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微晶復合相的鋁合金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微晶復合相的鋁合金,其組成按重量百分比為,錳:1.1-7.0%,鎂:0.2-2.5%,硅:0.05-0.7%,鈦:0.01-0.1%,鎳:0.05-0.5,鈧:0.01-1.3%,鉻:0.01-0.50%,余量為鋁及不可避免的雜質。本發明具有使復合相晶粒組織微細的效果,在提高材料的硬度、拉伸度、耐腐蝕性都較以往的鋁合金有較大的提高,且在熱處理前就能達到此目的,且通過降低鈧的加入量,而大大降低了成本。
【專利說明】具有微晶復合相的紹合金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金屬材料領域,特別是指能提高其機械性能和耐腐蝕性,具有微晶復合相的招合金。
【背景技術】
[0002]傳統的鋁合金可分為熱處理型和非熱處理型,其中非熱處理型合金可通過析出熱處理程序來提升抗拉強度和硬度等機械性能,但其配比中往往加入了 0.01-10%的鈧,而鈧屬貴重的稀有金屬,顯然提高了合金的制造成本,減少了經濟效益,且在固化析出中晶粒較大,使鋁合金材料的成型加工性降低。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更優化的具有微晶復合相的鋁合金配比。
[0004]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5]具有微晶復合相的鋁合金,其組成按重量百分比為,
[0006]錳:1.1-7.0%, 鎂:0.2-2.5%,
[0007]硅:0.05-0.7%, 鈦:0.01-0.1%,
[0008]鎳:0.05-0.5,
[0009]鈧:0.01-1.3%, 鉻:0.01-0.50%,
[0010]余量為鋁及不可避免的雜質。
[0011]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0012]本發明具有使復合相晶粒組織微細的效果,其直徑尺寸介于50nm-90nm,長度介于
0.3nm-0.7nm,在提高材料的硬度、拉伸度、耐腐蝕性都較以往的鋁合金有較大的提高,且在熱處理前就能達到此目的,且通過降低 鈧的加入量,而大大降低了成本。
【具體實施方式】
[0013]具有微晶復合相的鋁合金,其組成按重量百分比為,
[0014]錳:1.1-7.0%, 鎂:0.2-2.5%,
[0015]硅:0.05-0.7%, 鈦:0.01-0.1%,
[0016]鎳:0.05-0.5%,
[0017]鈧:0.01-1.3%, 鉻:0.01-0.50%,
[0018]余量為鋁及不可避免的雜質。
[0019]對本發明所添加的元素及其含量作如下說明:
[0020]錳在鋁合金中作為金屬間化合物進行晶出、析出,有助于分散強化,細化了復合相的晶粒,提高了合金的強度、韌性和抗腐蝕性,并且大大降低了成本。
[0021]鎂有較強的韌性和延展性,在合金液固化過程中強化析出,從而使其強度提高,且有效提聞了其拉伸度。[0022]硅,硬度大,與Mn、Mg同時添加,在鋁合金中進行固溶/析出時強化,生成金屬間化合物,是有效提高合金強度的元素。
[0023]鉻、鈦在鋁合金中生成微細的金屬間化合物,使其強度提高。
[0024]實施例1
[0025]具有微晶復合相的鋁合金,其組成按重量百分比為,
[0026]錳:7.0%,鎂:2.5%,
[0027]硅:0.7%,鈦:0.1%,
[0028]鎳:0.5%,
[0029]鈧:1.3%,鉻:0.50%,
[0030]余量為鋁及不可避免的雜質。
[0031]實施例2
[0032]具有微晶復合相的鋁合金,其組成按重量百分比為,
[0033]錳:1.1%,鎂:0.2%,
[0034]硅:0.05%, 鈦:0.01%,
[0035]鎳:0.05%,
[0036]鈧:0.01%, 鉻:0.01%,
[0037]余量為鋁及不可避免的雜質。
[0038]實施例3
[0039]具有微晶復合相的鋁合金,其組成按重量百分比為,
[0040]錳:3.0%,鎂:1.8%,
[0041]硅:0.35%, 鈦:0.05%,
[0042]鎳:0.1%,
[0043]鈧:0.3%,鉻:0.3%,
[0044]余量為鋁及不可避免的雜質。
【權利要求】
1.具有微晶復合相的鋁合金,其特征在于:其組成按重量百分比為,錳:1.1-7.0%, 鎂:0.2-2.5%,硅:0.05-0.7%, 鈦:0.01-0.1%,鎳:0.05-0.5,鈧:0.01-1.3%, 鉻:0.01-0.50%,余量為鋁及不可避免的雜質。
【文檔編號】C22C21/00GK103572104SQ201310541415
【公開日】2014年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5日
【發明者】吳高峰 申請人:吳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