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熱處理霧冷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彎管加工用裝置,具體涉及彎管加工用的一種熱處理霧冷裝置。
背景技術:
我們知道,在彎管初步燒制成型后,需要對其進行淬火處理,現有技術中淬火處理是在一個淋噴裝置中進行,該淋噴裝置主要由箱體、淋噴頭、風扇和排風通道組成,其中風扇均勻分布在箱體兩側,淋噴頭設置在箱體內部的頂端,而排風通道只是在箱體頂部邊緣開孔所構成的。但是由于淋噴頭只是設置在淋噴裝置的頂端,風扇一般是采用380V的軸流風扇,排風通道僅是在箱體頂部開孔,導致現有的淋噴裝置存在淋噴效果不佳,噪音大和排風量小不順暢的缺點。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熱處理霧冷裝置,解決現有的淋噴裝置排風量小不順暢的問題。為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熱處理霧冷裝置,包括箱體、風扇、淋噴頭和排風通道,所述的風扇均勻設置在箱體的兩側,淋噴頭設置在箱體內的上端,所述的排風通道連接在箱體的頂蓋上,并在排風通道末端安裝有抽風機。為使本實用新型達到更好的技術效果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上述的抽風機有兩臺,能夠提供足夠吸力以保證通風順暢。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上述的風扇為220V的工業風扇,這種工業風扇的噪音非常小。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上述的淋噴頭總計至少有96個,均勻設置在箱體內的上端和兩側。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上述的箱體下端設有節水回收管道,將淋噴后的水回收再次利用,節約資源。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箱體的頂蓋上設置通風管道,并在其末端設置抽風機,可以保證足夠的抽風量,以便淋噴裝置內的淬火達到最佳效果。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右視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2的A-A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闡述。如圖1所示,一種熱處理霧冷裝置,包括箱體1、風扇2、淋噴頭3和排風通道4,所述的風扇2均勻設置在箱體1的兩側,淋噴頭3設置在箱體1內的上端,所述的排風通道4 連接在箱體1的頂蓋上,并在排風通道4末端安裝有抽風機,本實施例在箱體1的頂蓋上設置通風管道4,并在其末端設置抽風機,可以保證足夠的抽風量,以便淋噴裝置內的彎管淬火達到最佳效果。另外,抽風機有兩臺,風扇2采噪音非常小的220V的工業風扇,淋噴頭3 有96個,均勻設置在箱體1內的上端和兩側,箱體1下端設有節水回收管道5,將淋噴后的水回收再次利用,節約資源。
權利要求1.一種熱處理霧冷裝置,包括箱體(1)、風扇O)、淋噴頭C3)和排風通道G),所述的風扇⑵均勻設置在箱體⑴的兩側,淋噴頭⑶設置在箱體⑴內的上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排風通道(4)連接在箱體(1)的頂蓋上,并在排風通道(4)末端安裝有抽風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熱處理霧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抽風機有兩臺。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熱處理霧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風扇( 為220V 的工業風扇。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熱處理霧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淋噴頭C3)至少有 96個,均勻設置在箱體(1)內的上端和兩側。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熱處理霧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體(1)下端設有節水回收管道(5)。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彎管加工用裝置,具體公開了彎管加工用的一種熱處理霧冷裝置,包括箱體(1)、風扇(2)、淋噴頭(3)和排風通道(4),所述的風扇(2)均勻設置在箱體(1)的兩側,淋噴頭(3)設置在箱體(1)內的上端,所述的排風通道(4)連接在箱體(1)的頂蓋上,并在排風通道(4)末端安裝有抽風機。本實用新型的作用是在箱體的頂蓋上設置通風管道,并在其末端設置抽風機,可以保證足夠的抽風量,以便淋噴裝置內的彎管淬火達到最佳效果。
文檔編號C21D1/667GK202201931SQ20112025505
公開日2012年4月25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19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19日
發明者秦勁松 申請人:成都博世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