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提高鋼水收得率的鋼包拉桿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提高鋼水收得率的鋼包拉桿機構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提高鋼水收得率的鋼包拉桿機構。
背景技術:
[0002]隨著冶金技術的進步,鋼鐵的質量不斷提高,對鋼水純凈度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防止鋼包下渣是提高鋼水純凈度的重要手段之一。為保證鋼包浮渣不進入中間包而污染中包鋼水,在鋼水包澆注快結束之前,留有部分鋼水在鋼包中被作為余鋼回渣處理,是現階段防止鋼包殘渣進入中間包,提高鋼水純凈度的常用方法,而這種操作嚴重影響了鋼水收得率,增加了鋼坯加工成本,為盡量保證鋼包中鋼水多澆注又保證鋼包頂渣不進入中間包,需對鋼包水平澆注角度進行微調。實用新型內容[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中之不足,提供一種提高鋼水收得率的鋼包拉桿機構,解決現有技術中鋼水收得率低的問題。[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提高鋼水收得率的鋼包拉桿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鋼包連桿和鐵槽,所述的鋼包連桿包括套筒、導桿和定位銷釘,所述導桿與套筒滑動連接;所述的套筒一端有套筒圓形凸臺,所述的套筒圓形凸臺上有一方形凸塊與其垂直,所述的方形凸塊中心有軸孔,所述的套筒筒壁上開有至少一個套筒定位通孔,所述的鋼包連桿通過軸孔鉸接在鋼包回轉臺本體上;所述的導桿一端有導桿圓形凸臺,所述的導桿上開有至少兩個導桿定位通孔;所述的定位銷釘通過套筒定位通孔和導桿定位通孔將套筒和導桿連接;導桿與鐵槽槽口卡接,所述的鐵槽固定連接于鋼包底部。[0005]具體地,所述鐵槽為馬蹄形,包括方槽部和連接于方槽部下方的圓弧形凹槽部,所述的方槽部槽寬小于圓弧形凹槽部直徑、大于導桿直徑,所述圓弧形凹槽部直徑小于導桿圓形凸臺的直徑。[0006]具體地,所述導桿定位通孔軸線與導桿軸線垂直相交,所述導桿定位通孔之間互不相交。[0007]具體地,所述導桿定位通孔軸線與其相鄰的導桿定位通孔軸線相互垂直。[0008]具體地,所述套筒定位通孔軸線與套筒軸線垂直相交。[0009]具體地,所述導桿定位通孔直徑等于套筒定位通孔直徑。[001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提高鋼水收得率的鋼包拉桿機構結構設計簡單,操作方便,投入成本較低,能夠有效的防止鋼水下渣,提高鋼水純凈度,在連鑄澆鑄過程中提高連鑄鋼水澆注收得`率,很大程度上的減少了加工成本。
[0011]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0012]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提高鋼水收得率的鋼包拉桿機構在鋼包轉臺的安裝位置;[0013]圖2是圖1所示“B”位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圖;[0014]圖3是圖2所示“A”位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圖;[0015]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提高鋼水收得率的鋼包拉桿機構馬蹄形鐵槽的剖視圖。[0016]圖中:1.鋼包連桿,2.鐵槽,3.鋼包回轉臺,4.鋼包,11.套筒,12.導桿,13.定位銷釘,111.套筒圓形凸臺,112.方形凸塊,113.軸孔,114.套筒定位通孔,121.導桿圓形凸臺,122.導桿定位通孔,21.圓弧形凹槽部,22.方槽部。
具體實施方式
[0017]現在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0018]如圖1所示的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例,[0019]一種提高鋼水收得率的鋼包拉桿機構,鋼包拉桿機構包括鋼包連桿I和馬蹄形鐵槽2,馬蹄形鐵槽2包括方槽部22和連接于方槽部22下方的圓弧形凹槽部21,方槽部22槽寬小于圓弧形凹槽部21直徑、大于導桿12直徑,所述圓弧形凹槽部21直徑小于導桿圓形凸臺121的直徑,將馬蹄形鐵槽2焊接于鋼包4底部。