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的是一種鋼鐵熱處理裝置,特別是一種高速降溫,具有強烈淬火效應的水溶液淬火的工藝設備。
背景技術:
鋼的淬火是普遍而重要的鋼材強化方法。它是將鋼加熱到臨界溫度ac3(亞共析鋼)或ac1(過共析鋼)以上溫度,保溫一段時間,使之全部或部分奧氏體化,然后以大于臨界冷卻速度的冷速快冷到ms以下(或ms附近等溫)進行馬氏體(或貝氏體)轉變的熱處理工藝。
淬火的目的是使過冷奧氏體進行馬氏體或貝氏體轉變,得到馬氏體或貝氏體組織,然后配合以不同溫度的回火,以大幅提高鋼的強度、硬度、耐磨性、疲勞強度以及韌性等,從而滿足各種機械零件和工具的使用要求。
淬火的快速冷卻過程一般是在介質中實現的,常用的介質為水,油和鹽類物質。不同介質的冷卻速度不同。按常規的理論,冷卻速度越大,工件強度和硬度越高,但開裂傾向越大。如使用水作淬火介質,比使用油作介質,得到更高的強度和硬度,但淬火應力大,工件容易變形開裂。
近年來的最新研究表明,工件淬火時的開裂傾向和冷卻速度的關系不是簡單的線性關系。隨著冷卻速度的增加,開裂傾向先增加,在350℃/s達到最高,而冷卻速度繼續增加,開裂傾向減小。這是因為在350℃/s高速冷卻條件下,工件表面層和內部收縮膨脹的組合形式發生變化,使表面層處于壓應力狀態,從而減輕開裂傾向,此即強烈淬火效應。研究表明,要獲較大的表層壓應力,冷卻速度應遵循“高溫快冷,低溫慢冷”的先快后慢的原則。
同時在高速冷卻條件下,工件的硬度、耐磨性等指標也比低速冷卻條件下大為增加。
公開號為cn106011407a;cn101693942b等專利文件中公開的技術方案于本發明同屬一個領域。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進一步改善疲勞性能,淬火強度高,冷卻時間和冷卻強度可調節的水溶液淬火設備。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包括強烈淬火效應槽、介質池、泵、流量調節閥以及管路,所述強烈淬火效應槽安裝在可調節支架上,通過可調節支架調節強烈淬火效應槽的傾斜度、控制工件在強烈淬火效應槽中冷卻的時間,介質池位于強烈淬火效應槽的下方,泵將介質池中的介質通過管路送入強烈淬火效應槽的進口,流量調節閥設置在管路上。
本發明還可以包括:
1、強烈淬火效應槽是由內外夾層的殼體包裹形成的筒狀通道,夾層外壁為密封結構,內壁為帶孔板,淬火介質通入夾層中;強烈淬火效應槽分為上下兩半,下半部分通過介質進孔產生水墊功能。
2、介質池中間設帶孔隔板,帶孔隔板傾斜安裝,介質池內置有熱交換器,熱交換器接外部冷水。
本發明的水溶液淬火的工藝設備,用于代替淬火油的對鋼零件的淬火。淬火介質選用無機鹽的水溶液,無毒,不污染環境。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使用本發明的水溶液淬火的工藝設備,可對鋼或合金鋼零件進行淬火。淬火無死角,硬化均勻,工件的硬度和耐磨性大大增加。淬火時間和淬火強度可調控,整個冷卻過程符合“高溫快冷,低溫慢冷”的要求,增加工件外層的壓應力,增加疲勞壽命。整個系統簡單,同時水溶液比淬火油便宜,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同時使用無機鹽水溶液做淬火介質,替代有污染的淬火油,保護環境。
公開號為cn106011407a的專利文件中,主要針對真空水冷熱處理,在淬火時,每一批工件放入吊筐組件中,處理完成后才能處理下一批,是按批次處理的,而本發明是一種常壓下熱處理設備,可連續處理由爐內出來的工件。公開號為cn106011407a的專利文件中,在淬火時,工件放入吊筐組件中,由噴頭噴水,工件與吊筐接觸的地方水不容易噴到,會形成冷卻死角,使工件產生軟點;而本發明設計了水墊功能,利用水墊作用和強烈淬火效應槽斜度配合作用使工件運動,沒有夾具和底板等能擋住水流沖擊而產生冷卻死角的運輸工具,從而淬火介質能不受阻礙的噴到工件表面各處,實現無死角的冷卻。另一個不同是本發明最后的冷卻裝置為水槽,工件在其中的冷卻速度降低了,符合強烈淬火“高溫快冷,低溫慢冷”的要求。
