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熱噴涂加工新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熱噴涂加工新工藝,屬于熱噴涂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熱噴涂是指一系列過程,在這些過程中,細微而分散的金屬或非金屬的涂層材料, 以一種熔化或半熔化狀態,沉積到一種經過制備的基體表面,形成某種噴涂沉積層,它是利用某種熱源(如電弧、等離子噴涂或燃燒火焰等)將粉末狀或絲狀的金屬或非金屬材料加熱到熔融或半熔融狀態,然后借助焰留本身或壓縮空氣以一定速度噴射到預處理過的基體表面,沉積而形成具有各種功能的表面涂層的一種技術。
熱噴涂的主要作用是把金屬噴涂在工件表面,增加工件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能, 減少機器設備的維修與保養,可以提高設備的使用率,熱噴涂主要用于旋轉的軸或孔。而現有的熱噴涂工藝一般是將工件車小至基準負2mm左右,然后直接進行熱噴涂,由于工件的接觸面多為圓柱接觸,熱噴涂層與工件之間接觸不好,容易產生相對滑動脫層的現象,工件的質量較差。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熱噴涂加工新工藝,能夠避免產生相對滑動脫層的現象,提聞工件的質量。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熱噴涂加工新工藝,它包含以下的加工步驟
(I)、下料;
(2)、將工件車至表面厚度尺寸小于基準尺寸8 IOmm ;
(3)、在加工面上進行電焊堆積至表面厚度尺寸小于基準尺寸I 2mm;
(4)、進行熱處理,消除焊接層與工件之間的內應力;
(5)、對加工面進行熱噴涂合金處理,直至表面厚度尺寸大于基準尺寸2 3mm ;
(6)、精加工至基準尺寸。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焊接層表面為魚鱗狀結構,增加了與工件的接觸面積,增加了接觸力,避免了焊接層和工件產生相對滑動脫層的現象,提高了工件的質量。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進一步描述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但要求保護的范圍并不局限于所述。
實施例I
一種熱噴涂加工新工藝,它包含以下的加工步驟
(I)、下料;
(2)、將工件車至表面厚度尺寸小于基準尺寸8_ ;
(3)、在加工面上進行電焊堆積至表面厚度尺寸小于基準尺寸去2mm;
(4)、進行熱處理,消除焊接層與工件之間的內應力;
(5)、對加工面進行熱噴涂合金處理,直至表面厚度尺寸大于基準尺寸2mm ;
(6)、精加工至基準尺寸。
實施例2
一種熱噴涂加工新工藝,它包含以下的加工步驟
(I)、下料;
(2)、將工件車至表面厚度尺寸小于基準尺寸IOmm;
(3)、在加工面上進行電焊堆積至表面厚度尺寸小于基準尺寸Imm;
(4)、進行熱處理,消除焊接層與工件之間的內應力;
(5)、對加工面進行熱噴涂合金處理,直至表面厚度尺寸大于基準尺寸3mm ;
(6)、精加工至基準尺寸。
實施例3
一種熱噴涂加工新工藝,它包含以下的加工步驟
(I)、下料;
(2)、將工件車至表面厚度尺寸小于基準尺寸9mm ;
(3)、在加工面上進行電焊堆積至表面厚度尺寸小于基準尺寸2mm;
(4)、進行熱處理,消除焊接層與工件之間的內應力;
(5)、對加工面進行熱噴涂合金處理,直至表面厚度尺寸大于基準尺寸3mm ;
(6)、精加工至基準尺寸。
實施例4
一種熱噴涂加工新工藝,它包含以下的加工步驟
(I)、下料;
(2)、將工件車至表面厚度尺寸小于基準尺寸8. 5mm ;
(3)、在加工面上進行電焊堆積至表面厚度尺寸小于基準尺寸1,。5_;
(4)、進行熱處理,消除焊接層與工件之間的內應力;
(5)、對加工面進行熱噴涂合金處理,直至表面厚度尺寸大于基準尺寸2mm ;
(6)、精加工至基準尺寸。
實施例4
一種熱噴涂加工新工藝,它包含以下的加工步驟
(I)、下料;
(2)、將工件車至表面厚度尺寸小于基準尺寸9. 5mm ;
(3)、在加工面上進行電焊堆積至表面厚度尺寸小于基準尺寸Imm;
(4)、進行熱處理,消除焊接層與工件之間的內應力;
(5)、對加工面進行熱噴涂合金處理,直至表面厚度尺寸大于基準尺寸2mm ;
(6)、精加工至基準尺寸。
權利要求
1.一種熱噴涂加工新工藝,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以下的加工步驟(1)、下料;(2)、將工件車至表面厚度尺寸小于基準尺寸8 IOmm;(3)、在加工面上進行電焊堆積至表面厚度尺寸小于基準尺寸I 2mm,;(4)、進行熱處理,消除焊接層與工件之間的內應力;(5)、對加工面進行熱噴涂合金處理,直至表面厚度尺寸大于基準尺寸2 3mm;(6)、精加工至基準尺寸。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熱噴涂加工新工藝,它包含以下的加工步驟下料、將工件車至表面厚度尺寸小于基準尺寸8~10mm、在加工面上進行電焊堆積至表面厚度尺寸小于基準尺寸1~2mm、進行熱處理,消除焊接層與工件之間的內應力、對加工面進行熱噴涂合金處理,直至表面厚度尺寸大于基準尺寸2~3mm、精加工至基準尺寸。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焊接層表面為魚鱗狀結構,增加了與工件的接觸面積,增加了接觸力,避免了焊接層和工件產生相對滑動脫層的現象,提高了工件的質量。
文檔編號C23C4/00GK102978558SQ201210473620
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1日
發明者李炳福 申請人:遵義洪棣機械設備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