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連接件的鑄造生產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鑄造生產工藝,尤其涉及一種連接件的鑄造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鑄造是指將液體金屬澆鑄到與零件形狀相適應的鑄造空腔中,待其冷卻凝固后,以獲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通過鑄造方法獲得鑄件叫鑄造件,由于鑄造件生產工藝較簡單、且成本較低,所以越來越多的機械部件優先選用鑄造件,但是鑄造件在鑄造時還存在鑄件質量不穩定,工序繁多的缺陷與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鑄件質量穩定,工序較少的連接件的鑄造生產工藝。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連接件的鑄造生產工藝,該工藝依次包括砂型制作、鑄模制造和澆注工藝,所述澆注工藝是指首先,采用預熱裝置對鑄模進行預熱,所述預熱裝置包括溫度為300-500°C,預熱時間為10-15分鐘,其次,將溫度為1400-1600°C的液體金屬澆注到鑄模中,澆注時間為6-9秒;然后,密封鑄模,將鑄模置于內部溫度為1300°C的恒溫爐內,并采用振動裝置使鑄模振動,恒溫時間為1-2小時;最后,通過冷卻工藝使鑄模冷卻。所述冷卻工藝是指依次包括循環水冷和風冷,水冷時間為10-20分鐘,最后風冷將鑄模冷卻至常溫。所述預熱溫度為400°C。所述恒溫時間為1. 5小時。所述液體金屬的溫度為1500°C。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由于本發明的連接件的鑄造生產工藝中的工藝步驟及工藝條件安排科學合理,且在恒溫爐內成型時在振動裝置作用下使鑄模振動,這樣可以使連接件每個部分成型均勻,從而可以有效的提高產品質量,因此本發明鑄件質量較好,工序少,易操作。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具體實施方式
詳細說明本發明
一種連接件的鑄造生產工藝,該工藝依次包括砂型制作、鑄模制造和澆注工藝,所述澆注工藝是指首先,采用預熱裝置對鑄模進行預熱,所述預熱裝置包括溫度為300-50(TC,預熱時間為10-15分鐘,其次,將溫度為1400-1600°C的液體金屬澆注到鑄模中,澆注時間為6-9秒;然后,密封鑄模,將鑄模置于內部溫度為1300°C的恒溫爐內,并采用振動裝置使鑄模振動,恒溫時間為1-2小時;最后,通過冷卻工藝使鑄模冷卻。上述工藝步驟及工藝條件安排科學合理,且在恒溫爐內成型時在振動裝置作用下使鑄模振動,這樣可以使連接件每個部分成型均勻,從而可以有效的提高產品質量。實施例1:
一種連接件的鑄造生產工藝,該工藝依次包括砂型制作、鑄模制造和澆注工藝,其中澆注工藝是指首先,采用預熱裝置對鑄模進行預熱,所述預熱裝置包括溫度為400°C,預熱時間為13分鐘,其次,將溫度為1500°C的液體金屬澆注到鑄模中,澆注時間為7秒;然后,密封鑄模,將鑄模置于內部溫度為1300°C的恒溫爐內,并采用振動裝置使鑄模振動,恒溫時間為1. 5小時;最后,依次通過循環水冷和風冷使鑄模冷卻,水冷時間為10-20分鐘,最后風冷將鑄模冷卻至常溫。綜上所述,本發明鑄件質量較好,工序少,易操作。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方式,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以上述實施方式為限,但凡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根據本發明所揭示內容所作的等效修飾或變化,皆應納入權利要求書中記載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連接件的鑄造生產工藝,該工藝依次包括砂型制作、鑄模制造和澆注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澆注工藝是指首先,采用預熱裝置對鑄模進行預熱,所述預熱裝置包括溫度為300-500°C,預熱時間為10-15分鐘,其次,將溫度為1400-1600°C的液體金屬澆注到鑄模中,澆注時間為6-9秒;然后,密封鑄模,將鑄模置于內部溫度為1300°C的恒溫爐內,并采用振動裝置使鑄模振動,恒溫時間為1-2小時;最后,通過冷卻工藝使鑄模冷卻。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件的鑄造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工藝是指依次包括循環水冷和風冷,水冷時間為10-20分鐘,最后風冷將鑄模冷卻至常溫。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件的鑄造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預熱溫度為40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件的鑄造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溫時間為1.5小時。
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連接件的鑄造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液體金屬的溫度為1500°C。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連接件的鑄造生產工藝,該工藝依次包括砂型制作、鑄模制造和澆注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澆注工藝是指首先,采用預熱裝置對鑄模進行預熱,所述預熱裝置包括溫度為300-500℃,預熱時間為10-15分鐘,其次,將溫度為1400-1600℃的液體金屬澆注到鑄模中,澆注時間為6-9秒;然后,密封鑄模,將鑄模置于內部溫度為1300℃的恒溫爐內,并采用振動裝置使鑄模振動,恒溫時間為1-2小時;最后,通過冷卻工藝使鑄模冷卻。本發明鑄件質量較好,工序少,易操作。
文檔編號B22D27/08GK102990045SQ201210403669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2日
發明者王新穎 申請人:王新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