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機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鋼棒處理裝置,特別是一種多工位鋼棒研磨生產線及其作用方法。
背景技術:
鋼以其低廉的價格、可靠的性能成為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材料之一,是建筑業、制造業和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可以說鋼是現代社會的物質基礎。
其中,鋼棒是最為廣泛的使用情況之一,但是鋼棒通常都比較長,鋼棒的直徑規格又大小不一,其表面的研磨工序需要花費大量勞動資源,為提高鋼棒的研磨效率及效果,需要研制特定的鋼棒傳送裝置及研磨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通過送料與研磨相配合,實現間隔喂料,有序打磨、排料的自動一體化操作的多工位鋼棒研磨生產線及其作用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多工位鋼棒研磨生產線,順次包括送料機構、打磨機構及排料機構;所述送料機構包括第一機架,所述第一機架的頂面上排列若干根可以使鋼柱往低處滾動的傾斜導軌,若干所述傾斜導軌的最低末端處設置撥料機構,所述撥料機構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水平設置有轉動軸一和轉動軸二,且轉動軸一位于轉動軸二的上方,所述轉動軸一上固套有若干固定塊一,所述固定塊一上設有限位塊,所述轉動軸二上固套有若干固定塊二,所述固定塊二上設有推塊,所述推塊的頂端位于所述轉動軸一的上方,所述限位塊位于推塊和傾斜導軌之間,且推塊與限位塊斜向交叉形成一推料口,部分所述固定塊二的下部設有連桿,所述連桿的下部設有滑動孔,所述滑動孔內設有滑塊,所述滑塊一側連接一用于使推塊自動推送的驅動機構;所述打磨機構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排列設置若干砂輪組件,所述砂輪組件包括相對峙的粗砂輪和細砂輪,若干所述粗砂輪通過傳動軸一與聯軸器一相連在一起,所述傳動軸一的端部連接驅動電機一,若干所述細砂輪通過傳動軸二與聯軸器二相連在一起,所述傳動軸二的端部連接驅動電機二,所述粗砂輪通過軸承支架一固裝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細砂輪的底部設置升降臺,所述細砂輪通過軸承支架二固裝在所述升降臺上,所述軸承支架二的中部設置鉸接點,所述軸承支架二的頂端通過鉸接軸連接斜推氣缸,所述斜推氣缸固裝在所述升降臺上;所述細砂輪靠近所述送料機構,所述粗砂輪靠近所述排料機構,所述排料機構包括第二機架,所述第二機架的頂面上排列若干根可以使鋼柱往低處滾動的傾斜導軌。
在上述的多工位鋼棒研磨生產線中,所述轉動軸一的端部設有一手輪,手輪上設有一手柄。手輪和手柄的設置是為了方便用在調節推料口的大小。
在上述的多工位鋼棒研磨生產線中,所述限位塊一側設有弧形滑邊。弧形滑邊可以使鋼棒更容進入限位塊的另一側,同時不會造成鋼棒表面過渡損傷。
在上述的多工位鋼棒研磨生產線中,所述驅動機構包括伸縮汽缸和固定座,伸縮汽缸固定在固定座上且伸縮汽缸的伸縮桿的端部與滑塊一側相連,固定座固定在第一機架上。通過伸縮汽缸控制轉動軸二的轉動,伸縮汽缸為普通市面上可以買到的。
在上述的多工位鋼棒研磨生產線中,所述升降臺的下部設置升降油缸,所述升降油缸朝上伸出升降軸,所述升降軸的末端固連所述升降臺的底面。通過升降油缸能夠驅動升降臺的上升和下降動作,以驅動細砂輪做升降動作。
