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撈渣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粗鉛冶煉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撈渣斗。
背景技術:
粗鉛冶煉是一種將粗鉛鉛塊加熱成為液態鉛進行冶煉的工藝,粗鉛冶煉能夠提升粗鉛的精細程度,使其應用于對鉛具有較高性能要求的技術領域。在粗鉛冶煉過程中,首先將鉛塊進行加熱,使其熔化變為液態鉛水,然后在對鉛水進行提純處理。粗鉛中含有大量的雜質,在熔融狀態下的鉛水中,這些雜質會以浮渣的形式浮于鉛水上,此時需要人工操作將浮渣撈出。并且由于高溫作用,部分鉛水會發生氧化作用形成氧化鉛,氧化鉛與浮渣粘連后具有較高的粘結性,增加了撈渣操作人員的操作復雜程度以及撈渣的困難程度。綜上所述,如何解決于鉛水中撈取浮渣困難的問題,成為了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為提供一種撈渣斗,該撈渣斗能夠實現解決于鉛水中撈取浮渣困難的目的。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撈渣斗,用于鉛鍋中浮渣的清理,包括撈渣斗主體,由兩個槽型結構的半渣斗組成,且兩個所述半渣斗的開口端相對布置,所述半渣斗的底壁開設有漏液孔;傳動軸,為兩個,且分別與兩個所述半渣斗的側壁相連;驅動裝置,用于驅動至少一個所述傳動軸旋轉。優選地,所述半渣斗的底壁靠近開口端的一側向下傾斜并與水平面形成有第一夾角,靠近所述傳動軸的一側向上傾斜并與水平面形成有第二夾角。優選地,所述第一夾角為40°至50°夾角。優選地,所述第二夾角為5°至20°夾角。優選地,所述驅動裝置包括液壓馬達和齒輪箱,所述液壓馬達與所述齒輪箱連接, 所述齒輪箱驅動至少一個傳動軸旋轉。優選地,兩個所述傳動軸的軸端分別安裝有兩個相同的傳動齒輪,兩個相同的所述傳動齒輪相互嚙合,所述齒輪箱的輸出端與至少一個所述傳動齒輪相嚙合。優選地,本發明還包括加強連桿,所述加強連桿為兩根分別對稱地設置于所述撈渣斗主體上,所述加強連桿的一端與所述轉動軸固定相連,所述加強連桿的另一端與所述撈渣斗主體的側壁固定相連。優選地,本發明還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套設于兩根所述轉動軸上,并設置于所述撈渣斗主體的上側。優選地,所述漏液孔均勻分布于所述撈渣斗的底壁上。
優選地,所述撈渣斗主體為12CrlMoV耐熱鋼板撈渣斗主體。本發明所提供的撈渣斗是一種用于對鉛鍋中的浮渣進行撈取清理的設備,包括由兩個槽型結構的半渣斗組成的撈渣斗主體,且兩個所述半渣斗的開口端相對布置,所述半渣斗的底壁開設有漏液孔;兩個分別與相異的半渣斗的側壁相連的傳動軸;該結構設計能夠使得半渣斗隨傳動軸的轉動而旋轉,當撈渣斗沉入鉛水中時,通過半渣斗的開閉運動能夠將浮渣撈起,實現鉛水中浮渣的清理工作;用于驅動至少一個所述傳動軸旋轉的驅動裝置,通過驅動裝置驅動傳動軸旋轉,以實現半渣斗的閉合運動。通過本發明提供的撈渣斗的結構設計,能夠使得在本發明插入到鉛水中通過半渣斗的開閉較為容易地將鉛水中浮渣撈起,降低操作人員的撈渣強度。
圖1為本發明一種實施例中撈渣斗在打開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一種實施例中撈渣斗在閉合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一種實施例中撈渣斗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一種實施例中撈渣斗主體中底板的橫向夾角示意圖;圖5為本發明一種實施例中撈渣斗主體中底板的縱向夾角示意圖;圖1至圖5中,部件名稱與附圖標記的對應關系為撈渣斗主體1 ;半渣斗11 ;漏液孔12 ;轉動軸2 ;驅動裝置3 ;液壓馬達31 ;齒輪箱32 ;加強連桿4 ;限位板5 ;第一夾角α ;第二夾角β。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的核心為提供一種撈渣斗,該撈渣斗的底板呈錐形設計,這種尖狀設計能夠有效地擊裂粘連的浮渣,使得本發明較為容易地插入到鉛水中,并且通過底板的可開閉結構設計能夠較為容易地將鉛水中浮渣撈起,降低操作人員的撈渣強度。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請參考圖1、圖2和圖3,其中圖1為本發明一種實施例中撈渣斗在打開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一種實施例中撈渣斗在閉合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一種實施例中撈渣斗的局部結構示意圖。