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鎂合金鑄件的鑄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鑄造技術領域,涉及的是一種鎂合金鑄件的鑄造方法。
背景技術:
鎂合金具有比強度和比剛度高、減震性好、易于回收再利用等優點,被認為是汽車、交通運輸等機械產品最有前途的結構輕量化材料。現有的鎂合金成形加工技術難以滿足鎂合金應用需求,影響了鎂合金的應用。鎂合金成形通過鑄造和塑性變形兩種方式,由于鎂合金塑性加工困難,鑄造是鎂合金成形加工的主要方法。目前,用于鎂合金的鑄造方法也較為單一,主要是壓力鑄造,約占90%。鎂合金壓力鑄造具有生產效率高、鑄件尺寸精度高、表面粗糙度低到優點,但其模具和設備投資大,因模具結構及工藝等方面的因素限制,難以生產形狀結構較為復雜的零件。另外,普通壓鑄件內部容易形成彌散分布的微氣孔,在高溫下膨脹導致鑄件變形和表面鼓泡,因此,普通壓鑄鎂合金件不能通過熱處理強化,也不能在較高溫度下使用。普通砂型鑄造因其尺寸精度低、粗糙度高,且不適于鑄造薄壁鑄件。熔模鑄造方法適合于鑄造尺寸精度高、形狀復雜鑄件,但熔模鑄造一般采用熱型殼、重力澆注,鎂合金與熱型殼界面反應傾向大,阻止界面反應工藝復雜,采用蠟模的熔模鑄造方法也不適于大批量生產結構尺寸較大的鑄件。消失模鑄造是一種適合于薄壁復雜鑄件生產的鑄造方法,近些年國內外研究了鎂合金消失模鑄造技術,由于消失模鑄造的泡沫模樣在液態金屬充填鑄型中分解吸收熱量,而鎂合金熱容量小、凝固潛熱低、凝固區間大,為了滿足充型需要,必須大幅度提高澆注溫度,這導致鎂液氧化、吸氣加劇,鑄件性能偏低。綜上所述,現有的鎂合金鑄造方法還不能較好滿足鎂合金應用需求,需要尋找新的鑄造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鎂合金鑄造方法的不足,提供了一種適于復雜薄壁鎂合金鑄件生產、鑄件組織性能良好,并且生產成本低廉的鑄造方法和技術。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鎂合金鑄件的鑄造方法,包括如下步聚:
(1)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作模樣;
(2)在模樣表面浸涂蠟,消除模樣表面珠粒網紋;
(3)將模樣用白乳膠或者熱熔膠與澆注系統粘結組合,得到模組;
(4)將模組浸潰阻燃涂料,自然干燥;
(5)在浸潰阻燃材料后的模組上制作型殼,是將模組的浸涂面層涂料、撒砂,干燥后浸涂背層涂料、撒砂、干燥,用氯化鋁水溶液硬化,如此重復2-3次,再用背層涂料封漿,形成型殼;
(6)將包含有模組的型殼送入爐中進行脫模、焙燒,得到型殼;(7)將型殼放入砂箱中,用干砂在型殼四周進行填充;
(8)在負壓下澆注鎂合金液,冷卻后即形成鑄件。對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在步驟(2)中模樣的表面用蠟由石蠟和硬酯酸組成,其質量比為2:3-3: 2,熔點在46-50°C,浸涂溫度在54_60°C,浸潰時間3-6S,模樣取出時輕微抖動,去除多余蠟液,冷卻后即在泡沫模具表面形成光滑蠟膜。對上述技術的進一步改進:在步驟(4)中的阻燃涂料為硼酸溶液,硼酸溶液的組分及其質量百分比為:硼酸5-15%,硅溶膠5-10%,甲基纖維0.5-1.0%、氫氧化鈉0.6-1.0%,表面活性劑0.1-0.3%,消泡劑0.05-0.1%,其余為水。對上述技術方案的再進一步改進:在步驟(5)中,所述表面層涂料組成為:硅溶膠、鋯英粉、莫來石粉、低熔點玻璃粉、消泡劑;所述背層涂料組成為:水玻璃,莫來石粉、低熔點玻璃粉、消泡劑;所述撒砂材料為石英砂和上店砂;表面層涂料、背層涂料中加入
1.0%-3%的Na2O-K2O-B2O3-SiO2系低熔點玻璃粉作為助燒劑,以降低型殼焙燒溫度。對上述技術方案的更進一步改進:在工藝步驟(6)中,所述脫模與焙燒過程同時進行,首先升溫至75-120°C,保溫50-60分鐘;再升溫至550-650°C,在氧化性氛下保溫60-70分鐘。對上述技術方案的更進一步改進:所述工藝步驟(7)具體是,將制備的型殼置于砂箱中,在其周圍填充干砂,抽真空加固。有益效果: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I)本發明采用泡沫塑料模樣,其結構設計靈活、尺寸穩定、成本低,適合于生產結構尺寸較大復雜鑄件,與消失模鑄造相比,由于泡沫模樣在澆注前已以脫除,避免了需要大幅度提高澆注溫度來保證模樣分解和充型,從而導致鎂液氧化、吸氣加劇,鑄件性能偏低。(2)本發明的型殼與熔模精密鑄造型殼相比,層數少、殼薄、焙燒溫度低,并且焙燒時即在型殼表面形成阻止鎂合金與殼型反應的保護膜,型殼制備工藝簡單,成本低。(3)本發明采用冷模負壓澆注,既能保證充型,又能提高鑄件冷卻速度,利于細化組織,提聞性能。總之,本發明吸取幾種不同鑄造方法之長處、克服不足,同時采用特有的型殼制備和防止鎂合金-鑄型界面反應方法,形成了獨特的適用于薄壁復雜鎂合金件生產的鑄造技術,對充分發揮鎂合金的性能優勢、滿足汽車鎂合金應用需求,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通過具體實施例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I)采用可發泡聚苯乙烯珠粒在模具內發泡制作鑄件模樣,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切割加工制作澆注系統模樣。(2)用石蠟和硬酯酸按照1:1的質量比配制浸涂蠟,溫度控制在56_58°C,將鑄件模樣浸入蠟液4-5S后 取出,取出時輕微抖動,去除多余蠟液,冷卻后在泡沫模具表面形成光滑蠟膜。(3)用白乳膠將模樣和澆注系統粘結組合在一起。(4)配制硼酸溶液,其組成及各組分質量百分比為:硼酸10%,硅溶膠10%,甲基纖維0.7-%、氫氧化鈉0.6-1.0%,表面活性劑JFC0.2%,正辛醇0.05%,其余為水。將模樣浸入該溶液中,轉動模樣,4-5S后取出自然干燥12小時。(5)制作型殼
