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絲錐磨溝槽套筒式定位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用于固定絲錐以便對絲錐進行加工的裝置,特別是一種絲錐磨溝槽套筒式定位裝置。
背景技術:
絲錐的工作部分沿軸向都設計有溝槽,一般稱之為容屑槽,其作用是控制切屑流向并容屑,同時形成切削刃及前角。溝槽包括直槽溝槽和螺旋溝槽,溝槽是絲錐上的重要結構,溝槽加工是絲錐加工的重要工序。絲錐的溝槽加工,一般都采用磨削的方法,磨削溝槽時,要將絲錐加以定位,現有 的定位裝置見圖1,是用柄部頂尖I和刃部頂尖2,分別頂在工件3 (絲錐坯料)兩端的中心孔上,刃部頂尖2的的上方設有砂輪4和冷卻管5,這種定位裝置,加工時工件易抖動,溝槽的加工質量差,燒傷情況嚴重,裂紋現象多。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的頂尖定位裝置導致工件抖動溝槽加工質量差的缺陷,發明一種夾持在絲錐柄部和刃部可加強磨削剛性使工件平穩的絲錐磨溝槽套筒式定位裝置。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按如下的方式來實現的所述絲錐磨溝槽套筒式定位裝置,包括固定套筒和活動套筒,固定套筒設于固定架上,工件的刃端和柄端分別插設于固定套筒和活動套筒內,固定套筒的端部設有冷卻管,固定套筒的上方設有砂輪。本實用新型的積極效果如下本實用新型改變了溝槽加工中的定位形式,用套筒夾持絲錐胚體外圓,大大增強磨削的剛性,使磨溝槽采用的強力磨削過程變得順利和輕松;由于剛性得到加強,強化了冷卻效果,絲錐溝槽可一次加工完成,無燒傷、無裂紋,提高工效5倍以上,同時產品品質得到確保。
圖1是現有頂尖式定位裝置結構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結構圖圖中I柄部頂尖2刃部頂尖3工件4砂輪5冷卻管6固定套筒7活動套筒8固定架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2所示,所述絲錐磨溝槽套筒式定位裝置,包括固定套筒6和活動套筒7,固定套筒6設于固定架8上,工件3的刃端和柄端分別插設于固定套筒6和活動套筒7內,固定套筒6的端部設有冷卻管5,固定套筒6的上方設有砂輪4。[0013]工作時,固定套筒是固定不動的,固定套筒上有開口,便于砂輪磨削溝槽。磨溝槽時由固定套筒承受磨削力,與頂尖定位裝置相比,由兩點接觸改為整體外圓接觸,其接觸面積大,具有更大的磨削剛性,同時在固定套筒端部設有冷卻管,冷卻液可從冷卻管進入套筒內,直接沖刷掉剛剛磨好的溝槽內的鐵屑,由于砂輪線速度以80米/秒高速旋轉,強大的旋轉力量將冷卻液從套筒內砂輪磨削處噴出,冷卻液的壓力由原來的2巴提高到10巴以上,強化了冷卻效果,使冷卻更加充分,解決了溝槽磨削燒傷、溝槽裂紋多的難題。而頂尖定位時,由于砂輪的高速旋轉,冷卻液隨砂輪的旋轉力濺出,無法到達磨削部位,冷卻效果很差,加工問題很多。因此,本實用新型的優勢是十分顯著的。
權利要求1. 一種絲錐磨溝槽套筒式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套筒和活動套筒,固定套筒設于固定架上,工件的刃端和柄端分別插設于固定套筒和活動套筒內,固定套筒的端部設有冷卻管,固定套筒的上方設有砂輪。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用于固定絲錐以便對絲錐進行加工的裝置,特別是一種絲錐磨溝槽套筒式定位裝置。其包括固定套筒和活動套筒,固定套筒設于固定架上,工件的刃端和柄端分別插設于固定套筒和活動套筒內,固定套筒的端部設有冷卻管,固定套筒的上方設有砂輪。本實用新型改變了溝槽加工中的定位形式,用套筒夾持絲錐胚體外圓,大大增強磨削的剛性,使磨溝槽采用的強力磨削過程變得順利和輕松;由于剛性得到加強,強化了冷卻效果,絲錐溝槽可一次加工完成,無燒傷、無裂紋,提高工效5倍以上,同時產品品質得到確保。
文檔編號B24B19/02GK202825482SQ20122057881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6日
發明者龔興 申請人:圓興(廈門)精密工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