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風爐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熱風爐,包括機箱,所述機箱設有熱風出口,所述機箱內設有燃燒爐、第一熱交換爐、第二熱交換爐;所述燃燒爐與所述第一熱交換爐連通,所述第一熱交換爐與所述第二熱交換爐內的過火管連通,所述過火管與機箱外界連通;所述第一熱交換爐設有排管,所述第二熱交換爐設有與所述排管連通的進風口。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熱風爐通過高溫廢氣對排管進行加熱,實現熱交換介質的加熱,相對于現有技術中加熱用于蓄熱的格子磚,熱轉換效率更高、加熱速度更快,進一步提高了送風的溫度。
【專利說明】熱風爐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熱風爐。
【背景技術】
[0002]作為熱動力機械的熱風爐于20世紀70年代末在我國開始廣泛應用,它在許多行業已成為電熱源和傳統蒸汽動力熱源的換代產品,其作用是把空氣作為介質加熱到要求的溫度,隨著高爐送風溫度的提高,熱風帶入的熱量一般己占高爐熱量總收入的30%以上,因此,如何提聞熱風溫度和提聞熱風爐的熱效率,對降低供干工序等相關廣業的能耗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送風溫度高,熱轉換效率高的熱風爐,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方案如下:
[0004]一種熱風爐,包括機箱,所述機箱設有熱風出口,所述機箱內設有燃燒爐、第一熱交換爐、第二熱交換爐;
[0005]所述燃燒爐與所述第一熱交換爐連通,所述第一熱交換爐與所述第二熱交換爐內的過火管連通,所述過火管與機箱外界連通;
[0006]所述第一熱交換爐設有排管,所述第二熱交換爐設有與所述排管連通的進風口。
[0007]優選的,所述排管包括第一排管組、第二排管組、第三排管組,進風口與第一排管組的一端連通,第一排管組的另一端與第二排管組之間設有引流板。
[0008]優選的,所述燃燒爐包括主爐膛、第二爐膛;
[0009]所述主爐膛與所述第二爐膛之間通過第一過橋管連通。
[0010]優選的,所述第一過橋管與所述第二爐膛內壁相切。
[0011]優選的,所述主爐膛與所述第二爐膛之間設有導流板。
[0012]優選的,所述排管呈水平傾斜設置。
[0013]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熱風爐通過高溫廢氣對排管進行加熱,實現熱交換介質的加熱,相對于現有技術中加熱用于蓄熱的格子磚,熱轉換效率更高、加熱速度更快,進一步提高了送風的溫度。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熱交換走向圖。
【具體實施方式】[0017]下面將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在此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以及說明用來解釋本實用新型,但并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0018]實施例
[0019]如圖1所示,一種熱風爐,包括燃燒爐1、第一熱交換爐2、第二熱交換爐3,其中燃燒爐I是一種可以采用包括生物質燃料的燃燒爐具,燃燒爐1、第一熱交換爐2以及第二熱交換爐3設于包括底座100和爐體外板200組成的機箱10內部,所述機箱10頂部設有熱風出口 101,為顯示機箱10內部結構,圖1隱去部分爐體外板200,爐體外板200設有與燃燒爐I連通的清灰口 201,所述燃燒爐I的進料口可以與進料系統連接,通過鼓風機送風,并通過料倉以及進料系統補充燃料,作為現有技術中的成熟技術方案,本實施例不再對燃燒系統做進一步詳細說明,第一熱交換爐2通過風機排風,為了提高燃燒爐I的供熱溫度,本實施例中的燃燒爐I包括主爐膛11、第二爐膛12,主爐膛11與第二爐膛12之間通過第一過橋管13連通,主爐膛11通過直接燃燒可將煙氣加熱到1000°C,第二爐膛12可通過氣化功能將煙氣氣化燃燒達到無煙,讓生物質燃料及煙氣充分燃燒,同時有效杜絕二噁英等有毒物質的出現,上述燃燒機中的第二爐膛12下部設有第二過橋管14,第二過橋管14與第一熱交換爐2連接,用于將燃燒爐I產生的高溫煙氣輸送至第一熱交換爐2中,第一熱交換爐2內部上方空間設有用于熱風流通的排管21:排管21貫穿于第一熱交換爐2的爐壁分別與第二爐膛12外界、第二熱交換爐3相通,排管21位于第一熱交換爐2內的部分則用于受熱,排管21為陣列式設置,以提高熱交換效率,第二熱交換爐3內設有過火管31,第一熱交換爐2的上方設有開口與過火管31連通,過火管31則由煙囪對接管與機箱10外連通;
