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雙端面磨簧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雙端面磨簧機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磨簧機領域,特指一種雙端面磨簧機。
背景技術:
[0002]彈簧是一種利用彈性來工作的機械零件。用以控制機件的運動、緩和沖擊或震動、貯蓄能量、測量力的大小等,廣泛用于機器、儀表中。[0003]彈簧在經過一步步的加工后,需要經過將兩個切斷的端面進行磨簧才能最終投入使用,而磨簧的過程將決定彈簧的質量,現有彈簧機結構簡單,只能滿足普通的使用需求,無法制作高精度的彈簧,生產效率也不高。[0004]因此,本發明人研發出一種雙端面磨簧機,本案由此產生。實用新型內容[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雙端面磨簧機,提高了磨簧精度和效率。[0006]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0007]—種雙端面磨簧機,包括機身,旋轉供簧裝置,磨簧裝置;所述旋轉供簧裝置固定在機身上,包括料盤,料盤上開設有彈簧模套;所述磨簧裝置設置在機身內,分為上磨簧機構和下磨簧機構;所述料盤位于上磨簧機構和下磨簧機構之間。[0008]進一步,所述的磨簧裝置為兩臺,分別設置在機身內。[0009]進一步,所述上磨簧機構包括上砂輪,上磨頭主軸,上主軸套,上導軌座,電機,上法蘭蓋,絲桿,伺服電機;所述上砂輪設置在上磨頭主軸的端部,上磨頭主軸外還包裹有上主軸套,上主軸套套接在上導軌座中;所述電機和上磨頭主軸并列設置,且電機和上磨頭主軸聯動連接,上法蘭蓋設置在上磨頭主軸的另一端上,且上法蘭蓋中設置有絲桿,伺服電機與絲桿聯動連接。[0010]進一步,所述上磨簧機構還包括上磨頭導柱,上磨頭導柱固設在上導軌座的一側與電機相對應。[0011]進一步,所述下磨簧機構包括下砂輪,下磨頭主軸,下主軸套,下導軌座,電機,下法蘭蓋,絲桿,所述下砂輪設置在下磨頭主軸的端部,下磨頭主軸外還包裹有下主軸套,下主軸套套接在下導軌座中;所述電機為三臺,其中兩臺設置在下磨頭主軸的兩側,與下磨頭主軸聯動連接,另一臺電機與絲桿聯動連接;下法蘭蓋設置在下磨頭主軸的另一端,且絲桿絲桿設置在下法蘭蓋中。[0012]進一步,所述旋轉供簧裝置還包括旋轉主軸,手輪,旋轉框架,所述旋轉主軸位于料盤正中,所述料盤下為旋轉框架,旋轉框架內有蝸輪蝸桿裝置,旋轉框架上設有手輪,通過手輪轉動旋轉框架中的蝸輪蝸桿裝置與旋轉主軸聯動連接,進行料盤高度調整。[0013]進一步,所述旋轉供簧裝置上還設置有自動定位裝置,所述自動定位裝置上設置有進料管。[0014]進一步,所述磨簧機還包括砂輪修整器。[0015]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0016]能夠調整供簧裝置料盤、磨簧裝置砂輪的相對高度,采用雙磨簧裝置,通過粗磨和精磨提聞了磨黃的效率和精度。
[0017]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0018]圖2是上磨簧機構的結構示意圖;[0019]圖3是下磨簧機構的結構示意圖;[0020]圖4是旋轉供簧裝置的結構示意圖;[0021]圖5是旋轉供簧裝置的剖視圖;[0022]圖6是砂輪修整器的結構示意圖。[0023]標號說明[0024]機身1,[0025]旋轉供簧裝置2,料盤21,彈簧模套22,旋轉主軸23,手輪24,旋轉框架25,蝸輪蝸桿裝置26,[0026]磨簧裝置3,[0027]上磨簧機構4,上砂輪41,上磨頭主軸42,上主軸套43,上導軌座44,電機45,上法蘭蓋46,絲桿47,伺服電機48,上磨頭導柱49,[0028]下磨簧機構5,下砂輪51,下磨頭主軸52,下主軸套53,下導軌座54,電機55,下法蘭蓋56,絲桿57,[0029]自動定位裝置6,進料管7,[0030]砂輪修整器8,修整器齒軸81,齒軸座811,砂輪割刀82,齒軸套筒83,電機84,減速箱841,修整器機架85,升降支架86,直線導軌861,蝸輪座87,手輪88,絲桿89,絲桿座891。
