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變速箱倒檔軸高頻自動淬火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變速箱倒檔軸高頻自動淬火機,屬加工機械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變速箱倒檔軸在使用過程中,表面磨損是造成失效的主要原因。在目前的熱處理工序中,大多采用的是感應熱處理生產工藝。感應熱處理是用于表面淬火的一道工序。其目的是通以一定頻率交變電流的感應線圈,產生的交變磁場在工件內產生一定頻率的感應電流 (渦流),利用工件的電阻而將工件加熱,由于感應電流的集膚效應,使工件表層被快速加熱至奧氏體化,隨后立即快速冷卻,在工件表面獲得一定深度的淬硬層。而目前的熱處理工序中,大多采用的是普通中、高頻感應加熱機床,以人工操作的方式進行,雖然在工序上具有設備簡單、輕便,操作靈活的特點,但由于人工操作方式,須熟練的操作工進行,其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不能適應大批量的、規模化的倒檔軸生產的需要。同時又由于人工的直接操作,其感應加熱設備輻射、高強磁場,對人體健康產生了很大危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降低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適應大批量、規模化生產加工的變速箱倒檔軸高頻自動淬火機。其技術方案是一種變速箱倒檔軸高頻自動淬火機,其特征在于其由推料機構、托輥機構、自動進料機構、壓料架機構、加熱電源、淬火冷卻裝置、卸料機構和PLC組成;
推料機構由推料電機、傳動箱、螺母座、傳動絲桿、絲桿座、推料桿、上罩板和推料架床身構成;其中,推料電機、傳動箱、螺母座、傳動絲桿和絲桿座依次安裝連接在推料架床身的上床板的下部,螺母座的上部穿過推料架上床板中間開設的通槽,其上部內孔安裝有旋轉套,安裝在旋轉套內的推料桿的一端通過推料桿螺栓(6-1)聯接固定在旋轉套一側的旋轉套螺母上,另一端沿推料架床身的上床板上開設的長槽方向伸到托輥機構的左、右托輥之間的輥面上,并抵于該輥面上的工件端面;
托輥機構由托輥電機、減速箱、皮帶輪、三角皮帶、聯接軸、中間齒輪、齒輪、左托輥、左托輥和托輥床身構成;左、右托輥的一端伸出托輥床身,分別安裝有齒輪,兩齒輪分別與中間齒輪嚙合,中間齒輪通過聯接軸與皮帶輪連接,皮帶輪通過三角皮帶與減速箱和托輥電機相聯;左、右托輥的表面上開設有凹槽面;左、右托輥的另一端與托輥架上的卸料板相聯;
自動進料機構由儲料盒和送料斜板構成;儲料盒安裝在托輥床身的一側,儲料盒下部的出料口聯接有送料斜板,送料斜板的另一端伸出并懸置于左、右托輥輥面之間的上方位置;
壓料架機構由橫板、壓下螺栓和壓板構成;橫板橫跨并緊固聯接于托輥床身上,橫板的中間位置安裝有壓下螺栓,壓下螺栓的下端連接壓板;
加熱電源9由一組高頻感應加熱電源構成;高頻感應加熱電源分別由芯片、控制和驅動電路、過壓、過流、過熱和保護電路集成為模塊并封裝在一絕緣殼體內,該絕緣殼體安裝于托輥床身的上方;高頻感應加熱電源與通過線圈支座安裝在加熱電源封裝的絕緣殼體上的外圓感應線圈電連接,外圓感應線圈置于左、右托輥輥面之間開設的凹槽面中間的前
淬火冷卻裝置依次由安裝在下方托輥床身一側的儲液箱、電磁閥、輸液泵、進液管、噴液圈、淬火液回流盤和回液管連通構成;噴液圈內設有多個高壓噴嘴,噴液圈通過設置在托輥床身上方的冷卻架支座安裝在左、右托輥輥面開設的凹槽面中間的后面; 卸料機構由依次連接的卸料板和料桶構成。其技術效果是本發明采用由人工喂料的方式,將工件裝入自動進料機構中的儲料盒,由儲料盒下部的出料口經送料斜板滾動輸送到托輥機構中旋轉的左、右托輥的輥面之間,并由推料機構將輸送到旋轉的左、右托輥輥面上的工件逐一推出其在左、右托輥輥面之間上的工位并相互抵進到加熱工序,由加熱電源和淬火冷卻裝置逐一對工件進行加熱和淬火工序,從而實現了對工件進行自動加熱和淬火的目的,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適用于變速箱倒檔軸的大批量、規模化生產加工。