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受電弓碳滑板無塵打磨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電氣化鐵路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受電弓碳滑板無塵打磨機。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的迅猛發展,不同形式的接觸網技術被廣泛采用。如北京的鋼鋁復合接觸軌形式,上海的彈性支撐柔性接觸網形式,廣州的簡單鏈懸掛柔性接觸網及剛性懸掛接觸網形式等。接觸網是電氣化鐵路機車和軌道交通車輛動力供給的唯一重要設備,它的質量優劣直接影響到機車的運行。接觸網主要包括鋪設的金屬滑道和機車上的受電弓。電動車輛頂部的受電弓抵靠在金屬滑軌上,當電動車輛的受電弓長時間從金屬滑道下部表面滑過時,受電弓碳滑板受到磨損,當受電弓碳滑板磨損較為嚴重后由于摩擦等 原因使金屬滑道的下部表面和受電弓不位于同一平面,由于該金屬滑道直接固定在連接件上使金屬滑道相對高度位移不容易調節,導致電動車輛的受電弓受電不穩定。以前一般都是將磨損嚴重的受電弓碳滑板廢棄,但是受電弓碳滑板的造價一般較高,而且廢棄的受電弓碳滑板無法回收再造,這樣就造成了極大的浪費。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受電弓碳滑板無塵打磨機,該打磨機能對受電弓碳滑板進行打磨,同時能吸收受電弓碳滑板在打磨時產生的粉
/I、土。本發明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受電弓碳滑板無塵打磨機,包括一機架和設置在機架上的電機,其特征在于,電機轉軸上固連有能對工件表面進行打磨的刀具,位于刀具前方的機架上設有用于固定工件的夾具,在機架上還設有帶動刀具抵靠至工件表面并能在工件表面移動的驅動裝置,刀具外設有能將打磨時粉塵吸走的吸塵裝置。在使用打磨機對工件即受電弓碳滑板進行打磨的時候,將受電弓碳滑板固定在夾具上;驅動裝置帶動刀具抵靠至受電弓碳滑板的表面并使刀具在受電弓碳滑板表面移動,電機轉軸帶動刀具轉動,在驅動裝置帶動刀具在受電弓碳滑板表面移動的過程中刀具對受電弓碳滑板進行打磨,同時,吸塵裝置將吸收受電弓碳滑板在打磨時產生的粉塵。該結構的打磨機能對受電弓碳滑板進行打磨,提高了受電弓碳滑板的利用率,同時吸收粉塵,改善操作人員的工作環境。在上述的受電弓碳滑板無塵打磨機中,所述的吸塵裝置包括一固設置在刀具處的吸塵套和設置在吸塵套上并通過連接管與吸塵套相連通的吸塵器。當使用刀具對受電弓碳滑板進行打磨的時候,受電弓碳滑板產生在打磨的時候產生的粉塵沿著刀具周向轉動的切線方向運動;吸塵套套在刀具上,同時吸塵套與電機形成一個密閉腔室,吸塵套在吸塵器的作用下產生一定的真空度,吸塵套內的氣流由吸塵套流向吸塵器,粉塵隨著氣流被吸塵器吸走。
在上述的受電弓碳滑板無塵打磨機中,所述的吸塵套包括一呈筒狀的固定筒和可拆卸固連在固定筒外的襯套,上述的連接管固連在固定筒上。刀具與電機轉軸的固定點位于村套內,村套可拆卸的固定在固定筒上,這樣便于刀具的更換。在上述的受電弓碳滑板無塵打磨機中,所述的電機包括一電機座和穿設在電機座內的圓筒狀電機。在上述的受電弓碳滑板無塵打磨機中,所述的驅動裝置包括一能使刀具沿工件表面進行打磨的自動驅動裝置和使刀具抵靠至工件表面的手動驅動裝置。在使用打磨機對受電弓碳滑板進行打磨的時候,先通過手動驅動裝置將刀具抵靠至工件的表面,然后通過自動驅動裝置使刀具沿工件的表面進行打磨;當完成一次打磨后,重復以上步驟從而完成工件的整體打磨過程。在上述的受電弓碳滑板無塵打磨機中,所述的自動驅動裝置包括一動力裝置和與 動力裝置相連并能使電機在機架上往復直線運動的滑軌導向裝置,所述的滑軌導向裝置包括在機架上鋪設有導軌,在電機座上設有與上述導軌相配合連接的導向槽,上述的導軌位于上述的導向槽中,上述的動力裝置能帶動電機座在導軌上滑動。在機架若干根平行鋪設的導軌,動力裝置能帶動電機座在導軌上運動。在上述的受電弓碳滑板無塵打磨機中,所述的動力裝置包括一控制箱和與控制箱相連的電動機,在機架上設有與上述導軌相平行的絲桿,所述的絲桿一端穿過上述的電機座,在該絲桿的穿過端通過一傳動裝置與上述的電動機相連接,所述的絲桿與電機座螺紋連接,所述的傳動裝置包括在電動機的輸出軸上固連有傘齒一,在上述絲桿的穿過端固設有傘齒二,所述的傘齒一和傘齒二相嚙合。