[0020]如圖2所示,上述實施例方案中,主爐膛11產生1000°C的火焰和煙氣,經第二爐膛12氣化燃燒,高溫煙氣經過第一熱交換爐2、第二熱交換爐3的過火管31,最后排出機箱10外;第二熱交換爐3還設有進風口 32,進風口 32與排管21的一端連通,自然風從進風口 32依次進入排管21、第二爐膛12外壁燃燒爐I外壁進行熱交換,最后由熱風出口 101排出。
[0021]作為上述實施例方案的改進,排管21包括第一排管組221、第二排管組222、第三排管組223,進風口 32與位于下部的第一排管組221的一端連通,第一排管組221的另一端與第二排管組222之間設有用于熱風引流的引流板231。
[0022]如圖2所示,上述實施例方案中,自然風從進風口 32引入第一排管組221中進行第一次加熱,在引流板231的引流作用下進入位于中間部分的第二排管組222進行二次加熱,然后進入第二熱交換爐3進行第三次加熱,又進入位于上部的第三排管組223進行第四次加熱,接著第二爐膛12外壁進行第五次加熱,最后經過燃燒爐I外壁進行第六次加熱,最后由熱風出口 101排出。
[0023]作為上述實施例方案的改進,燃燒爐I采用包括主爐膛11、第二爐膛12的方案時,在主爐膛11與第二爐膛12之間設有導流板121,延長自然風在機箱10內的加熱時間。
[0024]作為上述實施例方案的改進,第一過橋管13與所述第二爐膛12內壁相切,讓高溫煙氣沿爐膛內壁轉向下,延長加熱流程。
[0025]以上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原理以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適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原理;同時,對于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在【具體實施方式】以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權利要求】
1.一種熱風爐,其特征在于: 包括機箱(10),所述機箱(10)設有熱風出口(101),所述機箱(10)內設有燃燒爐(I)、第一熱交換爐(2)、第二熱交換爐(3); 所述燃燒爐(I)與所述第一熱交換爐(2 )連通,所述第一熱交換爐(2 )與所述第二熱交換爐(3)內的過火管(31)連通,所述過火管(31)與機箱(10)外界連通; 所述第一熱交換爐(2 )設有排管(21),所述第二熱交換爐(3 )設有與所述排管(21)連通的進風口(32)。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風爐,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管(21)包括第一排管組(221)、第二排管組(222)、第三排管組(223),進風口(32)與第一排管組(221)的一端連通,第一排管組(221)的另一端與第二排管組(222)之間設有引流板(231)。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風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燃燒爐(I)包括主爐膛(11)、第二爐膛(12 ); 所述主爐膛(11)與所述第二爐膛(12)之間通過第一過橋管(13)連通。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熱風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過橋管(13)與所述第二爐膛(12)內壁相切。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熱風爐,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爐膛(11)與所述第二爐膛(12)之間設有導流板(121)。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熱風爐,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管(21)呈水平傾斜設置。
【文檔編號】C21B9/00GK203382777SQ201320355935
【公開日】2014年1月8日 申請日期:2013年6月20日 優先權日:2013年6月20日
【發明者】馬亞典 申請人:馬亞典