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2是拆去上罩板后的圖1的俯視圖; 圖3是螺母座與推料桿連接示意圖; 圖4是托輥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4的A向視圖; 圖6是圖5的側視圖; 圖7是自動進料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8是壓料架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9是噴液圈結構和安裝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2所示,一種變速箱倒檔軸高頻自動淬火機,由推料機構、托輥機構、自動進料機構、壓料架機構、加熱電源、淬火冷卻裝置、卸料機構和PLC組成。推料機構由推料電機、傳動箱、螺母座、傳動絲桿、絲桿座、推料桿、上罩板5和推料架床身構成。其中,推料電機1、傳動箱2、螺母座3、傳動絲桿4和絲桿座8依次安裝連接在推料架床身23的上床板7的下部,螺母座的上部穿過推料架上床板中間開設的通槽,其上部內孔安裝有旋轉套6-3 (見圖3),旋轉套內安裝有平面軸承6-4和軸承6-5,旋轉套外一側安裝有旋轉套螺母6-2。安裝在旋轉套內的推料桿6的一端通過推料桿螺栓6-1聯接固定在旋轉套一側的旋轉套螺母6-2上,另一端沿推料架床身的上床板上開設的長槽方向伸到托輥機構的左、右托輥20-6、20-7之間的輥面上,并抵于該輥面上的工件端面。推料架床身23為平面架。推料電機1通過傳動箱2帶動傳動絲桿4旋轉,傳動絲桿上的螺母座3 沿推料架床身的上床板7中間開設的通槽,帶動旋轉套6-3內的推料桿6作直線移動,將由自動進料機構輸送到托輥機構上的工件逐一推出其在左、右托輥輥面之間上的工位。推料電機由PLC控制,其推料速度和位置精確,動作平穩。
托輥機構20由托輥電機、減速箱、皮帶輪、三角皮帶、聯接軸、中間齒輪、齒輪、左托輥、左托輥和托輥床身構成。左、右托輥20-6、20-7 (見圖4、5)左、右托輥為尺寸相同并對稱分布的兩組圓輥體。兩托輥的一端伸出托輥床身22,分別安裝有齒輪20-8、20-9,兩齒輪分別與中間齒輪20-10嚙合,中間齒輪通過聯接軸20-5與皮帶輪20-4連接,皮帶輪通過三角皮帶20-3與減速箱20-2和托輥電機20-1相聯。聯接軸由安裝在托輥床身上的軸承支撐固定。左、右托輥的表面上開設有凹槽面。左、右托輥的另一端與托輥架上的卸料板17 相聯。托輥床身22平行安置于推料架床身23的后面。托輥電機20-1通過減速箱20-2、三角皮帶20-3、皮帶輪20-4、齒輪聯接軸20-5,帶動中間齒輪20-10旋轉,中間齒輪同時傳動左、右托輥上的齒輪,使得左、右托輥作同向旋轉,并帶動由自動進料機構滾動輸送過來的、 緊跨在左、右托輥輥面之間上的工件旋轉前行。托輥電機由PLC進行控制,達到轉速的調節。自動進料機構由儲料盒和送料斜板構成(見圖7)。儲料盒19-1安裝在托輥床身的一側,儲料盒下部的出料口聯接有送料斜板19-2,送料斜板的另一端伸出并懸置于左、右托輥輥面之間的上方位置。工件由人工喂料裝入儲料盒19-1上部的進料口,由儲料盒下部的出料口經送料斜板19-2滾動輸送到旋轉的左、右托輥的輥面之間,由推進機構將工件逐一推出其在左、右托輥輥面之間上的工位并相互抵進到加熱工序。壓料架機構由橫板、壓下螺栓和壓板構成;橫板沈-1橫跨并緊固聯接于托輥床身上,橫板的中間位置安裝有壓下螺栓沈-2,壓下螺栓的下端連接壓板沈-3。壓板21-3通過壓下螺栓21-2可調節其與工件外圓的距離,使工件外圓松貼合在左、右托輥的輥面之間, 以避免工件推送過程中的回跳現象。