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直接淬火淺層滲碳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直接淬火淺層滲碳方法,步驟一,在爐溫為800℃的溫度下,往滲碳爐內滴入滲碳劑排氣;步驟二,將爐溫升至910℃保溫1h;步驟三,將滲碳部件分散懸掛于滲碳爐內,大量滴入滲碳劑迅速排氣,并持續滴入滲碳劑保持爐內碳勢0.95;步驟四,保持910℃1h進行滲碳;步驟五,取出滲碳部件置入油槽中,降溫至50℃時,取出清洗;步驟六,清洗后在200℃下進行回火,回火時間2h,本發明能夠提高部件的耐磨和抗拉性能,同時避免了二次淬火、高溫回火所帶來的表面氧化和脫碳現象。
【專利說明】一種直接淬火淺層滲碳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建材以及活動房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直接淬火淺層滲碳方法。
【背景技術】
[0002]滲碳是對金屬表面處理的一種,采用滲碳的多為低碳鋼或低合金鋼,具體方法是將工件置入具有活性滲碳介質中,加熱到900-950攝氏度的單相奧氏體區,保溫足夠時間后,使滲碳介質中分解出的活性碳原子滲入鋼件表層,從而獲得表層高碳,心部仍保持原有成分。它可以使滲過碳的工件表面獲得很高的硬度,提高其耐磨程度。
[0003]但是現有滲碳工藝不關注體積小、重量輕的部件,而這些部件經常需要有較強的耐磨和抗拉性能,目前的滲碳工藝無法滿足需求。
【發明內容】
[0004]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直接淬火淺層滲碳方法。
[000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6]一種直接淬火淺層滲碳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07]步驟一,在爐溫為800°C的溫度下,往滲碳爐內滴入滲碳劑排氣;
[0008]步驟二,將爐溫升至910°C保溫Ih ;
[0009]步驟三,將滲碳部件分散懸掛于滲碳爐內,大量滴入滲碳劑迅速排氣,并持續滴入滲碳劑保持爐內碳勢0.95 ;
[0010]步驟四,保持910°C Ih進行滲碳;
[0011]步驟五,取出滲碳部件置入油槽中,降溫至50°C時,取出清洗;
[0012]步驟六,清洗后在200°C下進行回火,回火時間2h。
[0013]所述滲碳劑為航空煤油。
[0014]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能夠提高部件的耐磨和抗拉性能,同時避免了二次淬火、高溫回火所帶來的表面氧化和脫碳現象。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更詳盡的說明。
[0016]本發明為一種直接淬火淺層滲碳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17]步驟一,在爐溫為800°C的溫度下,往滲碳爐內滴入航空煤油排氣;
[0018]步驟二,將爐溫升至910°C保溫Ih ;
[0019]步驟三,將滲碳部件分散懸掛于滲碳爐內,大量滴入航空煤油迅速排氣,并持續滴入滲碳劑保持爐內碳勢0.95 ;
[0020]步驟四,保持910 O Ih進行滲碳;
[0021]步驟五,取出滲碳部件置入油槽中,降溫至50°C時,取出清洗;[0022]步驟六,清洗后在200°C下進行回火,回火時間2h。
[0023]經過上述熱處理后零件可以達到最佳的強度和硬度配合,滲碳層厚度為
0.20-0.30mm,零件表面硬度630- 700 HV3,遠遠超過了耐磨性要求。表面組織為回火馬氏體、少量殘余奧氏體及均勻分布的碳化物,心部硬度為300-450 HV10,組織為回火板條馬氏體,充分發揮了低合金低碳板條馬氏體的高強度特性,每爐零件都進行拉伸試驗,零件拉伸結果為縱向拉力大于18 kN,橫向拉力大于20 kN而不斷裂,遠遠高于行業標準。
【權利要求】
1.一種直接淬火淺層滲碳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在爐溫為800°c的溫度下,往滲碳爐內滴入滲碳劑排氣; 步驟二,將爐溫升至910°C保溫Ih ; 步驟三,將滲碳部件分散懸掛于滲碳爐內,大量滴入滲碳劑迅速排氣,并持續滴入滲碳劑保持爐內碳勢0.95 ; 步驟四,保持910°C Ih進行滲碳; 步驟五,取出滲碳部件置入油槽中,降溫至50°C時,取出清洗; 步驟六,清洗后在200°C下進行回火,回火時間2h。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直接淬火淺層滲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滲碳劑為航空煤 油。
【文檔編號】C23C8/20GK103774083SQ201210398496
【公開日】2014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8日
【發明者】田邊 申請人:西安交大京盛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