電動帶動絲桿轉動,繼而絲桿帶動電機座在滑軌上移動,整體結構簡單。在上述的受電弓碳滑板無塵打磨機中,所述的手動驅動裝置包括在電機殼外壁上沿電機的軸向方向固設有一條形齒,在電機座上沿垂直于電機軸向方向穿設有轉動軸,該轉動軸的一端伸入電機座內,在轉動軸的伸入端固連有一過橋齒輪,該轉動軸通過過橋齒輪與上述的條形齒相嚙合,轉動軸的另一端固定有轉動手柄。轉動手柄便于操作人員帶動轉動軸轉動;轉動軸的轉動帶動與轉動軸固連的過橋齒輪轉動,過橋齒輪與條形齒相嚙合,過橋此輪帶動電機在電機座中沿著電機轉軸的軸向方向位移,這樣就是實現了固連在電機轉軸上的刀具抵靠至工件的表面。在實際應用中在轉動手柄和電機座之間可以設有帶有刻度的套筒,套筒套設在轉動軸上同時固連在電機座上,這樣方便操作人員通過制轉動手柄的轉動帶動電機相對于電機座的位移量;轉動軸的一端固連有過橋齒輪與條形齒哨合,轉動軸和過橋齒輪分開加工,這樣方便了轉動軸和過橋齒輪的制造,同時可以節約轉動軸的材料,當然在實際應用中可以在轉動軸上直接加工與條形齒相嚙合的輪齒,這樣使得輪齒和轉動軸之間的連接強度高。在上述的受電弓碳滑板無塵打磨機中,在電機和電機座之間還設有將電機固定在電機座上的定位螺栓,在電機殼外壁上開設有一定位孔,與上述定位孔相對應的電機座上開設有一連接孔,當上述的螺栓位于上述的定位孔及連接孔中使電機與電機座兩者得到定位。當固連在電機轉軸上的刀具抵靠在工件表面進行打磨的時候,工件表面對刀具具有一定的沿電機轉軸方向的力,電機與電機座兩者得到定位防止在打磨的時候電機相對于電機座位移,提高了對工件的加工精度。
在上述的受電弓碳滑板無塵打磨機中,所述的夾具包括一橫截面呈U型的條形型材,該條形型材平行位于上述的導軌方向上。受電弓碳滑板為條形,夾具呈條形,這樣在使用夾具固定受電弓碳滑板的時候能使受電弓碳滑板各處的固定力相同。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本發明包括機架、電機、固連在電機轉軸上能對工件即受電弓碳滑板表面進行打磨的刀具和位于刀具前方的機架上設有用于固定工件的夾具,在機架上還設有帶動刀具抵靠至工件表面并能在工件表面移動的驅動裝置,刀具外設有能將打磨時粉塵吸走的吸塵裝置;該結構的打磨機能對工件進行打磨,同時能吸收工件在打磨產生的粉塵,提高了受電弓碳滑板的利用率,改善操作人員的工作環境。
圖I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機架;2、夾具;31、固定筒;32、襯套;33、連接管;34、吸塵器;4、工件;51、滑軌;52、絲桿;53、控制箱;54、電動機;55、傘齒一 ;56、傘齒二 ;58、電機座;59、手柄;61 、定位螺檢;7、刀具;8、電機。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是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發明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實施例一請參閱圖1,本發明一種受電弓碳滑板無塵打磨機包括機架I、電機8、刀具7、夾具2、驅動裝置和吸塵裝置。電機8固定在機架I上,電機8包括一電機座58和穿設在電機座58內的圓筒狀電機8。刀具7固連在電機8轉軸上。夾具2固設于刀具7前方的機架I上并能固定受電弓碳滑板,夾具2包括一橫截面呈U型的條形型材。吸塵裝置設置在刀具7外并能將受電弓碳滑板打磨時產生的粉塵吸走。吸塵裝置包括固設置在刀具7處的吸塵套和設置在吸塵套上并通過連接管33與吸塵套相連通的吸塵器34。吸塵套套在刀具7上,同時吸塵套與電機8形成一個密閉腔室,吸塵套在吸塵器34的作用下產生一定的真空度,吸塵套內的氣流由吸塵套流向吸塵器34,粉塵隨著氣流被吸塵器34吸走。吸塵套包括一呈筒狀的固定筒31和可拆卸固連在固定筒31外的襯套32,連接管33固連在固定筒31上。刀具7與電機8轉軸的固定點位于襯套32內,襯套32可拆卸的固定在固定筒31上,這樣便于刀具7的更換。驅動裝置設置在機架I上并能帶動刀具7抵靠至受電弓碳滑板表面并能在受電弓碳滑板表面移動。