加熱電源9由一組高頻感應加熱電源構成。高頻感應加熱電源分別由芯片、控制和驅動電路、過壓、過流、過熱和保護電路集成為模塊并封裝在一絕緣殼體內,該絕緣殼體安裝于托輥床身22的上方。高頻感應加熱電源與通過線圈支座25安裝在加熱電源9封裝的絕緣殼體上的外圓感應線圈10-1電連接,外圓感應線圈置于左、右托輥輥面之間開設的凹槽面中間的前面。工件為緊跨在雙輥面上,旋轉推進感應線圈時,保持了等間隔。開關接通電源加熱工件時,工件旋轉達到了均勻加熱。淬火冷卻裝置依次由安裝在下方托輥床身一側的儲液箱16、電磁閥15、輸液泵 14、進液管13、噴液圈10-2、淬火液回流盤11和回液管12連通構成。噴液圈10_2(見圖9) 內設有多個高壓噴嘴,噴液圈通過設置在托輥床身上方的冷卻架支座M安裝在左、右托輥輥面開設的凹槽面中間的后面。加熱后的工件進入噴液圈內,儲液箱內的淬火液通過電磁閥15、輸液泵14、進液管13進入噴液圈10-2,高壓噴嘴噴出的淬火液,回流到安裝在噴液圈下方的淬火液回流盤11匯集,冷卻過濾后再由回液管12輸入至儲液箱。由于噴液圈內密布的高壓噴嘴進行噴淬火液,故淬火液量足,淬火均勻、工件冷卻迅速。儲液箱16內設有溫度傳感器,當溫度傳感器顯示由回液管12回流到儲液箱內的淬火液高于所要求的溫度上限時,則啟動儲液箱內的冷卻系統降溫淬火液,以保證工件高頻加熱后的淬火液溫度要求。卸料機構由依次連接的卸料板17和料桶18構成。加熱淬火后的工件,由卸料板弓I入料桶中集中放置后轉下工序加工。
權利要求
1.一種變速箱倒檔軸高頻自動淬火機,其特征在于其由推料機構、托輥機構、自動進料機構、壓料架機構、加熱電源、淬火冷卻裝置、卸料機構和PLC組成;推料機構由推料電機、傳動箱、螺母座、傳動絲桿、絲桿座、推料桿、上罩板和推料架床身構成;其中,推料電機(1)、傳動箱(2)、螺母座(3)、傳動絲桿(4)和絲桿座(8)依次安裝連接在推料架床身的上床板(7)的下部,螺母座的上部穿過推料架上床板中間開設的通槽,其上部內孔安裝有旋轉套(6-3),安裝在旋轉套內的推料桿(6)的一端通過推料桿螺栓(6-1)聯接固定在旋轉套一側的旋轉套螺母(6- 上,另一端沿推料架床身的上床板上開設的長槽方向伸到托輥機構的左、右托輥(20-6、20-7)之間的輥面上,并抵于該輥面上的工件端面;托輥機構由托輥電機、減速箱、皮帶輪、三角皮帶、聯接軸、中間齒輪、齒輪、左托輥、左托輥和托輥床身構成;左、右托輥(20-6、20-7)的一端伸出托輥床身(22),分別安裝有齒輪 (20-8、20-9 ),兩齒輪分別與中間齒輪(20-10 )嚙合,中間齒輪通過聯接軸(20-5 )與皮帶輪 (20-4 )連接,皮帶輪通過三角皮帶(20-3 )與減速箱(20-2 )和托輥電機(20_1)相聯;左、右托輥的表面上開設有凹槽面;左、右托輥的另一端與托輥架上的卸料板17相聯;自動進料機構由儲料盒和送料斜板構成;儲料盒(19-1)安裝在托輥床身的一側,儲料盒下部的出料口聯接有送料斜板(19-2),送料斜板的另一端伸出并懸置于左、右托輥輥面之間的上方位置;壓料架機構由橫板、壓下螺栓和壓板構成;橫板(26-1)橫跨并緊固聯接于托輥床身上,橫板的中間位置安裝有壓下螺栓(26-2),壓下螺栓的下端連接壓板(26-3);加熱電源由一組高頻感應加熱電源構成;高頻感應加熱電源分別由芯片、控制和驅動電路、過壓、過流、過熱和保護電路集成為模塊并封裝在一絕緣殼體內,該絕緣殼體安裝于托輥床身(22)的上方;高頻感應加熱電源與通過線圈支座(25)安裝在加熱電源(9)封裝的絕緣殼體上的外圓感應線圈(10-1)電連接,外圓感應線圈置于左、右托輥輥面之間開設的凹槽面中間的前面;淬火冷卻裝置依次由安裝在下方托輥床身一側的儲液箱、電磁閥、輸液泵、進液管、噴液圈、淬火液回流盤和回液管連通構成;噴液圈(10-2)內設有多個高壓噴嘴,噴液圈通過設置在托輥床身上方的冷卻架支座(24)安裝在左、右托輥輥面開設的凹槽面中間的后面;卸料機構由依次連接的卸料板(17 )和料桶(18 )構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速箱倒檔軸高頻自動淬火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架床身(23)為平面架。