[0020]鋼包連桿I包括套筒11、導桿12和定位銷釘13,導桿12與套筒11滑動連接;套筒11 一端有套筒圓形凸臺111,套筒圓形凸臺111上有一方形凸塊112與其垂直,方形凸塊112中心有軸孔113,套筒11筒壁上開有至少一個套筒定位通孔114,套筒定位通孔114軸線與套筒11軸線垂直相交,鋼包連桿I通過軸孔113鉸接在鋼包回轉臺3本體上;導桿12一端有導桿圓形凸臺121,導桿12上開有至少兩個導桿定位通孔122,導桿定位通孔122軸線與導桿12軸線垂直相交,導桿定位通孔122之間互不相交,導桿定位通孔122軸線與其相鄰的導桿定位通孔122軸線相互垂直,導桿定位通孔122直徑等于套筒定位通孔114直徑;定位銷釘13通過套 筒定位通孔114和導桿定位通孔122將套筒11和導桿12連接;導桿12與鐵槽2槽口卡接。鋼包連桿I長度可利用定位銷釘13進行調節。[0021]在使用時把鋼包連桿I套入馬蹄形鐵槽2中,利用鋼包在回轉臺3升降過程中直角三角形原理,使得鋼包4在澆注位時利用連鑄鋼包回轉臺3升降裝置,在鋼包4下降過程中,鋼包4被鋼包連桿I拉成15度的角度,使鋼水集中于澆注水口區域,而鋼渣是浮于鋼水上方,從而使更多鋼水被澆鑄到中包中形成成品鋼坯,減少鋼包余鋼量,并提高鋼水收得率。[0022]以上述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提高鋼水收得率的鋼包拉桿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鋼包連桿(I)和鐵槽(2),所述的鋼包連桿(I)包括套筒(11)、導桿(12)和定位銷釘(13),所述導桿(12)與套筒(11)滑動連接;所述的套筒(11)一端有套筒圓形凸臺(111),所述的套筒圓形凸臺(111)上有一方形凸塊(112)與其垂直,所述的方形凸塊(112)中心有軸孔(113),所述的套筒(11)筒壁上開有至少一個套筒定位通孔(114),所述的鋼包連桿(I)通過軸孔(113)鉸接在鋼包回轉臺(3)本體上;所述的導桿(12)—端有導桿圓形凸臺(121),所述的導桿(12)上開有至少兩個導桿定位通孔(122);所述的定位銷釘(13)通過套筒定位通孔(114)和導桿定位通孔(122)將套筒(11)和導桿(12)連接;導桿(12)與鐵槽(2)槽口卡接;所述的鐵槽(2)固定連接于鋼包(4)底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鋼水收得率的鋼包拉桿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鐵槽(2)為馬蹄形,包括方槽部(22)和連接于方槽部(22)下方的圓弧形凹槽部(21),所述的方槽部(22)槽寬小于圓弧形凹槽部(21)直徑、大于導桿(12)直徑,所述圓弧形凹槽部(21)直徑小于導桿圓形凸臺(121)的直徑。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鋼水收得率的鋼包拉桿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桿定位通孔(122)軸線與導桿(12)軸線垂直相交,所述導桿定位通孔(122)之間互不相交。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鋼水收得率的鋼包拉桿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桿定位通孔(122)軸線與其相鄰的導桿定位通孔(122)軸線相互垂直。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鋼水收得率的鋼包拉桿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定位通孔(114)軸線與套筒(11)軸線垂直相交。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鋼水收得率的鋼包拉桿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桿定位通孔 (122)直徑等于套筒定位通孔(114)直徑。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提高鋼水收得率的鋼包拉桿機構,包括鋼包連桿和馬蹄形鐵槽,馬蹄形鐵槽焊接于鋼包底部,鋼包連桿鉸接在大包回轉臺本體上,鋼包連桿可以套入馬蹄形鐵槽中。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提高鋼水收得率的鋼包拉桿機構在使用過程中,利用大包在回轉臺升降過程中直角三角形原理,在鋼包下降過程中,鋼包被鋼包連桿拉成一定角度,使鋼水集中于澆注水口區域,而鋼渣是浮于鋼水上方,從而使更多鋼水被澆注到中包中,減少鋼包余鋼量,提高鋼水純凈度,并提高鋼水收得率。
文檔編號B22D41/06GK203124728SQ20132016527
公開日2013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3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3日
發明者萬文華, 朱海崗, 吳鐵鋒 申請人:中天鋼鐵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