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金鋼模鑄用發熱蓋板及其煉制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合金鋼模鑄用發熱蓋板及其煉制方法,發熱蓋板由9%粗骨料(石英砂)、10%發熱劑(硅鐵粉)、53%輕質料(60%礦棉粉+40%鋸末)、22%固體結合劑(40%膨潤土+60%玉米淀粉)和6%纖維料混合后經模內打制、烘烤而成;發熱蓋板的密度為:1.8g/cm3-2.5g/cm3。本發明的有益之處在于:本發明的合金鋼模鑄用發熱蓋板結構簡單,打制和應用方便,成本低;使用后,鋼液在帽口內充分燃燒發熱,鋼錠補縮良好,鋼錠頭部的鋼液時間保持時間延長,改變了鋼錠上部鋼液結晶前沿推進方式,填充錠身的補縮,使鋼錠具有優良的致密的組織,提高了鋼錠內部質量,基本消除了錠型偏析、點偏等缺陷,減輕了夾渣物、疏松級別,鋼錠成材率由原來的78%提高到了81%。
【專利說明】合金鋼模鑄用發熱蓋板及其煉制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發熱蓋板及其煉制方法,具體涉及一種合金鋼模鑄用發熱蓋板及其煉制方法,屬于金屬材料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合金鋼的特點是元素多、含量大,從液態到固態收縮系數變量差異較大。
[0003]合金鋼液經初煉、精煉后進入模鑄或連鑄工序,澆鑄成鋼錠。澆鑄完成后,鋼錠模的鋼液由下至上進行凝固、結晶。在鋼錠結晶時,因存在元素自然偏析現象,帽口對錠身的補縮作用十分重要,但對于合金鋼錠來說,溫度補償性能的發熱量已嚴重不足,帽口保溫、發熱性能不合理,則會導致帽口難以對錠身進行有效補縮,影響鋼錠頭部熱中心位置、成分過冷程度以及結晶前沿的推進形式,進而影響V型富碳區的形狀和位置,鋼錠從而產生嚴重的一、二次縮孔、軸線疏松、夾渣物、加劇化學成分偏析等缺陷,最終惡化鋼錠質量。
【發明內容】
[0004]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提高合金鋼錠合格率和材料利用率、確保合金鋼的穩定性和純凈度的合金鋼模鑄用發熱蓋板,以及該發熱蓋板的煉制方法。
[0005]為了實現上述 目標,本發明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0006]一種合金鋼模鑄用發熱蓋板,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質量百分含量的原料煉制而
成:
[0007]
【權利要求】
1.合金鋼模鑄用發熱蓋板,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質量百分含量的原料煉制而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合金鋼模鑄用發熱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粗骨料為石英砂。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合金鋼模鑄用發熱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發熱劑為硅鐵粉。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合金鋼模鑄用發熱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輕質料為礦棉粉與鋸末的混合物;優選的,礦棉粉與鋸末的質量百分含量分別為60-70%、30-40%。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合金鋼模鑄用發熱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體結合劑為膨潤土與玉米淀粉的混合物;優選的,膨潤土與玉米淀粉的質量百分含量分別為40%、60%。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合金鋼模鑄用發熱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纖維料為麻刀。
7.根據權利要求1至6任意一項所述的合金鋼模鑄用發熱蓋板,其特征在于,發熱蓋板的密度為:1.8g/cm3-2.5g/cm3。
8.根據權利要求1至6任意一項所述的合金鋼模鑄用發熱蓋板,其特征在于,發熱蓋板的水分殘余量< 0.5%。`
9.合金鋼模鑄用發熱蓋板的煉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準備原料:粗骨料、發熱劑、輕質料、固體結合劑和纖維料; (2)機械混勻:將粗骨料、發熱劑、輕質料、固體結合劑和纖維料按照質量比9:10:53:22:6的比例混合,并攪拌均勻; (3)模內打制:先將一部分混合料倒入模具,用搗固機將發熱蓋板的底邊和四角搗實,然后加滿料搗實,再放壓環進行壓制,壓制成型后進行脫模修邊角和上口,最后將成型的產品放置在窯車上,自然風干Ih后進窯烘烤; (4)烘烤:窯頭溫度130°C_150°C,窯尾溫度70°C _90°C,烘烤持續時間16h_20h ; (5)澆鑄使用:每盤鋼錠澆鑄工作結束后,人工直接將合金鋼模鑄用發熱蓋板放置于帽口內部的模鑄渣上方進行燃燒加熱。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合金鋼模鑄用發熱蓋板的煉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粗骨料為石英砂,發熱劑為硅鐵粉,輕質料為礦棉粉與鋸末的混合物,固體結合劑為膨潤土與玉米淀粉的混合物,纖維料為麻刀;優選的,輕質料中,礦棉粉與鋸末的質量百分含量分別為60-70%、30-40% ;優選的,固體結合劑中,膨潤土與玉米淀粉的質量百分含量分別為40%、60%。
【文檔編號】B22D7/10GK103658570SQ201310693220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7日
【發明者】李國和, 王波, 陳列, 吳玉飛, 魏海成, 鄭寶安, 張旭, 趙海東 申請人:西寧特殊鋼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