驅動裝置包括一能使刀具7沿工件4表面進行打磨的自動驅動裝置和使刀具7抵靠至工件4表面的手動驅動裝置。自動驅動裝置包括動力裝置和與動力裝置相連并能使電機8在機架I上往復直線運動的滑軌51導向裝置。滑軌51導向裝置包括在機架I上平行鋪設的兩根導軌,在電機座58上設有與上述導軌相配合連接的導向槽。導軌位于上述的導向槽中,動力裝置能帶動電機座58在導軌上滑動。動力裝置包括一控制箱53和與控制箱53相連的電動機54,在機架I上設有與上述導軌相平行的絲桿52,所述的絲桿52一端穿過上述的電機座58,在該絲桿52的穿過端通過一傳動裝置與上述的電動機54相連接,所述的絲桿52與電機座58螺紋連接,所述的傳動裝置包括在電動機54的輸出軸上固連有傘齒一 55,在上述絲桿52的穿過端固設有傘齒二 56,所述的傘齒一 55和傘齒二 56相嚙合。電動帶動絲桿52轉動,繼而絲桿52帶動電機座58在滑軌51上移動,整體結構簡單,同時使整體結構緊湊。手動驅動裝置包括在電機8殼外壁上沿電機8的軸向方向固設有一條形齒,在電機座58上沿垂直于電機8軸向方向穿設有轉動軸,該轉動軸的一端伸入電機座58內,在轉動軸的伸入端固連有一過橋齒輪,該轉動軸通過過橋齒輪與上述的條形齒相嚙合,轉動軸的另一端固定有轉動手柄59。在電機8和電機座58之間還設有將電機8固定在電機座58上的定位螺栓61,在電機8殼外壁上開設有一定位孔,與上述定位孔相對應的電機座58上開設有一連接孔,當上述的螺栓位于上述的定位孔及連接孔中使電機8與電機座58兩者得到定位。當固連在電機8轉軸上的刀具7抵靠在工件4表面進行打磨的時候,工件4表面對刀具7具有一定的沿電機8轉軸方向的力,電機8與電機座58兩者得到定位防止在打磨的時候電機8相對于電機座58位移,提高了對工件4的加工精度。實施例二
本實施例一種受電弓碳滑板無塵打磨機與實施例中的受電弓碳滑板無塵打磨機結構和功能上相似,其不同之處在于本實施例中一種受電弓碳滑板無塵打磨機的電機8的轉動軸上未設有過橋齒輪,在轉動的該端直接具有與條形齒相嚙合的輪齒,這樣使得輪齒和轉動軸之間的連接強度高,延長轉動軸的使用壽命。實施例三本實施例一種受電弓碳滑板無塵打磨機與實施例中的受電弓碳滑板無塵打磨機結構和功能上相似,其不同之處在于本實施例中一種受電弓碳滑板無塵打磨機的轉動手柄59和電機座58之間還設有帶有刻度的套筒,套筒套設在轉動軸上同時固連在電機座58上,這樣方便操作人員通過制轉動手柄59的轉動帶動電機8相對于電機座58的位移量。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精神作舉例說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發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受電弓碳滑板無塵打磨機,包括一機架(I)和設置在機架(I)上的電機(8),其特征在于,電機(8)轉軸上固連有能對工件(4)表面進行打磨的刀具(7),位于刀具(7)前方的機架(I)上設有用于固定工件(4)的夾具(2 ),在機架(I)上還設有帶動刀具(7 )抵靠至工件(4 )表面并能在工件(4 )表面移動的驅動裝置,刀具(7 )外設有能將打磨時粉塵吸走的吸塵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受電弓碳滑板無塵打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塵裝置包括一固設置在刀具(7)處的吸塵套和設置在吸塵套上并通過連接管(33)與吸塵套相連通的吸塵器(34)。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受電弓碳滑板無塵打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塵套包括一呈筒狀的固定筒(31)和可拆卸固連在固定筒(31)外的襯套(32),上述的連接管(33)固連在固定筒(31)上。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受電弓碳滑板無塵打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機包括一電機座(58 )和穿設在電機座(58 )內的圓筒狀電機(8 )。