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速箱倒檔軸高頻自動淬火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機構的外圍設有罩板(5)。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速箱倒檔軸高頻自動淬火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套 (6-3 )內安裝有平面軸承(6-4 )和軸承(6-5 ),旋轉套外一側安裝有旋轉套螺母(6-2 )。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速箱倒檔軸高頻自動淬火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托輥 (20-6、20-7)為尺寸相同并對稱分布的兩組圓輥體。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速箱倒檔軸高頻自動淬火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聯接軸 (20-5)由安裝在托輥床身上的軸承支撐固定。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速箱倒檔軸高頻自動淬火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輥床身(22)平行安置于推料架床身(23)的后面。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速箱倒檔軸高頻自動淬火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儲液箱 (16)內設有溫度傳感器。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速箱倒檔軸高頻自動淬火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電機 (1)和托輥電機(20-1)由PLC控制。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變速箱倒檔軸高頻自動淬火機,其由推料機構、托輥機構、自動進料機構、壓料架機構、加熱電源、淬火液冷卻裝置、卸料機構和PLC組成;推料機構中的推料電機(1)傳動絲桿(4)上的螺母座(3)沿推料架床身上開設的通槽,帶動旋轉套6-3內的推料桿(6)將由自動進料機構輸送到托輥機構上的工件逐一推出其在左、右托輥(20-6、20-7)輥面之間上的工位并相互抵進到加熱電源(9)中的外圓感應線圈(10-1)內進行加熱后,再進入淬火冷卻裝置中的噴液圈內進行噴液淬火,待工件冷卻后通過卸料板(17)進入料桶(18)。實現了對工件進行自動加熱和淬火的目的,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適用于變速箱倒檔軸的大批量、規模化生產加工。
文檔編號C21D1/667GK102337383SQ20111030251
公開日2012年2月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9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9日
發明者周向東, 胡少名 申請人:安徽明雁齒輪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