公告號為cn101693942b的專利文件中為一種水槽內強烈攪拌的強烈淬火系統,冷卻功能在水槽內攪拌實現,淬火各時段冷卻速度不能調節,同時沉底的零件有冷卻死角;而本發明的冷卻功能由強烈淬火效應槽噴水和水槽內冷卻兩步實現,實現“高溫快冷,低溫慢冷”的要求。
為達到好的強烈淬火效應,控制冷卻過程的時間和冷卻強度,本發明提出了水墊通道下降式的噴水型、兩段冷卻的工藝,工藝針對65mn,gcr15,9sicr等鋼材制作的小件零件的控時控強度冷卻,并依據工藝內容設計制造本發明的設備系統。本發明是控時控冷卻強度的高速淬火的設備,其特點為工藝簡單,成本低,淬火強度高,冷卻時間和冷卻強度可調節。工件表面壓應力,可進一步改善疲勞性能,適用于制造齒輪,滾道,軸承圈,彈簧等需要高硬度高強度和高疲勞壽命的零件。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水溶液淬火的工藝設備的系統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水溶液淬火的工藝設備中強烈淬火效應水槽結構圖。
圖3為本發明水溶液淬火的工藝設備中水池結構圖。
圖4a為20crmnti鋼滲碳1h經cacl2水溶液介質淬火4s后的的試樣表層xrd衍射圖譜,圖4b為局部放大圖。
圖5為20crmnti經cacl2水溶液介質淬火不同時間后沖擊韌性隨滲碳時間的變化趨勢。
圖6為20crmnti鋼滲碳10h后經cacl2水溶液介質淬火后的硬度梯度曲線。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舉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結合圖1,本發明的水溶液淬火的工藝設備由以下部分組成:強烈淬火效應水槽、可調節支架2、水池3、水泵4、流量調節閥5以及管路。
強烈淬火效應水槽1放在可調節支架2上,通過調節支架,水槽的傾斜度可調節。可調節支架上帶有支架的調節系統6。通過調節水槽的傾斜度,可以調節工件在水槽中的運動速度,從而控制工件在水槽中冷卻的時間。
結合圖2,強烈淬火效應水槽由內外夾層的殼體包裹形成一個筒狀的通道。工件從通道中心通過。夾層外壁為密封結構,內壁為帶孔板,淬火介質通入夾層中,通過內壁孔板上的孔噴出。噴出的水流強烈的沖擊工件,在工件表面的產生強烈的冷卻作用,使表面高速降溫;水槽分為上水槽11、下水槽12兩半部分,下水槽通過細密的進水孔洞,產生水墊功能,避免零件接觸水槽底面,防止這一部分因接觸水槽底板而冷卻速度小,組織硬化程度低,甚至產生裂紋。水墊作用也使零件運輸過程中不需要夾具等運輸工具,冷卻無死角,全面進行強烈冷卻。
結合圖3,水池中間設帶孔隔板7,帶孔隔板保持一定斜度,利于零件向下方移動,水池內置有熱交換器8,可接外部冷水。
工件從加熱爐內取出后或運送出后,進入強烈淬火效應槽,然后向下運動,通過效應槽后,和水一起落入下方水池,工件落在隔離孔板上,移動到底部收集區的靜水區,在此繼續冷卻。在強烈淬火效應槽中,冷卻速度高;在水池中,冷卻速度較低,符合“高溫快冷,低溫慢冷”的原則。
淬火工藝為:
(1)淬火介質使用比重1.22g/cm3的cacl2水溶液,介質溫度為40℃。工件為夏比u形缺口沖擊試樣,長度55mm,橫截面為10×10(mm),中間按規范開槽。工件材料為20crmnti鋼,成分(w%):c0.21,si0.35,mn0.99,cr1.08,ti0.064,p0.012,s0.006;
(2)滲碳:工件經過930℃不同時間滲碳,然后油淬冷卻;
(3)淬火:工件加熱到860℃保溫15min,在本發明的水溶液淬火工藝設備中淬火,強烈淬火效應水槽的水壓力為2kg/cm2,水溫為40℃。
(4)回火:工件在180℃保溫2h。
圖4a-圖4b、5、6所示為實施實例的性能指標。由圖5和6可知,經過本發明的水溶液淬火工藝設備淬火,工件可得到高硬度和高沖擊韌性,尤其是沖擊韌性,比普通油淬火的工件高出百倍。
從上述實施例可以看出,使用本發明提供的設備處理工件,得到得到高硬度和高沖擊韌性,同時能夠用于處理多種多種形狀和材料的零件。本發明冷卻能力可調節,對零件不同部分淬火程度均勻,無死角,相對于淬火油淬火,成本降低,無污染,應用前景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