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消失模用復合澆口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消失模鑄造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消失模用復合澆口杯。
背景技術:
消失模鑄造的澆口杯和直澆道主要有兩種結構形式,一為整體式,即澆口杯和直澆道由耐火材料制成一整體,其成本高,無法安裝過濾網;二為分體式,即澆口杯由耐火材料制成,也無法安裝過濾網。消失模鑄造在澆注過程中,直澆道部分一般由EPS泡沫材料制作而成,EPS泡沫材料制成的直澆道遇到高溫金屬液全部氣化,因而無法像砂型鑄造一樣固定用于過濾金屬液雜質的過濾網片,鑄件因此容易產生雜渣等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改進的結構的消失模用復合澆口杯。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消失模用復合澆口杯,包括澆口杯主體、設在澆口杯主體內的第一澆道、第二澆道和第二澆道底部的出口,所述的第一澆道和第二澆道連接處設有環狀臺階,第一澆道內腔設有內澆道,所述的內澆道為上大下小的錐形環結構,內澆道斜面角度與第一澆道內腔一致并緊密貼合,內澆道與環狀臺階連接處設有濾網片,濾網片置于環狀臺階上。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消失模用復合澆口杯中部設有濾網片可實現對金屬液中雜質的過濾;解決了消失模鑄造工藝中濾網片無法安裝的技術問題,實現了對金屬液的有效過濾,解決了鑄件夾雜質等缺陷。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消失模用復合澆口杯,包括澆口杯主體1、設在澆口杯主體內的第一澆道2、第二澆道3和第二澆道3底部的出口 4,所述的第一澆道2和第二澆道3連接處設有環狀臺階7,第一澆道2內腔設有內澆道5,所述的內澆道5為上大下小的錐形環結構,內澆道5斜面角度與第一澆道2內腔一致并緊密貼合,內澆道5與環狀臺階7連接處設有濾網片6,濾網片6置于環狀臺階7上。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不限于上述具體實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出的技術變形,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消失模用復合澆口杯,包括澆口杯主體、設在澆口杯主體內的第一澆道、第二澆道和第二澆道底部的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澆道和第二澆道連接處設有環狀臺階,第一澆道內腔設有內澆道,所述的內澆道為上大下小的錐形環結構,內澆道斜面角度與第一澆道內腔一致并緊密貼合,內澆道與環狀臺階連接處設有濾網片,濾網片置于環狀臺階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消失模用復合澆口杯,包括澆口杯主體、設在澆口杯主體內的第一澆道、第二澆道和第二澆道底部的出口,所述的第一澆道和第二澆道連接處設有環狀臺階,第一澆道內腔設有內澆道,所述的內澆道為上大下小的錐形環結構,內澆道斜面角度與第一澆道內腔一致并緊密貼合,內澆道與環狀臺階連接處設有濾網片,濾網片置于環狀臺階上。本實用新型消失模用復合澆口杯中部設有濾網片可實現對金屬液中雜質的過濾;解決了消失模鑄造工藝中濾網片無法安裝的技術問題,實現了對金屬液的有效過濾,解決了鑄件夾雜質等缺陷。
文檔編號B22C9/08GK202824529SQ20122043078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8日
發明者劉正銀 申請人:焦作市龍江精密鑄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