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研磨盤平面度修正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研磨盤平面度修正裝置,包括伺服電機、絲杠絲母螺旋副機構、方形導軌、矩形導軌和平面度修正機構,所述的絲杠絲母螺旋副機構安裝在方形導軌內,方形導軌設置在矩形導軌內,矩形導軌通過底板與被修復研磨盤主機相連。本發明技術方案,通過采用伺服拖動控制車刀進刀,可實現盤面螺旋線螺距的精密加工;螺旋測微頭高分辨率設定進刀深度,可實現盤面螺旋槽深度的精卻控制,同時通過千分表與調整螺栓的調節,可實現盤面平面度凸心(或凹心)的準確控制,該裝置可在線實現研磨拋光設備自身盤面平面度的修研,同時可滿足超硬材料對盤面的特殊修研要求。
【專利說明】一種研磨盤平面度修正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研磨拋光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研磨盤平面度修正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研磨拋光設備在使用一定時候后,由于自身磨損或加工工藝的特定需求,需要對研盤的平面度進行必要的修復。傳統盤面的修研方法是將研磨拋光盤從設備取下,使用專用的平面度修研設備對盤面的平面度進行修研,其加工效率低,同時由于反復安裝,影響了研磨精度。
[0003]現有技術中的研磨設備本身無平面修正裝置,在研盤使用磨損后,需將研盤從本機拆除后,在其他設備上(如立車、旋風磨床等)實現,不但修研輔助時間長,工作量大,而且修研精度沒有本體修研精度高。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以上問題,提供一種研磨盤平面度修正裝置。
[0005]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達到上述技術效果,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研磨盤平面度修正裝置,包括伺服電機、絲杠絲母螺旋副機構、方形導軌、矩形導
軌和平面度修正機構,所述絲杠絲母螺旋副機構安裝在所述方形導軌內,所述方形導軌設置在所述矩形導軌內,所述矩形導軌通過底板與被修復研磨盤主機相連,所述平面度修正機構的車刀通過刀架安裝在刀架導軌上,所述刀架導軌通過固定板固定安裝在所述方形導軌端部,螺旋測微頭通過定位環安裝在支板上,所述支板固定安裝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支板與所述刀架之間設置有拉簧。
[0006]進一步的,所述平面度修正機構的車刀通過第一緊定螺釘與所述刀架固定相連,所述固定板一側設置有第二緊定螺釘,所述刀架通過所述刀架導軌帶動沿所述車刀軸線滑動并通過所述第二緊定螺釘定位。
[0007]進一步的,所述絲杠絲母螺旋副機構包括絲母和絲杠,所述絲母固定安裝在所述方形導軌的端部,所述絲杠一端通過所述絲母伸入所述方形導軌內,所述絲杠另一端通過第一軸承和第二軸承旋轉支撐,所述第一軸承通過軸承蓋安裝在軸承座上,所述軸承座安裝在后板上,所述后板通過螺母和短拉桿與端板固定相連,所述端板通過長拉桿與所述矩形導軌的端部相連;所述第二軸承(10)通過軸承壓蓋安裝在所述端板上。
[0008]進一步的,所述伺服電機固定在電機安裝板上,所述電機安裝板與所述端板固定相連,主動輪安裝在所述伺服電機輸出軸上,所述主動輪通過同步帶與設置在所述絲杠絲母螺旋副機構的絲杠上的從動輪相連,所述從動輪通過鎖母安裝在所述第二軸承外側的所述絲杠上,所述從動輪與所述軸承壓蓋之間設置有隔環。
[0009]進一步的,所述主動輪與所述伺服電機通過平鍵固定相連,所述從動輪通過所述平鍵與所述絲杠固定相連。[0010]進一步的,所述矩形導軌兩端與所述方形導軌結合處分別設置有第一壓板、蓋板和刮板。
[0011]進一步的,所述矩形導軌一端與所述底板之間通過銷軸與鉸座鉸接,所述矩形導軌另一端與所述底板之間設置有第二壓板和用于角度調整的調整螺釘,所述調整螺釘的一側設置有千分表,所述千分表通過表桿固聯與所述底板上,固定座與緊定座分別固定安裝在所述矩形導軌兩側的所述底板上,所述固定座上設置有固定螺釘,所述緊定座上設置有定位螺釘,所述矩形導軌外部設置有導軌蓋板。
[0012]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技術方案,通過采用伺服拖動控制車刀進刀,可實現盤面螺旋線螺距的精密加工;螺旋測微頭高分辨率設定進刀深度,可實現盤面螺旋槽深度的精卻控制;同時通過千分表與調整螺栓的調節,可實現盤面平面度凸心(或凹心)的準確控制;該裝置可在線實現研磨拋光設備自身盤面平面度的修研,同時可滿足超硬材料對盤面的特殊修研要求。
