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能夠對型腔減壓的金屬重力鑄造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鑄造模具,尤其涉及一種能夠對型腔減壓的金屬重力鑄造模具。
背景技術:
由于金屬重力鑄造相對于砂型鑄造而言,其鑄件具有機械性能高、精度高、表面光潔度高、液體金屬耗量減少的優點,因此目前,發動機氣缸、汽缸蓋等具有散熱片的機械部件通常是通過金屬重力鑄造成型。現有用于鑄造具有散熱片鑄件的金屬重力鑄造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左半模和右半模,左半模和右半模分別包括若干金屬葉片,各金屬葉片均包括連接部和鑄型部,其中,左半模的金屬葉片之間依次層疊,且左半模的各金屬葉片的連接部之間通過螺釘連接,右半模的金屬葉片之間依次層疊,且右半模的各金屬葉片的連接部之間通過螺釘連接,各相鄰金屬葉片的鑄型部之間均留有間隙空間,該間隙空間構成金屬重力鑄造模具的散熱片型腔。散熱片的厚度較薄,約5_左右,相鄰金屬葉片的鑄型部之間的距離由于等于散熱片的厚度,其距離也較短,金屬重力鑄造模具的散熱片型腔的容積也相應的較小,因此在金屬熔液澆注的過程中,金屬熔液難以完全將散熱片型腔中的氣體擠出,金屬熔液不能澆滿散熱片型腔,從而造成冷隔、澆不足和氣孔缺陷等問題,降低了鑄件合格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解決的技術問題是:一種能夠對型腔減壓的金屬重力鑄造模具,在澆注過程中能夠排除型腔中的氣體。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能夠對型腔減壓的金屬重力鑄造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左半模和右半模,左半模和右半模分別包括若干金屬葉片,各金屬葉片均包括連接部和鑄型部,其中,左半模的金屬葉片之間依次層疊,且左半模的各金屬葉片的連接部之間通過螺釘固定連接,右半模的金屬葉片之間依次層疊,且右半模的各金屬葉片的連接部之間通過螺釘固定連接,各相鄰金屬葉片的鑄型部之間均留有間隙空間,該間隙空間構成金屬重力鑄造模具的散熱片型腔,其特征是,所述左半模設有第一負壓排氣通道,該第一負壓排氣通道貫穿左半模的各金屬葉片的連接部,所述右半模設有第二負壓排氣通道,該第二負壓排氣通道貫穿右半模的各金屬葉片的連接部;所述上模設有與第一負壓排氣通道相對應的第一排氣孔、與第二負壓排氣通道相對應的第二排氣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左半模的金屬葉片之間依次層疊,且左半模的各金屬葉片的連接部之間通過螺釘固定連接,右半模的金屬葉片之間依次層疊,且右半模的各金屬葉片的連接部之間通過螺釘固定連接,左半模的各金屬葉片的連接部之間、右半模的各金屬葉片的連接部之間始終存在縫隙,不能夠完全密封,又由于左半模設有第一負壓排氣通道,第一負壓排氣通道貫穿左半模的各金屬葉片的連接部,右半模設有第二負壓排氣通道,第二負壓排氣通道貫穿右半模的各金屬葉片的連接部,本發明在使用過程中,將第一負壓排氣通道和第二負壓排氣通道分別連通到外接的真空泵,在金屬熔液澆注的過程中,開啟真空泵,真空泵通過各金屬葉片的連接部之間的縫隙、第一負壓排氣通道和第二負壓排氣通道將金屬重力鑄造模具的散熱片型腔中的氣體抽出,減少了金屬熔液進入散熱片型腔的阻力,使得澆注的金屬熔液能夠順利的完全充滿散熱片型腔中,避免了在散熱片型腔中形成冷隔、澆不足和氣孔缺陷的質量問題,提高了鑄件的合格率,同時由于改善了型腔中的空氣流動,降低了型腔的溫度和型腔中的澆注金屬熔液的溫度,從而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 圖2為圖1的A向示意 圖3為金屬葉片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參見圖1 圖3,一種能夠對型腔減壓的金屬重力鑄造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2、左半模3和右半模4,在上模1、下模2、左半模3和右半模4之間構成金屬重力鑄造模具的鑄體型腔6。左半模3和右半模4分別包括若干金屬葉片5,各金屬葉片5均包括連接部5a和鑄型部5b,金屬葉片5的數量與鑄件產品的尺寸、散熱片的數量之間成正比,各個金屬葉片5的尺寸根據鑄件產品的整體形狀而定,即所有金屬葉片的鑄型部的連接輪廓與鑄件的外輪廓相一致。