在上述的多工位鋼棒研磨生產線中,所述驅動電機二設置在所述升降臺上,所述驅動電機二的底部設置翻轉板,所述翻轉板的一邊鉸接在所述升降臺上。
多工位鋼棒研磨生產線的作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用戶先將通過轉動軸一控制限位塊的位置,根據鋼棒的直徑,將推塊與限位塊形成一個適合單根鋼棒推送的推料口;
2)、然后將鋼棒放在第一機架上,鋼棒通過傾斜導軌往下滾落,碰到限位塊后停止;
3)、啟動驅動機構,滑塊在連桿上的滑動孔來回移動,連桿帶動轉動軸二轉動,轉動軸二轉動帶動推塊轉動,推塊轉動將鋼棒推送到限位塊的另一側;
4)、鋼棒進入打磨機構的粗砂輪與細砂輪之間,首先粗砂輪與細砂輪處于同一水平位置,由粗砂輪主力打磨鋼棒,細砂輪輔助打磨鋼棒,經過粗磨一段時間后,升降臺上升以抬高細砂輪,由細砂輪主力打磨鋼棒,粗砂輪輔助打磨鋼棒,經過細磨一段時間后,斜推氣缸斜向推動細砂輪,使其斜推鋼棒以將鋼棒推離打磨機構;
5)、鋼棒隨后落入第二機架的傾斜導軌上,通過傾斜導軌往下滾落進行排料。
在上述的作用方法中,驅動電機二可跟隨升降臺一同進行升降動作,并通過翻轉板的設置,驅動電機二可形成擺轉動作,以配合一排細砂輪的斜向推管動作。
在上述的作用方法中,打磨機構研磨鋼棒的整體時間與推塊推送鋼棒的間隔時間相等,以確保鋼棒有序的進行傳送、研磨工序,避免造成擠料事故。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多工位鋼棒研磨生產線及其作用方法具有以下優點:
這種鋼棒研磨的送料裝置,可以根據鋼棒直徑的大小來手動調節推料口的大小,在較為簡單穩定的原理條件下,解決了鋼棒不同型號的喂入問題,有效降低成本,維修方便;并且有效避免在輸送鋼棒時造成鋼棒表面的損傷。另外通過打磨機構的粗磨、細磨、排料有序進行,有效實現鋼棒的自動研磨工序,確保鋼棒表面的打磨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多工位鋼棒研磨生產線第一部分立體結構圖。
圖2是本多工位鋼棒研磨生產線第二部分立體結構圖。
圖3是本多工位鋼棒研磨生產線第一部分平面結構圖。
圖中,1、第一機架;2、轉動軸一;3、限位塊;4、轉動軸二;5、推塊;6、連桿;7、伸縮汽缸;8、粗砂輪;9、細砂輪;10、升降臺;11、升降油缸;12、斜推氣缸;13、第二機架。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發明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本多工位鋼棒研磨生產線,順次包括送料機構、打磨機構及排料機構;送料機構包括第一機架1,第一機架1的頂面上排列若干根可以使鋼柱往低處滾動的傾斜導軌,若干傾斜導軌的最低末端處設置撥料機構,撥料機構包括支架,支架上水平設置有轉動軸一2和轉動軸二4,且轉動軸一2位于轉動軸二4的上方,轉動軸一2上固套有若干固定塊一,固定塊一上設有限位塊3,轉動軸二4上固套有若干固定塊二,固定塊二上設有推塊5,推塊5的頂端位于轉動軸一2的上方,限位塊3位于推塊5和傾斜導軌之間,且推塊5與限位塊3斜向交叉形成一推料口,部分固定塊二的下部設有連桿6,連桿6的下部設有滑動孔,滑動孔內設有滑塊,滑塊一側連接一用于使推塊5自動推送的驅動機構;打磨機構包括基座,基座上排列設置若干砂輪組件,砂輪組件包括相對峙的粗砂輪8和細砂輪9,若干粗砂輪8通過傳動軸一與聯軸器一相連在一起,傳動軸一的端部連接驅動電機一,若干細砂輪9通過傳動軸二與聯軸器二相連在一起,傳動軸二的端部連接驅動電機二,粗砂輪8通過軸承支架一固裝在基座上,細砂輪9的底部設置升降臺10,細砂輪9通過軸承支架二固裝在升降臺10上,軸承支架二的中部設置鉸接點,軸承支架二的頂端通過鉸接軸連接斜推氣缸12,斜推氣缸12固裝在升降臺10上;細砂輪9靠近送料機構,粗砂輪8靠近排料機構,排料機構包括第二機架13,第二機架13的頂面上排列若干根可以使鋼柱往低處滾動的傾斜導軌。