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受電弓碳滑板無塵打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驅動裝置包括一能使刀具(7)沿工件(4)表面進行打磨的自動驅動裝置和使刀具(7)抵靠至工件(4)表面的手動驅動裝置。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受電弓碳滑板無塵打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動驅動裝置包括一動力裝置和與動力裝置相連并能使電機(8)在機架(I)上往復直線運動的滑軌(51)導向裝置,所述的滑軌(51)導向裝置包括在機架(I)上鋪設有導軌,在電機座(58)上設有與上述導軌相配合連接的導向槽,上述的導軌位于上述的導向槽中,上述的動力裝置能帶動電機座(58)在導軌上滑動。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受電弓碳滑板無塵打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動力裝置包括一控制箱(53)和與控制箱(53)相連的電動機(54),在機架(I)上設有與上述導軌相平行的絲桿(52),所述的絲桿(52) —端穿過上述的電機座(58),在該絲桿(52)的穿過端通過一傳動裝置與上述的電動機(54)相連接,所述的絲桿(52)與電機座(58)螺紋連接,所述的傳動裝置包括在電動機(54)的輸出軸上固連有傘齒一(55),在上述絲桿(52)的穿過端固設有傘齒二(56),所述的傘齒一(55)和傘齒二(56)相哨合。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受電弓碳滑板無塵打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動驅動裝置包括在電機(8)殼外壁上沿電機(8)的軸向方向固設有一條形齒,在電機座(58)上沿垂直于電機(8 )軸向方向穿設有轉動軸,該轉動軸的一端伸入電機座(58 )內,在轉動軸的伸入端固連有一過橋齒輪,該轉動軸通過過橋齒輪與上述的條形齒相嚙合,轉動軸的另一端固定有轉動手柄(59)。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受電弓碳滑板無塵打磨機,其特征在于,在電機(8)和電機座(58 )之間還設有將電機(8 )固定在電機座(58 )上的定位螺栓(61),在電機(8 )殼外壁上開設有一定位孔,與上述定位孔相對應的電機座(58)上開設有一連接孔,當上述的螺栓位于上述的定位孔及連接孔中使電機(8)與電機座(58)兩者得到定位。
10.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受電弓碳滑板無塵打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夾具(2)包括一橫截面呈U型的條形型材,該條形型材平行位于上述的導軌方向上。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受電弓碳滑板無塵打磨機,屬于電氣化鐵路技術領域。它解決了現有的受電弓碳滑板無法打磨的問題。本發明包括機架、電機、固連在電機轉軸上能對工件即受電弓碳滑板表面進行打磨的刀具和位于刀具前方的機架上設有用于固定工件的夾具,在機架上還設有帶動刀具抵靠至工件表面并能在工件表面移動的驅動裝置,刀具外設有能將打磨時粉塵吸走的吸塵裝置;該結構的打磨機能對工件進行打磨,同時能吸收工件在打磨產生的粉塵,提高了受電弓碳滑板的利用率,改善操作人員的工作環境。
文檔編號B24B55/06GK102814741SQ20121030647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7日
發明者徐劍, 宋曄宏, 馬金芳, 倪文光, 李海洋, 譚冬華 申請人:浙江旺隆軌道交通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