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冶鋅工業中的氟氯凈化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冶鋅工業的除雜工藝,具體涉及一種冶鋅工業中的氟氯凈化系統。
背景技術:
在濕法煉鋅工藝過程中,硫酸鋅浸出液的凈化工藝是關鍵步驟。浸出液中含有銅、鎘、鈷、氟、氯等有害雜質,會影響電解鋅的工藝過程以及電鋅的質量。其中,硫酸鋅浸出液中氟氯的含量超過一定值時,會使后期電解過程中出現陽極板溶解的“燒板”現象,電流效率下降,電鋅產品雜質鉛升高,陽極的損害嚴重,這些影響隨氯含量的增加而加劇,嚴重影響電解工藝過程。針對硫酸鋅溶液中氟氯的去除工藝,有銀鹽、銅渣去除法。用銀鹽除氯,由于硫酸銀制備和氯化銀生成時,銀的回收率僅85%,而且銀昂貴,工藝條件難以掌握,生產不好管理;用銅渣除氯,硫酸鋅溶液中須加入大量Cu,其效率不高,工藝條件難以掌握,運行成本較高。以上兩種方法僅除氯不除氟,還須另增設除氟工序,使生產復雜化,生產費用增加。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以上缺點,提供一種工藝流程簡單、除氟氯效率高、運行成本低的冶鋅工業中的氟氯凈化系統。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冶鋅工業中的氟氯凈化系統,包括凈化前儲槽和凈化后儲槽,所述凈化系統還包括離子交換柱,所述離子交換柱連接有進液管、出液管,所述進液管連接所述凈化前儲槽,所述出液管連接所述凈化后儲槽;所述凈化系統還包括硫酸儲槽和廢水儲槽,所述硫酸儲槽與所述離子交換柱之間通過硫酸輸送管道連接,所述廢水儲槽與所述出液管連接,所述出液管連接所述凈化后儲槽和廢水儲槽的管道上分別設置有閥門。進一步地,所述離子交換柱內設置有活動篩板,所述活動篩板上安裝有若干個水帽。進一步地,所述水帽上設置有若干條縫隙,所述縫隙的寬度為0.4-0.6mm。進一步地,所述縫隙的總面積為350_450mm2。進一步地,所述離子交換柱的底部設置有排空管。進一步地,所述離子交換柱為至少兩組,所述離子交換柱的排列方式為并聯連接或串聯連接。進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子交換柱連接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與所述凈化后儲槽連接。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冶鋅工業中的氟氯凈化系統,具有如下優點:1、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冶鋅工業中的氟氯凈化系統,工藝流程簡單,除氟氯效率高。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冶鋅工業中的氟氯凈化系統,包括凈化前儲槽和凈化后儲槽,所述凈化系統還包括離子交換柱,所述離子交換柱連接有進液管、出液管,所述進液管連接所述凈化前儲槽,所述出液管連接所述凈化后儲槽。該氟氯凈化系統包括離子交換柱,即氟氯的去除通過離子交換法,運行時,硫酸鋅溶液進入離子交換柱,溶液中的氟氯離子與離子交換柱內樹脂中的硫酸根離子進行交換,從而達到去除氟氯的目的,離子交換后的硫酸鋅溶液進入電解工序。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氟氯凈化系統,通過離子交換法能夠脫除硫酸鋅溶液中的氟氯離子,溶液中的氟氯去除工藝簡單;離子交換柱中的樹脂對硫酸鋅溶液中的氟氯離子選擇性強,氟氯的去除效率高。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冶鋅工業中的氟氯凈化系統,運行成本低。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氟氯凈化系統,還包括硫酸儲槽和廢水儲槽,所述硫酸儲槽與所述離子交換柱之間通過硫酸輸送管道連接,所述廢水儲槽與所述出液管連接,所述出液管連接所述凈化后儲槽和廢水儲槽的管道上分別設置有閥門。通過硫酸儲槽向離子交換柱提供硫酸,用于解吸樹脂中吸附的氟氯離子,使樹脂可以重復利用;解吸后的溶液進入廢水處理系統,進行廢水處理。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氟氯凈化系統,因采用離子交換法去除氟氯,脫除氟氯離子的樹脂可重復使用,與現有技術中,加入消耗性脫除劑相比,節約了脫除氟氯原料的消耗量,運行成本降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是本實用新型氟氯凈化系統的流程示意圖;圖2是圖1中的A部放大圖。附圖標記:1-凈化前儲槽,2-凈化后儲槽,3-尚子交換柱,4-進液管,5-出液管,6-硫酸儲槽,7-廢水儲槽,8-硫酸輸送管道,9-閥門,10-活動篩板,11-水帽,12-排空管,13-溢流管,14-自來水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圖1、圖2,一種冶鋅工業中的氟氯凈化系統,包括凈化前儲槽I和凈化后儲槽