左半模3的各金屬葉片5之間依次層疊,層疊時,左半模3的各金屬葉片的連接部5a厚度方向的側面與相鄰金屬葉片的連接部5a厚度方向的側面相接觸,其接觸面存在間縫,且左半模3的各金屬葉片的連接部5a之間通過螺釘固定連接,各相鄰金屬葉片的鑄型部5b之間均留有間隙空間,各間隙空間分別構成金屬重力鑄造模具的散熱片型腔6’,左半模3的散熱片型腔6’屬于鑄體型腔6的一部分。右半模4的各金屬葉片5之間依次層疊,層疊時,右半模4的各金屬葉片的連接部5a厚度方向的側面與相鄰金屬葉片的連接部5a厚度方向的側面相接觸,其接觸面存在間縫,且右半模4的各金屬葉片的連接部5a之間通過螺釘固定連接,右半模4的各相鄰金屬葉片的鑄型部5b之間均留有間隙空間,各間隙空間分別構成金屬重力鑄造模具的散熱片型腔6’,右半模4的散熱片型腔6’屬于鑄體型腔6的一部分。左半模3的散熱片型腔6’與右半模4的散熱片型腔6’的總數量等于鑄件散熱片的數量。左半模3設有第一負壓排氣通道3’,該第一負壓排氣通道3’貫穿左半模3的各金屬葉片的連接部5a,右半模4設有第二負壓排氣通道4’,該第二負壓排氣通道4’貫穿右半模的各金屬葉片的連接部5a ;上模I設有與第一負壓排氣通道3’相對應的第一排氣孔la、與第二負壓排氣通道4’相對應的第二排氣孔lb。另外為了加速散熱片型腔中的空氣排放,左半模、右半模還可以分別設置數條第一負壓排氣通道3’、第二負壓排氣通道4’。本發明的工作原理是:
由于左半模的金屬葉片之間依次層疊,且左半模的各金屬葉片的連接部之間通過螺釘固定連接,右半模的金屬葉片之間依次層疊,且右半模的各金屬葉片的連接部之間通過螺釘固定連接,左半模的各金屬葉片的連接部之間、右半模的各金屬葉片的連接部之間始終存在縫隙,不能夠完全密封,又由于左半模設有第一負壓排氣通道,第一負壓排氣通道貫穿左半模的各金屬葉片的連接部,右半模設有第二負壓排氣通道,第二負壓排氣通道貫穿右半模的各金屬葉片的連接部,本發明在使用過程中,將第一負壓排氣通道和第二負壓排氣通道分別連通到外接的真空泵,在金屬熔液澆注的過程中,開啟真空泵,真空泵通過各金屬葉片的連接部之間的縫隙、第一負壓排氣通道和第二負壓排氣通道將金屬重力鑄造模具的散熱片型腔中的氣體抽出,減少了金屬熔液進入散熱片型腔的阻力,從而使得澆注的金屬熔液能夠順利的完全充滿散熱片型腔中,避免了在散熱片型腔中形成冷隔、澆不足和氣孔缺陷的質量問題,提高了鑄件的合格率,同時由于改善了型腔中的空氣流動,降低了型腔的溫度和型腔中的澆注金屬熔液的溫度,從而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權利要求
1.一種能夠對型腔減壓的金屬重力鑄造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左半模和右半模,左半模和右半模分別包括若干金屬葉片,各金屬葉片均包括連接部和鑄型部,其中,左半模的金屬葉片之間依次層疊,且左半模的各金屬葉片的連接部之間通過螺釘固定連接,右半模的金屬葉片之間依次層疊,且右半模的各金屬葉片的連接部之間通過螺釘固定連接,各相鄰金屬葉片的鑄型部之間均留有間隙空間,該間隙空間構成金屬重力鑄造模具的散熱片型腔,其特征是:所述左半模設有第一負壓排氣通道,該第一負壓排氣通道貫穿左半模的各金屬葉片的連接部,所述右半模設有第二負壓排氣通道,該第二負壓排氣通道貫穿右半模的各金屬葉片的連接部;所述上模設有與第一負壓排氣通道相對應的第一排氣孔、與第二負壓排氣通道相對應的第二排氣孔。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夠對型腔減壓的金屬重力鑄造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左半模和右半模,左半模和右半模分別包括若干金屬葉片,各金屬葉片均包括連接部和鑄型部,左半模的金屬葉片之間、右半模的金屬葉片之間分別依次層疊,各相鄰金屬葉片的鑄型部之間均留有間隙空間,該間隙空間構成金屬重力鑄造模具的散熱片型腔,左半模設有第一負壓排氣通道,該第一負壓排氣通道貫穿左半模的各金屬葉片的連接部,右半模設有第二負壓排氣通道,該第二負壓排氣通道貫穿右半模的各金屬葉片的連接部。本發明避免了在散熱片型腔中形成冷隔、澆不足和氣孔缺陷的質量問題,提高了鑄件的合格率和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文檔編號B22C9/22GK103143683SQ201110403380
公開日2013年6月12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7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7日
發明者孫仁坤 申請人:重慶志成機械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