具體實施方式
[0031]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0032]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揭示的一種雙端面磨簧機,包括機身1,旋轉供簧裝置2,磨簧裝置3 ;旋轉供簧裝置2固定在機身I上,包括料盤21,旋轉主軸23,手輪24,旋轉框架25,旋轉主軸23位于料盤21正中,料盤21上開設有彈簧模套22,料盤21下為旋轉框架25,旋轉框架25內有蝸輪蝸桿裝置26,旋轉框架25上設有手輪24,通過手輪24轉動旋轉框架25中的蝸輪蝸桿裝置26與旋轉主軸23聯動連接,在使用前可以進行料盤21高度調整。旋轉供簧裝置2上設置有自動定位裝置6,自動定位裝置6上設置有進料管7,彈簧從進料管7通過自動定位裝置6的定位后,能夠自動落入彈簧模套22中。[0033]磨簧裝置3為兩臺,分別設置在機身I內左右兩邊,磨簧裝置3分為上磨簧機構4和下磨簧機構5,料盤21位于上磨簧機構4和下磨簧機構5之間。[0034]上磨簧機構4包括上砂輪41,上磨頭主軸42,上主軸套43,上導軌座44,電機45,上法蘭蓋46,絲桿47,伺服電機48 ;上砂輪41設置在上磨頭主軸42的端部,上磨頭主軸42外還包裹有上主軸套43,上主軸套43套接在上導軌座44中;電機45和上磨頭主軸42并列設置,且電機45和上磨頭主軸42聯動連接,上法蘭蓋46設置在上磨頭主軸42的另一端上,且上法蘭蓋46中設置有絲桿47,伺服電機48與絲桿47聯動連接。[0035]上磨簧機構4還包括上磨頭導柱49,上磨頭導柱49固設在上導軌座44的一側與電機45相對應,起到平衡電機45重量的作用,這樣上磨頭主軸42轉動時不會產生傾斜。[0036]下磨簧機構5包括下砂輪51,下磨頭主軸52,下主軸套53,下導軌座54,電機55,下法蘭蓋56,絲桿57,所述下砂輪51設置在下磨頭主軸52的端部,下磨頭主軸52外還包裹有下主軸套53,下主軸套53套接在下導軌座54中;電機55為三臺,其中兩臺設置在下磨頭主軸52的兩側,與下磨頭主軸52聯動連接,另一臺電機55與絲桿57聯動連接;下法蘭蓋56設置在下磨頭主軸52的另一端,且絲桿57設置在下法蘭蓋56中。[0037]磨簧機還包括砂輪修整器8,砂輪修整裝置,包括端部設置有砂輪割刀82的修整器齒軸81,修整器齒軸81設置在齒軸座811中,齒軸座811外接齒軸套筒83,齒軸座811上還設置有減速箱841和電機84,由電機84帶動齒輪傳動,齒輪能夠帶動修整器齒軸81在齒軸座811內作往復運動,相對于傳統的手動搖動結構,更加的方便簡潔。[0038]齒軸座811固設在修整器機架85上,而修整器機架85安設在升降支架86上的直線導軌861上,修整器機架85上還設置有蝸輪座87,蝸輪座87上設置有手輪88和絲桿89,絲桿又與絲桿891座配合,絲桿座891又固定在升降支架86上。[0039]砂輪修整器8采用半自動裝置,在修整砂輪時無需要將旋轉部件打開,脫離砂輪位置即可修整砂輪;砂輪割刀82進出修整是利用減速電機齒輪與修整器齒軸81傳動,無需手輪88操作;修整器升降是由蝸輪蝸桿傳動進行進行修整器升降操作,具有良好自鎖功能,操作輕便自如快捷,同時減少砂輪修整工作范圍,提高勞動效益。[0040]磨簧機具有自動補償功能,磨簧機的頂部設有伺服電機和絲桿升降器組成補償裝置,操作時將彈簧自動測量的偏差值輸入電腦系統然后通過伺服電機48進行補償至要求,一般2小時補償一次,尺寸穩定性好,操作簡單,具有自動化裝置設備。[0041]使用時,首先根據需要磨削的彈簧,調整好料盤21的高度,然后在對磨簧裝置3中的砂輪高度進行調整,兩臺磨簧裝置3中,右邊的一臺靠近進料管7,為粗磨用,而左邊的一臺為進一步的精磨用,通過兩次磨簧,使得磨簧的精度得到了保證。[0042]上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但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構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構思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非實質性的改動,均應屬于侵犯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行為。
