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制備鎳包鋁粉的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制備鎳包鋁粉的方法,涉及一種利用羰基鎳分解制備鎳包覆鋁粉的方法。
背景技術:
鎳包鋁粉因其具有自放熱性、且涂層具有介于金屬與陶瓷間的線(膨)脹系數等優異性能而引起熱噴涂工藝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許多原本不能用于表面強化的材料,因鎳包鋁形成的鋁鎳金屬間化合物過渡涂層的存在而有效地用于表面強化,表現出意想不到的優異性能。目前,利用羰基鎳分解制備羰基鎳包覆粉技術一直處于保密狀態,實現羰基鎳球的工業化生產,需要研發一種羰基鎳球制取的工藝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針對上述已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利用羰基鎳分解制備包覆鋁粉的方法。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制備鎳包鋁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備過程是將加熱的一氧化碳和羰基鎳蒸氣的混合氣體,通入充有鋁粉的流化床反應器反應,羰基鎳分解出的鎳包覆在鋁粉上,制得鎳包招粉。本發明的一種制備鎳包鋁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氧化碳和羰基鎳蒸氣的混合氣體加熱到40 45°C,羰基鎳蒸氣的流量為8-12m3/h,一氧化碳流量為85_100m3/h。本發明的一種制備鎳包鋁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化床反應器的鋁粉顆粒通過列管加熱器加熱后,溫度達到180 300°C,鋁粉依流化床反應器底部通入的一氧化碳氣體實現流化態。本發明的一種制備鎳包鋁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鋁粉粒度為37um到74um。本發明的一種制備鎳包鋁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鋁粉顆粒的連續進出料是通過螺旋給料機來實現,鋁粉顆粒在流化床反應器內與流化床反應器下側部噴嘴噴入的羰基鎳蒸汽與一氧化碳混合氣體形成逆流。本發明的一種制備鎳包鋁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羰基鎳分解過程其流化床反應器的壓力為l_50KPa,流化床反應器的溫度為90 120°C。本發明的一種制備鎳包鋁粉的方法,鋁粉顆粒在流化床反應器內與流化床反應器下側部噴嘴噴入的羰基鎳蒸汽與一氧化碳混合氣體形成逆流。在逆流過程中,羰基鎳氣體在鋁粉晶核表面熱分解沉積金屬鎳,從而實現對被包覆晶核物質的包覆。本發明的方法反應過程的溫度要求低,被包覆晶核物質具有可觸性,設備簡單,速度快,無藥劑,無廢料,金
屬層的質量高。
圖I為本發明的方法所用的設備示意圖。
圖中I螺旋給料機,2流化床反應器,3包覆粉出口,4混合槽,5集料器,6旋風收塵器,7擴散收塵器,8沖擊收塵器,9文丘里管。
具體實施例方式一種制備鎳包鋁粉的方法,其制備過程是將加熱的一氧化碳和羰基鎳蒸氣的混合氣體,通入充有鋁粉的流化床反應器反應,羰基鎳分解出的鎳包覆在鋁粉上,制得鎳包鋁粉。實施例I
按照上述工藝流程,并在所確定的工藝參數范圍內,采用了 4組不同的工藝參數,從而得到了 4組不同的化學成分的羰基鎳球產品,表I列出了各組的工藝參數及其結果。表I本發明的四則實施例子
權利要求
1.一種制備鎳包鋁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備過程是將加熱的一氧化碳和羰基鎳蒸氣的混合氣體,通入充有鋁粉的流化床反應器反應,羰基鎳分解出的鎳包覆在鋁粉上,制得鎳包招粉。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制備鎳包鋁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氧化碳和羰基鎳蒸氣的混合氣體加熱到40 45°C,羰基鎳蒸氣的流量為8-12m3/h,一氧化碳流量為85-100m3/h。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制備鎳包鋁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化床反應器的鋁粉顆粒通過列管加熱器加熱后,溫度達到180 300°C,鋁粉依流化床反應器底部通入的一氧化碳氣體實現流化態。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制備鎳包鋁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鋁粉粒度為粒度為37 u m到74 u m。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制備鎳包鋁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鋁粉顆粒的連續進出料是通過螺旋給料機來實現,鋁粉顆粒在流化床反應器內與流化床反應器下側部噴嘴噴入的羰基鎳蒸汽與一氧化碳混合氣體形成逆流。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制備鎳包鋁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羰基鎳分解過程其流化床反應器的壓力為l_50KPa,流化床反應器的溫度為90 120°C。
全文摘要
一種制備鎳包鋁粉的方法,涉及一種利用羰基鎳分解制備鎳包覆鋁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備過程是將加熱的一氧化碳和羰基鎳蒸氣的混合氣體,通入充有鋁粉的流化床反應器反應,羰基鎳分解出的鎳包覆在鋁粉上,制得鎳包鋁粉。本發明的一種制備鎳包鋁粉的方法,鋁粉顆粒在流化床反應器內與流化床反應器下側部噴嘴噴入的羰基鎳蒸汽與一氧化碳混合氣體形成逆流。在逆流過程中,羰基鎳氣體在鋁粉晶核表面熱分解沉積金屬鎳,從而實現對被包覆晶核物質的包覆。本發明的方法反應過程的溫度要求低,被包覆晶核物質具有可觸性,設備簡單,速度快,無藥劑,無廢料,金屬層的質量高。
文檔編號B22F9/30GK102717065SQ201210180759
公開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5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5日
發明者張華 , 張振華, 楊紅靜, 王大窩, 王芳鎮, 肖冬明, 高建勤 申請人: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