[0013]上述說明僅是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發明的技術手段,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由以下實施例及其附圖詳細給出。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是本發明的外部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圖1中L-L處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圖1中M-M處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圖1的右視結構圖。
[0015]圖中標號說明::1、軸承蓋,2、螺母,3、后板,4、第一軸承,5、短拉桿,6、鎖母,7、從動輪,8、隔環,9、軸承壓蓋,10、第二軸承,11、同步帶,12、主動輪,13、電機安裝板,14、伺服電機,15、端板,16絲杠,17、絲母,18、長拉桿,19、方形導軌,20、第一壓板,21、蓋板,22、刮板,23、導軌蓋板,24、矩形導軌,25、第二壓板,26、調整螺釘,27、鉸座,28、固定板,29、刀架導軌,30、刀架,31、支板,32、定位環,33、車刀,34、第一緊定螺釘,35、第二緊定螺釘,36、固定座,37、固定螺釘,38、緊定座,39、定位螺釘,40、底板,41、銷軸,42、拉簧,43、軸承座,44、螺旋測微頭,45、千分表,46、表桿。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
[0017]參照圖1、2、3、4所示,一種研磨盤平面度修正裝置,包括伺服電機14、絲杠絲母螺旋副機構、方形導軌19、矩形導軌24和平面度修正機構,所述絲杠絲母螺旋副機構安裝在所述方形導軌19內,所述方形導軌19設置在所述矩形導軌24內,所述矩形導軌24通過底板40與被修復研磨盤主機相連,所述平面度修正機構的車刀33通過刀架30安裝在刀架導軌29上,所述刀架導軌29通過固定板28固定安裝在所述方形導軌19端部,螺旋測微頭44通過定位環32安裝在支板31上,所述支板31固定安裝在所述固定板28上,所述支板31與所述刀架30之間設置有拉簧42。
[0018]進一步的,所述平面度修正機構的車刀33通過第一緊定螺釘34與所述刀架30固定相連,所述固定板28 —側設置有第二緊定螺釘35,所述刀架30通過所述刀架導軌29帶動沿所述車刀33軸線滑動并通過所述第二緊定螺釘35定位。
[0019]進一步的,所述絲杠絲母螺旋副機構包括絲母17和絲杠16,所述絲母17固定安裝在所述方形導軌19的端部,所述絲杠16 —端通過所述絲母17伸入所述方形導軌19內,所述絲杠16另一端通過第一軸承4和第二軸承10旋轉支撐,所述第一軸承4通過軸承蓋I安裝在軸承座43上,所述軸承座43安裝在后板3上,所述后板3通過螺母2和短拉桿5與端板15固定相連,所述端板15通過長拉桿18與所述矩形導軌24的端部相連;所述第二軸承10通過軸承壓蓋9安裝在所述端板15上。
[0020]進一步的,所述伺服電機14固定在電機安裝板13上,所述電機安裝板13與所述端板15固定相連,主動輪12安裝在所述伺服電機14輸出軸上,所述主動輪12通過同步帶11與設置在所述絲杠絲母螺旋副機構的絲杠16上的從動輪7相連,所述從動輪(7)通過鎖母6安裝在所述第二軸承10外側的所述絲杠16上,所述從動輪7與所述軸承壓蓋9之間設置有隔環8。
[0021]進一步的,所述主動輪12與所述伺服電機14通過平鍵固定相連,所述從動輪7通過所述平鍵與所述絲杠16固定相連。
[0022]進一步的,所述矩形導軌24兩端與所述方形導軌19結合處分別設置有第一壓板20、蓋板21和刮板22。
[0023]進一步的,所述矩形導軌24 —端與所述底板40之間通過銷軸41與鉸座27鉸接,所述矩形導軌24另一端與所述底板40之間設置有第二壓板25和用于角度調整的調整螺釘26,所述調整螺釘26的一側設置有千分表45,所述千分表45通過表桿46固聯與所述底板40上,固定座36與緊定座38分別固定安裝在所述矩形導軌24兩側的所述底板40上,所述固定座36上設置有固定螺釘37,所述緊定座38上設置有定位螺釘39,所述矩形導軌24外部設置有導軌蓋板23。
