥軸(304),該砂帶的兩端分別纏繞在砂帶輪和輥軸上,其砂帶的中間部分繞過上述光軸(204)的上圓弧面;所述電機(201)為能實現高速、低速的正轉、反轉功能的雙速電機。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小型多功能砂帶機,其特征是,在靠近輥軸(304)—端的工作臺(1031)上方設置有透明的護鏡(1033);在靠近電機(201) —端工作臺的上方設置有能夠向上翻轉打開、向下翻轉關閉的防護罩(1032);在處于水平狀態的中間砂帶部分的上方設有可以打開和關閉的上蓋板(1035)。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小型多功能砂帶機,其特征是,所述機體部分(100)包括底座(101)、支柱(102)、箱體(103),三者固接為一體結構,其中支柱(102)上設有用于放置多種輥軸的掛架(1021),在掛架(1021)的最下端設有擋板(1022);在支柱(102)內腔中設置有電氣控制系統(700);在箱體(103)的前側設有能夠翻轉打開、關閉鎖緊的側蓋板 (1034)。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小型多功能砂帶機,其特征是,所述除塵裝置(600)包括設置于箱體兩端工作臺下面的除塵盒(601、602),該除塵盒通過吸塵口與吸塵裝置連通。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小型多功能砂帶機,包括機體部分、動力部分、輥軸調整機構、工件夾緊機構、砂帶張緊機構、除塵裝置、電氣控制系統;其中輥軸調整機構中的輥軸通過一對軸承和一對調整螺釘組件設置在輥軸架一端,該輥軸架另一端與箱體形成浮動連接;在靠近輥軸的輥軸架內側外端設有調整螺栓;兩個鎖緊手把上下間隔設置,其內端與固定在輥軸架中部內側的半圓軸形成螺紋連接;在輥軸架的一側面上刻有零線,與箱體上的垂直標尺配合調整使用。本發明能夠在金屬圓管或棒料端部成型磨削出各種弧度和角度的弧形面、磨削平板型金屬工件平面及金屬工件倒角去刺處理,操作方便快捷、安全環保,定位調整和磨削精度高,勞動強度低,工作效率高,使用壽命長。
文檔編號B24B21/02GK102990494SQ20111026459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8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8日
發明者陳占義 申請人:萊州市鑫岳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