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于稀土鎂硅鐵合金標準顆粒生產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稀土鎂硅鐵合金生產中減少粉末的模具設備。
背景技術:
在傳統的稀土鎂硅鐵合金生產過程中,長期采用破碎的方式達到國家標準GB/T4138—2004中粒度范圍:5-30mm的粒度要求,這個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粉末及不符合標準的小顆粒,該小顆粒及粉末只能返回熔煉爐重新熔煉,造成生產成本上升,并且降低了生
產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的模具。使模具發揮最大的效能,可免去破碎工序、小顆粒及粉末回爐等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具體實現:一種用于稀土鎂硅鐵合金標準顆粒生產的模具,包括具有邊框的托盤,在托盤的內部設有若干個呈矩陣分布的澆注孔,每個所述澆注孔為梯形結構。若干個所述澆注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并且均低于所述托盤側棱的高度。位于澆注點位置的澆注孔的邊框厚度是其他澆注孔邊框厚度的3-4倍。在所述托盤的底部兩側分別設有把手。本實用新型的模具由數百個小模框組成,小模框的尺寸大小符合國家標準,小模框成梯形狀,方便產品的脫模與倒取。模具中間澆鑄點的小模框邊框壁加厚,可有效的防止高溫合金液體的沖刷。
下面根據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一種用于稀土鎂硅鐵合金標準顆粒生產的模具的內部結構圖。圖2是俯視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用于稀土鎂硅鐵合金標準顆粒生產的模具,包括具有邊框的托盤I,在托盤I的內部設有若干個呈矩陣分布的澆注孔2,每個所述澆注孔2為梯形結構。若干個所述澆注孔位2于同一水平面上,并且均低于所述托盤I側棱的高度。位于澆注點3位置的澆注孔的邊框厚度是其他澆注孔邊框厚度的3-4倍。在所述托盤I的底部兩側分別設有把手4。本實用新型的模具由數百個小模框組成,小模框的尺寸大小符合國家標準,小模框成梯形狀,方便產品的脫模與倒取。模具中間澆鑄點的小模框邊框壁加厚,可有效的防止高溫合金液體的沖刷。傳統的鄂式破碎機破碎生產工藝所生產的稀土鎂硅鐵合金小于5mm以下的顆粒要達到25-30%。現由于采用了小梯形狀模框模具,就可以免去破碎環節,直接達到國家標準要求的顆粒大小,小于5mm以下的顆粒僅占2-5%。生產效率比傳統的鄂式破碎機生產工藝提聞25%左右。小模框采用梯形狀設計,可以倒取更輕松、方便。可免去傳統模式的敲打,大大提高模具的使用壽命。本實用新型具有很強的實用性,且結構簡單、操作簡單、使用壽命長。
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稀土鎂硅鐵合金標準顆粒生產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邊框的托盤,在托盤的內部設有若干個呈矩陣分布的澆注孔,每個所述澆注孔為梯形結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稀土鎂硅鐵合金標準顆粒生產的模具,其特征在于,位于澆注點位置的澆注孔的邊框厚度是其他澆注孔邊框厚度的3-4倍。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稀土鎂硅鐵合金標準顆粒生產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托盤的底部兩側分別設有把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稀土鎂硅鐵合金標準顆粒生產的模具,包括具有邊框的托盤,在托盤的內部設有若干個呈矩陣分布的澆注孔,每個所述澆注孔為梯形結構。位于澆注點位置的澆注孔的邊框厚度是其他澆注孔邊框厚度的3-4倍。在所述托盤的底部兩側分別設有把手。本實用新型的模具由數百個小模框組成,小模框的尺寸大小符合國家標準,小模框成梯形狀,方便產品的脫模與倒取。模具中間澆鑄點的小模框邊框壁加厚,可有效的防止高溫合金液體的沖刷。
文檔編號B22C9/06GK203044798SQ20122071000
公開日2013年7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0日
發明者傅開武 申請人:蘭州威特焊材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