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螺旋體的鑄造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鑄造工藝,尤其涉及一種螺旋體的鑄造工藝。
背景技術:
鑄造是指將液體金屬澆鑄到與零件形狀相適應的鑄造空腔中,待其冷卻凝固后,以獲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通過鑄造方法獲得鑄件叫鑄造件,由于鑄造件生產工藝較簡單、且成本較低,所以越來越多的機械部件優先選用鑄造件,但是鑄造件,特別是螺旋體的鑄造件在鑄造時還存在鑄件質量不穩定,工序繁多的缺陷與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鑄件質量穩定,工序較少的螺旋體的鑄造工藝。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螺旋體的鑄造工藝,該工藝依次包括砂型制作、鑄模制造和澆注工藝、冷卻工藝和精整工藝,
所述澆注工藝是指
首先,清潔鑄模內腔,之后進行預熱,預熱的溫度為600-800°C ;
其次,澆注,將溫度為1200-1400°C的鋼水澆注到鑄模中,澆注時間為6-8秒,之后密封鑄模,并將鑄模置于內部溫度為1300°C的恒溫爐內,恒溫時間為10-30分鐘,之后出爐經冷卻工藝冷卻;
所述精整工藝是指依次清洗、粗磨、表面探傷檢測、二次細磨、二次清洗、二次表面探傷檢測、防銹處理。所述鑄模的預熱溫度為700°C。所述鋼水的溫度為1100°C,澆注時間為7秒,恒溫時間為20分鐘。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由于本發明的螺旋體的鑄造工藝采用了合理的工藝步驟及科學的工藝條件,因此本發明的鑄件質量穩定,且工藝工序少,易操作。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具體實施方式
詳細說明本發明
本發明的一種螺旋體的鑄造工藝,該工藝依次包括砂型制作、鑄模制造和澆注工藝、冷卻工藝和精整工藝,
所述澆注工藝是指
首先,清潔鑄模內腔,之后進行預熱,預熱的溫度為600-800°C ;
其次,澆注,將溫度為1200-1400°C的鋼水澆注到鑄模中,澆注時間為6-8秒,之后密封鑄模,并將鑄模置于內部溫度為1300°C的恒溫爐內,恒溫時間為10-30分鐘,之后出爐經冷卻工藝冷卻; 所述精整工藝是指依次清洗、粗磨、表面探傷檢測、二次細磨、二次清洗、二次表面探傷檢測、防銹處理。上述螺旋體的鑄造工藝采用了合理的工藝步驟及科學的工藝條件,所以鑄件質量穩定,且工藝工序少,易操作。實施例1:
一種螺旋體的鑄造工藝,該工藝依次包括砂型制作、鑄模制造和澆注工藝、冷卻工藝和精整工藝,
所述澆注工藝是指
首先,清潔鑄模內腔,之后進行預熱,預熱的溫度為700°c ;
其次,澆注,將溫度為1100°C的鋼水澆注到鑄模中,澆注時間為7秒,之后密封鑄模,并將鑄模置于內部溫度為1300°C的恒溫爐內,恒溫時間為20分鐘,之后出爐經冷卻工藝冷卻;
所述精整工藝是指依次清洗、粗磨、表面探傷檢測、二次細磨、二次清洗、二次表面探傷檢測、防銹處理。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鑄件質量穩定,且工藝工序少,易操作。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方式,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以上述實施方式為限,但凡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根據本發明所揭示內容所作的等效修飾或變化,皆應納入權利要求書中記載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螺旋體的鑄造工藝,該工藝依次包括砂型制作、鑄模制造和澆注工藝、冷卻工藝和精整工藝,其特征在于 所述澆注工藝是指 首先,清潔鑄模內腔,之后進行預熱,預熱的溫度為600-800°C ; 其次,澆注,將溫度為1200-1400°C的鋼水澆注到鑄模中,澆注時間為6-8秒,之后密封鑄模,并將鑄模置于內部溫度為1300°C的恒溫爐內,恒溫時間為10-30分鐘,之后出爐經冷卻工藝冷卻; 所述精整工藝是指依次清洗、粗磨、表面探傷檢測、二次細磨、二次清洗、二次表面探傷檢測、防銹處理。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體的鑄造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鑄模的預熱溫度為70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體的鑄造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鋼水的溫度為1100°C,澆注時間為7秒,恒溫時間為20分鐘。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螺旋體的鑄造工藝,該工藝依次包括砂型制作、鑄模制造和澆注工藝、冷卻工藝和精整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澆注工藝是指首先,清潔鑄模內腔,之后進行預熱,預熱的溫度為600-800℃;其次,澆注,將溫度為1200-1400℃的鋼水澆注到鑄模中,澆注時間為6-8秒,之后密封鑄模,并將鑄模置于內部溫度為1300℃的恒溫爐內,恒溫時間為10-30分鐘,之后出爐經冷卻工藝冷卻;所述精整工藝是指依次清洗、粗磨、表面探傷檢測、二次細磨、二次清洗、二次表面探傷檢測、防銹處理。本發明鑄件質量穩定,工序少,易操作。
文檔編號B22D25/02GK102990041SQ20121040357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2日
發明者王新穎 申請人:王新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