權利要求1.一種雙端面磨簧機,包括機身,旋轉供簧裝置,磨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供簧裝置固定在機身上,包括料盤,料盤上開設有彈簧模套;所述磨簧裝置設置在機身內,分為上磨簧機構和下磨簧機構;所述料盤位于上磨簧機構和下磨簧機構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端面磨簧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磨簧裝置為兩臺,分別設置在機身內。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端面磨簧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磨簧機構包括上砂輪,上磨頭主軸,上主軸套,上導軌座,電機,上法蘭蓋,絲桿,伺服電機;所述上砂輪設置在上磨頭主軸的端部,上磨頭主軸外還包裹有上主軸套,上主軸套套接在上導軌座中;所述電機和上磨頭主軸并列設置,且電機和上磨頭主軸聯動連接,上法蘭蓋設置在上磨頭主軸的另一端上,且上法蘭蓋中設置有絲桿,伺服電機與絲桿聯動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雙端面磨簧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磨簧機構還包括上磨頭導柱,上磨頭導柱固設在上導軌座的一側與電機相對應。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端面磨簧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磨簧機構包括下砂輪,下磨頭主軸,下主軸套,下導軌座,電機,下法蘭蓋,絲桿,所述下砂輪設置在下磨頭主軸的端部,下磨頭主軸外還包裹有下主軸套,下主軸套套接在下導軌座中;所述電機為三臺,其中兩臺設置在下磨頭主軸的兩側,與下磨頭主軸聯動連接,另一臺電機與絲桿聯動連接;下法蘭蓋設置在下磨頭主軸的另一端,且絲桿絲桿設置在下法蘭蓋中。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端面磨簧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供簧裝置還包括旋轉主軸,手輪,旋轉框架,所述旋轉主軸位于料盤正中,所述料盤下為旋轉框架,旋轉框架內有蝸輪蝸桿裝置,旋轉框架上設有手輪,通過手輪轉動旋轉框架中的蝸輪蝸桿裝置與旋轉主軸聯動連接,進行料盤高度調整。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雙端面磨簧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供簧裝置上還設置有自動定位裝置,所述自動定位裝置上設置有進料管。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端面磨簧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磨簧機還包括砂輪修整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磨簧機領域,特指一種雙端面磨簧機,包括機身,旋轉供簧裝置,磨簧裝置;所述旋轉供簧裝置固定在機身上,包括料盤,料盤上開設有彈簧模套;所述磨簧裝置設置在機身內,分為上磨簧機構和下磨簧機構;所述料盤位于上磨簧機構和下磨簧機構之間。采用上述結構后,提高了磨簧精度和效率。
文檔編號B24B41/04GK203019175SQ20122071007
公開日2013年6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0日
發明者金苗興, 戴萬增 申請人:浙江萬能彈簧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