[0024]以上所述僅為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研磨盤平面度修正裝置,包括伺服電機(14)、絲杠絲母螺旋副機構、方形導軌(19)、矩形導軌(24)和平面度修正機構,所述絲杠絲母螺旋副機構安裝在所述方形導軌(19)內,所述方形導軌(19)設置在所述矩形導軌(24)內,所述矩形導軌(24)通過底板(40)與被修復研磨盤主機相連,所述平面度修正機構的車刀(33)通過刀架(30)安裝在刀架導軌(29)上,所述刀架導軌(29)通過固定板(28)固定安裝在所述方形導軌(19)端部,螺旋測微頭(44 )通過定位環(32 )安裝在支板(31)上,所述支板(31)固定安裝在所述固定板(28 )上,所述支板(31)與所述刀架(30 )之間設置有拉簧(42 )。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盤平面度修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度修正機構的車刀(33)通過第一緊定螺釘(34)與所述刀架(30)固定相連,所述固定板(28) —側設置有第二緊定螺釘(35),所述刀架(30)通過所述刀架導軌(29)帶動沿所述車刀(33)軸線滑動并通過所述第二緊定螺釘(35)定位。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盤平面度修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絲杠絲母螺旋副機構包括絲母(17)和絲杠(16),所述絲母(17)固定安裝在所述方形導軌(19)的端部,所述絲杠(16) —端通過所述絲母(17)伸入所述方形導軌(19)內,所述絲杠(16)另一端通過第一軸承(4)和第二軸承(10)旋轉支撐,所述第一軸承(4)通過軸承蓋(I)安裝在軸承座(43)上,所述軸承座(43)安裝在后板(3)上,所述后板(3)通過螺母(2)和短拉桿(5)與端板(15)固定相連,所述端板(15)通過長拉桿(18)與所述矩形導軌(24)的端部相連;所述第二軸承(10)通過軸承壓蓋(9)安裝在所述端板(15)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盤平面度修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電機(14)固定在電機安裝板(13)上,所述電機安裝板(13)與所述端板(15)固定相連,主動輪(12)安裝在所述伺服電機(14)輸出軸上,所述主動輪(12)通過同步帶(11)與設置在所述絲杠絲母螺旋副機構的絲杠(16)上的從動輪(7)相連,所述從動輪(7)通過鎖母(6)安裝在所述第二軸承(10)外側的所述絲杠(16)上,所述從動輪(7)與所述軸承壓蓋(9)之間設置有隔環(8)。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研磨盤平面度修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動輪(12)與所述伺服電機(14 )通過平鍵固定相連,所述從動輪(7 )通過所述平鍵與所述絲杠(16 )固定相連。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盤平面度修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導軌(24)兩端與所述方形導軌(19)結合處分別設置有第一壓板(20)、蓋板(21)和刮板(22)。
7.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研磨盤平面度修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導軌(24)一端與所述底板(40)之間通過銷軸(41)與鉸座(27)鉸接,所述矩形導軌(24)另一端與所述底板(40)之間設置有第二壓板(25)和用于角度調整的調整螺釘(26),所述調整螺釘(26)的一側設置有千分表(45),所述千分表(45)通過表桿(46)固聯與所述底板(40)上,固定座(36 )與緊定座(38 )分別固定安裝在所述矩形導軌(24 )兩側的所述底板(40 )上,所述固定座(36)上設置有固定螺釘(37),所述緊定座(38)上設置有定位螺釘(39),所述矩形導軌(24)外部設置有導軌蓋板(23)。
【文檔編號】B24B53/017GK103659604SQ201210350132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0日
【發明者】任明元, 張景 申請人:蘇州赫瑞特電子專用設備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