轉動軸一2的端部設有一手輪,手輪上設有一手柄。手輪和手柄的設置是為了方便用在調節推料口的大小。
限位塊3一側設有弧形滑邊?;⌒位吙梢允逛摪舾葸M入限位塊3的另一側,同時不會造成鋼棒表面過渡損傷。
驅動機構包括伸縮汽缸7和固定座,伸縮汽缸7固定在固定座上且伸縮汽缸7的伸縮桿的端部與滑塊一側相連,固定座固定在第一機架1上。通過伸縮汽缸7控制轉動軸二4的轉動,伸縮汽缸7為普通市面上可以買到的。
升降臺10的下部設置升降油缸11,升降油缸11朝上伸出升降軸,升降軸的末端固連升降臺10的底面。通過升降油缸11能夠驅動升降臺10的上升和下降動作,以驅動細砂輪9做升降動作。
驅動電機二設置在升降臺10上,驅動電機二的底部設置翻轉板,翻轉板的一邊鉸接在升降臺10上。
多工位鋼棒研磨生產線的作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用戶先將通過轉動軸一2控制限位塊3的位置,根據鋼棒的直徑,將推塊5與限位塊3形成一個適合單根鋼棒推送的推料口;
2)、然后將鋼棒放在第一機架1上,鋼棒通過傾斜導軌往下滾落,碰到限位塊3后停止;
3)、啟動驅動機構,滑塊在連桿6上的滑動孔來回移動,連桿6帶動轉動軸二4轉動,轉動軸二4轉動帶動推塊5轉動,推塊5轉動將鋼棒推送到限位塊3的另一側;
4)、鋼棒進入打磨機構的粗砂輪8與細砂輪9之間,首先粗砂輪8與細砂輪9處于同一水平位置,由粗砂輪8主力打磨鋼棒,細砂輪9輔助打磨鋼棒,經過粗磨一段時間后,升降臺10上升以抬高細砂輪9,由細砂輪9主力打磨鋼棒,粗砂輪8輔助打磨鋼棒,經過細磨一段時間后,斜推氣缸12斜向推動細砂輪9,使其斜推鋼棒以將鋼棒推離打磨機構;
5)、鋼棒隨后落入第二機架13的傾斜導軌上,通過傾斜導軌往下滾落進行排料。
驅動電機二可跟隨升降臺10一同進行升降動作,并通過翻轉板的設置,驅動電機二可形成擺轉動作,以配合一排細砂輪9的斜向推管動作。
打磨機構研磨鋼棒的整體時間與推塊5推送鋼棒的間隔時間相等,以確保鋼棒有序的進行傳送、研磨工序,避免造成擠料事故。
本多工位鋼棒研磨生產線及其作用方法具有以下優點:
這種鋼棒研磨的送料裝置,可以根據鋼棒直徑的大小來手動調節推料口的大小,在較為簡單穩定的原理條件下,解決了鋼棒不同型號的喂入問題,有效降低成本,維修方便;并且有效避免在輸送鋼棒時造成鋼棒表面的損傷。另外通過打磨機構的粗磨、細磨、排料有序進行,有效實現鋼棒的自動研磨工序,確保鋼棒表面的打磨效果。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精神作舉例說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發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
盡管本文較多地使用了第一機架1;轉動軸一2;限位塊3;轉動軸二4;推塊5;連桿6;伸縮汽缸7;粗砂輪8;細砂輪9;升降臺10;升降油缸11;斜推氣缸12;第二機架13等術語,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術語的可能性。使用這些術語僅僅是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釋本發明的本質;把它們解釋成任何一種附加的限制都是與本發明精神相違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