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磨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磨床。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對機械零件的精度要求越來越高,而現有磨床無法達到高精度、高效率的要求,尤其是對于大中型零件的批量生產。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問題,提供一種磨床。本發明為實現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磨床,包括床體支體、工作臺機構、磨頭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整體安裝在床體上,所述床體上安裝有修正器;所述工作臺機構包括工作臺、工作臺主軸,所述工作臺主軸與工作臺相連,所述工作臺主軸上安裝有靜壓浮起機構和消隙機構,所述工作臺安裝有液壓浮起油腔,所述液壓浮起油腔對稱放置在工作臺主軸兩側;所述磨頭機構包括帶有砂輪的磨頭、砂輪軸、砂輪軸座、滑座、電機、 液壓升降平衡油缸,所述磨頭上安裝有光柵裝置,所述砂輪軸與電機采用直聯式聯接,所述砂輪軸與電機之間連有聯軸器,所述電機座在滑座上,所述滑座與液壓升降平衡油缸連接。由兩個磨頭機構組成,并通過橫梁將兩個磨頭機構的滑座連接在一起。所述床體鑄有相互交叉的主筋和副筋。所述修正器為2個,分別焊接在工作臺兩側。所述液壓浮起油腔上連接有超大液體儲存腔,所述超大液體儲存腔為圓盤狀套在工作臺主軸上。所述工作臺上安裝有無心電磁卡盤。本發明的特點是整個磨削循環均可自動完成,操作者僅需裝卸工件,機床可在一次裝夾中完成全部工序,保證了各磨削面的位置精度,是新一代高精度、高效率的生產型機床,適用于特大型齒輪、箱體、軸承套圈等的批量生產。
圖1是本發明具體實施例示意圖; 圖2是磨頭機構示意圖3是電機與砂輪軸連接示意圖; 圖4是工作臺機構示意圖。其中1、橫梁2、滑座3、砂輪軸座4、電機5、砂輪軸6、支體7、磨頭8、 工作臺9、修正器10、罩殼11、床體12、控制面板13、液壓升降平衡油缸14、聯軸器15、法蘭橡膠墊圈16、無心電磁卡盤17、超大液體儲存腔18、液壓浮起油腔19、 工作臺主軸。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4所示,本發明包括床體11、支體6、工作臺機構以及兩個磨頭機構,所述磨頭機構包括帶有砂輪的磨頭7、砂輪軸5、砂輪軸座3、滑座2、電機4、液壓升降平衡油缸13, 所述磨頭7上安裝有光柵裝置,以提高磨頭7找正角度的準確性,所述砂輪軸5與電機4之間連有聯軸器14,通過這種直聯式聯接節省空間,并保證磨頭7只傳遞扭矩,所述電機4座在滑座2上,并加墊大型法蘭橡膠墊圈15進行隔振,所述滑座2與液壓升降平衡油缸13連接,通過液壓升降平衡油缸13的進油、卸油實現磨頭7的往復升降運動,橫梁1將兩個磨頭機構的滑座2連接在一起,兩個磨頭7的布局可選為兩只立式磨頭,一只立式一只臥式端面磨頭,一只立式一只臥式范成磨頭等多種布局;所述工作臺機構包括工作臺8、工作臺主軸 19,所述工作臺主軸19與工作臺8相連,兩者之間安裝有彈性吸振橡膠墊圈,以減少工作臺 8因浮起、下落引起的震動,所述工作臺主軸19上安裝有靜壓浮起機構和消隙機構,所述工作臺8安裝有液壓浮起油腔18,所述液壓浮起油腔18對稱放置在工作臺主軸19兩側,所述液壓浮起油腔18上連接有超大液體儲存腔17,所述超大液體儲存腔17為圓盤狀套在工作臺主軸19上,通過增大液體的儲存量,保證液壓浮起平穩進行,所述工作臺8上安裝有無心電磁卡盤16或使用各種專用夾具,所述無心電磁卡盤16可自動根據工件大小及重量調整磁力大小,使工件不易變形;所述床體11鑄有相互交叉的主筋和副筋,以增強床體11的剛性及韌性,所述支體6整體安裝在所述床體11上,以增強床體11剛度,支體6對工作臺 8處采用兩端凹進頂部凸起,充分利用空間,所述床體11上焊有2個修正器9,分別安裝于工作臺8兩側,為對應的磨頭7進行修正,所述修正器9可選用單點直線砂輪修正器或圓弧砂輪修正器等;床體11上設有罩殼10進行防護,罩殼10可選配自動門、光幕保護裝置,床體11頂面四周設有冷卻液沖洗裝置,床體11上安裝有控制面板12,數控系統采用西門子 840d。工作時,將工件裝夾到工作臺上,將數據指令輸入到數控系統中即可一次裝夾自動完成整個磨削循環工作,通過對各個部件的改造成為新一代高精度、高效率的生產型磨床。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
,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披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磨床,包括床體(11)、支體(6)、工作臺機構、磨頭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體 (6)整體安裝在床體(11)上,所述床體(11)上安裝有修正器(9);所述工作臺機構包括工作臺(8 )、工作臺主軸(19 ),所述工作臺主軸(19 )與工作臺(8 )相連,所述工作臺主軸(19 ) 上安裝有靜壓浮起機構和消隙機構,所述工作臺(8)安裝有液壓浮起油腔(18),所述液壓浮起油腔(18)對稱放置在工作臺主軸(19)兩側;所述磨頭機構包括帶有砂輪的磨頭(7)、 砂輪軸(5)、砂輪軸座(3)、滑座(2)、電機(4)、液壓升降平衡油缸(13),所述磨頭(7)上安裝有光柵裝置,所述砂輪軸(5)與電機(4)采用直聯式聯接,所述砂輪軸(5)與電機(4)之間連有聯軸器(14),所述電機(4)座在滑座(2)上,所述滑座(2)與液壓升降平衡油缸(13) 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磨床,其特征在于由兩個磨頭機構組成,并通過橫梁(1)將兩個磨頭機構的滑座(2 )連接在一起。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體(11)鑄有相互交叉的主筋和副筋。
4.如權利要求1和2所述的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正器(9)為2個,分別焊接在工作臺(8)兩側。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壓浮起油腔(18)上連接有超大液體儲存腔(17 ),所述超大液體儲存腔(17 )為圓盤狀套在工作臺主軸(19 )上。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臺(8)上安裝有無心電磁卡盤 (16)。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磨床,包括床體支體、工作臺機構、磨頭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整體安裝在床體上,所述床體上安裝有修正器;所述工作臺機構包括工作臺、工作臺主軸,所述工作臺主軸與工作臺相連,所述工作臺主軸上安裝有靜壓浮起機構和消隙機構,所述工作臺安裝有液壓浮起油腔,所述液壓浮起油腔對稱放置在工作臺主軸兩側;所述磨頭機構包括帶有砂輪的磨頭、砂輪軸、砂輪軸座、滑座、電機、液壓升降平衡油缸,所述磨頭上安裝有光柵裝置,所述砂輪軸與電機采用直聯式聯接,所述砂輪軸與電機之間連有聯軸器,所述電機座在滑座上,所述滑座與液壓升降平衡油缸連接。本發明的特點是整個磨削循環均可自動完成,操作者僅需裝卸工件,機床可在一次裝夾中完成全部工序,保證了各磨削面的位置精度,是新一代高精度、高效率的生產型機床,適用于特大型齒輪、箱體、軸承套圈等的批量生產。
文檔編號B24B41/04GK102407465SQ201110352960
公開日2012年4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0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10日
發明者高永明 申請人:大連永明數控機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