(a)配制涂料面層涂料組成為:硅溶膠、320目莫來石粉、320目Na2O-K2O-B2O3-SiO2系低熔點玻璃粉和正辛醇,玻璃粉加入量2.5%,正辛醇0.05%,硅溶膠中SiO2含量為30%,涂料粉液比1.8:1,粘度為45-50S (流杯法)。背層涂料組成為:水玻璃、320目莫來石粉、320目Na2O-K2O-B2O3-SiO2系低熔點玻璃粉和正辛醇,玻璃粉加入量2.5%,正辛醇0.05%,水玻璃模數Μ=3.0-3.3,密度為1.28g/cm2,涂料粉液比1.3:1,粘度為25-30S。(b)型殼制作將浸潰了硼酸溶液并干燥后的模組浸入面層涂料,旋轉模組,使模組均勻涂上涂料后取出,待模組上的涂料不滴淌時,在涂料上撒40-70目石英砂,在40-45°C下干燥8小時;然后按以上同樣的方式浸涂背層涂料、撒10-30目上店砂,用氯化鋁水溶液硬化,如此重復3次;再用背層涂料封漿,形成型殼。(6)將模組- 型殼送入爐中進行脫模、焙燒。首先升溫至70-80°C,保溫30分鐘;然后升溫至110-120°C,保溫30分鐘;再升溫至600-650°C,在氧化性氛下保溫60分鐘,隨后隨爐冷卻。(7)將冷卻型殼至室溫后置于砂箱中,在其周圍填充干砂,抽真空加固,在0.06MPa負壓下澆注鎂合金液,冷卻后即形成鑄件。
權利要求
1.一種鎂合金鑄件的鑄造方法,包括如下步聚: (1)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作模樣; (2)在模樣表面浸涂蠟,消除模樣表面珠粒網紋; (3)將模樣用白乳膠或者熱熔膠與澆注系統粘結組合,得到模組; (4)將模組浸潰阻燃涂料,自然干燥; (5)在浸潰阻燃材料 后的模組上制作型殼,是將模組的浸涂面層涂料、撒砂,干燥后浸涂背層涂料、撒砂、干燥,用氯化鋁水溶液硬化,如此重復2-3次,再用背層涂料封漿,形成型殼; (6)將包含有模組的型殼送入爐中進行脫模、焙燒,得到型殼; (7)將型殼放入砂箱中,用干砂在型殼四周進行填充; (8)在負壓下澆注鎂合金液,冷卻后即形成鑄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鎂合金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2)中模樣的表面用蠟由石蠟和硬酯酸組成,其質量比為2:3-3: 2,熔點在46-50°C,浸涂溫度在54_60°C,浸潰時間3-6S,模樣取出時輕微抖動,去除多余蠟液,冷卻后即在泡沫模具表面形成光滑蠟膜。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鎂合金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4)中的阻燃涂料為硼酸溶液,硼酸溶液的組分及其質量百分比為:硼酸5-15%,硅溶膠5-10%,甲基纖維0.5-1.0%、氫氧化鈉0.6-1.0%,表面活性劑0.1-0.3%,消泡劑0.05-0.1%,其余為水。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鎂合金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5)中,所述表面層涂料組成為硅溶膠、鋯英粉、莫來石粉、低熔點玻璃粉、消泡劑;所述背層涂料組成為水玻璃,莫來石粉、低熔點玻璃粉、消泡劑;所述撒砂材料為石英砂和上店砂;表面層涂料、背層涂料中加入1.0%-3%的Na2O-K2O-B2O3-SiO2系低熔點玻璃粉作為助燒劑,以降低型殼焙燒溫度。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鎂合金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工藝步驟(6)中,所述脫模與焙燒過程同時進行,首先升溫至75-120°C,保溫50-60分鐘;再升溫至550_650°C,在氧化性氛下保溫60-70分鐘。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鎂合金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藝步驟(7)具體是將制備的型殼置于砂箱中,在其周圍填充干砂,抽真空加固。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鎂合金鑄件的鑄造方法,該方法吸取幾種不同鑄造方法之長處、克服不足,同時采用特有的型殼制備和防止鎂合金-鑄型界面反應方法,形成了獨特的適用于薄壁復雜鎂合金件生產的鑄造技術,對充分發揮鎂合金的性能優勢、滿足汽車鎂合金應用需求,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
文檔編號B22C9/04GK103231016SQ201210590779
公開日2013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31日
發明者曾大新, 何漢軍, 陳果, 楊偉, 史秋月 申請人:湖北汽車工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