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微變形大型薄壁件的離子滲氮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離子滲氮熱處理工藝,尤其是涉及一種微變形大型薄壁件的離子滲氮工藝。
背景技術:
為了提高工件的表面硬度和表面性能,對畸變要求高的工件可采用表面滲氮的方法。由于等離子體技術對材料表面改性的顯著優越,易于控制和對環境友好等特點,所以, 等離子體技術已愈益得到廣泛應用。由于離子滲氮法利用輝光放電直接對工件進行加熱, 工件加熱時可以獲得均勻的溫度分布,此外,由于輝光放電時有陰極濺射作用,可使工件尺寸減小,這可抵消由于滲氮引起的體積脹大,故滲氮后要求畸變小的工件通常采用離子滲氮。但是目前,針對尺寸大且截面厚薄不均勻,形狀復雜的加熱板零件,采用常規的離子滲氮工藝難以達到技術要求,尤其是畸變指標,不能滿足實踐的需要,必須開發新的微變形大型薄壁件離子滲氮工藝。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改善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開發一種微變形大型薄壁件的離子滲氮方法。利用本發明方法處理后的加熱板表面硬度介于62-70HRC之間,硬化層深度大于O. 40mm,平面最大變形< O. 15mm,無需后續機械加工,完全滿足了設計要求。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本發明涉及的微變形大型薄壁件的離子滲氮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坯料,正火,高溫回火;切削,鉆孔,初磨;穩定化處理;精磨;離子滲氮,所述離子滲氮采用階梯升溫處理,緩慢加熱工件。
優選地,所述穩定化處是在580°C下進行的。
優選地,所述加熱采用脈沖電源加熱設備進行加熱。
本發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發明采用脈沖電源加熱設備,提高了自動化控制程度,處理后的加熱板表面硬度介于62-70HRC之間,硬化層深度大于O. 40mm,平面最大變形< O. 15mm,無需后續機械加工,完全滿足了設計要求。
圖1為加熱板離子滲氮工藝曲線;圖2為加熱板離子滲氮硬度梯度曲線。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下列實施例中未注明具體條件的操作步驟,通常按照常規工藝流程進行操作。實施例
本實施例涉及一種微變形大型薄壁件的離子滲氮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一,坯料,正火,高溫回火;步驟二,切削,鉆孔,初磨;步驟三,580°C下進穩定化處理;精磨;步驟四,離子滲氮,所述離子滲氮采用階梯升溫處理,采用脈沖電源加熱設備緩慢加熱工件;同時在臨近保溫溫度和保溫階段經常熄滅輝光目測溫度和溫度均勻性,通過仔細調節氣壓,改善調整工件溫度均勻性。
取本實施例制備的加熱板進行質量檢測,測試性能如表I所示。
表I
權利要求
1.一種微變形大型薄壁件的離子滲氮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坯料,正火,高溫回火;切削,鉆孔,初磨;穩定化處理;精磨;離子滲氮,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子滲氮采用階梯升溫處理,緩慢加熱工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變形大型薄壁件的離子滲氮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穩定化處是在580°C下進行的。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變形大型薄壁件的離子滲氮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加熱采用脈沖電源加熱設備進行加熱。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材料加工技術領域的微變形大型薄壁件的離子滲氮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坯料,正火,高溫回火;切削,鉆孔,初磨;穩定化處理;精磨;離子滲氮,所述離子滲氮采用階梯升溫處理,緩慢加熱工件。本發明采用脈沖電源加熱設備,提高了自動化控制程度,處理后的加熱板表面硬度介于62-70HRC之間,硬化層深度大于0.40mm,平面最大變形<0.15mm,無需后續機械加工,完全滿足了設計要求。
文檔編號C23C8/36GK102994940SQ20111027712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19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19日
發明者徐濟祥 申請人:上海龍錢熱處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