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水冷下渣溝頭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下渣溝頭的冷卻裝置,尤其是一種水冷下渣溝頭。
背景技術:
目前,在處理高爐水渣的系統中,均配置下渣溝頭,其作用是高爐的熔渣經過渣溝流經溝頭,再進入粒化裝置,因此溝頭起著渣溝與粒化裝置間橋梁的作用。現有技術中高爐出鐵口用的下渣溝頭均缺少散熱裝置,溝頭常被鐵水燙壞,在使用一段不長的時間后需要對溝頭進行更換或修補,這樣就浪費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影響高爐水渣處理系統的正常運轉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出一種結構簡單,冷卻效果好,使用壽命長的水冷下渣溝頭。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發明的水冷下渣溝頭,包括溝頭本體,其改進之處在于,所述本體的內部設有水冷管道,在所述本體的一側設有與水冷管道連通的進水口和出水口。本發明進一步的完善是,所述本體為由鋼板焊接制成的中空腔體。本發明再進一步的完善是,在所述本體的表面熔渣流經處澆鑄耐高溫材料。本發明更進一步的完善是,所述進水口和出水口中均設有過濾網。本發明的優點在于本發明的水冷下渣溝頭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具有良好的冷卻效果,延長了溝頭的使用壽命,降低了設備的成本和維修量,保證整套高爐水渣處理系統的正常運轉。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圖I為本發明的主視圖。圖2為圖I的左視圖。圖3為圖I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一
本實施例的水冷下洛溝頭,其結構如圖I至圖3所示,包括溝頭本體I,本體I為由8_厚的鋼板焊接制成的中空腔體,腔體的內腔為水冷管道2,在本體I的一側設有與水冷管道
2連通的進水口 3和出水口 4,進水口 3和出水口 4中均設有過濾網,在本體I的表面熔渣流經處澆鑄耐高溫材料,以避免熔渣流經溝頭時磨損溝頭的表面,燒壞溝頭。實際使用時,冷卻水采用水質較差的工業用水,工業用水中常含有泥沙、雜物等,容易堵塞水冷管道2,致使其流量減小,在進水口 3中設置過濾網,可有效地阻止泥沙等,工作時流動的冷卻水通過進水口 3進入溝頭內,對溝頭進行冷卻散熱后,水再通過出水口 4流出,從而通過冷卻水循環系統來維持溝頭的正常工作,延長其使用壽命。除上述實施例外,本發明還可有其他實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形成 的技術方案,落在本發明要求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水冷下渣溝頭,包括溝頭本體,其特征是所述本體的內部設有水冷管道,在所述本體的一側設有與水冷管道連通的進水口和出水口。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水冷下渣溝頭,其特征是所述本體為由鋼板焊接制成的中空腔體。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水冷下渣溝頭,其特征是在所述本體的表面熔渣流經處澆鑄耐高溫材料。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水冷下渣溝頭,其特征是所述進水口和出水口中均設有過濾網。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水冷下渣溝頭,包括溝頭本體,所述本體的內部設有水冷管道,在所述本體的一側設有與水冷管道連通的進水口和出水口。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具有良好的冷卻效果,延長了溝頭的使用壽命,降低了設備的成本和維修量,保證整套高爐水渣處理系統的正常運轉。
文檔編號C21B7/14GK102839246SQ20121031354
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30日
發明者陸建東 申請人:江蘇永鋼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