2,凈化系統還包括離子交換柱3,離子交換柱3連接有進液管4、出液管5,進液管4連接凈化前儲槽1,出液管5連接凈化后儲槽2 ;凈化系統還包括硫酸儲槽6和廢水儲槽7,硫酸儲槽6與離子交換柱3之間通過硫酸輸送管道8連接,廢水儲槽7與出液管5連接,出液管5連接凈化后儲槽2和廢水儲槽7的管道上分別設置有閥門9。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冶鋅工業中的氟氯凈化系統,包括離子交換柱,即氟氯的去除通過離子交換法,運行時,硫酸鋅溶液進入離子交換柱,溶液中的氟氯離子與離子交換柱內樹脂中的硫酸根離子進行交換,從而達到去除氟氯的目的,離子交換后的硫酸鋅溶液進入電解工序。該氟氯凈化系統,通過離子交換法能夠脫除硫酸鋅溶液中的氟氯離子,溶液中的氟氯去除工藝簡單;離子交換柱中的樹脂對硫酸鋅溶液中的氟氯離子選擇性強,氟氯的去除效率高。離子交換柱3內設置有離子交換樹脂,且離子交換樹脂優選為陰離子樹脂,對冶鋅工業硫酸鋅溶液中的氟氯離子選擇性強,加強了除氟氯的效果。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冶鋅工業中的氟氯凈化系統,通過硫酸儲槽向離子交換柱提供硫酸,用于解吸樹脂中吸附的氟氯離子,使樹脂可以重復利用;解吸后的溶液進入廢水處理系統,進行廢水處理。該氟氯凈化系統,因采用離子交換法去除氟氯,脫除氟氯離子的樹脂可重復使用,與現有技術中,加入消耗性脫除劑相比,節約了脫除氟氯原料的消耗量,運行成本降低。本實施例中,尚子交換柱3內設置有活動篩板10,活動篩板10上安裝有若干個水帽11。水帽11具有機械強度高,可以通過螺栓方式與活動篩板10連接。出液管5還連接有自來水管14,自來水管14用于為水帽提供水源,用于沖洗離子交換柱內的雜質,用在解吸階段。活動篩板10可以為兩組,用于防止離子交換柱內的樹脂上下浮動,從而提高離子交換的效率。優選地,水帽11上設置有若干條縫隙,每條縫隙的寬度為0.4-0.6mm ;縫隙的總面積為350-450mm2,使提供的自來水對離子交換柱內的雜質進行充分的洗滌,促使解吸過程
更完全。優選地,離子交換柱的底部設置有排空管12,用于排除解吸過程中產生的氣體,保證離子交換柱內的壓力正常。離子交換柱3為至少兩組,且離子交換柱的排列方式可以為并聯連接或串聯連接。如圖1中,離子交換柱的排列方式為并列連接方式,并列連接方式可增加硫酸鋅溶液的氟氯凈化能力;串聯連接方式可提高氟氯的凈化效果。本實施例中,離子交換柱3連接有溢流管13,溢流管13與凈化后儲槽2連接。本實施例中,出液管5連接凈化后儲槽2的管道上設置有流量計15,用于測量硫酸鋅溶液的處理量,根據硫酸鋅溶液的處理量,檢測樹脂吸附的氟氯量,從而保證離子交換柱的吸附和解吸順利進行。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冶鋅工業中的氟氯凈化系統,包括凈化前儲槽和凈化后儲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凈化系統還包括離子交換柱,所述離子交換柱連接有進液管、出液管,所述進液管連接所述凈化前儲槽,所述出液管連接所述凈化后儲槽;所述凈化系統還包括硫酸儲槽和廢水儲槽,所述硫酸儲槽與所述離子交換柱之間通過硫酸輸送管道連接,所述廢水儲槽與所述出液管連接,所述出液管連接所述凈化后儲槽和廢水儲槽的管道上分別設置有閥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冶鋅工業中的氟氯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子交換柱內設置有活動篩板,所述活動篩板上安裝有若干個水帽。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冶鋅工業中的氟氯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帽上設置有若干條縫隙,所述縫隙的寬度為0.4-0.6_。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冶鋅工業中的氟氯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縫隙的總面積為 350_450mm2。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冶鋅工業中的氟氯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子交換柱的底部設置有排空管。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冶鋅工業中的氟氯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子交換柱為至少兩組,所述離子交換柱的排列方式為并聯連接或串聯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冶鋅工業中的氟氯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子交換柱連接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與所述凈化后儲槽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冶鋅工業中的氟氯凈化系統,包括凈化前儲槽和凈化后儲槽,所述凈化系統還包括離子交換柱,所述離子交換柱連接有進液管、出液管,所述進液管連接所述凈化前儲槽,所述出液管連接所述凈化后儲槽;所述凈化系統還包括硫酸儲槽和廢水儲槽,所述硫酸儲槽與所述離子交換柱之間通過硫酸輸送管道連接,所述廢水儲槽與所述出液管連接,所述出液管連接所述凈化后儲槽和廢水儲槽的管道上分別設置有閥門。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冶鋅工業中的氟氯凈化系統,工藝流程簡單、除氟氯效率高、運行成本低。
文檔編號C22B3/42GK203049006SQ20122071530
公開日2013年7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2日
發明者張孝兵 申請人:瀘溪藍天冶化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