本發明所提供的撈渣斗是一種用于對鉛鍋中的浮渣進行撈取清理的設備,包括由兩個槽型結構的半渣斗組成的撈渣斗主體,且兩個所述半渣斗的開口端相對布置,所述半渣斗的底壁開設有漏液孔;兩個分別與相異的半渣斗的側壁相連的傳動軸;該結構設計能夠使得半渣斗隨傳動軸的轉動而旋轉,當撈渣斗沉入鉛水中時,通過半渣斗的開閉運動能夠將浮渣撈起,實現鉛水中浮渣的清理工作;用于驅動至少一個所述傳動軸旋轉的驅動裝置,通過驅動裝置驅動傳動軸旋轉,以實現半渣斗的閉合運動。通過本發明提供的撈渣斗的結構設計,能夠使得在本發明插入到鉛水中通過半渣斗的開閉較為容易地將鉛水中浮渣撈起,代替人工完成撈渣操作,降低了操作人員的工作危險程度。本發明所提供的動力裝置能夠對撈渣斗主體在進行開閉的過程中提供動力,通過動力裝置代替人工對兩個半渣斗之間的關閉或者打開動作提供動力源。傳動軸用于連接動力裝置和撈渣斗主體,轉動軸與動力裝置相連接并可在動力裝置的驅動下轉動,該結構設計能夠提高本發明的機械自動化程度。具體地,漏液孔均勻分布于撈渣斗的底壁上。具體地,半渣斗的底壁靠近開口端的一側向下傾斜并與水平面形成有第一夾角, 靠近傳動軸的一側向上傾斜并與水平面形成有第二夾角。當兩個半渣斗閉合后,由于半渣斗的底壁結構設計能夠使得撈渣斗遠離傳動軸的一端呈楔形結構。由于鉛水中浮渣具有較高地粘連性,采用楔形結構的撈渣斗能夠輕松地擊碎粘連的浮渣,從而進入到鉛水中并將被擊碎的浮渣撈起清除。請參考圖4和圖5,圖4為本發明一種實施例中撈渣斗主體中底板的橫向夾角示意圖;圖5為本發明一種實施例中撈渣斗主體中底板的縱向夾角示意圖。經過發明人長期的研究調查,基于上述實施例,在本發明的一個具體實施例中,具體地將底板的傾斜角度設置為第一夾角為40°至50°夾角;第二夾角為5°至20°夾角。本發明是通過兩個半渣斗實現浮渣清除工作的,其具體操作為撈渣斗打開,在有浮渣的鉛水上方停止,然后下沉至鉛水中,再合并半渣斗,浮渣存于半渣斗內,被撈起的鉛水通過漏液孔漏回至鍋中。為了使得兩個半渣斗能夠同時打開或者關閉,本發明在一個具體實施方式
中采用如下結構兩個傳動軸的軸端分別安裝有兩個相同的傳動齒輪,兩個相同的傳動齒輪相互嚙合,齒輪箱的輸出端與至少一個傳動齒輪相嚙合。采用相同的傳動齒輪進行傳動,使兩個傳動軸具有相同的旋轉速度,從而帶動兩個半渣斗同時打開或者關閉。具體地,本發明所提供的驅動裝置包括液壓馬達和齒輪箱,液壓馬達與齒輪箱連接,齒輪箱驅動至少一個傳動軸旋轉。由于本發明是應用高溫的鉛水中,因此本發明優選地將驅動裝置采用液壓馬達和齒輪箱,當然在對傳動軸進行傳動時,還可以采用鏈條等耐熱性質的傳動部件。液壓馬達的轉子能夠將液壓能轉化為轉子的動能,轉子上安裝有轉子齒輪,轉子齒輪與齒輪箱的輸入端相嚙合,齒輪箱能夠將液壓馬達的動能通過齒輪箱內齒輪組的轉動形式進行輸出,齒輪箱的輸出端與傳動軸上的傳動齒輪相嚙合。在本發明中,齒輪箱能夠將液壓馬達的旋轉形式傳遞給撈渣斗主體,實現半渣斗的開閉運動。本發明在一個實施例中將傳動軸設置于撈渣斗主體側壁上,傳動軸與半渣斗形成一個類L形,由于撈渣斗主體需要在在鉛水中進行閉合運動,由于鉛水粘稠對撈渣斗主體具有較大的阻力,因此在撈渣斗主體1進行轉動時,轉動軸對半渣斗施加的扭矩較大,容易造成傳動軸與半渣斗之間的連接部位的損壞。為了減少轉動軸對半渣斗直接傳遞的力,本發明還提供了加強連桿,具體地,加強連桿為兩根并分別對稱地設置于撈渣斗主體上,加強連桿的一端與轉動軸固定相連,加強連桿的另一端與撈渣斗的側壁固定相連。如此設置能夠使得轉動軸、半渣斗和加強連桿構成一個三角形結構,用于驅動半渣斗轉動的力分別通過轉動軸和加強連桿傳遞給半渣斗,降低了半渣斗與傳動軸之間的損壞風險。本發明還提供了限位板,限位板用于對撈渣斗主體進行轉動軸軸向的限位,使得撈渣斗主體安裝于轉動軸上時固定。限位板的具體結構為套設于兩根轉動軸上,與轉動軸保持相對固定,并設置于撈渣斗主體的上側,使得撈渣斗主體抵住限位板后,不能夠再沿轉動軸的軸向移動。當撈渣斗主體下沉于鉛水中時,限位板還能夠給予撈渣斗主體向下的力以克服鉛水的阻力。在本發明的一個具體實施方式
中將撈渣斗主體1進行了如下材料以及結構優化。 撈渣斗主體1為12Cr IMoV耐熱鋼板撈渣斗主體1,采用12Cr IMoV耐熱鋼板能夠降低高溫鉛水對撈渣斗主體1的損耗,提高撈渣斗的使用壽命。