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齒輪齒條開模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模具的開合模機構,具體應用于鑄造模具的開合模。
背景技術:
大型、復雜結構的精密鑄造模具開模機構的開模力一般是垂直于分型面方向,整個開模過程費力,不平穩,最終還會影響產品質量;目前較多的開模機構是在組件的非工作表面上做螺紋孔,用帶螺紋的手柄座工具來進行拆卸、安裝操作,整個開模過程要拆卸安裝很多組件,效率低下,安全性也較差,作業者工序反復,且操作精確程度不高。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開模效率高,安全方便的開模機構,該開模機構應用于大中型精密鑄造模具開模時,其開模過程平穩,傳動精確,安全方便。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齒輪齒條開模機構,包括底板,型塊,底板上安裝導軌,導軌上沿著導軌長度方向開設齒條,型塊的底部開設有導軌槽,連桿由型塊的頂端延伸至型塊的導軌槽內,連桿通過軸套轉動安裝在型塊內,連桿的頂端安裝有手把,連桿的底端安裝有齒輪,齒輪與導軌上的齒條嚙合。優選的是:上述導軌為圓弧形狀,齒條沿著導軌的圓弧面開設。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本實用新型通過手動轉動手把,驅動齒輪沿著導軌上的齒條嚙合轉動,最終驅動整個型塊沿著導軌方向進行平穩移動,改變了傳統開模機構的開模力方向,由于采用齒輪齒條的嚙合傳動,使得型塊的整個移動過程更加的平穩,省力,安全;采用齒輪齒條開模,最終通過型塊沿著導軌的移動來實現開合模,不需要頻繁拆裝組件,提高了操作過程中的工作效率。
圖1為本實用新型俯視方向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A-A方向的局部剖視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1-底板,2-手把,3-型塊,4-導軌,5-齒條,6-軸套,7_連桿,8_齒輪。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描述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其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齒輪齒條開模機構,包括底板1,型塊3,型塊3為組成整個模具型腔的一部分,底板I上安裝導軌4,導軌4上沿著導軌長度方向開設齒條5,型塊3的底部開設有導軌槽,連桿7由型塊3的頂端延伸至型塊3的導軌槽內,連桿3通過軸套6轉動安裝在型塊3內,連桿3的頂端安裝有手把2,連桿3的底端安裝有齒輪8,齒輪8與導軌4上的齒條5嚙合。本實用新型通過手動轉動手把2,驅動齒輪8沿著導軌4上的齒條嚙合轉動,最終驅動整個型塊3沿著導軌方向進行平穩移動;由于采用齒輪齒條的嚙合傳動,使得型塊的整個移動過程更加的平穩,省力;采用齒輪齒條開模,最終通過型塊沿著導軌的移動來實現開合模,不需要頻繁拆裝組件,提高了操作過程中的工作效率。優選的是:上述導軌4為圓弧形狀,齒條5沿著導軌4的圓弧面開設。圓弧形狀的導軌4可以使得型塊3的組合更加的隨意,增加了型腔的復雜度。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范圍可以做出許多其他改變和改型。應當理解,本實用新型不限于特定的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限定。
權利要求1.齒輪齒條開模機構,包括底板(1),型塊(3),其特征在于:底板(I)上安裝導軌(4),導軌(4)上沿著導軌長度方向開設齒條(5),型塊(3)的底部開設有導軌槽,連桿(7)由型塊(3)的頂端延伸至型塊(3)的導軌槽內,連桿(3)通過軸套(6)轉動安裝在型塊(3)內,連桿(3 )的頂端安裝有手把(2 ),連桿(3 )的底端安裝有齒輪(8 ),齒輪(8 )與導軌(4)上的齒條(5)嚙合。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齒輪齒條開模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導軌(4)為圓弧形狀,齒條(5)沿著導軌(4) 的圓弧面開設。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開模效率高,安全方便的齒輪齒條開模機構,本實用新型包括底板,型塊,底板上安裝導軌,導軌上沿著導軌長度方向開設齒條,型塊的底部開設有導軌槽,連桿由型塊的頂端延伸至型塊的導軌槽內,連桿通過軸套轉動安裝在型塊內,連桿的頂端安裝有手把,連桿的底端安裝有齒輪,齒輪與導軌上的齒條嚙合。優選的是上述導軌為圓弧形狀,齒條沿著導軌的圓弧面開設。本實用新型通過手動轉動手把,驅動齒輪沿著導軌上的齒條嚙合轉動,最終驅動整個型塊沿著導軌方向進行平穩移動,改變了傳統開模機構的開模力方向,型塊的整個移動過程更加的平穩,省力,安全,提高了操作過程中的工作效率。
文檔編號B22D29/04GK203156025SQ20132016306
公開日2013年8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2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2日
發明者郭永智, 楊坤, 黨小明, 李煒 申請人:咸陽勃力模具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