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棉被胎正反面研磨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棉被胎加工設備,具體地系ー種棉被胎正反面研磨裝置。
背景技術:
在現有技術中,棉被套的加工往往需要以下流程先由主機部分輸出單層棉片,然后通過動床自動重疊部分形成設定長度、寬度和 厚度的單件被套,再由人工將被套攤鋪在工作臺面上進行正反面鋪網操作,之后再進行人工剪網和正反面的研磨。在上述操作流程中,正反面的研磨操作采用手工反面,該裝置包括操作平臺以及研磨機,研磨機安裝于操作平臺上方。使用吋,棉被胎被人工平攤在操作平臺上,操縱研磨機對被套的正面進行研磨,然后,手工將棉被胎翻轉過來,再研磨另一面,這種操作較為麻煩,效率低,同時也具有操作上的不安全性,急需改迸。
發明內容
本發明之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上述之不足,提供一種改進的棉被胎正反面研磨裝置,其自動化程度高,結構緊湊,降低了操作者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加工質量,使用效果好。為達到上述之目的,本發明采取以下的技術方案本發明包括有操作平臺、研磨機,其特征在于操作平臺包括有前操作平臺、后操作平臺,二者上面均設有輸送帶,上方為研磨機,在前操作平臺的后側下方裝設有翻面裝置,所述的翻面裝置包括有電機、主動輥軸、從動輥軸、履帶,電機聯接主動輥軸,主動輥軸與從動輥軸之間由履帶聯接。本發明采取上述技術方案,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發明使用吋,棉被胎由輸送帶運送至前操作平臺的研磨機下方,進行研磨,研磨后,在輸送帶的驅動下棉被胎繼續行迸,至前操作平臺的后側時,棉被胎翻轉落在履帶上,履帶在主動輥軸的驅動下運轉,棉被胎被完全翻面并平貼在履帶上,然后主動輥軸反轉,履帶隨之反向運轉,使其上面棉被胎被送至后側后操作平臺上,由研磨機進行研磨,實現了自動翻轉正反面自動研磨的效果。本發明電機和研磨機的驅動均是通過光電智能控制器來控制,實現了每個環節運轉的協調性、一致性,提高了自動化程度和操作的精確性,節省了勞動力,減輕了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圖I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結構簡圖。圖中標記1-前操作平臺、2-后操作平臺、3-研磨機、4-輸送帶、5-翻面裝置、6-電機、7-主動輥軸、8-從動輥軸、9-履帶。
具體實施例方式由圖I所示,本發明包括有操作平臺、研磨機3,操作平臺包括有前操作平臺I、后操作平臺2,二者上面均設有輸送帶4,上方為研磨機3,在前操作平臺I的后側下方裝設有翻面裝置5,所述的翻面裝置5包括有電機6、主動輥軸7、從動輥軸8、履帶9,電機6聯接主動輥軸7,主動輥軸7與從動輥軸8之間由履帶9聯接。 本發明的從動輥軸8略低于主動輥軸7,后操作平臺2略低于前操作平臺1,主動輥軸7與后操作平臺2水平對應。
權利要求
1.ー種棉被胎正反面研磨裝置,其包括有操作平臺、研磨機(3),其特征在于操作平臺包括有前操作平臺(I)、后操作平臺(2),二者上面均設有輸送帶(4),上方為研磨機(3),在前操作平臺(I)的后側下方裝設有翻面裝置(5),所述的翻面裝置(5)包括有電機(6)、主動輥軸(7)、從動輥軸(8)、履帶(9),電機(6)聯接主動輥軸(7),主動輥軸(7)與從動輥軸⑶之間由履帶(9)聯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棉被胎正反面研磨裝置,其特征在于從動輥軸(8)略低于主動輥軸(7),后操作平臺(2)略低于前操作平臺(I),主動輥軸(7)與后操作平臺(2)水平對應。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棉被胎正反面研磨裝置,其包括有操作平臺、研磨機(3),其特征在于操作平臺包括有前操作平臺(1)、后操作平臺(2),二者上面均設有輸送帶(4),在前操作平臺(1)的后側下方裝設有翻面裝置(5),所述的翻面裝置(5)包括有電機(6)、主動輥軸(7)、從動輥軸(8)、履帶(9),電機(6)聯接主動輥軸(7),主動輥軸(7)與從動輥軸(8)之間由履帶(9)聯接。本發明使用時,棉被胎由輸送帶運送至前操作平臺上由研磨機研磨,后行進至前操作平臺的后側翻轉落在履帶上,然后主動輥軸反轉,履帶驅使棉被胎被送至后操作平臺上進行研磨,實現了自動翻轉正反面自動研磨的效果。本發明自動化程度和精確性高,勞動強度低。
文檔編號B24B37/34GK102825542SQ20121029741
公開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1日
發明者王江力 申請人:河北杰力偉機械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