以上對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撈渣斗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發明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發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發明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發明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撈渣斗,用于鉛鍋中浮渣的清理,其特征在于,包括撈渣斗主體,由兩個槽型結構的半渣斗組成,且兩個所述半渣斗的開口端相對布置,所述半渣斗的底壁開設有漏液孔;傳動軸,為兩個,且分別與兩個所述半渣斗的側壁相連; 驅動裝置,用于驅動至少一個所述傳動軸旋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撈渣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半渣斗的底壁靠近開口端的一側向下傾斜并與水平面形成有第一夾角,靠近所述傳動軸的一側向上傾斜并與水平面形成有第二夾角。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撈渣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夾角為40°至50°夾角。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撈渣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夾角為5°至20°夾角。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撈渣斗,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裝置包括液壓馬達和齒輪箱,所述液壓馬達與所述齒輪箱連接,所述齒輪箱驅動至少一個傳動軸旋轉。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撈渣斗,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傳動軸的軸端分別安裝有兩個相同的傳動齒輪,兩個相同的所述傳動齒輪相互嚙合,所述齒輪箱的輸出端與至少一個所述傳動齒輪相嚙合。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撈渣斗,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加強連桿,所述加強連桿為兩根分別對稱地設置于所述撈渣斗主體上,所述加強連桿的一端與所述轉動軸固定相連,所述加強連桿的另一端與所述撈渣斗主體的側壁固定相連。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撈渣斗,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套設于兩根所述轉動軸上,并設置于所述撈渣斗主體的上側。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撈渣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液孔均勻分布于所述撈渣斗的底壁上。
10.根據權利要求1至9任一項所述撈渣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撈渣斗主體為12CrlMoV 耐熱鋼板撈渣斗主體。
全文摘要
本發明所提供的撈渣斗是一種用于對鉛鍋中的浮渣進行撈取清理的設備,包括由兩個槽型結構的半渣斗組成的撈渣斗主體,且兩個所述半渣斗的開口端相對布置,所述半渣斗的底壁開設有漏液孔;兩個分別與相異的半渣斗的側壁相連的傳動軸;該結構設計能夠使得半渣斗隨傳動軸的轉動而旋轉,當撈渣斗沉入鉛水中時,通過半渣斗的開閉運動能夠將浮渣撈起,實現鉛水中浮渣的清理工作;用于驅動至少一個所述傳動軸旋轉的驅動裝置,通過驅動裝置驅動傳動軸旋轉,以實現半渣斗的閉合運動。通過本發明提供的撈渣斗的結構設計,能夠使得在本發明插入到鉛水中通過半渣斗的開閉較為容易地將鉛水中浮渣撈起,降低操作人員的撈渣強度。
文檔編號B22D43/00GK102489697SQ20111044170
公開日2012年6月13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6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26日
發明者冷再寒, 周雄, 夏中衛, 張罡, 張 榮, 楊岳云, 歐捍東, 紀成香, 翦英軍, 肖功明, 胡杰, 譚勇虎, 陽小燕, 黃松永 申請人:株洲冶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重慶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